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7章 秋露沾衣

薛綏似笑非笑,李桓面上則隱隱透著不耐。

“郡主來找本王,所爲何事?”

瑞和行了個不甚端正的福禮,捏著帕子,神色滿是不安,“聽聞二哥哥身子不適,瑞和特地帶了雪蛤膏方,前來探望……”

李桓拉廣袖掩住身上紅疹,坐姿端正,聲音寡淡無波。

“郡主瞧見了,本王並無大礙。郡主請回吧。”

瑞和咬了咬脣,深深望著李桓冷峻清雋的面容,眼眶微微泛紅,嘴上雖應著“是”,腳下卻磨磨蹭蹭,顯然不想離開。

薛綏哪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她輕輕推開李桓的手,喚了聲“郡主”,待瑞和轉過頭來,便將手中藥膏托起,溫聲說道:“王爺原是要我留下爲他擦藥的,既然郡主來了,那便有勞郡主……”

說罷,她看向李桓,捂著小腹。

“妾身忽覺腹中絞痛不已,求王爺恩準暫離。”

人有三急,縱是不願,也不便阻攔。

李桓還來不及開口,薛綏已快步朝屋外走去,只留下侷促不安的瑞和,與他兩兩相對。

李桓:……

沉默片刻,瑞和怯怯的喚了一聲,聲音溫柔又帶著幾分小心翼翼:“二哥哥,我莫非來得不是時候……”

李桓面色冷然,反問道:“你說呢?”

瑞和眼眶驟然一紅。

只覺心口像是被人挖了一個大洞,酸澀洶涌襲來,幾乎喘不過氣。

“你可是當真喜歡那個平安夫人?”

李桓擡眸,“是。”

“那你對我呢?”瑞和淚水漣漣,顫聲追問,“當年我在宮裡伴公主讀書,你我同進同出,無話不談,你親口說過……會護著我。”

李桓臉色並無太多變化,眼中情緒卻真切了幾分,“瑞和,那時你年紀尚小,無依無靠,我不過是憐惜你父母不在身邊,命途多舛罷了。”

看著瑞和脣色漸漸褪去血色,李桓語氣愈發幽沉。

“在我心裡,你從來都只是妹妹。別忘了,你我皆姓李。同宗明法而處,君子循禮而行。你如此越矩,混淆私情,是要將我李桓的名聲置於何處?”

“二哥哥……”瑞和淚如雨下。

呼吸間喉間哽噎,雙肩顫動,傷心得無以言表。

李桓眉峰微蹙,那神色姿態冷得令人心惻。

“這是最後一次,往後你若再這般胡鬧,可別怪我不客氣。”

“二哥哥……”

“退下!”李桓冷聲道。

瑞和望著眼前這個言辭溫和,實則心硬如鐵、態度決絕的男子,哽咽著搖了搖頭。

她篤定,當年兩小無猜之時,那青澀的心動絕非自己一人的錯覺,她堅信李桓曾對自己有過好感,只是礙於身份,纔不得不壓抑那份情愫。

如今,怕也是爲了另一個女子,他才變了心意……

“你可以不理我,甚至厭棄我。但我心悅於你,這是我的命數,是我活該。哪怕天塌地陷,刀山火海,我這輩子也不會改變心意……”

瑞和哽咽,說完便含淚福身,哭著飛奔離去。

一炷香後,一個暗衛從廊下疾掠而入,拱手稟報。

“王爺,瑞和郡主去了平樂公主府,可要派人緊盯?”

“隨她去罷。”李桓的聲音裹挾著秋風,清涼刺骨,“不過是個婦人,當務之急是找到詔使。”

頓了頓,他又吩咐。

“與邱先生的十日之約到了,你差人去問問結果。記住,不得打草驚蛇……”

“屬下領命!”

-

檀秋院裡,薛綏望著木架上泡著青梅的琉璃甕,指尖輕輕叩了叩桌沿。

“把最大那罐抱下來,添兩勺蜂蜜……”

如意捧著瓷碗,眉眼彎彎,笑著說道:“前日姑娘說想吃青梅酒釀圓子羹,婢子便去找劉大娘學了手藝,這就去!定要親手做給姑娘吃……”

小昭望著琥珀色的酒水浸透梅子,嚥了嚥唾沫,舌尖泛酸。

“要說來,還是大郎君做得蜜漬青梅最好吃。那年姑娘在舊陵沼發高熱,還是大郎君翻山越嶺尋來的蜜……”

薛綏微微一怔,脣角不易察覺地動了動。

“也不知大師兄何時能回來,還有玉衡師姐……”

提及天樞和玉衡,薛綏不禁有些出神。

旋即,她又揉了揉額頭,吩咐如意。

“擱著吧。今日不吃了,再放些日子……”

如意很是困惑。

姑娘心心念念,不是就盼著這一口嗎?

明明喜歡,爲何突然就戒了,最近還滴酒不沾?

她低聲應聲放下,冷不丁就聽到門外通傳。

“夫人,張側妃求見。”

薛綏看了小昭一眼,示意她們把東西收拾利落。

“快請進來。”

張氏從描金珠簾後嫋嫋轉出,身後兩個丫頭捧著黃楊木盒,上面託著的嵌寶竹節紋琺瑯和兩個玉器,一看便貴氣不凡。

“問平安妹妹安好,姐姐不請自來,不知平安妹妹可方便說話……”

“側妃快裡面坐。”

“多虧平安妹妹妙手回春,我這一身疹子,塗了藥便好受許多,沒那麼刺癢難耐了……”

說罷她朝翠枝使個眼色,示意她將東西呈上來。

“小小薄禮,不成謝意,還望妹妹莫嫌棄。”

薛綏一看這陣仗,連忙推辭。“都是些鄉下偏方,入得貴人的眼,是我的福氣。只是恰好對癥罷了……哪受得起側妃這般大禮……”

她說得誠懇,張氏卻紅了眼眶,傾身小坐,語氣裡滿是愁緒,

“不瞞平安妹妹,這次我來,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薛綏面帶淺笑,佯裝不知,“側妃客氣了,有事但請吩咐。”

張氏用帕子掩了掩脣角,通紅的眼底已是淚光盈盈。

“家父年事已高,家兄又是個糊塗人,眼看張家門楣搖搖欲墜,我這嫁出去的女兒,實在是有心無力,寢食難安……這才厚著臉皮前來,懇請平安妹妹憐惜,替我在王爺面前美言幾句……”

看來李桓的逢場作戲頗有成效。

他刻意營造出的恩寵,使得王府內外,都認定她是端王殿下最爲寵愛的女子……

可誰又知曉,至今李桓私下裡對她沒給過好臉色,二人甚至都未曾圓房……

薛綏眸光微閃,溫聲說道:“側妃掛念父兄,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人微言輕,在王爺面前也沒有那麼大的臉面……”

張氏一聽,眼淚又涌了出來。

“妹妹可是不肯爲姐姐周全……”

薛綏搖搖頭,輕嘆一聲,“女子困於內宅,我與側妃一樣身不由己。不過,側妃若有心搭救父兄,我倒有一個主意……”

“妹妹快說……”

薛綏思忖片刻,方纔開口,“與其求我,倒不如去求陛下。當今聖上最是念舊,令尊當年隨鄭國公征戰北疆,守關三載,立下赫赫戰功,朝野上下何人不欽佩?只要令尊陳情,將事情始末坦誠相告,該認罪認罪,該交代的交代,陛下定會從輕處置,更不會牽連宗族……”

見張氏遲疑不語,薛綏又輕握其手,放柔了語氣。

“側妃可與令尊商議一二,早做定奪。”

張氏連連稱是,再三道謝後才離去。

薛綏望著她柔美的背影,暗自感慨李桓的好福氣,而後一身倦怠,慵懶地躺了下來……

她知道,以張家在朝中的地位,決然不敢捅出這等天大的簍子。

張家的背後,是鄭國公。

她要扳倒的,也不是一個河道巡使張懷義,而是鄭國公府世子——也是郭照懷的親爹郭洪,那是一頭陰鷙深沉的老狐貍。

欲誅其子,先除其父。

沒了郭洪這個親爹照應,郭照懷也不可能平步青雲,從鴻臚寺典客,一躍升至兵部任職庫部員外郎。

這些年,鄭國公郭丕年邁多病,郭家的境識已大不如前。可如今突然迴光返照,其中必定少不了攀附勾結的腌臢事……

崇昭帝表面仁厚寬和,實則精於制衡。

既然棋局已明,那便借風使船吧。

-

次日,宣政殿外。

李桓身著親王蟒袍,拾級而上,懷裡揣著薛綏給他的止癢膏,遠遠便看見李肇立在漢白玉欄前眺望,玄色披風被秋風掀起一角,露出獬豸紋的的墨玉束帶,錯金冷芒閃爍,彷彿要擇人而噬。

“太子殿下貴體安康。”李桓笑著走近,目光落在李肇左袖上,虛虛拱手行禮。

李肇側身,挑了挑眉尾,神情疏離

“聽說皇兄染疾,今兒瞧著氣色不錯,想必是痊癒了?”

“有勞太子殿下掛懷。”

李桓似笑非笑的寒暄,字字暗藏鋒芒。

“多虧平安調配的止癢膏,奇效如神,不然我這一身紅疙瘩,怕是要爛成瘡痍,哪裡敢入宮面聖?”

一聽這話,李肇只覺胳膊的箭傷,陡然變得刺癢起來。

他爲那個沒良心的狗東西兩次受傷,如今手臂上的箭傷仍未痊癒,她不僅沒有送藥,噓寒問暖都不曾,對李桓,倒是關懷備至……

李桓的視線落在他的胳膊上。

“太子殿下的手臂,沒事吧?”

李肇心頭微怔,想到那天在普濟寺雨夜的冷箭,如有芒刺在背,面上卻波瀾不驚。

“皇兄怕是記錯了。我傷在肩膀,早已生肌長肉,不值一提……”

“是嗎?”李桓與他目光對視,微微一笑,突然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用力一握,狀似關懷的上下打量。

“待到秋狩時,你我兄弟,不妨找機會比劃比劃?”

“好啊。”

李肇本能地反手相握,猝不及防的,一張松煙色散著淡香的手絹,不慎從袖中滑落在青磚石上……

李桓眸光一閃,彎腰拾起。

雙魚戲水的繡花紋樣,在晨曦裡吐著溫潤的光澤,他指尖摩挲著紋路,忽然笑道:“這帕子倒是眼熟的很……太子殿下何時喜好上這些閨閣脂粉之物了?”

李肇冷著臉,伸手去奪手絹,“皇兄操心了。孤這叫文人雅趣。”

兩人暗暗較勁,無聲對峙,指尖都因用力而泛白,面上卻仍維持著笑意。

腳下的青磚,被靴底碾出細碎的聲響。

“太子殿下……”

“端王殿下……”

王承喜捧著拂塵碎步迎來,目光掃過他們交疊的手臂,眼皮微微一跳。

“二位殿下,陛下宣召覲見……”

“皇兄請。”李肇說罷瞥了李桓一眼,將手絹塞入懷裡,拂了拂袖子,轉身入殿。

袖風掃過李桓的手背,如秋露沾衣,帶起一片寒癢……

李桓望著他的背影,勾起嘴角,浮出淺淺笑意。

李肇(氣鼓鼓揉著箭傷胳膊,對空氣跺腳)

給人家送藥,不給我送,沒良心的東西!

薛綏:????良心是什麼?可以吃嗎?

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331章 傳急訊第115章 超度第200章 困獸桎梏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165章 彆扭大赦第40章 休妻第146章 痛第324章 化劫第141章 紫宸殿第350章 邀約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223章 劫爭起第221章 牢夜驚瀾第16章 殺了麼第23章 情愛第198章 封側妃第56章 出事第138章 何人情深第179章 警告第47章 孤在局中第203章 心照不宣第260章 遺恨歸途第122章 借刀第156章 因果第300章 弄巧第336章 神蹟第238章 斬棘第257章 歧路第175章 困境第170章 舊案昭雪第36章 車內相會第309章 禍水東引第253章 他好茶第222章 危局將傾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31章 假情第163章 分娩第166章 驚瀾第328章 脣邊新暖第268章 烽煙落第52章 端王私談第269章 封賜第237章 情蠱陪葬第182章 陰毒第58章 糊弄第148章 大出風頭第153章第238章 斬棘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271章 詔急第223章 劫爭起第311章 意難平第8章 梨香院第310章 再交鋒第194章 狡黠女子第151章 苦命鴛鴦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168章 獻壽勾心第187章 一生第266章 將心第243章 嘗味第221章 牢夜驚瀾第227章 暖香繞樑第287章 默契同心第240章 夜行第31章 太子殺氣第258章 血光第67章 心頭血第349章 試探第202章 家宴暗涌第272章 糖拌砒霜第83章 雅集第46章 謀算第321章 不寧第338章 素手乾坤第69章 下場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188章 黯牢第303章 發燙第215章 陣腳大亂第154章 興風作浪第118章 破曉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93章 鑽空子第154章 興風作浪第50章 查賬第3章 瘋批太子第41章 封孺人第124章 罪惡第85章 孤來送嫁第349章 試探第39章 端王拒第229章 闇火第278章 二人織第65章 竹林雅閣第231章 謀局第45章 短見
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331章 傳急訊第115章 超度第200章 困獸桎梏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165章 彆扭大赦第40章 休妻第146章 痛第324章 化劫第141章 紫宸殿第350章 邀約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223章 劫爭起第221章 牢夜驚瀾第16章 殺了麼第23章 情愛第198章 封側妃第56章 出事第138章 何人情深第179章 警告第47章 孤在局中第203章 心照不宣第260章 遺恨歸途第122章 借刀第156章 因果第300章 弄巧第336章 神蹟第238章 斬棘第257章 歧路第175章 困境第170章 舊案昭雪第36章 車內相會第309章 禍水東引第253章 他好茶第222章 危局將傾第142章 金階對決第131章 假情第163章 分娩第166章 驚瀾第328章 脣邊新暖第268章 烽煙落第52章 端王私談第269章 封賜第237章 情蠱陪葬第182章 陰毒第58章 糊弄第148章 大出風頭第153章第238章 斬棘第247章 塵事未了第271章 詔急第223章 劫爭起第311章 意難平第8章 梨香院第310章 再交鋒第194章 狡黠女子第151章 苦命鴛鴦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106章 黑白棋局第168章 獻壽勾心第187章 一生第266章 將心第243章 嘗味第221章 牢夜驚瀾第227章 暖香繞樑第287章 默契同心第240章 夜行第31章 太子殺氣第258章 血光第67章 心頭血第349章 試探第202章 家宴暗涌第272章 糖拌砒霜第83章 雅集第46章 謀算第321章 不寧第338章 素手乾坤第69章 下場第285章 桃花上門第188章 黯牢第303章 發燙第215章 陣腳大亂第154章 興風作浪第118章 破曉第224章 反將一軍第93章 鑽空子第154章 興風作浪第50章 查賬第3章 瘋批太子第41章 封孺人第124章 罪惡第85章 孤來送嫁第349章 試探第39章 端王拒第229章 闇火第278章 二人織第65章 竹林雅閣第231章 謀局第45章 短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自贡市| 澄城县| 邳州市| 威远县| 吴川市| 枞阳县| 响水县| 沈阳市| 寿阳县| 南华县| 五华县| 淮滨县| 涞源县| 安丘市| 阿鲁科尔沁旗| 衡阳市| 文水县| 甘肃省| 岳西县| 临高县| 衡水市| 上蔡县| 浦县| 寻甸| 赤壁市| 班玛县| 瓮安县| 景泰县| 宕昌县| 临泉县| 台山市| 汉寿县| 东海县| 襄垣县| 射阳县| 平遥县| 遂溪县| 漾濞| 英山县| 方正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