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二 喋血中條山之整頓軍紀(中)

三日之後,民國三十年四月七日,我在垣曲重鎮電令各部軍隊師級以上司令長官全部前來垣曲參加新一次的作戰指導會議,說是作戰指導會議,其實不僅僅如此,我要做的還有很多,只不過開會更爲重要罷了,否則我一定會挨個兒的給那些混蛋打打預防針,但是既然開會,那就一次性全部解決,免得到時候麻煩!

電令一下,各部軍官立刻行動,一天以後,全部的軍官基本上到齊,近一百人,全數都是高級軍官,我想,要是保密設施做的不完全,倭寇來一次空襲,那可就好玩了,中條山的各部高級指揮官全體陣亡,這仗也就不用打了,雖然這樣子的作法非常不安全,但是我不得不這麼做,我有這樣做的理由和必要。

要是再不制止私吞軍糧以謀取私利的做法,那麼軍隊的戰鬥力不能得以保證,士兵心有怨念,對軍令抗而不尊,導致全盤戰略出了問題,那麼受罪的是全體將士,是中條山地區的二十三萬國軍精銳,那是不可以原諒的。校長把這些將士們的生命交給了我,那麼我就一定要保住他們中絕大部分人的生命,哪怕是爲此失去中條山也在所不惜,只要有人,一切都還有希望。

我在父親的教導下熟讀四書五經,卻也在西方接受了數年的現代教育,我的思想當中,既包含了傳統思想裡面的仁義和殺身成仁的思想,也包含了西方社會裡面對於人生命的尊重思想,可以說,我既不怕死,也珍惜生命,我最珍惜的,就是那些最難保住生命的士兵們的生命,我在德國慕尼黑軍校裡面學習的時候,教官給我們灌輸了一個思想,那就是在必要的時候,不能保護士兵的生命,是一個指揮官的恥辱。

我深深的贊同這個觀點,所以相對於國內將領時不時就冒出來一句“與陣地共存亡”或者是“限一小時內奪取陣地”之類的話語,我更願意思考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而不是逼迫軍隊用生命堆砌成勝利;這是我國的悲哀,武器不夠,我們只能用血肉之軀去填補國力的差距;但是精銳士兵就那麼多,訓練起來極爲不易,所以如何保證他們的生命,就成了我最關注的事情。

中條山地區的二十三萬國軍,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他們或許不是精銳,但是他們的經驗是寶貴的,讓老兵帶新兵,是我的一貫風格,所以保護老兵,就顯得尤爲重要;要是因爲我的疏忽而使得大量的軍隊被倭寇大軍圍殲,那麼這樣的損失是不能承受的,中條山固然重要,但是地是死的,倭寇就算佔領了又如何?我們還有土地,我們還有士兵,我們還能反擊,還有奪回中條山的希望,要是軍隊被殲滅了,我們如何繼續下去?

就我們目前所知的倭寇每一次的作戰計劃裡面,都明確的寫著“尋找華軍主力,殲滅之”,這就意味著倭寇對於我軍的戰略更多層面的意思裡不是佔領地區,而是擊潰軍隊,消滅主力軍隊,從而逼迫我軍投降,逼迫國家投降!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戰略,必須要以保存主力爲第一要務,在能夠保存主力的情況下,殲滅倭寇,挫敗倭寇,才顯得更有意義,要是主力部隊盡喪,我們還打什麼仗?

爲了確定這一次的戰略思想,統一調度,我纔不得不召開這樣的會議,我必需要告誡那些將軍,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是和倭寇決戰,而是保存主力,保存精銳,以備來日決戰,不圖一時之歡愉,而圖長久之勝利。

會議開始了,在垣曲的指揮部裡,我設置了一個很大的會議室,我想起了以往校長召開會議時的樣子,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召開這麼大的作戰會議,第一次和這麼多不屬同一序列的將軍進行會談,這種感覺,很奇妙。

按照校長的一貫風格,是最後一個抵達會場的,這大概也是主持召開會議者的做法;我是最後一個抵達會議室的,當然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最後一個,而是等待最後一個抵達會議室的師長坐定之後,我立刻進入了會議室,不浪費一分鐘的時間,我不是校長,不需要那麼多政治家的威嚴,我的威嚴,就是軍威!

隨著一聲“歐陽司令長官到”,我進入了會場,全體軍官齊齊站起身子,原本有些喧鬧的會議室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我感受到了一種身爲上位者的尊嚴和淡淡的喜悅,原來,這就是校長的感覺?這就是高級指揮官的感覺?我心裡自嘲的笑了笑,而後走到了我的座位面前,當先坐下,而後說了一聲:“諸位請坐!”

全體軍官齊齊坐下,挺直身板,一絲不茍;雖然我的年紀小,但是我的戰果不比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差,定倭將軍的名頭也是極爲響亮,我也是他們的長官,更兼我帶去的糧食解了這些將軍們的燃眉之急,所以他們對於我都是帶有好感,或者是尊重,或者是攝於我的威名而不得不從衆,反正我感受到了一種滿足,我搖搖頭,把這種感覺驅逐出去,這是一個軍人從鐵血轉變爲懦弱的表現,這是教官告訴我的。

我立刻驅除了這種感覺,我是軍人,永遠都是軍人;我擡起頭來掃視了一遍這些將軍,他們一個一個坐得筆直,目視前方,一絲不茍,我很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今日我喊各位來,首先,是我擔任第一戰區代理司令長官以來召開的第一次會議,按照以往的慣例,這是必須的,大家也都和我熟悉熟悉,畢竟我們是要通力合作,共拒倭寇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那是宋代,不是現在。

第二,作爲戰區的代理司令長官,我要及時履行我自己的義務,不讓國家民族失望,不讓委座失望,希望在座的各位,也都牢記這一點!好了,我們現在就來談談如何應對倭寇的方案,我不知道衛立煌長官離開之前定下來的基調是什麼,但是我既然上任了,就要改變一下,我們此次作戰的目標,委座認爲是保持中條山之現狀,但是我以爲,保證全軍主力之安全,纔是作戰之目標,哪怕爲此失去中條山!”

此話一出,那些軍官們紛紛驚訝地看向了我,有不解,有不滿,還有欣喜;對於那些目露欣喜的,我記錄下來,如果他們不是保持著和我一樣的觀點還有方法,那麼就是貪生怕死之輩,不足以擔當大任!而那些不解的和不滿的,則是鐵心抗日的將領,不願意放棄中條山的硬骨頭。

“司令!司令何出此言?中條山在衛司令長官帶領下,已經堅守了四個年頭,我們憑藉這些軍隊,硬生生的打退了倭寇十餘次的進攻,司令號稱定倭將軍,與倭寇作戰從來不敗,擊殺倭寇數十萬,是我等軍人之楷模!可是爲何司令卻說出如此不負責任之話語!爲何還未開戰便先言撤退!卑職不解!還請司令明示!”九十八軍軍長武士敏站了起來,朗聲說道,他便是目露不滿之色的將領之一。

我點點頭,說道:“還有誰也是這樣的意思的?一起說出來。”

衆人的眼珠子轉了轉,大概都是以爲我要清楚異己了,於是紛紛緘默不言,我的地位和實力他們大概都是明白的,沒有必要和我對著幹,那是自討沒趣!只有第三軍軍長唐淮源站了起來,說道:“卑職唐淮源附議!”接著另一個少將軍官也站了起來:“卑職寸性奇附議!”

寸性奇少將,第三軍第十二師師長,唐淮源將軍的下屬。

我笑了笑,擺擺手讓他們坐下:“坐下吧!坐下吧!我便知道,一定會有人表示不滿的,敢於表達自己意見的,敢於在定倭將軍面前表達自己意見的,好!很好!做得很好!一人獎勵銀洋一百元,我私人出錢!你們做的很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但是我要告訴你們,我這麼做,不是因爲怕,而是因爲擔心!擔心我們既守不住中條山,又把主力丟在了這裡,失去了和倭寇繼續戰鬥的資本!”

我站了起來,在那些將軍不解的目光裡面,指了指我背後黑板上面掛著的中條山區大地圖說道:“過往你們在衛立煌長官的率領下,可以將倭寇的十數次進攻全部挫敗,是有原因的!因爲過往的倭寇進攻,最多也不過四個師團,最少只有一個師團!而中條山的守軍,那個時候是二十六萬!也就是說,憑二十六萬精銳對抗六七萬甚至一兩萬的倭寇,加上若干精銳部隊,才得以成功,而此次,倭寇用來進攻中條山的部隊,是七個半師團!華北方面軍的主力,聚集於此!

而我軍呢?精銳第四集團軍被調走,中條山只剩下十八萬軍隊,加上一百軍的兩個師,不過二十三萬,大家也知道倭寇的戰鬥力,其單位戰鬥力遠勝於我軍,要是郊外野戰,一個倭寇可以對付一個班的國軍,而七個半師團的倭寇,是多少人?十二萬有餘!也就是說,倭寇是拿十二萬的軍隊,來對付我們的二十三萬軍隊;倭寇自開戰以來,很少出動十萬人以上的部隊發動進攻,而這一次就調集了十二萬,他們的目的何在?就是鐵了心,要拿下中條山!不是以往,不是過去,而是鐵了心的要得到中條山!

我軍的戰鬥力呢?長期缺糧,士兵營養不足,身體孱弱,戰鬥力可想而知!而倭寇兵精糧足,身體強壯,武器精良,他們出動的十二萬軍隊,就相當於是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要是我沒有帶領一百軍的精銳五萬士兵過來,我一定會率領諸位放棄中條山,即刻撤退到太行山和呂梁山打游擊,但是因爲有了一百軍的五萬精銳,我纔敢於和倭寇在中條山打一場大的戰鬥!

我之所謂“確保主力”,是爲了保證我們還有在第一戰區的廣大區域繼續展開遊擊作戰的實力,而不是被倭寇一網打盡,把中條山的部隊全部丟在了這裡,讓倭寇殲滅我們的主力!憑著這些營養不良等士兵,那不是作戰,那是謀殺!是要把這些士兵送上陣地等著倭寇來殺!這是我絕對不會做的事情,這些士兵現在身體雖然孱弱,但是他們都是和倭寇戰鬥了很久的老兵,他們的價值不言而喻,要是他們可以得到充分的營養,他們的戰鬥力會比現在高上數個等級。

所以保住他們,纔是我此來的重要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告訴各位將軍,不要讓麾下士兵去送死,他們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失去一個,我們就會少一分戰鬥力,少一個老兵,多少個新兵,才能成就一個老兵?與之相比,中條山又很重要嗎?只要我們保證太行呂梁兩山,倭寇照樣不能盡全功,而進攻太行和呂梁山,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倭寇的目的,就是尋找我們的主力軍隊,將我們一網打盡,一次性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讓倭寇得逞,無形之間,我們就可以獲得戰略上的主動,牽制倭寇更多的軍力!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要我們全部撤離,就不打這一仗了,這仗要打,還要大打,但是怎麼個打法,卻不是以往的死守不退的戰術,我們必須要發揮靈活多變的戰術,誘使倭寇深入,層層阻擊,層層殲滅,消耗倭寇的有生力量,但是保證我們的主力,等我們的任務完成之後,巧妙地脫身,離開這裡,讓倭寇千辛萬苦損傷無數卻只得到一座鳥不生蛋的中條山!

而我們的主力繼續分散,繼續保持對中條山的威脅,牽制倭寇軍隊不敢離開中條山,增大他們的後勤壓力,時不時的出兵騷擾運輸線,切斷其補給線,逼使其進攻太行、呂梁山,而要想攻取這兩座山,他們沒有這個兵力發動全面進攻了,到時候,主動權在我們手裡,攻太行,呂梁出兵,攻呂梁,太行出兵,呂梁太行齊攻,則採取衛立煌將軍的方案,阻擊之,呂梁山背靠第一戰區,第一戰區主力部隊也可以隨時增援,只要牢牢掌握呂梁山和太行山,倭寇佔領了中條山,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前提是,中條山的我軍主力,不受損。

當然這個問題不急,我們可以慢慢商談,有一個問題卻是迫在眉睫!要是想要實現我的戰略計劃,我就要好好地和你們商談一下,關於我得到密報,有不法軍官私吞軍糧,買賣換錢的事情!”

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張上將自忠(四)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五 特別挑戰賽(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 血戰萬家嶺之張靈甫飛奪張古山(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五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忠魂永存(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九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七)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一)第一卷 軍校歲月_四 初見教育長(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 血肉羅店之夜襲(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八 榮耀之第一次長沙會戰(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六 血肉羅店之國家英雄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七 中國是有辦法的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六 一家團聚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九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七)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六 血染南京之南京衛戍副司令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一 薛嶽將軍的顧慮(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三 再見周甜甜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一 孔祥熙的邀請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分兵進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八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九 震倭將軍張靈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六 我要做父親了(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一十五 第五戰區的危機(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九 蘭姆伽整訓計劃(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四)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 驚天事變(三)校長的抉擇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一 血肉羅店之整編一百師(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七 皖南事變之無法改變的必然(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六 血染南京之南京衛戍副司令第三卷 風雨西安_三十九 校長的任命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二 血染南京之絕不服從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一 山窮水盡(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三 血肉羅店之歸建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九 張上將自忠(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七 血肉羅店之我的兄弟張靈甫(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二 血染南京之國防會議(中)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三 緬甸大會戰(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二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九)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一 血肉羅店之殺到天亮(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一 武漢大整訓(三)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六 史迪威的野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四 皖南事變之黃橋之殤第二卷 柏林風雲_二十五 出發,柏林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七 武漢公審大會(五)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五 國防線上(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四 香港淪陷(一)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一 山窮水盡(五)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三 山窮水盡(七)第二卷 柏林風雲_二十八 開幕式(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上海皇帝杜月笙(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四 新德里二三事(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三 緬甸大會戰(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一 演習結束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一 來自甘地的邀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八 血肉羅店之我的兄弟張靈甫(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五十九 走馬上任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二 得子天佑(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七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四)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五 決戰第六師團(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四 一百軍的恥辱(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七 告別(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六 武漢公審大會(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五 國防線上(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四 壯士出征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一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五)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五 山窮水盡(九)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 血肉羅店之夜襲(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五 緬甸大會戰(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 香港淪陷(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二 喋血中條山之整頓軍紀(中)第一卷 軍校歲月_九 孔家二姐妹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 小小軍校生(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二 回家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七 皖南事變之無法改變的必然(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 血肉羅店之夜襲(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五 大膽的孔令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五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初戰倭寇(中)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九 驚天事變(二)事發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八 國母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二 教育爲國之根本(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八 縱論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四 壯士出征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一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四 一百軍的恥辱(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三 血肉羅店之紅色的海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五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忠魂永存(下)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
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 張上將自忠(四)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五 特別挑戰賽(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 血戰萬家嶺之張靈甫飛奪張古山(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五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忠魂永存(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吳福線失守(下)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三)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九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七)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五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定倭將軍與八百勇士(十一)第一卷 軍校歲月_四 初見教育長(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 血肉羅店之夜襲(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二百九十八 榮耀之第一次長沙會戰(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六 血肉羅店之國家英雄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四 十八世紀與二十世紀(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七 中國是有辦法的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六 一家團聚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九 狂妄的波田支隊——民族的傷痕(七)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六 血染南京之南京衛戍副司令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五十一 薛嶽將軍的顧慮(上)第九卷 曙光_三百八十三 再見周甜甜第一卷 軍校歲月_十一 孔祥熙的邀請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六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分兵進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八 交鋒!二十一軍!(下)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九 震倭將軍張靈甫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六 我要做父親了(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一十五 第五戰區的危機(上)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 喋血中條山之出兵北上(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九 蘭姆伽整訓計劃(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一 京滬大會戰之生死十日(四)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 驚天事變(三)校長的抉擇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一 血肉羅店之整編一百師(下)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七 皖南事變之無法改變的必然(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六 血染南京之南京衛戍副司令第三卷 風雨西安_三十九 校長的任命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二 血染南京之絕不服從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一 山窮水盡(五)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零三 血肉羅店之歸建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九 張上將自忠(三)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七 血肉羅店之我的兄弟張靈甫(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六 忘記過去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零二 血染南京之國防會議(中)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三 緬甸大會戰(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六十九 京滬大會戰之強渡蘇州河(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二十二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九)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一 血肉羅店之殺到天亮(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四十一 武漢大整訓(三)第十卷 日落_四百零六 史迪威的野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四 皖南事變之黃橋之殤第二卷 柏林風雲_二十五 出發,柏林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七 武漢公審大會(五)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五 國防線上(一)第九卷 曙光_三百四十四 香港淪陷(一)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一 山窮水盡(五)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三 山窮水盡(七)第二卷 柏林風雲_二十八 開幕式(一)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九十五 京滬大會戰之上海皇帝杜月笙(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四 新德里二三事(三)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 京滬大會戰之*石根的反撲(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七 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天爐蓋頂(三)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三 緬甸大會戰(二)第五卷 血火淞滬_九十三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潛伏(上)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十一 演習結束第九卷 曙光_三百九十一 來自甘地的邀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二十八 血肉羅店之我的兄弟張靈甫(二)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四卷 暴風雨的前夜_五十九 走馬上任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二 得子天佑(上)第六卷 南京!南京!_二百一十七 血染南京之雨花臺雙雄隕落(四)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七十五 決戰第六師團(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七十七 京滬大會戰之血戰崑山(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四 一百軍的恥辱(上)第二卷 柏林風雲_三十七 告別(一)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六 武漢公審大會(四)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五 國防線上(一)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四 壯士出征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一 冬季大反攻之血染崑崙關(五)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五 山窮水盡(九)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 血肉羅店之夜襲(下)第九卷 曙光_三百七十五 緬甸大會戰(四)第九卷 曙光_三百五十 香港淪陷(七)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三十二 喋血中條山之整頓軍紀(中)第一卷 軍校歲月_九 孔家二姐妹第一卷 軍校歲月_二 小小軍校生(下)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二 回家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二十七 皖南事變之無法改變的必然(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 血肉羅店之夜襲(下)第三卷 風雨西安_五十五 大膽的孔令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五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初戰倭寇(中)第三卷 風雨西安_四十九 驚天事變(二)事發第六卷 南京!南京!_一百三十八 國母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零二 教育爲國之根本(上)第七卷 保衛大武漢_二百八十八 縱論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七十四 壯士出征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三十一 血肉羅店之血色的終結(一)第八卷 孤軍奮戰_三百一十四 一百軍的恥辱(上)第五卷 血火淞滬_一百一十三 血肉羅店之紅色的海第五卷 血火淞滬_八十五 我以我血衛中華之忠魂永存(下)第十卷 日落_四百一十四 山窮水盡(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巴彦淖尔市| 遵化市| 九台市| 昭通市| 壤塘县| 抚松县| 宣威市| 金山区| 汉源县| 定州市| 花莲市| 南丰县| 淮阳县| 楚雄市| 固安县| 泰宁县| 株洲市| 泾源县| 泰来县| 沙洋县| 大埔区| 丰镇市| 霍山县| 河南省| 揭阳市| 敖汉旗| 山东| 响水县| 驻马店市| 贵州省| 安龙县| 乐业县| 信阳市| 资溪县| 泊头市| 海原县| 临湘市| 盱眙县| 西盟|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