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

徐榮因是降將,雖得荀貞信用,現今於荀貞帳下位僅次荀成、許仲兩人,爲裨將軍,監廣陵一郡兵事,而其實並不爲別將親近,之前受他節制的陳褒、文聘,以及現仍爲其部下的關羽、蘇正、文魏等,多隻是從命而已,私下與他幾無往來,獨陳褒甚敬重他。

徐榮自知身份,對此倒是並不介意,反正只要荀貞信任他,部下肯聽從軍令,對他而言之,這就即可了,而且他也並非孤家寡人,除了關羽部等外,他的手下也還是有他昔日的舊部的,比如部曲將吳明、軍侯夏慶等,都是跟隨他很久的老鄉,軍伍之餘,時常相聚,亦得其樂。

他想對荀貞說的爲難事與這些無關,他想說的是“如今手下快要沒兵了”的事兒。

荀貞最近的兩次調兵,一次往兗州派兵,一次往九江派兵,都主要是從廣陵抽調的,先是調走了陳褒,接著又調走了文聘,這就導致廣陵的駐兵急劇減少,現下只有約兩千人了。用此兩千人守境尚行,若是對外用兵,那便是大大不足,完全不夠使用了。

聽完了徐榮的爲難訴說,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君雖名將,難爲無米之炊,我自知也。我已令幕、州兩府擴建部曲了,前日接幕府上報,已從伯禽的屯田兵中料得了三千勁士,並遣了得力的幹吏正在淮泗招募精勇,高堂隆諸君也已回到泰山,正爲我募取悍勇。至多到下月初,早則本月底,初步的擴軍便可完成,到時我會優先撥給你,以補充廣陵兵力?!?

徐榮喜道:“若是如此,最好不過!”

荀貞沉吟片刻,說道:“君既提及此事,我正有一件事想要與君商議?!?

“敢請將軍言之。”

“幕府中有人建議我,不如重申正卒之役,改募兵爲徵兵,君意可否?”

“募兵”、“徵兵”是兩種不同的兵役制度。

前漢時,承襲秦制,採用的是徵兵制,以帝國內編戶齊民中的適齡男子爲徵兵對象,除宗室、貴族子弟等有詔命免除服役的,以及身高不足六尺二寸,即“罷癃”的,其餘都要服役,最早是十七歲便到應徵之齡,文帝時推遲到二十,昭帝以後皆以二十三爲始,法定的服役期限爲兩年,第一年稱爲“正卒”,主要是接受軍事訓練,在地方服役,役滿一年後,或先行歸田,以後再應徵,或接著當一年的“衛士”或“戍卒”,衛士服役於京都,戍卒服役於邊疆。

到了本朝,雖沒有明文取消徵兵制,一些郡縣依然會把適齡的男子之戶籍改爲軍籍,比如而今剛到鄭玄門下求學未久的崔琰,他年輕時好擊劍、尚武事,之所以後來折節讀書,便是因在他二十三歲那一年,他的鄉中長吏把他的戶籍從不服役的“小男”改爲了需服役的“正卒”,

依按漢家律法,“能通一經者”是不需要服役的,崔琰因此而感到了恥辱,從而才發奮求學,但因光武帝罷省內地的郡國兵,徵兵制在內郡基本上已經廢弛,所以崔琰雖是被“鄉移爲正”,卻並沒有參加正卒的訓練和編入郡兵。至於邊郡,因爲面臨的軍事壓力大,故而在這方面要比內郡執行得嚴格,正卒的徵用、訓練活動仍在正常進行,然地位也已遠不能與募兵制相比。

追溯本源的話,募兵制實際上於漢初時已有,到武帝時及以後,此制漸盛,再到本朝,特別是在中央和內郡,更已成主流。

首先,羽林、虎賁郎、南北宮衛士、北軍五營、城門兵、司隸校尉屬兵,包括靈帝時的西園八校尉部等等屯駐、戍衛京城的中央部隊都是招募而來的。

其次,因內郡已普遍停止正卒之役,這就導致內郡的武裝力量不足,平時尚好,一旦出現賊患,各州郡縣的長吏們就必須得要充實本地的兵力,兵從何來?徵兵制已廢弛,亦只能由募來,也就是說,州郡的武裝力量大多也是招募而來的。諸侯討董之際,山東諸州、郡的長吏們紛紛自行募兵,行之如素,無人提出任何的反對意見,實際即是緣於此一不成文的慣例。

徵兵制與募兵制相比較之,各有利弊。

總體來說,募兵的素質高於徵兵,這是募兵之利。徵兵制下,適齡男子從軍不僅得不到賜錢,還要自備弓弩衣裝,而募兵制下,除衣糧弓弩由國家供給外,還要領取相當數量的賜錢,要他們效命用力還得常有賞賜,因此一般說來,募兵可能會帶來財政上的緊張,此是徵兵之利。

但話說回來,之所以本朝會募兵盛行,卻是有深刻的政治、經濟原因的。

在政治上不能有限地控制土地兼併的現象,使越來越多的土地集中到了少數人的手中,導致失地的流民日多,使徵兵對象銳減,反過來,卻增加了募兵的對象,此其一;農民的經濟負擔因調製等的推出而增加,貧苦農民爲求生計,乃應募爲兵以獲得賜錢,此其二;隨著地主勢力的增強,宗族、賓客對大地主的人身依附也越來越強,使得私人部曲規模漸漸擴大,一些豪強地主爲謀求功名,率領私人部曲應募爲兵,給募兵制的盛行推波助瀾,此其三。

徐榮雖非農家出身,卻也是從底層成長起來的,他不太懂政治,卻深知底層百姓的不易,聽了荀貞的此問,他欲言又止。

荀貞笑道:“君有何言,儘管說來!”

徐榮說道:“榮昔在家鄉,多見因應徵正卒而致破家者,徐州雖比幽州爲富,近年來屢經戰亂,民戶凋殘,明將軍此前數舉政,務以休養百姓爲要,今如大行徵兵,恐失明將軍本意。”

徐榮與劉備、張飛同州,他也是幽州人,家在遼東,是邊郡,仍在實行徵兵制,故此於徵兵制對貧苦百姓的負擔有親眼之睹。

漢家雖說是“三十稅一”,田租似是不高,可好處卻不是落在了貧民身上,而是被地主豪強得去了。貧民無地,只能租種地主之田,通行的私租租率是百分之五十,乃至一半多,除此之外,國家徵收的“三十稅一”也是由貧民上繳,貧戶負擔之重,由此可知,不但田租重,還要交口錢、算賦、訾、芻稾等稅,國家出現財政危機時,還要不定時地接受“徵調”錢帛。這些是財物上的繳納,國家和地方有事時,還需應勞役。

林林總總,如果再被徵兵,等於說是還得自備弓弩衣裝,即使不用他們自備,可至少他們要離家一年,亦即其家中在一年內都將缺少一個壯勞力,這對百姓的負擔將會太大,也難怪徐榮說“多見因應徵正卒而致破家者”。

固然,如實行徵兵制的話,會減輕州里的負擔,可也正是考慮到了百姓的負擔,所以荀貞纔沒用接受幕府中吏員的這個提議,他這時拿這個問題來問徐榮,真正的用意是想考量一下徐榮有無憐民之心,畢竟徐榮雖是軍人,可越是軍人,越得知道顧惜百姓,不然難成“王師”。

聽了徐榮的回答,荀貞笑道:“君言甚是,與我意正同?!毙闹卸ㄏ?,將來如到了出兵揚州之時,可用徐榮爲一方面之將。

23 豫兗羣豪三人最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45 渡汝過澺沿途聞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3 同道48 許君卿計敗張遼8 推衣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2 市義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1 謀算將戰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0 荀君爲政(下)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8 推衣14 性格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95 會師城下(中)16 爲君請功3 先表北海刺青州44 以退爲進郎陵說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93 兵臨西華(下)50 祭祀族宴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7 計劃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9 督郵在此(上)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6 五日九戰(上)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42 孫郎威震定潁外60 鎮東結與糜家婚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58 曹子孝奉令趨行66 急擊則負緩則勝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37 起行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3 劫人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62 太守行春(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5 原盼勸賊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23 大獲豐收17 虎狼之威(下)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65 奉孝高臥懷棲逸59 吾候諸君久矣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2 文聘(上)32 荀衢23 甲光向日來者誰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7 第一天(中)4 豫州乳虎第一威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3 滅族(上)
23 豫兗羣豪三人最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45 渡汝過澺沿途聞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3 同道48 許君卿計敗張遼8 推衣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2 市義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1 謀算將戰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0 荀君爲政(下)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8 推衣14 性格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95 會師城下(中)16 爲君請功3 先表北海刺青州44 以退爲進郎陵說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93 兵臨西華(下)50 祭祀族宴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7 計劃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9 督郵在此(上)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7 文遠克城震弘驚(下)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6 五日九戰(上)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42 孫郎威震定潁外60 鎮東結與糜家婚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58 曹子孝奉令趨行66 急擊則負緩則勝41 一諾從來許殺身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37 起行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3 劫人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62 太守行春(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5 原盼勸賊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23 大獲豐收17 虎狼之威(下)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65 奉孝高臥懷棲逸59 吾候諸君久矣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2 文聘(上)32 荀衢23 甲光向日來者誰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7 第一天(中)4 豫州乳虎第一威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3 滅族(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江源县| 乡宁县| 若尔盖县| 自贡市| 澄城县| 乐平市| 中超| 韶山市| 洮南市| 泸西县| 太湖县| 徐闻县| 义乌市| 武平县| 宜兴市| 富顺县| 潞西市| 泽库县| 穆棱市| 大埔县| 武胜县| 阿鲁科尔沁旗| 龙岩市| 翁源县| 哈巴河县| 平昌县| 江安县| 汨罗市| 山阳县| 吴堡县| 渭南市| 昭平县| 灵川县| 惠州市| 分宜县| 吉林市| 襄汾县| 德钦县| 金溪县| 同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