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

馬殷和劉建峰的軍隊成了一支孤軍,他們的西邊是朱溫,北面是時溥,東面是楊行密,這前不著村兒後不著店兒的,往哪裡去都是死路一條。

既然這樣,那就往南走吧。

兩個人向南攻入江西,轉道進入湖南境內,沿途招募(擄掠)軍兵,聚衆數萬人。

馬殷和劉劍峰到了湖南醴陵這個地方不再往前走了,他們打算休養生息,守著這座城池好好過日子。

但這兩個外來戶的突然出現引起了周邊軍閥的不安,他們就想啊,你們兩個悍將帶了幾萬人過來,難道是來旅遊渡假的嗎?

現在你們是還沒有喘過氣兒來,等到你們休息好了還有我們好果子吃嗎?趁你病要你命,我們還是先下手爲強吧。

最先下手的是潭州刺史鄧處訥,他派大將蔣勳到龍回關去阻敵,沒想到蔣勳這個人一槍不放,直接投敵了。

劉建峰、馬殷很高興,他們對蔣勳說兄弟你投降的太是時候了,借你們的軍服一用!

馬殷讓手下軍兵換上潭州兵的盔甲,打著對方的旗幟,大搖大擺向潭州進發。軍隊抵達潭州城的東門,蔣勳衝著城頭一聲吼:“爺爺回來了,趕快開門!”

守城軍官:“怎麼這麼快?”

蔣勳:“賊兵不經打,已經被我剿滅了,別跟老子磨嘰,老子還要進城獻俘呢,誤了事找你算賬!”

蔣勳太橫了,守城軍官在氣勢上就已經敗下陣來。

得嘞,既然是自己人,那就進來吧。

城門一開,馬殷、劉建峰大殺而入,直接搗入刺史府,抓住鄧處訥一刀兩斷。

擒賊先擒王的戲碼演完了,潭州城很快易主,劉建峰坐上了刺史的位置,隨後朝廷很識時務的寄來了任命狀,授劉建峰爲湖南節度使,馬殷爲馬步軍都指揮使。

蔣勳感覺自己立了大功,他跟劉建峰說道:“哥哥你都已經是節度使了,給我一個邵州刺史噹噹唄。”

劉建峰說:“你是誰,我不認識你。”

蔣勳:“你怎麼翻臉不認人呢!”

劉建峰:“翻臉怎麼了,你咬我呀?”

蔣勳很生氣,邵州你不給我是吧,老子手裡有兵,我自己去取!

蔣勳攻入邵州。

劉建峰大怒,派馬殷帶兵去平叛。

馬殷帶兵剛趕到邵州,劉建峰這裡就出事了。

劉建峰這個人沒什麼大才,喜歡喝酒,更喜歡女人。

他有一天喝醉了,看到一個軍官的妻子很好看,把人家帶到屋裡深入探討了一下男女之事。

被戴綠帽子的這個軍官名叫陳贍,戰亂年代當兵很不容易,討個老婆更不容易,陳贍把老婆當寶貝疙瘩一樣供著,沒想到竟然被劉建峰這頭豬給拱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陳贍抄起鐵楇(古代一種鈍兵器),把劉建峰痛扁一頓,給砸死了。

劉建峰平日不怎麼愛恤軍將,大家對他的死沒有太多的表示,但被殺的好歹也是個節度使,兇手肯定還是要懲處的,可憐的陳贍被大家一擁而上,亂刀砍成了肉泥。

既然老大的仇已經報了,那就再選一個老大出來吧,大家公推行軍司馬張佶爲帥。

張佶很開心,天上掉個大餡餅下來還正好砸到他頭上了,他興高采烈地乘著高頭大馬到帥府就任,沒想到剛到大門口,馬失前蹄,張佶一頭栽了下來,摔骨折了。

古人很信命,也很信一些偶然現象,認爲那是上天給的警示。張佶就想啊,這又不是行軍打仗,馬是良馬,我的體重也沒問題,怎麼剛到帥府門口就失足了呢?

這是不是預示著我不能接任節度使的位子,否則就會有禍患纏身?

張佶冷靜下來仔細分析當時的局勢:馬殷戰功卓著,他現在領兵在外,在軍中的威信很高,如果我坐上了節度使的位置他會不會服氣呢?現在是亂世,驕兵悍卒很難駕馭,我一個文臣坐到太高的位置上怕是不保險吧,別到時候把自己的腦袋給弄丟了。

這樣一番思量下來張佶打死也不想坐節度使的位子了,他對手下的將帥們說:

“我不能做你們的主帥,馬殷很英勇,我們可以一起推立他爲節度使。”(吾非汝主也,馬公英勇,可共立之)

大家派姚彥章到邵州去迎接馬殷。

馬殷正在攻城呢,見到姚彥章來了就問怎麼了,姚彥章說沒怎麼,就是接你去回去做節度使。隨後姚彥章把潭州城內發生的事情向馬殷訴說了一遍。

馬殷很冷靜,他不是那種見到好處就往前跳的人,他要好好思量思量。

馬殷就想啊,我坐上那個位子能服衆嗎,答案很明顯,能。然後,這是不是一個局呢,比如說張佶已經坐上了那個位子,怕我造反,所以引誘我回去一刀殺掉?嗯,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這時候姚彥章說話了,他對馬殷說:“您與劉龍驤(劉建峰)、張司馬(張佶)關係都很好,三人如同一體。如今,劉龍驤被殺,張司馬受傷,這正是老天讓您做主帥呢,別再猶豫了。”

馬殷一聽,有道理,於是讓部將李瓊繼續攻打邵州,自己則星夜返回潭州。

馬殷到了潭州城,衆將齊來稱賀,張佶因爲摔斷了腿,被人用肩與擡著過來相見,馬殷趕快下拜(張佶比馬殷官職高)。

張佶說:“別這樣,別這樣,哪有主帥拜見下屬的道理!”於是把馬殷請到帥位上,領著衆人一同參拜,隨後朝廷任命馬殷爲潭州刺史。

新官上任三把火,既然做到了高位上那就要顯示作爲,不然位置做得也不牢靠啊。

接下來馬殷開始對外擴張,他派秦彥暉、李瓊等接連攻打連州、邵州、郴州、衡州、道州、永州,連戰連捷,皆下之。

這一番操作下來引起了一個人的不安,這個人叫做劉士政,他當時是桂管觀察使。

唐朝觀察使的級別比節度使低,職權沒有節度使大,朝廷對他們的控制也比較嚴密,因此觀察使在地方的實力普遍較弱,但這畢竟是地方上首屈一指的大員,力量仍然不容小覷。

當時桂管觀察使統領著桂、梧、賀、連、柳、富、昭、環、融、古、思唐、龔、象十三州,實力還是十分雄厚的。

馬殷的快速擴張威脅到了劉士政,兩個人都心照不宣,開始磨刀霍霍,就等著好好打一場。

面對著正統的老牌軍閥,馬殷還是有點底氣不足,所以他寫了封信給劉士政,想與對方和平相處。

送信的人到了邊境上,被劉士政手下的將領陳可璠攔住了。

陳可璠:“幹什麼的?”

信使:“送信的。”

陳可璠:“誰寫給誰的信?”

信使:“馬刺史寫給劉觀察使的信。”

陳可璠:“好好打仗不行嗎,寫啥信呢,你回去吧!”

信使灰溜溜回去了。

馬殷見到信使,問道:“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信送到了?”

信使:“沒送到。”

馬殷衝著門口喊:“刀斧手,來一下!”

信使:“別殺我,去的路上被陳可璠攔住了,他讓我帶話給您。”

馬殷盯著信使不說話。

信使:“他說讓我們好好打仗,不要老想著寫信啥的,沒用。”

馬殷怒了,他寫信是爲了免動刀戈,可不是服軟,你們這麼愛打仗是吧,那我就打給你們看!

馬殷派李瓊領精兵七千攻陳可璠,可璠沒想到敵軍來得這麼快,一戰而敗,本人和手下兩千軍兵全部被擒。

現在陳可璠很後悔,人家好好的寫封信就放人家過去唄,何必打打殺殺的呢,然而更後悔的事情還在後面。

李瓊感覺俘虜的這些軍兵是個累贅,挖了個大坑,把他們全部坑殺了。

攔截了一個信使,葬送了整支軍隊,陳可璠也是夠悲催的。

李瓊率領大軍一路高歌猛進,圍住了桂管觀察使的治所桂林,猛攻,十日下之,虜劉士政。

隨後馬殷派遣大軍盡收桂管下屬十三州,湖南大部盡屬馬殷。

按照誰打下來的土地就歸誰的道理,朝廷拜馬殷爲武安軍節度使。

馬殷現在坐擁湖南,他十分想念一個人,這個人是他的弟弟,馬賨(cóng)。

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
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龍(二)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六十六章 大話士族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七十章 滅樑(二)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九十九章 柏鄉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九十一章 潑皮無賴也有自己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崇韜之死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九十七章 錢鏐的那些事兒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四十七章 清口戰役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三十章 故元城決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六章 忠武宦官楊復光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石渠县| 仙桃市| 浦城县| 普格县| 长武县| 临澧县| 五家渠市| 珠海市| 宜都市| 珲春市| 奉化市| 黑水县| 乌拉特中旗| 定州市| 阿拉善右旗| 安阳县| 阳新县| 浮梁县| 水富县| 寻乌县| 通海县| 汤原县| 梅州市| 武功县| 庆城县| 衡山县| 定远县| 梁平县| 鸡西市| 伊宁市| 汽车| 黄平县| 石渠县| 普安县| 广南县| 台东县| 乐亭县| 铜陵市| 西安市|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