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

雙方大戰(zhàn)於幕谷,岐軍大敗,劉知俊、王重師完勝。

勝了這一場還沒完,接下來李茂貞與劉知俊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互掐運動,雙方你來我往,打了個不亦樂乎。

李茂貞命令手下人延州節(jié)度使胡敬璋進犯上平關,劉知俊迎了上去,開打。

事實證明主子打不過人家,小弟照樣不是對手,胡敬璋敗北,狼狽逃回。

胡敬璋這次逃回去,就再也沒有出來,估計是戰(zhàn)場上負了傷,回去沒多久就病死了。

堂堂一個節(jié)度使死了,肯定要換新人。

這時候靜難軍節(jié)度使楊崇本出來說話了,保舉胡敬璋的部將劉萬子做了節(jié)度使。

但這個劉萬子暴虐非常,根本扶不上牆,剛上任就把延州搞了一團糟。

但既然任命了人家,楊崇本就不好收回成命,要不然那不是啪啪打自己臉嗎。

既然不想被打臉,那就讓他死了吧。

楊崇本命令延州牙將李延實刺殺劉萬子。

李延實也不含糊,在劉萬子埋葬胡敬璋的葬禮上一舉得手,完成了光榮使命,然後順理成章坐上了節(jié)度使的寶座。

但是通過殺人而得來的高位並不能服衆(zhòng),延州節(jié)度使麾下的馬軍都指揮使高萬興和弟弟高萬金就不服。

但不服吧,還不敢造反,因爲力量太弱了,打不過。

又不服,又不敢反,那就只能向敵人投降了。

敵人就是劉知俊,然後這高家兄弟帶著幾千人向對方投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

結果李茂貞麾下的翟州守將直接把城獻給了劉知俊,也降了。

劉知俊的鼻子十分敏感,他在敵人接二連三的投降中嗅到了戰(zhàn)爭的契機。

既然敵人的軍心已亂,那就要趁機攻打,正所謂不打白不打,打了不白打,趁你病要你命,我劉某人這就來啦!

劉知俊親率大軍攻擊延州,剛上位的李延實根本抵擋不住,率軍投降。

這樣一來,延州節(jié)度使的轄區(qū)基本上都被劉知俊給吃下了,一時間關中大震。

李茂貞、楊崇本兩個人傻眼了。

現在的劉知俊如同虎入羊羣,他已經橫衝直撞衝進了關中腹地,想打誰就打誰,誰還能攔得住他?

事實證明也沒人去攔,李茂貞任命的保大節(jié)度使李彥博、坊州刺史李彥昱直接棄城逃跑,把大好的城池讓給了劉知俊,自己則躲到鳳翔城去避難。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李茂貞和楊崇本都要栽跟頭,甚至有可能被朱溫一下給包了餃子。

朱溫也是這麼想的,大喜過望的他給劉知俊加官進爵,然後命令對方攻取邠州。

邠州可不好打,這是邠寧節(jié)度使的治所,之前是王行瑜的地盤,現在這裡的住戶是楊崇本。

楊崇本雖然一直在打敗仗,但並不代表他沒有自保的能力。朱溫現在想要直搗黃龍,把人家給滅了,怕是還欠把火候。

劉知俊是個知兵的人,他認爲現在收拾一下對方的外圍城池還可以,想要去攻打像邠州這樣的大城,怕是要吃虧。

而且現在手下的軍兵連年征戰(zhàn),有點疲。而攻城戰(zhàn)是個系統(tǒng)工程,不僅要集結大軍,還要保障大軍的糧草供應。

現在的自己是兵不夠,糧草也不足,硬要去咬邠州城,怕要崩壞一口好牙啊。

吃虧的事情不能幹,劉知俊決定抗命,抗命的理由很充足:我糧草不夠了,士兵要吃土!

既然糧草不夠,那就回來吧,朱溫答應了這位功臣的請求,允許他帶軍返回轄區(qū)。

造反的劉知俊

事情到了這裡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大梁的西部防線穩(wěn)固了,李茂貞、楊崇本也被狠狠地教訓了一頓,他們肯定不敢再來鬧事了。

這時候朱溫最好的選擇應該是集中優(yōu)勢兵力消滅諸多對手中的一個。

如果想要消滅李茂貞,那就派大軍過來,僅靠一個劉知俊肯定不夠。如果想打其他人,那也好辦,西邊的防線穩(wěn)如泰山,肯定是不用擔心的。

但是,事情遠沒有結束,因爲現在朱溫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朱溫了。

他現在漸漸上了年紀,上了年紀的人一般都會變糊塗,更何況還是個當了皇帝的人,這幾年只顧著享樂,沒怎麼帶兵打仗了。

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往往會引起一個人性格的變化,而作爲一位老人,他的變化也許會更激烈一些。

朱溫的軍事判斷力開始下降,而猜疑之心卻直線飆升。

他懷疑手下大將們會造反,所以開始殺人。

好巧不巧,他殺的人裡面有一位猛將:王重師。

王重師作爲佑國節(jié)度使,鎮(zhèn)守長安多年,政績不錯,百姓認可度還是蠻高的。

但是百姓認可,朱溫不認可。爲什麼呢,因爲王將軍給朱老大送禮送得不夠多。

之前朱溫帶兵在河中屯紮的時候,王重師的貢奉就時有時無,讓朱溫很是惱火。

朱溫這個人應該是很講究生活質量的,特別是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他更在乎。

像之前他在魏博的時候,羅紹威砸鍋賣鐵把他伺候的很妥帖,他就認爲羅紹威是好人,將其倚爲心腹,關照有加。

這裡王重師雖然活兒幹得不錯,但就是把朱溫的生活起居伺候的一團糟,朱溫就不樂意了。

朱溫就想啊,你對我的貢奉代表著你對我的態(tài)度,貢奉不及時就說明你眼中沒有我,武將眼中沒我這個皇帝那還了得,這不就說明你有二心嗎,有二心就會造反,造反我就要削你!

朱溫下詔,把王重師召回京師,任命左龍虎統(tǒng)軍劉捍爲佑國留後,接替王重師的位子。

劉捍這個人有點意思,他在朱溫手下扮演的角色有點像說客加特種兵。

這個人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單人獨騎,隻身前往敵方城池中去勸降。

像是鎮(zhèn)州的王鎔、定州的王處直、鳳翔的李茂貞等人都被他勸降過,每次還都成功了,現在這個人還是活蹦亂跳的,官至左龍虎統(tǒng)軍,正兒八經是個高官了。

朱溫手下的奇人真是多,不服不行。

這個劉捍一聽要去接替王重師的位子,高興得不得了,蹦蹦跳跳就去長安報到了。

到了長安之後兜頭一盆涼水潑了下來,人家王重師根本不鳥他,也不出迎,最後在長安城的東門接見了他,還很冷淡,表情中透露著五分倨傲,三分不屑,外加二分不耐煩,加起來就是十分的看不上。

王重師的這些舉動招來了劉捍十分的不滿。

有句話說得好,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君子坦蕩蕩,他可以不計較;小人長慼慼,他最擅長計較。

劉捍回到朱溫那裡就好好計較了一番,他對朱溫說:“王重師不得了啊,他勾結了李茂貞、楊崇本等人想要造反!”

朱溫大驚,心想我的乖乖,真是擔心什麼就來什麼,王重師果然要造反,削他!

朱溫隨即貶王重師爲溪州刺史,不等對方上任,直接賜死,夷其族。

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yè)與李存勖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九十九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yè)與李存勖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三章 北伐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zhèn)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十三章 亂戰(zhàn)中原
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zhàn)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五十八章 征戰(zhàn)魯東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zhàn)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yè)與李存勖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三十二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一)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九十九章 柏鄉(xiāng)之戰(zhàn)(一)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七十一章 淮南之變(一)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三十四章 痞子王建(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十五章 鳳翔之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yè)與李存勖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三章 北伐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zhèn)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七十六章 潞州之圍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zhàn)前夜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三十三章 戰(zhàn)神李存孝(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十三章 亂戰(zhàn)中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大埔区| 南京市| 枞阳县| 台江县| 安新县| 阳山县| 五台县| 绵竹市| 西吉县| 邳州市| 武夷山市| 法库县| 崇义县| 射洪县| 临朐县| 崇文区| 西丰县| 海兴县| 塔城市| 陕西省| 峨山| 大足县| 天长市| 澄城县| 蒲城县| 诸城市| 军事| 禄丰县| 湖南省| 乌兰浩特市| 安塞县| 临猗县| 姚安县| 浦东新区| 巩留县| 南昌县| 兴海县| 莆田市| 雷山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