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二章 一無所有

人是畏縮而愚昧的。至少這六千人足夠愚昧,也在此刻表現得足夠畏縮。他們被不到二十名煉氣士俘虜了,囚困在五婦坳村的各個建築之中。

五婦坳村說起來規模不小,更是因爲有一個邪教頭子將這裡作爲根據地,導致此處有很多宗教性質的建築。可即便如此,它也無法支持六千人居住。每一個民房裡都被塞滿了人,後安排的幾間房屋甚至沒有立足之地。

這本是一場集會,現在更顯熱鬧了,哭嚎聲求饒聲與信仰破滅之後絕望的沉默混雜在一起,瀰漫在火焰消散的空氣中。

想要控制住他們實在是簡單。趙汝昌不過是告訴了他們,若有一人逃跑,屋內所有人都會被殺。實際上很多房間都沒有落鎖,卻無人敢動。

但天靈衛的修士們也不是沒做任何準備,他們看似散步一樣在村裡巡邏,同時又悄悄地拉起一條又一條線,將一個簡陋的陣法佈置在了村子裡。如果真的有人敢逃跑,會第一時間觸動它。

周賢和李桐光沒被允許參與其中,實際上他們現在也不大好過。他們兩個被安排在了祭壇不遠處,一個放科儀用具的小屋裡面,幾乎是和那些信衆一樣的待遇。郭子衿名義上說是在這裡休息,實際上就是在監視他們兩個。

趙汝昌這個仗著輩分壓人的根本不跟周賢講道理,周賢若強行與他爭辯不過是自討苦吃。郭子衿嘴上說著不追究,可對師兄弟兩個的態度仍舊惡劣。

在天靈衛看來他們師兄弟兩個身上的嫌疑並不小。就像郭子衿說的那樣,怎麼天靈衛辦案,正到關鍵的時候,就殺出他們兩個程咬金來?是不是他們跟邪教有所勾結,意圖不軌?

兩人的行李、度牒、行牒文書等等,所有能證明他們身份的東西,現在全都不在身邊。過來是收集罪證來了,又沒打算在這長住。更何況要是暴露了身份呢?這些東西全都被師兄弟兩個留在內丘的客棧裡了。只有帝隱觀的法器說明不了什麼。

雖然周賢順著郭子衿的話,講了自己當年當“小先生”的事情,自證了身份。可仍沒有讓天靈衛放下戒心。這兩人就算是帝隱觀的弟子,要是叛變加入邪教了呢?沒有行牒在,他們倆就還算是嫌疑人。

“這個邪教組織比你們想想得要龐大。”郭子衿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師兄弟兩個聊著天,“這個狗屁教主也不是核心人物,自稱是神仙下降化身的也不只是他一個。這個天下道,嚴格來說是一個更加龐大的邪教的一部分。”

“那該多大個組織啊?”李桐光對此很有興趣,進而義憤填膺,“決不能放任這邪教,頂著正信的名號爲非作歹。郭總旗,你們天靈衛人手不是不夠嗎?有什麼事您吩咐!這種掃平邪魔外道的正舉,但有所需,我們師兄弟兩個義不容辭。”

“你‘義不容辭’去,別什麼事都扯上我。”周賢連忙表態,跟李桐光撇清關係,“雖然是煉氣士,但嚴格來說,我們兩個既沒有功名,更沒有公職。這是天靈衛操辦的案子,我這個閒人裹進去,不大合適。”

“師兄你怎麼這麼說話呢?”李桐光有些不喜,“男子漢大丈夫行於世間當懷凜然正氣,身爲煉氣士掃妖除魔是咱們的職責所在。剷除邪教不單是天靈衛的責任,更是天下所有正信煉氣士的責任。事既當前,豈有退縮之理?”

“好!李桐光同志,你很有思想,很有覺悟啊。”周賢給李桐光鼓掌,“郭總旗,您覺得他這話值七個耳光嗎?”

坐在窗臺上的郭子衿翻了個白眼:“還是個大老爺們兒呢,瞧你那小氣勁兒。那可是六千人,要是沒有我們天靈衛的在這,你們兩個就是有再高的本事都得交代了。”

“不是小氣,而是委屈。”周賢苦笑了一聲,指著自己的左臉說,“我課上說什麼我都講了,您還是不信我的,我有什麼辦法?等這邊的事結,回到內丘,我把行牒文書給您看看,您就知道我從帝隱觀離開之後一路上都到過什麼地方幹過什麼事了。這麼一句句試探,沒勁。”

“得,你說得也在理。那你覺得什麼有勁?聊會兒天。”郭子衿笑了一聲。

李桐光沒聽明白他們倆在說什麼,在他看來這倆人是打啞謎呢,根本就沒帶著他的份。他索性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了,閉目養神。其實李桐光現在很激動,他做夢都想加入天靈衛,覺得那纔是威風。

但是他不能表現出來,不能顯得太急切,不能去巴結。要不然人家不是會低看他一等嗎?得有點清高的架勢擺出來,又有本事,自然會受重視。甭管靈不靈,反正他是這麼想的。

李桐光隨便往後一靠身子,就聽見“噹啷”一聲響,郭子衿霎時把手搭在腰上,眼光掃了過去。李桐光也嚇了一跳,回身一摸,拽出來一把琵琶。道教音樂自成一派,傳承悠久,有科儀必有對應的樂曲。這個小間裡堆的都是科儀上要使用的各種東西,有樂器放在這裡也很正常。

周賢望著郭子衿笑了一下,說:“我覺得這個挺有勁的,郭總旗真是機警。”

郭子衿皺了皺眉,沒跟周賢說話,反而是轉向李桐光問道:“你師兄平日裡這麼說話,怎麼就沒捱揍呢?”

“因爲同輩人裡面很少有能打得過我的。”周賢撓了撓鼻翼,說,“即使是青要山這樣的仙山福地,也沒幾個像您這樣的天才人物。”

“這算是拍馬屁?”郭子衿冷哼一聲,“這對我可不管用。”

周賢搖了搖頭沒說話,從李桐光手裡接過琵琶,一看愣住了。這是一把五絃琵琶,不大多見。他橫抱著琵琶撥了一下琴絃,忽然笑了。

“你會彈琵琶?”郭子衿問。

“我不會彈琵琶,但是會彈吉他。”周賢說,“不過這個是五絃琵琶,我倒是可以試試。”

周賢總是惆悵這大林朝連把吉他都沒有,可這不就是嗎?他怎麼就沒想著求人做一把呢?

李桐光在一旁潑冷水:“你別吹了,我怎麼不知道你還會彈琵琶?”

“你不知道的多了。”周賢隨口懟了一句,然後按著弦找了找手感,“這麼多年不談,肯定是生疏了。有些東西,學會了就忘不了了,總能找回來感覺的。”

其實琵琶和吉他的血緣十分親近,它們同是一種波斯絃樂器的後代。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而在流傳至今的各種繪畫以及雕塑作品中我們也能窺見,像今天這樣直抱指甲輪彈演奏琵琶的姿勢起源於明代。在此之前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以及傳承至今的南管琵琶和日本琵琶——也就是周賢手裡的這種五絃琵琶——都是橫抱演奏。和吉他看起來極爲相似。

東漢劉熙的《釋名·釋樂器》中記載:“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爲名也。”實際上這是穿鑿附會。琵琶的發音並不來自於演奏技法,而是對於這種樂器始祖波斯詞彙的音譯,屬於外來語。

所以,將五絃琵琶當作吉他來彈,並不困難。

撥了幾個和絃,略微調了下音,周賢開始嘗試著緩慢地恢復自己記憶當中一個簡單的旋律。

“我曾經問個不……咳!起高了。”周賢尷尬地咳了一聲,“我再試一下。do~re~mi~fa……好了。”

“我曾經問個不休——你何時跟我走?”周賢啞著嗓子唱出了第一句。

李桐光馬上接上:“可是你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我要給你我的追求~還有我的自由~可是你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崔健的這首《一無所有》,周賢教李桐光唱過。三分半鐘,一首直白而帶有蒼涼味道的歌曲,在周賢斷斷續續的彈奏和兩個刻意喑啞的嗓子的結合下完成了。

“你看,我會彈吧。”又撥了兩下弦,周賢向李桐光顯擺著,“你不知道的事多了,你師兄我能耐大著呢。”

“這首歌叫什麼?誰作的?”郭子衿突然問。

周賢一愣,笑著說:“這是崔健的歌,歌名就叫《一無所有》。喜歡聽啊?”

郭子衿點點頭:“還行。沒聽過這樣的歌,不像是那種小調,也不像是什麼民歌,怪怪的,但是挺好聽。就是作爲情歌來說,這詞寫得太白了,登不得大雅之堂。那姑娘最後還是跟窮小子私奔了?”

“這不是情歌。”周賢笑了一下,解釋道,“在我看來,這裡的你指代的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一種概念——尚未來到的一些美好的事物。現在我一無所有,所以我追求美好。”

“那還是太白了,我不喜歡這個詞。”郭子衿仍是搖了搖頭,“你還會唱別的嗎?”

“我師兄會唱的可多了。”李桐光搶答道,“師兄你再彈個別的,我都不知道這些歌彈出來是啥樣。”

“這歸根結底是琵琶,如果是吉他會更好聽。”周賢搖了搖頭,“用這個我能彈的不多,你想聽什麼,我試試。”

“你說的吉他是什麼,我都沒聽說過。”郭子衿倒沒急著讓周賢演奏,而是向他發問。她覺得這個人真的有點意思。

周賢想了想說:“吉他的話,得找人做,如今的中原應該是沒有的。”

郭子衿點點頭:“沒問題,京城有幾位做琵琶的大師,如果跟吉他差不多,能做出來。”

周賢點點頭:“那敢情好。不過還是得等到京城再說。再彈個什麼呢……有一首兒歌我挺喜歡的,郭總旗,《小毛驢》你聽過嗎?”

李桐光側過身去一攤手:“完了,他又犯病了。”

第四百零一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四十六章 刑戮乃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餓第二章 摘榜除妖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湖規矩第一百九十八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三十章 小方長輝第二百一十二章 發函全國第三百三十章 夢憶前塵第二百五十五章 深更人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牽連大案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宿青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八十六章 百里陣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戰揚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三百五十三章 荒唐第三百七十五章 自有分寸第一百三十七章 埋伏斷崖第一百五十九章 搏命險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湖規矩第三百八十七章 城中數日第四百章 破陣第二百四十九章 藏春第五十六章 京城一角第三百七十六章 地下暗室第五十章 天靈衛辦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和鬩之席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十六章 道德之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驚四座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聲驚雷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愁記舊情第十五章 宿舍臥談第三百一十六章 梧桐落葉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二百二十六章 池中對談第二百三十章 渾渾噩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字箴言第二百二十六章 池中對談第七十五章 縱馬飲酒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二百九十五章 敬茶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三百四十五章 上刑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第四十章 夜語短歌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營第二百七十四章 纏枝牡丹第三百九十四章 密室三尸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六十一章 明論辯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二百二十章 押赴刑場第八十章 大年初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讓招殺招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三十八章 琉璃牌坊第十三章 遊閻羅殿第三百三十章 夢憶前塵第一百五十四章 先入爲主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一章 神通扳指第二百四十七章 長生之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鄉野夫婦第一百五十一章 詭譎毒修第三百九十五章 虛實鬼城第五十四章 應試舉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二百七十九章 林勳第二百一十八章 押赴刑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集思廣益第二百三十章 渾渾噩噩第四百零四章 次年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藥可醫第一百四十一章 藤裡藏身第三十三章 阿彌陀佛第一百二十五章 夔紋方巾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掃活屍第三十九章 行程去路第二百零九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一十章 婚嫁許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靈衛行走第三百五十四章 夜襲棧道第九章 拜師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理王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宋神祝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四十八章 盛大祭祀第二百章 兩世爲人
第四百零一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四十六章 刑戮乃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餓第二章 摘榜除妖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湖規矩第一百九十八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三十章 小方長輝第二百一十二章 發函全國第三百三十章 夢憶前塵第二百五十五章 深更人命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交子時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牽連大案第三百一十四章 夜宿青城第二百五十八章 驚天大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八十六章 百里陣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戰揚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疙瘩湯第三百五十三章 荒唐第三百七十五章 自有分寸第一百三十七章 埋伏斷崖第一百五十九章 搏命險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湖規矩第三百八十七章 城中數日第四百章 破陣第二百四十九章 藏春第五十六章 京城一角第三百七十六章 地下暗室第五十章 天靈衛辦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和鬩之席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十六章 道德之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驚四座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聲驚雷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愁記舊情第十五章 宿舍臥談第三百一十六章 梧桐落葉第三百零七章 得人心者第二百二十六章 池中對談第二百三十章 渾渾噩噩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字箴言第二百二十六章 池中對談第七十五章 縱馬飲酒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二百九十五章 敬茶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三百四十五章 上刑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第四十章 夜語短歌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營第二百七十四章 纏枝牡丹第三百九十四章 密室三尸第七十七章 刺王殺駕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六十一章 明論辯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冷嘲熱諷第二百二十章 押赴刑場第八十章 大年初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讓招殺招第二百三十七章 認祖歸宗第二百七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三十八章 琉璃牌坊第十三章 遊閻羅殿第三百三十章 夢憶前塵第一百五十四章 先入爲主第二百一十四章 暗流深涌第一章 神通扳指第二百四十七章 長生之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鄉野夫婦第一百五十一章 詭譎毒修第三百九十五章 虛實鬼城第五十四章 應試舉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玉堂第二百七十九章 林勳第二百一十八章 押赴刑場第三百八十四章 集思廣益第二百三十章 渾渾噩噩第四百零四章 次年秋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藥可醫第一百四十一章 藤裡藏身第三十三章 阿彌陀佛第一百二十五章 夔紋方巾第三百九十二章 清掃活屍第三十九章 行程去路第二百零九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一十章 婚嫁許定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期將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靈衛行走第三百五十四章 夜襲棧道第九章 拜師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理王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宋神祝第一百六十章 姑侄相認第四十八章 盛大祭祀第二百章 兩世爲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长岛县| 射阳县| 左权县| 宁晋县| 巴南区| 历史| 柳林县| 平湖市| 襄汾县| 巧家县| 大竹县| 黑龙江省| 山东| 林周县| 钦州市| 彩票| 靖州| 龙井市| 绥芬河市| 静海县| 宜昌市| 启东市| 宁津县| 津市市| 项城市| 常山县| 石嘴山市| 玉龙| 汨罗市| 盐池县| 古田县| 长子县| 永川市| 巴林左旗| 铜川市| 新巴尔虎左旗| 苏州市| 定南县| 淳化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