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一章 新墳

這聲嘆息來得太突然,我又沉浸在土家情歌營造出來的意境中,沒有絲毫思想防備,驟然聽見這幽怨哀婉的嘆息聲,感覺全身神經霎那間被誰狠狠抽掉,心臟皺成一團,腦海嗡嗡亂響,一股燥然傳遍四肢百骸,意識出現短暫空白,一聲尖叫堵在口腔,將出不出。

顯然,這聲嘆息並非我的幻聽。四人一狗踩在巖板上的喀啦聲,在嘆息聲未落之時,象電影播放器按下暫停鍵驟然停止,只有油樅火把不以爲然,畢畢剝剝燃燒著。

覃瓶兒猛地抱緊我的腰,腦袋直差扎進我的胸腔,渾身瑟瑟發抖,指甲隔著衣服掐進我的肉裡,痛徹心扉。花兒這個反應機敏的夥計,在那一霎那也彷彿被震住,既不挪動也不吠叫。

我還未來得及呼痛,猛聽背後的滿鳥鳥象截乾柴直挺挺倒在地上。花兒醒悟過來,扭身跑向寄爺身後,衝著嘆息聲方向低嗚兩聲,曲身弓腰,狂吠起來。花兒的叫聲將我出竅的魂魄擠回肉體,意識恢復。我猛然轉身,低頭看玉體橫陳的滿鳥鳥,發現他兩眼翻白,鼻息時粗時細,口吐白沫,全身像打擺子一般抖個不停。

我急火攻心,揮手狠狠扇了滿鳥鳥幾個耳光,滿鳥鳥喉嚨咯地一聲,喉結上下滑動,長出一口氣,白多黑少的眼球瞪著我,手指虛弱地指著自己的嘴巴,啞然無語。

我大急,滿鳥鳥不是被嚇啞了吧?偷眼瞥向寄爺,發現這老傢伙雖然強自鎮定,顯然也被嚇得呆住,老臉赤紅,鬍鬚微顫,嘴皮發黑發烏。

寄爺和我對視一眼,心意相通,一左一右拖起發直發僵的滿鳥鳥,招回花兒,扶著覃瓶兒向漆黑幽深的溶洞深處發足狂奔。

跑了沒幾步,一團陰冷潮溼的霧氣篼頭篼腦向我們襲來,火把的火焰呼地歪向一邊,無力地掙扎兩下,“噗”的一聲熄滅。

我們收勢不住,向前衝了好幾步才勉強停下來,身子已完全隱入濃霧中。

那霧如潮水,比喊雲窟濃上好幾個數量級。我們佇立在濃霧中,伸手不見五指,只能聽見四人和花兒大口大口喘氣的聲音。那霧氣隨著呼吸涌進胸腔,冷徹透骨。

四人一狗正在不知所措,溶洞深處猛地閃出一道白光,將濃霧撕開,天色隨即變得混沌起來。四人內心一駭,隨即一喜,莫非走到出口了?我們來不及弄清白光因何而起,跌跌撞撞向白光來源方向撲去。

越接近白光產生的地方,霧氣越淡,天色如冬日晨曦初露。

緊跑一段,場景豁然開朗,我們已不再置身狹窄漆黑的溶洞,來到一個出口。

眼前薄霧飄渺,昏暗不明,溼氣特別嚴重。等我們在薄霧飄過的間隙,看清眼前的處境,立刻叫苦不迭,內心冰涼。

出口前方,好像仍是一個怪石嶙峋的天坑,上下都是一團一團涌動不停的濃霧,既看不見頂也看不見底。與蚊王蜂那裡的天坑不同的是,眼前這個天坑能見度稍強,沒有火把手電也能看清前方兩三米遠的地方。

我放開滿鳥鳥,任他一屁股癱在地上,取出手電照向前方,手電光在虛無飄渺的霧氣中拉出一束光柱,我意外發現天坑上橫跨著一座天然的石橋,石橋曲折蜿蜒,通向濃霧蒸騰的對面。我照照地面,發現石橋寬的地方有兩三米,窄的地方僅容一人通過,石板也並不規則,犬牙交錯,黝黑溼滑。再照照石橋兩邊,手電光被濃霧吞噬,看不見天坑邊緣,而頭頂和橋下雲山霧海,溼氣逼人。

我、覃瓶兒和寄爺面面相覷,拿不定主意是進是退。

“汪~”花兒忽然衝著石橋狂吠一聲。橋面上的霧氣彷彿被花兒的叫聲拉扯,絲絲縷縷散開,露出完整的石橋來。

然而,詭異恐怖的一幕將我們驚得呆立當場——

石橋中間一塊稍大的石板上,憑空生出一座孤墳,無巧不巧剛好擋住我們的去路。那墳的墳頭衝著我們,烏黑色的泥土很新,彷彿此墳不久前才壘成,可看上去壘墳之人似乎很不耐心,胡亂倒了幾撮泥巴,壘了幾塊巖石,以至於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墳堆中露出來的白森森的棺材板。

墳上斜斜插著一支竹桿,竹桿上掛著尺把來長的白幡,霧氣從幡中穿插而過,帶動白幡有氣無力地飄搖晃動;更爲詭異的是,墳前居然插在一隻白色蠟燭,柔弱的燭火飄忽不定;蠟燭後面,一塊灰白色的石碑斜靠在墳頭,碑上似乎有字,由於距離較遠,無法看清文字是什麼。

看見石碑,我心跳如雷。莫非,這就是我們要找的令牌碑?

我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塊石碑顏色、形狀、大小等各方面與夢中的令牌碑千差萬別,如果安樂洞真有夢中的那塊令牌碑,絕不是眼前的這塊。這是我的直覺,很奇怪。

我雖然不懂陰宅風水,但從小耳濡目染,也知道這座新墳埋的位置絕對大兇。土家人對埋墳極爲看重,極其講究,認爲陰宅風水好壞直接影響後人安危。在我的印象中,所有正常的墳無一例外背靠青山,正對山包,所謂“墳要對堡,屋要對坳”就是這個道理,絕不可能象眼前這座墳那樣,孤零零橫亙在一座石橋上,更何況它還埋在以“窮兇極惡”著稱的安樂洞中,更何況埋在一個深不可測的天坑之上。

進安樂洞之前,我可以想像安樂洞中必定是毒蟲橫行,地勢險要等等一切可以想像得到的場景,就是沒有想到會在洞中看見一座新墳。這座新墳,從所埋位置來看,肯定不簡單,會不會是寄爺所說的“魂煞”呢?

寄爺臉色疑重,右手反插進揹簍,目不轉睛地盯著石橋上的新墳,默默無語,不曉得他腦子裡在轉什麼念頭。覃瓶兒雖然花容失色,神智倒很清醒,趴在我的肩頭看著眼前的新墳,目光卻癡迷渙散。

滿鳥鳥本來被我打得稍稍清醒,猛不丁看見石橋上的新墳,再次嚇暈過去,癱在地上,四肢抽搐,幸好寄爺半跪在地,左手勉力扶著他,滿鳥鳥纔不至於象堆爛泥。

我對鳥鳥既鄙視又同情,被一聲無來由的女人嘆息嚇成這個熊樣,還自詡“渾身是膽”呢?——莫糟蹋這幾個字!

不過,我也十分納悶,沉靜孤寂很多年的安樂洞中怎麼會有女人?這女人是活生生的人還是所謂的半傀?如果是真實的人,豈不是與白毛女的遭遇差不多?如果是傳說中的半傀,爲何一直不見蹤跡,直到寄爺唱完情歌才發出那聲攝人心魄的嘆息?用意何在?——用寄爺的話說,安樂洞確實不安樂!

目之所及能看見的事物,讓我意識出現恍惚:我們是不是早就走在傳說中的黃泉路上,眼前的這座石橋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奈何橋?等會兒會不會有一個頭發如銀、滿面溝壑的老婆婆遞給我們一碗忘魂湯?

幸好,花兒的嘶聲吠叫扯回我的思緒。雖然這座新墳詭異離奇,我內心仍有一種聲音在頑強抵抗:這不過就是座墳罷了,哪有什麼黃泉路奈何橋?親自壘過新墳的我,無所其謂。

看情形,我們要從橋上通過,必須要從墳頭踩過才能到達對面。假如只有寄爺和我這兩條漢子,踩著墳頭過去倒也不必過於擔心,滿鳥鳥即使膽小,畢竟是個男人,三個陽氣充足的男人怎會怕傳說中的半傀。關鍵是覃瓶兒,在當地早年間女人被看作“陰人”,在硝洞因爲坐“三腳”都鬧騰出那麼大的動靜,這次假如騎馬橫刀從墳上跨過,不曉得會整出什麼“日古子”的怪事情來!

兩下一對比,我決定先退回溶洞再說。雖然那聲女人嘆息讓我仍心有餘悸,但也是隻聞其聲未見其魂,即使真是半傀,憑寄爺的本事和我的膽子,大不了“陰氣”“陽氣”相對,誰勝誰負還真說不準。

打定主意,我低頭對寄爺說:“我們先退回溶洞再說吧?”

寄爺收回目光,眼神渙散,點點頭,沉聲說:“好……吧!”

我見寄爺同意我的提議,把手電遞給寄爺,伸手撈起滿鳥鳥背在背上,擡腳就想跨進溶洞中,誰知剛向前跨了一步,藉著手電光一瞥,我頓時嚇得靈魂出竅——眼前哪有溶洞的半點影子?早已是不斷翻滾的雲海,一片虛空,我跨出去的半截腳板堪堪懸在斷橋上!

覃瓶兒和寄爺也注意到了這個情形,發出一聲低呼,一把將我拉得後腿幾步。我放下滿鳥鳥,抹一把頭上的冷汗,拍拍胸口,心中恨聲咒罵:媽那個巴子,怎會這等怪事?難道這座橋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移動了?撞他媽的鬼喲!

“莫非是那女人搞的鬼?”我放眼一掃,除了四人一狗,哪有半個人影?那女人發出一聲嘆息後,既未露面也未出聲。我又狐疑地看一眼那座新墳,暗想難道是它弄出的“日厭娃兒”(古怪的事)?

我搶過手電,狠狠照向那座霧氣繚繞的新墳,口中咒罵不止,“格老子的,管你奶奶的有沒有古怪,老子偏不信邪,這次大爺我是踩定了!”我恨不得手電光能將墳包劈成兩瓣,再將墳中的玩意兒扯出來挫骨揚灰。

罵聲一出,墳前那隻白蠟燭火光一暴,突然熄滅。白幡飄動,呼呼啦啦,似乎在向我陰冷地嘲笑……

我火氣更大,擡腿就想奔向新墳,寄爺一把拉住我,急聲說道:“莫慌,那墳不簡單!”

屁話,我也曉得那座墳是懶婆娘放鴨子——不簡單(撿蛋)。不簡單如何簡單又如何?難道坐以待斃不成?我對寄爺畏手畏腳的態度很不滿,高聲吼道:“哪有活人讓尿憋死的?你等我先去剷掉那堆泥巴!”

“那也先弄清那墳的情況再說吧?你冒冒失失一去,萬一弄出個三長兩短我啷格向你父母交待?覃姑娘和鳥鳥又啷格辦?”寄爺語氣威嚴,拉著我的胳膊不放。我對他老人家的話很不以爲然,不就是一座埋死人的墳嗎?有什麼好怕的?乾等在這裡,不但是“三長兩短”,萬一不小心掉進天坑,變成“七長八短”都極有可能。

“那座新墳裡埋的是個細娃兒!”寄爺曉得我不滿,語氣十分肯定地說。

我呆了呆,這倒是個新問題。通常說,人小鬼大,在各類鬼怪傳說中,無一例外認爲孩子死後,其鬼魂最爲厲害,孩子越小鬼魂越厲害,我爺爺在世時也不止一次這樣說過。

“你看那露出來的棺材板就曉得了!”寄爺繼續對我說。

經他提醒,我才專門注意先前被忽略的棺材板。這一看之下,我暗暗歎服寄爺觀察能力強,同時也明白了寄爺說那座新墳裡是埋著一個孩子的原因——那露在外面的東西根本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棺材,而是專門用來埋葬小孩的木匣,當地人俗稱“匣匣兒”。這個東西我雖然見得少,但也略知道一些,木板很薄,根本不刮油漆,就是一個簡簡單單放置小孩屍骨的木盒。

棺材,當地從俗稱“老木”或“方子”,清江流域也有人稱“萬年屋”。硒都實行傳統土葬,基本上男人女人一過五十,就開始著手準備“老木”,這也是兒孫必須辦理的一件大事。棺材的木料要選好料,請專門的師傅來“割”(我一直沒弄懂爲什麼要叫‘割棺材’),“割”好後要用細沙布將表面打磨光滑,再用石膏刮白,最後再用土漆漆黑。不僅如此,細心的人家每年都要將“割”好的棺材再刮一層石膏和土漆,所以,那棺材享用之人到死時都光可照人。外面僅僅是爲了好看,真正講究的是棺材內部,特別講究不能用釘子釘,清一色的楔槽楔子,卻又必須“割”得嚴絲合縫。高明的師傅“割”出來的棺材,據說幾十年也不遭受蚊蟲叮咬,直到下葬時仍然完好如初,這不能不說是土家族特有的一件藝術精品。按常規,黑漆棺材用來裝成年人,而裝殮夭折的小孩,就是用眼前這座新墳中的“匣匣兒”。

話題扯遠了,轉回來。

聽寄爺說那新墳裡埋的是小孩,儘管我自詡“不信神、不信鬼,只信自己胳膊腿”,但打小聽的故事太多,內心也不免打鼓,不敢冒然向前。

“這座墳埋的地方是大兇之地,專業的角度叫‘絕煞纏屍’——這個以後再說——所以我料定那個細娃兒一定是兇死,兇兇相剋,在生的人才不會有大礙,免除煞氣衝撞。”暈死,沒想到土裡巴嘰的寄爺居然整出“專業的角度”這句話。我見他一本正經,想笑不敢笑,何況也沒心情笑。

“而且,從那‘望山錢’的長度來看,這個細娃兒不到六歲!”寄爺繼續說道,“一般來說,‘望山錢’分成兩尺左右的幾段,每一段代表十歲,你看那墳上的‘望山錢’還不到一尺,說明麼子?”“望山錢”就是墳上的白幡,有經驗的人通過“望山錢”的段數,能準確說出所埋之人死時的年齡。

我見寄爺說得一本正經,內心七上八下,更加遲疑。

寄爺看見我的神色,從揹簍裡摸出那塊新鮮豬肉,臉色瞬間大變,急赤白臉地說:“來噠來噠,果然來噠!”我聽得莫名其妙,望向那塊新鮮豬肉,大吃一驚——那塊原本白嫩的新鮮豬肉彷彿成了一砣黑炭,黢黑如墨。

“不管你們信不信,等下確實可能有那些東西。”寄爺臉色凝重,語氣嚴肅,“我們還是小心爲妙,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否則輕則失魂,重則喪身。這塊豬肉變得黢黑就說明一切!”

那些東西?不就是半傀嗎?

“那……我們怎麼辦?”我著急地問道。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下一步的打算,至於豬肉爲什麼變黑等撿了小命再說。“假若埋的是一個老人,我倒不怕,關鍵現在是一個兇死的細娃兒,我也沒得把握鎮住!”寄爺的表情極不自然。

我瞥了他一眼,一股怒氣又上來,這麼前怕狼,後怕虎,何時纔是個盡頭啊?想到這裡,我從寄爺揹簍裡摸出酒壺,咕嘟咕嘟猛灌幾口,拍拍花兒,將那塊紅布纏在覃瓶兒脖子上,摟著她小心踏上溼滑的石橋,向新墳走去。寄爺無法,架著滿鳥鳥,跟在後面。

越走近那座新墳,我心臟跳得越快。我強自鎮定,手電不敢照向別處,卻不由自主地被全身被瑟瑟發抖的覃瓶兒感染,身體跟著顫抖起來。

好不容易捱到墳前,活生生看見白森森的木匣板子如枯骨般從墳堆裡伸出來,伴隨著霧氣中飄搖的白幡,新墳猶如一頭巨獸盤踞在石橋中央。走得再近些,我才發現那烏黑色的墳土並不是新泥,看上去溼糯異常;墳上的白幡也不是普通的白色皮紙,而是用一塊白布撕成條狀扎制而成。

我暗暗納悶,看那白布的成色較新,而現在又不是清明節,怎麼會有人來“掛青”?(掛清,當地人在清明節時期上墳的一種方式)。

“阿可俾之墓!”寄爺躬身看著斜靠在墳頭的灰白石碑念道。

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卷後語第四十二章 門板上的血手印(2)第十章 卯未(1)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2)第二十九章 蛇矛(1)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二章 詩中的秘密第二十二章 猴頭鷹第十八章 壁畫第四十四章 如此魂煞第四十八章 七星連珠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1)第十五章 遺失的世界(2)第二十八章 陰箭(2)第二十八章 陰箭(2)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2)第十四章 地陷(1)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十九章 半傀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三十六章 朱雀第二十六章 擺手歌(1)第十八章 壁畫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十章 卯未(1)第四十五章 長談(1)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九章 真正的血魂碑第三十一章 逆時鬼鏡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十五章 船第十一章 源頭第三十一章 絕路?(2)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1)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2)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三十一章 樹洞溫情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十七章 脆蛇(1)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十二章 神秘的老頭第十二章 “曋”(2)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三十七章 乾坤龜(1)第二十一章 天梯第四十五章 打架第十五章 船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二十章 嬰哭第三十六章 朱雀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三十一章 樹洞溫情第三十五章 上樹的路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八章 解毒良藥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1)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2)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2)卷後語第十章 破臉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三十四章 陰河.硝洞第四十一章 咂酒(2)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2)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十九章 半傀第三十七章 地包蚊王蜂第二十八章 陰箭(1)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三十九章 王母熬通宵?第十九章 白與黑(2)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一章 天梯第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九章 犬蛤鬥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十七章 脆蛇(2)第二十二章 肉身(1)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2)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2)第十七章 脆蛇(2)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二十六章 擺手歌(2)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
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卷後語第四十二章 門板上的血手印(2)第十章 卯未(1)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四十四章 竹子裡的寶貝(2)第二十九章 蛇矛(1)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二章 詩中的秘密第二十二章 猴頭鷹第十八章 壁畫第四十四章 如此魂煞第四十八章 七星連珠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1)第十五章 遺失的世界(2)第二十八章 陰箭(2)第二十八章 陰箭(2)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2)第十四章 地陷(1)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十九章 半傀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三十六章 朱雀第二十六章 擺手歌(1)第十八章 壁畫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十章 卯未(1)第四十五章 長談(1)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九章 真正的血魂碑第三十一章 逆時鬼鏡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十五章 船第十一章 源頭第三十一章 絕路?(2)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1)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1)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2)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二章 天大的驚喜第三十一章 樹洞溫情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二十九章 試管嬰兒第十七章 脆蛇(1)第一章 各有所得第十二章 神秘的老頭第十二章 “曋”(2)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三十七章 乾坤龜(1)第二十一章 天梯第四十五章 打架第十五章 船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二十章 嬰哭第三十六章 朱雀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三十一章 樹洞溫情第三十五章 上樹的路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三十八章 解毒良藥第四十七章 巨蟒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1)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2)第二十一章 打聽古樹的人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2)卷後語第十章 破臉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三十四章 陰河.硝洞第四十一章 咂酒(2)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2)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十九章 半傀第三十七章 地包蚊王蜂第二十八章 陰箭(1)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三十九章 王母熬通宵?第十九章 白與黑(2)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一章 天梯第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九章 犬蛤鬥第三十二章 白衣人第十七章 脆蛇(2)第二十二章 肉身(1)第二十七章 梅花朵朵(2)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2)第十七章 脆蛇(2)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二十四章 還陽(2)第二十六章 擺手歌(2)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阳市| 额尔古纳市| 金平| 东丽区| 柘城县| 天等县| 庄浪县| 繁昌县| 剑河县| 贺兰县| 左贡县| 韩城市| 华蓥市| 余江县| 榆树市| 浮梁县| 平度市| 施秉县| 迁西县| 德州市| 达日县| 余江县| 资中县| 崇信县| 罗源县| 包头市| 肥乡县| 和田市| 车致| 兴文县| 宝兴县| 宁南县| 平乐县| 饶平县| 天全县| 车险| 白河县| 综艺| 东乡县| 翁牛特旗|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