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一章 天梯

覃瓶兒怯怯地問:“鷹鷹,這是什麼東西?怎麼看上去象蜥蜴?”

“別怕,這東西不會傷害人,它不是蜥蜴,更不是半傀,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我說。

“就是……大鯢?”

“是的!”我點點頭。

大鯢,因爲叫聲酷似嬰兒啼哭,所以也叫娃娃魚,其外形有點像蜥蜴,只是更加肥狀扁平,一般是生活在含沙量少並且有急流回旋的洞穴中。硒都是全國爲數不多的幾個娃娃魚保護區之一,所以我們對它並不陌生。我早就應該想到嬰兒哭聲是怎麼回事,只是在這種環境中,會不由自主地往神秘上靠,又被寄爺說的“鬼母子”弄得先入爲主,纔有了這番可笑的遭遇。

那條娃娃魚大約有一米五長,見我們盯著它,黑色和棕色相雜的背在水中一閃,就沉入水底。水面上蕩起一陣漣漪,波浪拍到井壁衆多的小石孔中,“得兒得兒”作響。

等等!得兒得兒?馬蹄聲?喊雲窟聽到的馬蹄聲?

我拿著手電,俯下身去看那水井。那水井的被條石砌成不規劃的四方形,水井中的*,手電光照下去,竟然看不見井底,那水是幽藍的,很清澈,水面上漂盪著薄薄的輕霧。水井被幾根石筍包圍著,散發著絲絲冷氣。井壁上靠近水面的地方,沒有一根植物,反倒是有無數個碗口粗細的小孔,井水一蕩,波浪倒灌進小孔,隨即又倒退回來,“得兒得兒”響過不停。呵呵,原來是這個原因,實際上和海水撞擊海岸原理一樣,可能那些小孔很深,所以“馬蹄聲”才很尖細圓潤,在安樂洞中幾經反射,最終巧合地傳到洞外。我估計在喊雲窟中大喊時這裡可能聽得見,從而驚動娃娃魚攪動井水撞擊小孔,才產生了馬蹄聲。

我把這個猜想一說,大家都恍然大悟地點點頭。

弄明白嬰兒哭聲、馬蹄聲的原因,大家都長舒一口氣,七嘴八舌討論起那條娃娃魚來。花兒在井邊蠢蠢欲動,看架勢是想跳入井中再去逗弄那條娃娃魚出來。想到花兒,我更加鬱悶,這夥計從石槽小路跑上前,半天沒有動靜,如果真有所謂半傀,早就鬧麻堂了。

聽爺爺說,狗的眼睛能看到人不能看到的東西,我問他老人家有何依據,他說,你不是經常聽見俠馬口村所的狗都在半夜狂叫嗎?那是陰間在“過陰兵”,或者就是將死之人的魂魄“收腳板皮”來了。我從來沒聽說過有人見過“過陰兵”,對於魂魄“收腳板皮”的說法也將信將疑,但羣狗經常在半夜莫名其妙地一起狂吠倒是不爭的事實。

“鷹鷹,恁個大一條娃娃魚,不如我們去弄出來換幾條煙錢如何?”滿鳥鳥神態輕鬆,眉飛色舞地對我說。“不行!”沒等我說話,寄爺就斷然說道:“擅自捕捉娃娃魚違法不說,那條娃娃魚恁個大,不曉得在那裡多少年了,我覺得……”

得,又在故弄玄虛了!

我打斷寄爺,“寄爺,現在怎麼辦?往哪裡走?難不成路在井裡?”寄爺一呆,拿著手電一陣亂晃,突然失聲叫道:“我的天爺爺,路在這裡,原來老班子說的都是真的……”

我擡頭一看,被眼前的奇異場景驚得目瞪口呆。在幾根石筍之間,卡著一些厚約十五公分左右的木板,木板之間相約兩尺,一塊一塊逐漸向上延伸,形成一架粗糙的木梯。那些木板似乎刮過黑漆,但很多地方黑漆已經剝落,變得腐朽不堪,活象一塊塊從老墳堆裡挖出來的棺材板。

我注意到那木板形成的木梯看不到盡頭,似乎延伸到石筍的後面,於是從兩根石筍的縫隙中鑽過去,用手電一照,我的天,這該是怎樣一件浩大的工程啊!

眼前是一個看不見邊際的洞廳,四周都是黑漆漆的,深不見底,高不見頂,腳下隱隱傳來轟轟隆隆洪水奔流的聲音,一股一股陰冷刺骨的水氣不斷涌上來,凍得我的牙齒情不自禁地捉對兒廝打。手電光在這個空間中,被無邊無際的黑暗吞噬得像一隻螢火蟲。我摸起一塊碗大的石頭,用力朝洞廳中間扔去,只聽一陣“咣咣噹當”的聲音,一路向下,漸漸隱去,竟沒聽見石頭觸底的迴音。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天坑,而且,下面肯定不是一馬平川,極有可能是亂石穿空。

環境奇特也就罷了,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頭頂上懸吊著數不清的、更長更厚的木板,木板兩端分別用一根不知爲何物卻粗若兒臂的繩索縛住,斜斜延伸到無盡的黑暗中;而這一頭,繩子末端拴著一根巨大的圓木卡在幾根石筍之間,看樣子是起固定作用;木板之間相距不遠,形成一座懸空的吊橋,但與普通的吊橋不同,因爲木板平放逐級上升,形成一道傾斜四十五度左右的“吊梯”;吊梯中間很多木板已經消失,只剩一些粗大的繩索掛在那裡,微微晃動,而有些固定木板的繩索只斷了一邊,另一邊則還懸吊著巨大的木板,一動不動。

我用手電順著吊梯一照,根本看不見吊梯的終點在哪裡。

寄爺他們也鑽過來看到了眼前的場景,一個二個都張大了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總算看到老班子說的情景了!”寄爺感嘆一聲,“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這道木梯的上面很可能擺放著很多巨石……”

“您家怎麼知道?”我疑惑地問。

“這就是傳說中土家人先輩建造的‘天梯’……”

“天梯?上天用的梯子?”

“你想哪裡去了?這天梯有兩個目的,其一是作爲進出硝洞的通道,其二是用來對付長毛子……”

“長毛子?啥是長毛子?”滿鳥鳥接嘴道。

“這就必須從我們的先輩所處的環境說起。據傳我們這裡原本是古巴子國地,我們土家人是巴人後裔。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輩就生活在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所以無論服飾、髮型、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與漢人都不相同,後來隨著歷史發展,土家人與外界開始交往,逐漸形成土漢混居的局面,先輩們見漢人的頭髮較長,所以稱之爲‘長毛子’!”

“先輩們爲什麼要躲他們呢?”我奇怪地問。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估計與當時的種族爭端有關吧!”

“您家剛纔說天梯上面有很多巨石?”

“老班子是這樣說的,上面放了很多巨石,一旦有外敵入侵,當地人就跑進安樂洞中躲藏起來,上面的巨石正是用來作武器用的。你們想想看,如果敵人攻到這裡,上面的人把那些巨石砸下來,將會是何等慘烈的一個場面?據說,在天梯的盡頭,左邊的洞穴就是硝洞,右邊的洞穴不知叫麼子名字,裡面用這樣的木板圍成一個巨大的糧倉,糧食多得幾千人吃幾個月都沒問題。”

我心旌搖動,看著眼前的天梯,我的腦海裡不斷想像著我的祖先們在這奇險冠絕天下的地方生活的場景,不禁喟然長嘆:我對土家族歷史的瞭解,實在是少知得可憐。

“安哥,你說,這道天梯是怎麼搭建起來的呢?”許久未說話的滿鳥鳥問出一個我也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這個……我也不清楚,知道天梯原理的人,恐怕已經不多了。”

好半天我才從悠遠的歷史追憶中醒過神來,馬上想到一個現實問題,“寄爺,我們從天梯上過去?”寄爺沉默半晌,吩咐滿鳥鳥:“你去試試那石筍卡著的木板,看還能不能走?”滿鳥鳥答應一聲,雙臂用力,攀著石筍突出的部分,勉力抓住一塊木板的邊緣,卻聽“咔嚓”一聲,木板斷成兩截,嘩嘩啦啦掉進石筍縫隙裡去了。滿鳥鳥收勢不住,身子翻了兩翻,直接從站的位置跳了下來。

我們悚然變色,這天梯腐朽成這樣,豈是人能走的路?

“寄爺,我們還是先到外面再另做打算吧,這裡冷得實在受不了。”我見覃瓶兒緊挨在我身邊,凍得瑟瑟發抖,牙齒格格作響,趕緊提議說。

“好吧!”寄爺無奈地嘆了口氣,“我們先出去吃點乾糧,喝點水再說。”

我們走到水井外邊,找了一塊稍微乾燥的地方,坐在地上唉聲嘆氣,心情十分沉重。顯然,我們是無法達到硝洞了,進洞的目的不能完成姑且不說,我們連出去的路都找不到了,難道,我們只能按原路返回?說實話,其它地方還好說,找不到卡門也不要緊,我最怕過那龍橋,萬一回去時我們與它老人家狹路相逢……我不敢想了!

“安哥,你帶的麼子乾糧?”說到吃,滿鳥鳥比任何人都急,伸手就去寄爺的揹簍裡翻吃的,剛揭開揹簍,他就驚喜地叫道:“喲嗬,苞谷粑?嘿嘿,好多年沒吃過這玩意兒了!噫?安哥,你帶塊新鮮豬肉搞麼事?野炊?”

寄爺一把用黑布蓋好揹簍,惱怒地說:“野炊?炊你個剷剷,我自有用處!你各人管好你那身臭肉就行了……”邊說邊從揹簍裡拿出幾個苞谷粑遞給我和覃瓶兒。滿鳥鳥早拿著兩個苞谷粑,幾下剝掉桐樹葉,三口兩口,幾個苞谷粑就消失在他那深深的“苕洞”中。

我聽滿鳥說寄爺的揹簍裡有塊新鮮豬肉,十二分好奇,寄爺揹簍裡揹著一塊新鮮豬肉乾嘛?剛想掀開黑布看看,見滿鳥鳥碰了一老鼻子灰,寄爺又兇神惡煞,我沒敢去翻他的揹簍,更不敢問寄爺,主動往他槍口上撞。唉,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還是先鎮壓肚子鬧革命再說吧。

覃瓶兒第一次見到苞谷粑,拿在手裡翻來覆去打量了半天,小心翼翼剝開,“鷹鷹,這個……怎麼是烏紫色的?這是用什麼做的?”我本來正在想接下來該如何繼續走,卻被覃瓶兒打斷思路,見她不敢吃,同時爲了緩解心中的壓力,便向她介紹起土家特產之一的苞谷粑來。“瞧你這話問得……苞谷粑當然是苞谷做的。現在是五黃六月,正是苞穀粒嫩得滴水的時候,將苞谷砣從地裡掰回來並脫成苞穀粒後,用石磨推成漿,然後用山上的桐子葉或芭蕉葉包好,放在鍋裡煮熟,香噴噴甜滋滋的苞谷粑就出鍋了。你看到的那種烏紫色是桐子葉的汁液,沒事。”

覃瓶兒輕輕咬了一口手中的苞谷粑,眼睛一亮,“真的,好香好甜啊!”

我略顯自豪地說:“那當然,這個特產目前在很多大中型城市都有賣,除了香甜之外,其最大的好處是耐餓。”聽得覃瓶兒連連點頭,小口小口吃著嫩黃的苞谷粑。

“安哥,你帶的酒呢?”滿鳥鳥找寄爺要酒喝。寄爺笑罵一聲:“背時小膽膽兒,喝酒能壯膽啊?”說完順手把酒壺遞給滿鳥鳥。

提起酒,我又想起覃瓶兒說她自從進了安樂洞之後,背就從來沒痛過,心裡很納悶,按說,根據覃瓶兒以往的情形,經過這一番勞累奔波,她應該早痛得死去活來了,可現在覃瓶兒看上去雖然神情萎靡不振,倒沒有絲毫痛苦的跡象,這就不能不讓我產生嚴重的好奇,難道那幅綠毛圖真的消失了?果真如此,清和大師說的話倒不能不信了。

“瓶兒,你進了安樂洞之後,背真的從來沒痛過?那幅圖……是不是消失了?”我仍不敢相信這事兒是真的,再次向覃瓶兒求證。

“是真的。要不……”覃瓶兒欲言又止。

“嗯?我怎麼?”覃瓶兒暈紅的臉蛋讓我看呆了,竟沒領會她話中的意思。

覃瓶兒輕輕咬了下嘴,低聲說:“要不……你伸手……摸摸……那些毛還在不在?”千辛萬苦說完這句話,覃瓶兒羞得低下頭,臉都紅到脖子根了。

我一呆,萬沒想到覃瓶兒會提出這個建議,躊躇了半天,最終悻悻地說:“算了,只要你的背不痛就行,還是留到下次再摸吧!”滿鳥鳥耳尖,不知怎麼竟聽見了我和覃瓶兒的對話,聽我說得一本正經卻又別有含義,“噗”地一口噴出口中的苞谷粑,嘿嘿陰笑起來。

我鬧了個大紅臉,色歷內荏地對滿鳥鳥說:“笑個剷剷,看見白鬍子老漢時你怎麼不笑?”滿鳥鳥臉一沉,東張西望一回,抻著脖子不再說話了。

“鷹鷹,你不是說你帶著酒嗎?你到底放在哪裡的?”寄爺見三個年輕人神色各異,趕緊轉移話題。我一聽,正好下臺,“這裡。”我指著我的腰說。寄爺用手電一照,見我腰上纏著一圈中指粗細的塑料管子,明白過來,“你個鬼崽崽,腦殼裡頭硬是空曠,想出這麼個點子,既不佔地方,想喝時就著管子吸一口,嘿嘿,不錯!”沒錯,那酒正是在我腰上的管子裡。

一個“鬼”字,將滿鳥鳥嚇得半死,撲過來抱住我,雙手順勢勒上我的脖子,勒得我喘不過氣來,含著苞谷粑的嘴湊近我耳邊,“鷹鷹,安哥沒忌口,會不會……被上身喲?”我又氣又急,半傀來了,勒我的脖子就能逢兇化吉嗎?我推了他一把,使力將腦袋從他的手臂中扯出來,揪住他的耳朵,惡狠狠地說:“下次你被嚇得兩顆卵子米米打架的時候,再敢勒我的脖子,我把你那東西譙下來,扔到屋背上去。”滿鳥鳥趕緊呲牙咧嘴地點點頭。

“行了!不要鬧了,我們想想下一步該啷格辦吧。”寄爺聽滿鳥鳥說他沒忌口,老臉一沉,及時止住我和滿鳥鳥繼續胡鬧,“前面已是絕路,雖有天梯在那裡,我可不敢讓你們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看來,我們只有按原路返回了,恐怕……我們這次進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我對寄爺此刻的態度鬱悶至極,捉鬼是他,放鬼也是他。因爲一個古怪的夢,就顧頭不顧尾,到這個窮兇極惡之地來找什麼令牌碑,本身就是一件荒誕至極讓人笑掉大牙的事。這下好了,連出路都找不到了,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說不定,還會把小命都搭在這裡。

“您家不是說得板上釘釘,可以找到其它出路嗎?”我心有不甘,又害怕回去撞著那條“巨龍”,埋怨寄你道。

寄爺一呆,“我說過這話嗎?——我想起來了,十年前天腳山底不是修了一條隧道嗎?這個水進能不能通向那裡呢?”

“要不,找個人下水井看看?”寄爺見我瞠目結舌,試探著問。

我苦笑一下,眼睛瞄著滿鳥鳥,那意思是,夥計,考驗你的時候到了。

滿鳥鳥見我不懷好意地望著他,急忙搖手,“不行。我那兩招狗刨騷的本事,下去肯定是水打爛木材,還是想其它的辦法吧。——對了,可以讓花兒去試試嘛!”

“花兒會游泳嗎?”覃瓶兒從羞怯中恢復過來,聽滿鳥鳥說讓花兒下水井,急忙說道。

“你這話說到對門坡去了。豬鳧三江,狗鳧四海,它游泳的本事比我強多了。”滿鳥鳥不以爲然地說。

我一想,這確實是個辦法。滿鳥鳥打了退堂鼓,寄爺又是個旱鴨子,至於覃瓶兒,那是萬萬不能讓她去冒險的,那麼只剩我和花兒還可去一試。不過,我的體力可能很成問題,而花兒是天生的游泳健將,看來,這個重任只有拜託它了。

不過,有兩個現實問題不得不考慮:花兒怎麼能明白我們的意圖?即使它找到通道,我們如何進去?

“猴子……鷹鷹……猴子!”滿鳥鳥突然指著我喊道。

第三十四章 氣潭(1)第三章 迷境追蹤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2)第二十章 懸樓(2)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1)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1)第十三章 喊雲窟第二十一章 天梯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十章 破臉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十章 卯未(1)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1)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1)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九章 化生子(2)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2)第一章 六月初六鬼壓牀第二十六章 出口第十二章 “曋”(2)第八章 巴第十九章 懸棺之謎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十四章 地陷(2)第二十三章 瘟燈(1)第三十三章 難留城第十四章 地陷(2)第八章 巴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三十章 棺中人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四十一章 咂酒(2)第四十一章 咂酒(2)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四十九章 我是誰第四十章 幽洞情歌第三十七章 地包蚊王蜂第二十六章 寄爺的行蹤第三十六章 採蓮船(2)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四章 還陽(1)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三十八章 玄衣都郵珠(2)第四十二章 門板上的血手印(1)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三十六章 朱雀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2)第四十五章 長談(1)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二十九章 靈堂風雲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2)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十九章 白與黑(2)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四十一章 新墳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2)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1)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二章 詩中的秘密第十七章 脆蛇(2)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1)第十章 卯未(2)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二十三章 嫁血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九章 花兒說話了第三十四章 氣潭(2)第二十八章 懸棺崖的傳說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十二章 “曋”(1)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三十七章 香爐石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三十章 棺中人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2)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
第三十四章 氣潭(1)第三章 迷境追蹤第二十一章 十二樽雕像(2)第二十章 懸樓(2)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1)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1)第十三章 喊雲窟第二十一章 天梯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十章 破臉第十四章 卡門驚魂第十章 卯未(1)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1)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1)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九章 化生子(2)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2)第一章 六月初六鬼壓牀第二十六章 出口第十二章 “曋”(2)第八章 巴第十九章 懸棺之謎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十四章 地陷(2)第二十三章 瘟燈(1)第三十三章 難留城第十四章 地陷(2)第八章 巴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三十章 棺中人第四章 兩枚陶印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四十一章 咂酒(2)第四十一章 咂酒(2)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四十九章 我是誰第四十章 幽洞情歌第三十七章 地包蚊王蜂第二十六章 寄爺的行蹤第三十六章 採蓮船(2)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四章 還陽(1)第十六章 遊走在地底的幽靈第三十八章 玄衣都郵珠(2)第四十二章 門板上的血手印(1)第六章 柳暗花明吊腳樓(2)第三十六章 朱雀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兒會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四章 綠毛圖.土字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2)第四十五章 長談(1)第三十九章 船棺(2)第三十二章 火焰山(1)第十六章 白鬍子老漢第二十九章 靈堂風雲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2)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十九章 白與黑(2)第三十六章 骷髏蝙蝠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四十一章 新墳第四十九章 晴天霹靂(2)第四十七章 又見駿馬(1)第二十五章 癢癢石第十八章 花兒的眼淚(2)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二章 詩中的秘密第十七章 脆蛇(2)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1)第十章 卯未(2)第五十章 西蘭卡普帛書(1)第二十三章 瘟燈(2)第二十三章 嫁血第十章 兩枚陶印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二十八章 失而復得第九章 花兒說話了第三十四章 氣潭(2)第二十八章 懸棺崖的傳說第四十六章 下蛋的石頭(2)第十二章 “曋”(1)第八章 寄爺的乖乖兒(1)第十五章 地牯牛第三十七章 香爐石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第二十四章 儺面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1)第二十七章 陰陽樹第四十八章 流動的白銀(2)第三十章 棺中人第三十三章 血沙谷(2)第七章 最後一個梯瑪(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孝感市| 文化| 汕头市| 宜宾县| 巫山县| 垦利县| 洛宁县| 通州市| 五台县| 东乡| 武宣县| 新绛县| 营山县| 盘锦市| 永善县| 德惠市| 江陵县| 马关县| 湾仔区| 肇东市| 河源市| 和硕县| 惠安县| 新宁县| 腾冲县| 兴文县| 黔西县| 延长县| 贵南县| 蛟河市| 锡林浩特市| 加查县| 海晏县| 微博| 家居| 出国| 凤庆县| 安阳县| 满城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