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

只能說豆盧革、韋說兩個人命不好,招惹了蕭希甫。你們的那點子破事兒是這條瘋狗咬出來的,可不關(guān)我們百官的事兒。

我們啥都沒說,也沒有觸碰潛規(guī)則,要怪只能怪你們兩個人火氣不好,只能認栽唄。

既然這樣,那就別愣著了,牆倒衆(zhòng)人推,一起加把勁兒過去踹一腳唄。

然後百官一起上,七嘴八舌有的沒的全都給抖出來了。

什麼不忠前朝,專事阿諛奉承啦,搶奪民田指使殺人啦,霸佔水井,偷鄰居家的東西啦全都出來了。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有真有假,無從分辨,但是也用不著去分辨,因爲(wèi)這些事情共同說明著一個問題——豆盧革和韋說犯了衆(zhòng)怒。

一個人說你們不好那不能說明什麼;朝中百官都說你倆是禍害,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既然大家都不待見你們,那你們還是乖乖走人吧。

於是乎豆盧革被貶爲(wèi)辰州刺史,韋說被貶爲(wèi)漵州刺史,連降無數(shù)級,這倆人算是倒了大黴了。

這還沒完,沒多久豆盧革再貶爲(wèi)費州司戶,韋說貶爲(wèi)夷州司戶。緊接著豆盧革流放陵州,韋說流放合州。

後來又因爲(wèi)南平高季興的那點子破事兒(後面會講),朝中大臣又藉機進言,說都是這兩個人出的餿主意,把高季興養(yǎng)虎爲(wèi)患,建議治兩個人的罪。

當(dāng)時李嗣源剛好也需要兩隻替罪羊,就順?biāo)浦郯讯贡R革跟韋說兩個給處死了。

兩個宰相就這樣被一套組合拳給捶得稀爛。

而事件的罪魁禍?zhǔn)资捪8s受到了重賞,被賜予金帛不說,還被提拔爲(wèi)散騎常侍,成爲(wèi)皇帝的顧問團成員,真是風(fēng)光無限。

所以說啊,在李嗣源跟前幹活,需要膽大心細,做事兒要做到點子上。

現(xiàn)在豆盧革和韋說被解決掉了,宰相的位子也就有了空缺,需要選新人來上任吶。

李嗣源作爲(wèi)皇帝,這種事兒他不用太操心,有下面一幫子人幫他張羅。

張羅這件事兒的主力就是安重誨、任圜和孔循。

安重誨是李嗣源的寵臣,這不用多做解釋;任圜是是現(xiàn)任宰相,還判著三司的事兒,這也不用說。

需要重點說一說的就是這個孔循。

孔循之前到前臺來露過臉兒,在李存勖時代做過租庸使孔謙的副手。

這個人也沒啥才能,按說雖然在朝中任職,但推薦宰相這種技術(shù)活兒他是摻和不上的。

之所以現(xiàn)在摻和上了,是因爲(wèi)他和安重誨的關(guān)係很好。

兩個人的關(guān)係好也是有原因的,一來認識的時間比較長了(朱溫時代就認識);二來是安重誨沒文化,他要找個有文化的人來給自己私下做參謀,重誨同學(xué)認爲(wèi)孔循熟悉朝中的典章制度,是個做參謀的好材料,所以凡是都喜歡聽從他的意見。

孔循這傢伙絲毫沒有做參謀的覺悟,說話做事十分強勢,很多事情都直接拍板。

安重誨還就吃這一套,認爲(wèi)越有本事的人才會越強勢,對方喜歡拍板就讓他拍去,反正到皇帝面前彙報工作還是自己去。

他不知道的是,世上強勢的人很多都是半瓶子醋瞎晃盪,真正有本事的人脾氣都不會太大。

現(xiàn)在開始推薦宰相了,安重誨就帶著孔循來了。

李嗣源就問吶,誰可以做宰相?

孔循地域觀念很重,不喜歡用河北人,所以就推薦鄭玨,鄭玨被否了以後就又推薦崔協(xié)。

對於這種事情,安重誨不吭聲,因爲(wèi)孔循的意見就代表他本人的意見。

任圜看不下去了,你推薦鄭玨我還能忍,崔協(xié)實在是忍不了。

崔協(xié)出身士族,乃是清河崔氏的後代。但這傢伙是個膏粱子弟,文化水平那叫一個低,平日裡連奏章都寫不順溜,經(jīng)常出錯,你讓這種人來做宰相,還不如換頭豬!

任圜當(dāng)仁不讓,推薦自己的人選——李琪。

李琪這個人文才、治政都是一流,既能做實事保住裡子,又能文彩華章顧全面子,由他來做宰相那真是實至名歸。

所以說任圜的推薦還是蠻中肯的。

但這裡面有個問題,李琪和鄭玨的關(guān)係十分惡劣,而鄭玨的提名就是被任圜否掉的。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鄭玨、崔協(xié)和孔循、安重誨是一夥的,這是個利益共同體。

我孔循提一個鄭玨你任圜給否了,再提一個崔協(xié)你又要否掉,幹啥呢,真拿自己當(dāng)根蔥啦?

對於孔循來說,接下來的鬥爭那就不是爲(wèi)國爲(wèi)朝廷了,完全就是一個面子之爭、利益之爭。

既然要鬥爭,那就要選一把趁手的兵器,安重誨這傢伙就不錯,智商不高,又好忽悠,完全可以拿來當(dāng)槍使。

孔循就對安重誨說啦:

“李琪這個人吶,確實有文才,但是他不廉潔。選宰相要選那些端重有氣度的人,這樣才能做朝廷百官的典範(fàn)嘛!”

說得冠冕堂皇,其實就一句話:選宰相不求有才,最好是選那種憨傻反應(yīng)遲鈍的人,崔協(xié)就不錯!

所以說在下一次推選宰相人選的時候,李嗣源又問誰可以做宰相。

這一次安重誨終於說話了:“我認爲(wèi)崔協(xié)可以!”

任圜瞬間就怒了,直接把槍口對準(zhǔn)安重誨:

“安重誨不熟悉朝中情況,他這是已經(jīng)被人收買了。崔協(xié)雖然士族出身,但字兒都沒認全呢,怎麼能做宰相呢?讓這樣的半文盲上位,就不怕天下人取笑嗎!”

安重誨不吭聲,但一張老臉已經(jīng)十分難看了。

李嗣源是個明白人,直接說既然你們的意見不統(tǒng)一,這事兒就以後再議吧。

又是一個不歡而散。

孔循對這次會議十分不滿,退堂的時候連給皇帝行禮的耐性都沒有,直接甩袖子走人。

邊走還邊放話出來:“天下大事一也是任圜,二也是任圜,他任圜是個什麼人吶!我老孔還就把話放這兒了,那崔協(xié)如果暴病死了也就算了,只要他不死,我一定把他扶到宰相的位子上去!”

狂啊,真是狂的沒邊兒了!

然而這還沒完,孔循放了狠話之後直接回到家裡不出來了。

這倒不是他害怕了,相反,這傢伙正在賭氣,一連稱病好幾天都不上朝。

不得不說李嗣源這位君主脾氣是真的好,對於這樣的一個刺兒頭,竟然還委託安重誨到他府裡去說好話。

皇帝都派人來勸了,那就不好不給面子了,孔循這纔開始正常上朝。

所以說這是一個撒潑打滾的潑皮無賴,對付這樣的人,不能用常規(guī)手段。

可惜啊,任圜是個直人,連拐彎兒都不怎麼會,更別提使用一些歪門邪道的手段了。後面的鬥爭中,他註定要吃虧。

現(xiàn)在宰相的人選已經(jīng)議了兩次了,不能老懸著啊,有些工作需要私下裡來做。

安重誨找到了任圜,說了這麼一句話:

“朝廷現(xiàn)在正缺人,我們把崔協(xié)暫時列爲(wèi)備選人員可以嗎?”

說是備選,其實就是一個臺階,最後肯定還是要任命對方爲(wèi)宰相。

這樣的事兒任圜怎麼會看不透?

他直截了當(dāng)?shù)貙Π仓卣d說:“您捨棄李琪而任用崔協(xié),就好比拋棄了蘇合香丸而去揀糞球兒,不能這樣做啊!”

比喻很形象,也很恰當(dāng)。

安重誨聽了以後不能不思量思量。

但是他和孔循在一起的時間太長了,那孔潑皮每天在安重誨面前嚼舌頭根子,說李琪怎麼怎麼差勁,崔協(xié)怎麼怎麼好,硬是把智商本來就不高的安重誨給忽悠迷糊了,打定心思站在了崔協(xié)這一邊。

隨後崔協(xié)正式被任命爲(wèi)宰相。

這次被任命爲(wèi)宰相的有兩個人,另一個就是端明殿學(xué)士馮道。

當(dāng)然,後面的這個任命是李嗣源的意思,馮道是他看好的人。

就這樣,一波三折的宰相之爭落下了帷幕。

任圜慘敗,安重誨和孔循徹底走到了一起。

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隨後的鬥爭將更加白熱化。

如果說宰相之爭是任圜與孔循的對手戲,他並沒有和安重誨正面衝突的話,接下來的這件事,雙方就開始進行白刃戰(zhàn)了。

任圜是個剛正不阿的人,很能做事,但不會做人,凡事敢作敢爲(wèi)雷厲風(fēng)行,得罪了不少人。

得罪的人多了,也就失掉了根基。根基都沒了,與安重誨對打也就沒有啥贏面了。

而安重誨是個什麼人吶,這可不是個善男信女,作爲(wèi)皇帝李嗣源首下一等一的紅人,囂張跋扈是他的代名詞。

有一次安重誨安大人出行,車隊浩浩蕩蕩充塞了京城道路,殿直(官名)馬延因爲(wèi)有急事,一不小心衝撞了他的前導(dǎo)隊伍。

這是個小事兒,你的出行隊伍這麼長,人家只是把前面的儀仗衝撞了一下,也不礙事,你就當(dāng)沒看到唄,更何況對方還有官職在身,犯不著較真。

安重誨不,立刻讓人將馬延斬殺於馬下。

我的乖乖,歷朝歷代殺人都是天大的事兒,但凡死刑犯還要皇帝本人複覈好幾遍呢,畫了圈圈之後才能選擇在秋後行刑。

你可倒好,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就把人給殺了,殺的還是個官,你哪裡來的膽子?

而且這個被殺的官還不是一般的官,殿直,這可是皇帝的侍從官。

你把皇帝的侍從官給殺了,想造反不成!

這個大帽子扣下來,一般人早就死翹翹了。

安重誨不是一般人吶,這傢伙殺了人之後還惡人先告狀,向皇帝李嗣源彙報說:

“你身邊的那個馬延吶,他凌突重臣,真是沒規(guī)矩啊。您要戒諭天下,不能再讓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呀!”

我勒個去,見過膽子大的,沒見過這麼大的。

你殺了皇帝的人,還要皇帝昭告天下來給你道歉,怎麼想的來?腦子進水了不成?

安重誨腦子雖然不怎麼好使,但也還沒到進水的程度。

這傢伙跟李嗣源關(guān)係非常好,也深知自己這位主子的脾氣,他知道,自己提的這個要求對方是會滿足的。

果不其然,李嗣源本著對安重誨無條件的信任,還真就沒去查明真相,直接就此事戒諭中外,給了安重誨無上榮光。

牛啊!和皇帝的關(guān)係鐵到了這種程度,真是不服不行。

就是這樣的一個紅人,任圜竟然敢跟他放對,能落著好嗎?

我們說了,任圜是個直人,他不管你是紅人還是黑人,只要是事情做的不對,他照樣吼你的人。

事兒,馬上就來了。

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zhàn)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zhàn)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九十九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一)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jiān)——張承業(yè)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後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jié)局(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nèi)鬥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fā)家史(一)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zhàn)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dāng)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shù)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wèi)戰(zhàn)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zhàn)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fù)光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jiān)——張承業(yè)第八章 黑鴉軍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wèi)戰(zhàn)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zhàn)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zhàn)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fù)光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zhàn)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fā)家史(二)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
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jié)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zhàn)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zhàn)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九十九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一)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jiān)——張承業(yè)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zhàn)之後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jié)局(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nèi)鬥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fā)家史(一)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zhàn)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dāng)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二百零九章 趕盡殺絕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shù)第一百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wèi)戰(zhàn)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zhàn)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fù)光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jiān)——張承業(yè)第八章 黑鴉軍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wèi)戰(zhàn)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zhàn)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zhàn)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fù)光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zhàn)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fā)家史(二)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运城市| 深泽县| 姚安县| 永新县| 客服| 天长市| 句容市| 汉阴县| 高陵县| 额尔古纳市| 绍兴县| 老河口市| 西贡区| 娱乐| 天全县| 双城市| 陆河县| 金昌市| 修武县| 昭平县| 金溪县| 黑山县| 宜川县| 丰顺县| 龙海市| 洪泽县| 北宁市| 南岸区| 荥阳市| 安多县| 阿坝| 晴隆县| 荥阳市| 尼勒克县| 隆安县| 鹤庆县| 祁门县| 长兴县| 黄大仙区|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