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

當時馬氏兄弟都跟著孫儒混,馬賨的命沒有哥哥好,孫儒兵敗的時候被楊行密俘虜了。

楊行密從孫儒的蔡州兵中挑選精銳組建了“黑雲都”,任命馬賨做指揮使。“黑雲都”是楊行密的親軍,可見其對馬賨的信任,這時候楊行密還不知道馬賨與馬殷的關係。

後來馬賨表現很不錯,跟著楊行密接連打勝仗,而且馬賨爲人持重,從不自誇,很受楊行密器重,楊行密就問他你是誰家的兒郎啊,那個意思是要把馬賨提拔重用,爲他安排家事。馬賨就說,我是馬殷的弟弟。

楊行密問:“哪個馬殷?”

馬賨:“湖南的那個馬殷。”

楊行密大吃一驚:“現在你哥哥已經顯貴了,我送你回去吧。”

對於這個話題馬賨不敢輕易回答,因爲回答的不好可能會丟命,所以他保持了沉默。

這也不能怪他,楊行密說這個話雖然是出自真心,但馬賨不能不多想,因爲現在楊行密佔據著江淮地區,今後他肯定還要擴張勢力(其後代把江西也納入吳國版圖,成爲十國中實力最強悍的國家),這樣一來肯定會和湖南的馬殷產生利益衝突,兩者很可能會發展成敵對關係。

現在領導讓自己回去,自己如果高高興興地答應了,領導會怎麼想?

楊行密也猜到了馬賨的心思,改天又拿同樣的話來問他。

馬賨說:“我只是孫儒手下的一個敗卒,大人您不殺我已經感激不盡了,怎麼還敢有其他的想法呢。況且湖南和我們相鄰,我能夠隨時聽到哥哥的消息就知足了,所以不願意回去。”

楊行密聽後笑了,他隨後說了一番話:“之前我看中你的才能,現在我看中你的人品。你還是回去吧,如果能夠因此使吳、楚兩國睦鄰友好,互通商貿,也算是你報答我的另一種方式。”

楊行密不僅把馬賨送回去了,還附帶著送了一大份厚禮過去,像是嫁閨女陪送嫁妝一樣,把馬殷感動的眼淚嘩嘩直流。馬殷和弟弟相聚後十分高興,向朝廷上表,爲馬賨求來了節度副使的職務。

歸還馬賨這件事爲吳、楚兩國的友好關係築牢了根基,雖然今後馬殷也和楊行密爭奪過武昌、岳陽等地方,爲此雙方還發生過比較大的軍事衝突,但雙方政治版圖穩定後很少再動刀兵,這與雙方領導人的爲政策略有很大關係。

楊行密和馬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個人都擅長髮展外交關係和社會經濟,是亂世中的建設者,他們十分重視商業發展,因此都努力維持著與周邊政權的和平關係,加強邊境貿易,對內則採用與民休息的政策,使江南經濟發展成爲全國之冠。

馬殷這個人打仗能力很突出,但他還有一項能力更突出,那就是經濟頭腦。他在當時採取的經濟政策很超前,如果是在當代,他一定會成爲一位德高望重的經濟學家或者是實幹家。

下面我們來看看馬殷主政湖南時的一些經濟政策。

首先,馬殷是個很務實的人,從來不蠻想蠻幹,他根據湖南的地理特點發展特色產業,併爲此提供寬鬆的經濟政策。這些特色產業最突出的有兩項:茶業和紡織業。

爲了鼓勵老百姓種茶,他取消茶葉官營,允許百姓自由買賣茶葉,並在周邊政權的經濟中心,如汴州、荊州、襄州、唐州、郢州、復州等地設立跨國公司(貨棧分號),用湖南的茶葉換取中原的外匯(絲綢和戰馬)。

爲了發展紡織業,馬殷鼓勵羣衆種桑養蠶,允許百姓用紡織品來代替銀錢交納賦稅,促進了湖南桑蠶業的發展。

如果說發展特色產業的舉措很平常,每個有頭腦的人都可能會想到,那麼下面的兩項政策就不是一般人會想得到的了。

首先是關稅政策。馬殷利用湖南地處江南中心的地理優勢,鼓勵發展商品貿易,爲了吸引客戶,他對南來北往的商人免收關稅,併爲他們在湖南境內經商提供方便。

然而你免了對方的關稅,政府財政收入怎麼保證呢?這就能考量出一個人的眼光了,馬殷是在放長線釣大魚。對他來說,關稅那點小錢兒根本放不到眼裡,那什麼大錢才能夠如得了馬先生的法眼呢?

答案在貨幣政策上面。

馬殷的貨幣政策是這樣的:他用鉛鑄造貨幣,要求楚國境內的商業活動必須用鉛幣進行交易,但是當時鉛製的鑄幣只能在楚國境內流通,所以商人們在出境前不得不在楚國購買大量物品,把鉛幣換成貨物後帶走,這無形之中刺激了境內消費。

這些舉措是不是感覺很眼熟?不錯,馬殷當年採取的這些經濟政策在當今世界上還在被廣泛使用。

馬殷的經濟頭腦確實異於常人,我在讚歎古人智慧的同時甚至一度懷疑馬殷是不是從當代穿越回古代的穿越者。

馬殷的治理能力很強,他將楚國經營的繁榮富庶,而十國的開國君主們都很優秀,能力不在馬殷之下的更是大有人在。下面我們把視線從湖南轉移到江蘇和福建,那裡有兩個國家也已經開始奠基了,它們在今後的時間裡分別會發展成吳越國和閩國。

大家還記得前文提到的“屯兵八百里”的小故事吧,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董昌和錢鏐。現在這一對難兄難弟佔據著杭州城,眼看著亂世到來了,這兩個人就在那裡想啊,以後無論是自保還是對外擴張,手頭總要有一支武裝力量才行,否則以後再有人打過來總不能一直用“屯兵八百里”的鬼話來嚇唬人,再說了,謊話說多了也沒人信啊。

所以兩個人開始從杭州周圍的縣城徵兵,拼湊出一支軍隊,取名叫“八都兵”,錢鏐任都指揮使。

錢鏐這個人很不一般,他是臨安人,年輕的時候不務正業,學黃巢幹起了販鹽的勾當。而做鹽販是要受人歧視的,所以家鄉的長輩們都不讓自己的子女和錢鏐交往,但錢鏐這個人的魅力太大了,身邊的小朋友們都偷著跟他玩。

當時臨安縣城的主簿是鍾起,他有幾個兒子和錢鏐交往密切,這讓鍾起很頭疼,想著什麼時候能夠逮住錢鏐教訓一番。

這時候一個術士出場了,這個術士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姓名,但他有一項特異功能——望氣,他通過自己的一雙火眼金睛看到臨安這個地方有王氣,所以就來到這裡私下查訪。術士見到了鍾起,說:

“我看到你們縣城有王氣,鍾大人您的面相貴不可言,您幫著我找找那個有王氣的人唄。”

鍾起就想啊,我是個富貴相,那我的兒子們怕不是佔著王氣的人吧,得嘞,術士老人家您到我家裡去看看吧。

術士把鍾起的兒子們看了個遍,接連搖頭不已,看來都不是有王氣的人;鍾起又找來自己認識的一些豪傑,也都不是。

術士很傷心,難道找不到了?鍾起很懷疑,這老小子到底靠不靠普,怕不是在拿我尋開心吧?

這時候錢鏐到鍾家來找小夥伴們玩了,一進門看到鍾起在家,錢鏐說鍾大叔您在家呢,不好意思我走錯門了,轉身撒腿就跑。

術士大吃一驚,指著錢鏐說道:“此真貴人也!”

原來王氣一說應在錢鏐身上。

鍾起一看,我勒個去,王氣竟然在錢鏐身上,好吧,兒子們啊,你們好好跟錢鏐一起玩吧,當爹的不再阻止你們了,非但不阻止你們,錢鏐家裡缺錢的時候我們還要幫襯幫襯。

王氣的真假我們且不去追究,但錢鏐確實是一個狠人,他接下來將要爲吳越國奠基。

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三章 北伐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
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三十二章 戰神李存孝(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一百九十章 矛盾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零五章 二李之徵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一百九十六章 朱友謙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三十一章 羣毆李克用(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爭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三十七章 短命的李存矩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三章 北伐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八十八章 王牌對王牌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一百九十一章 望夫石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習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雅安市| 河西区| 广州市| 安仁县| 来安县| 永寿县| 吴忠市| 土默特右旗| 蒲江县| 志丹县| 阜康市| 岑溪市| 德州市| 奉贤区| 石柱| 隆尧县| 甘德县| 图片| 兖州市| 新兴县| 金堂县| 蕲春县| 同江市| 芦溪县| 北票市| 永和县| 商水县| 清流县| 余庆县| 宽甸| 天水市| 安福县| 黄龙县| 南京市| 张北县| 宁武县| 噶尔县| 仁布县| 安新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