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

劉隱派自己的弟弟劉巖攻打高州。

面對敵人的進攻,劉昌魯充分發揮了一個狠人應該具備的霸氣,也不守城,也不派個使者去聊聊天什麼的,直接帶著大軍就迎了上去,劈頭蓋臉把南漢軍暴揍一頓,打得對方鼠竄而逃。

劉巖打高州失敗了,心想那就回去吧,老惦記著人家的土地做什麼呢,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去吧。

哥哥劉隱不同意,心想瞧你這點出息,打了個敗仗就想回家啦,美得你,繼續打!什麼,你問打誰?還能打誰,打容州的龐巨昭去!

劉巖沒辦法了,硬著頭皮去容州找龐巨昭的麻煩。

龐巨昭正憋著一股子氣呢,見到南漢軍來了,也不答話,更不出城,老神在在地在城頭上等著敵軍來進攻。

攻城戰是那麼好打的嗎,《孫子兵法》曾經雲過:十而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這還只是在打陣地戰或運動戰的時候使用,你現在要打一個守城戰,兵力帶夠了嗎,攻城器械準備好了嗎,後勤補給供應得上嗎?

所以說龐巨昭這一招比劉昌魯還要厲害,人家根本不和你力敵,憑著城池之利耗也能耗死你。

劉巖被耗得很悲催,要打人家不跟你打,攻城自己又攻不下來,自討了個沒趣,估計最後是乾糧沒帶夠,灰溜溜退回去了。

龐巨昭還很夠意思,沒有痛打落水狗出城追擊,要不然劉巖這路大軍能不能回家都是個問題。

龐巨昭和劉昌魯兩個人打勝了,本應該開心的兩個人卻都皺著眉頭不說話,根本高興不起來。爲什麼呢,因爲他們在爲自己的以後擔憂。

我們說過,打仗拼到最後拼的都是綜合實力,這個綜合實力包括轄區面積、經濟實力、兵員儲備以及軍隊訓練程度等等。

楚國和南漢都是能夠雄霸一方的勢力,它們一個佔著湖南、貴州東部,一個佔著廣東大部、廣西南部。龐巨昭、劉昌魯兩個人的轄區跟這兩個巨無霸相比,根本就是小kiss。

而且這兩個國家還一南一北把龐、劉二人的轄區給夾在中間,如果今天這個來打一場,明天那個來撓一下的話,兩個人即便不被打死也要被累死。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兩人的轄區就是罪惡源泉,還是早點乖乖交出去的好。

所以,兩人商量後準備投降,投降的對象是楚國的馬殷。

馬殷接到消息後狂喜不已,立刻派橫州刺史姚彥章去接管城池。

姚彥章先到了容州,龐巨昭按照事先約定,就要出城迎接,這時候手下的一個叫做莫彥昭的裨將出來反對了。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莫裨將代表了當時容州大多數將領的意見,畢竟好好地土地白給了別人,武將們肯定是不服氣的。

這個莫彥昭是這樣對龐巨昭說的:

“湖南兵遠道而來,肯定已經疲憊不堪,我們可以把城內的儲備物資全都轉運出來,然後棄城而走,到山谷中去等待時機。到時候湖南兵進了城,我們全軍出動圍城困死他們,敵軍就可以不戰而擒了。”

這個打法很新穎,也很有效,如果真這樣做了,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會成功。但是龐巨昭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湖南的馬殷現在兵強馬壯,我們即便這次勝了他,以後怎麼辦呢?”

是啊,如果只顧眼前,上面的計策肯定沒問題,但以後呢?主將就是主將,考慮問題全面透徹啊。

龐巨昭力排衆議,準備了牛酒等投降道具出城投降。莫彥昭帶頭反對,龐巨昭當即下令將其斬殺,殺了帶頭的,一羣武夫都不吭聲了,然後容州就投入了馬殷的懷抱。

容州受降圓滿成功,然後就是高州。

二城都降了,楚將姚彥章派大兵護送龐巨昭、劉昌魯兩人及家眷去長沙拜見馬殷。

當然,他們這一去肯定就不能再回來了,因爲這兩個人在當地根深勢大,只有他們兩個徹底離開了容、高二州,這兩個地方纔能完全被馬殷控制。

馬殷隨後任命劉昌魯爲永順節度副使。副使,副使,副在那裡就行了,兩人都成了富貴閒人,也算是得其所願了。

兩個狠人雖然走了,但是容州、同州的事情卻遠沒有結束。楚將姚彥章接受馬殷委派,在容、高二地主持工作。

工作沒主持多長時間,南漢的大軍就殺過來了。

此時南漢劉隱已經病故,弟弟劉巖接替了哥哥的位子。既然新主上位,肯定要對外打打仗,用用兵,而且還一定要打贏,這樣才能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嘛。

既然要打贏,肯定會下重注、派重兵,南漢大軍浩浩蕩蕩向榮、高二州殺來。

面對著南漢大軍,姚彥章一方面缺軍少糧,另一方面根基不牢,在容州、高州根本就耍不開,這明擺著是要捱揍的節奏啊。

沒辦法了,告急!

馬殷接到求救信後立刻委派都指揮使許德勳帶著桂州兵馬去赴援,這邊援軍還沒趕到,姚彥章已經守不住了。

守不住就守不住吧,城池和土地都是死的,人是活的,那就把活的都帶走,死的東西留下吧。

姚彥章把容州、高州的居民百姓以及庫房裡的積蓄全都帶走,奔赴長沙,留了兩座空城給劉巖。

劉巖照單全收,有了土地有了城還怕後面沒百姓嗎。至此,容管及高州地區成了南漢的轄區。

楚國馬殷肯定不會幹休,重整旗鼓就要把場子給找回來。

這時候,勸架的人來了。

大梁皇帝朱友貞作爲名義上的全國統一政權,派人去說和。楚國和南漢(嶺南)現在還都是大梁的小弟,既然老大來說話了,雙方也就適可而止,不打了。

他們不打了,朱友貞這裡卻不太平,因爲他即將要挨李存勖的打。

話說朱友貞登基之後成了大梁的新皇帝,是爲樑末帝。

末帝先生雖然是皇帝了,但是日子過得卻很憋屈,因爲自己頭上一直懸著一把劍。

這把劍就是楊師厚。

楊師厚現在是標準的權臣,而且是尾大不掉、功高震主的那種。

試想朱友貞都是他一句話給扶上位的,如果哪天楊老爺子心情不好,再說一句話,又換個人來做皇帝,友貞小朋友豈不是很受傷。

到時候估計不僅要受傷,還要丟命。

爲了不丟命,朱友貞開始做乖寶寶,身爲皇帝之尊,國家之事事無鉅細一概要先請示楊師厚纔敢施行。

楊師厚在魏州,離開封有點距離,朱友貞就派使者快馬加鞭去請示,一時間開封到魏州的驛道上驛馬不絕,錯落繽紛,十分熱鬧。

朱友貞請示得很殷勤,心裡卻很憋屈,皇帝做到這個份兒上,不容易啊。

要想容易也好說,楊師厚老爺子年紀也大了,把他熬死不就輕鬆了嘛。

想什麼來什麼,楊師厚還真就給病死了。

估計接到楊老爺子死訊的時候朱友貞能高興得從龍椅上跳起來,心裡念著“死得好,死得好!”,面上卻要露出悲切的神色,痛呼:“悲夫,國家失此柱石矣!”

但是悲切的戲份也沒演多久,朝中對楊師厚所扮演的角色都是心知肚明的,有一些開眼的就開始到宮中去祝賀,祝賀啥呢,祝賀楊師厚死了,皇帝得自由了。

朱友貞一開始還要呵斥幾聲,做做樣子,但後來禁不住人多了,心裡也樂開了花,於是集中開展受賀儀式。(末帝爲之受賀於宮中)

一個大臣死了,皇帝爲之開歡送會,楊師厚也是死得風光,非同凡響了。

送走了楊師厚,大梁君臣開始著手解決魏博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目的只有一個:楊師厚的例子再也不能重演!

解決問題的方式很簡單:拆分魏博,分其爲兩鎮。

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三章 北伐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八章 黑鴉軍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
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三章 北伐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滅樑(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八章 黑鴉軍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建宁县| 改则县| 托克托县| 侯马市| 崇州市| 佛学| 黄冈市| 开江县| 环江| 阿拉善盟| 兴文县| 林周县| 镇江市| 永泰县| 宜昌市| 封开县| 牡丹江市| 即墨市| 汕头市| 通海县| 拉萨市| 新干县| 乌拉特前旗| 岑溪市| 江都市| 泽库县| 南华县| 宜都市| 阿城市| 文化| 滕州市| 芦溪县| 唐山市| 文昌市| 西乌珠穆沁旗| 额尔古纳市| 阳东县| 准格尔旗| 鲁山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