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節 訓練騎射

條頓尼亞行省(新設,原特別軍事佔領區),帝國騎兵軍團秘密軍事基地。

正是寒冬臘月,樹林、馬場以及山壁間隱約可見的基地建築都鋪上了一層白茫茫的霜淞,天空中,不時有一道道冷風打著卷兒呼嘯吹過帶來一陣陣沁骨的寒意。

極端惡劣的嚴寒霜凍氣候,令人望而卻步,憊懶地渴望裹著暖和的毛毯、泡上一杯來自東方的熱茶,偷得浮生半日閒,可是對於秘密基地內正在受訓的士兵們而言,這樣的天氣早就習以爲常,每天高額的訓練量讓渾身上下幾乎任何時候都是熱汗騰騰的他們根本不會困擾於到寒冷的侵襲。

纔剛剛清晨時分,可是在耳旁傳來的隱隱馬嘶人沸聲中,可以看見營房方向一隊隊士兵已經開始集合早操,繼而從特製的保暖馬棚中牽出坐騎,排成整齊的隊列向眼前的訓練場走來。

按照基地的安排,上午的訓練科目主要集中在騎術上面,每天7點鐘起牀號準時吹響,所有受訓士兵必須在五分鐘內著裝、洗漱、處理好內務並且在營房外以編隊爲單位集合完畢。

接下來是十五分鐘的早操時間,士兵們藉此舒展肢體、活躍心肺同時也有助於驅除睡意,集中精神。早餐原本被安排在早操之後,不過基地顯然很人性化地考慮了不少將士的意見,決定稍作調整,等士兵們遛馬一圈回來,熱噴噴的羊奶搭配雞蛋、肉餅的高能量營養早餐將第一時間響應運動之後轆轆飢腸的召喚。

隨著帝國經濟的全面復甦與發展,軍隊待遇的提高毫無疑問地納入到軍費開支擴容的條目中去,專屬的養殖場、加工廠以及高配額的軍購都已經在軍區一級施行,而作爲訓練高端兵種的騎兵基地更是擁有最完善、最頂級的後勤支持,裝備、設施、居住、飲食、娛樂任何一項騎兵身上需要的花費,帝國都不吝投入。

當然,以血汗加以回報的帝國騎士們完全有資格享受這樣的優質待遇,沒有他們這柄敢於刺入草原的利劍,邊境不知要多上多少連綿不休的烽火,不知有多少帝國子民因此遭遇不幸。

日頭漸漸升到了,儘管冬日的陽光有些暗淡,但訓練場上的光線已經足夠亮堂,用完早餐的士兵們正精氣充沛地按照各自編隊在不同區域訓練。視線之內,無數飛騎呼嘯往來,蹄聲紛沓,或單人驅馳或組隊衝鋒,還有大規模的陣型轉換,整個訓練場上,喧囂鼎沸,充斥著一股軍旅之中特有的雄壯肅殺聲勢。

在基地內受訓的騎兵總共有四萬,由此可見其規模之龐大,而像這樣的基地,帝國已經秘密部署了三處,也即意味著目前帝國正規編制中的騎兵人數已經突破了十萬!

這是一個難以想象的驚人數字,和匈奴、曾經的帕提爾帝國和現在的薩珊波斯那樣徵召遊牧部民組成戰時龐大規模的騎兵軍隊有著根本的不同,這十萬騎兵,都是用統一的制式裝備、統一的戰術思想和統一的殘酷訓練磨礪出的職業士兵!其戰鬥力之強悍,將超乎羅馬敵人的想象。

當然,要長期維持一支十萬人編制的常備騎兵軍團,以羅馬剛有起色的財政能力還力有未逮,畢竟羅馬不是大漢,動輒出動二十萬騎兵長期與匈奴在漠北爭雄,不過這也使得漢武帝爲後世一些人詬病時多了個窮兵黷武的罪名,還爲此列舉出漢武帝將文景兩朝積蓄的財富消耗一空,人口損失三分之一,靠著鹽鐵專營這種壟斷暴利勉強維持軍費的開支。

但更多的人還是看到,付出的這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終漢武帝一世,生生扼殺了從生產力上看處於上升階段的匈奴人,讓其早早退出了歷史舞臺,否則誰也不敢說強悍的匈奴人會不會在蒙古人之前就馬踏北半球,掀起可怕的征服屠戮。

正是追慕於漢武帝爲華夏創下的功業,奧卡才希望羅馬也能夠在自己的手中結束草原的噩夢,但這免不了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漢武帝犯下的一些錯誤提供了前車之鑑,至少奧卡不會再去爲了戰爭而過度的消耗國力,因爲作爲一個穿越者和一個接受高等軍事教育的軍人他擁有更多的選擇。

因而,爲了確保國內經濟能夠正常發展,合理的軍費比重是羅馬財政預算的關鍵,經過帝國議會的商議以及大量學者的研究,最終認爲以目前以及可預期發展階段內的國力,帝國最高限度可以維持一支由五十萬步兵、五萬海軍和十五萬騎兵組成的國防常備軍。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數字簡直不可思議,難道羅馬的國力比鼎盛時期的漢朝還強大嗎?

這其實顯然是受到了誤導,首先,與奧卡所處時代的羅馬帝國並處的東方此時正值東晉,距離西漢已經過去了好幾百年,所以兩者幾乎沒有什麼可比性。其次,就算是拿幾百年前的共和國與漢朝相比客觀上講,兩者的實力也是在伯仲之間,無論是軍事、政治、文化還是經濟,漢朝與羅馬都足以並稱兩極!

不過,如果單純以經濟來評判的話,其實漢朝應該比羅馬稍微遜色一些,這是由於經濟結構以及貨幣本位制的差異造成的,羅馬與周邊以及內部的海陸商業流通更加發達興盛,羅馬人延續希臘人的傳統鼓勵和推崇商業,龐大的商人階級遠比漢朝地位低下、受到鄙視的商人要更能推動商業的繁榮。

另外,雖然那個時代還沒有什麼貨幣本位制理論,但實質上羅馬是銀本位,而漢朝仍然在用銅質制錢,所以純粹以硬通貨價值來計算的話鼎盛時期的羅馬國庫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

當然這樣簡單去比較是武斷的,兩國的體制有所不同,漢朝的中央集權可以迅速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甚至以沒收豪強財富的方式來短期內達到目的,這些羅馬顯然都無法做到。

所以,總而言之,羅馬與漢朝各有強弱優劣,而奧卡所做的就是希望結合兩者身上的一些可以相互借鑑適用的優點,來創造一個擁有某種程度上擁有華夏印記、對華夏存在潛在善意的國度。

基地訓練場中,人馬沸騰,不過仍大多是在訓練基本的騎術和馬上劈砍、衝鋒等科目,只有大約兩三千的精銳早已進入到輕騎最關鍵的騎射訓練中去,而這其中,將官的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這不,基地一角專供高級軍官進行訓練的騎射場內,基地最高指揮官諾頓正獨自練習著騎射。

咻!尖嘯聲中,一道去影猶如閃電般的利箭瞬間飛過足足有三十步的距離,正中擺放著的充作靶子的草人腦袋!

“將軍,正中敵首!”一個歡呼聲從旁響起。

踢踏踢踏~~~

“聿!”一身毛皮大衣、頭戴皮帽看上去就和匈奴人沒什麼不同的諾頓口中輕籲一聲,拉住繮繩,回過頭瞥了一眼遠處的草靶,剛毅冷峻的臉上看不出什麼變化。

“卡迪奧斯,去把標靶再往前擺二十步!”

忽然,馬背上的諾頓扭過頭,朝遠處負責觀察和記錄射箭結果也就是剛剛那個高聲稱賀的衛兵喊道。

“是!”遠處的卡迪奧斯似乎愣了一下,隨即大聲應了,轉身快步跑向標靶。

三十步的距離,也就是大約50米的距離,如果是步射的話根本不值一提,紫衫長弓軍團中的神射手和一些特種軍團中的佼佼者用他們特製的裝備,足以百步穿楊,精準狙擊,但此刻諾頓施展的並非步射而是騎射,這可就值得稱道一番了。

騎在顛簸的馬背上,在快速移動中射擊目標,和步射的難度全然不可相提並論,就比如剛剛諾頓在三十步外縱馬飛射,這在帝國目前的騎兵軍團中是百夫長及以上軍官纔要求達到的標準!

雖然最初幾個後來組成“羅馬人”這個政治概念的部族也都是半遊牧民族,但從一開始,騎射這種騎兵專用技能在以步兵爲主的羅馬軍隊中就沒有用武之地,隨著幾個世紀過去,步兵愈發成爲根深蒂固的羅馬標誌,而會騎射的騎兵,恐怕只有在東羅馬才能找到。

但在決心組建屬於西羅馬的騎兵軍團之初,奧卡就明確將騎射列爲了騎兵訓練的核心項目之一,沒有騎射能力的輕騎兵無疑意味著放棄了大半的戰鬥能力,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不過,騎射的訓練困難重重,第一個難題就是找不到合格的騎射教練,以至於最後奧卡不得不派人向東羅馬借了幾十名來自遊牧部族的士兵,遺憾的是效果不佳,羅匈之戰時,諾頓率軍深入草原時曾嘗試過騎射作戰,但戰果卻是慘不忍睹,回來之後諾頓還特意提起了這件事。

於是,奧卡只好另想辦法,好在很快,一個絕妙的辦法就送到了面前,那就是匈奴人的戰俘!俘虜中間有不少善於騎射的人,甚至有幾名射鵰者!這些簡直就是現成的特級教練啊!沒的說,威逼利誘想盡各種方法,現今的訓練基地中已經有了不少匈奴人的身影,當然他們的身份都是保密的,匈奴人只會認爲他們早已戰死,卻永遠也不會想到他們正在羅馬訓練更強的騎兵!

“將軍,擺好了!”

衛兵卡迪奧斯的聲音從五十步外傳來,諾頓眼神一凝,看到卡迪奧斯走開,手中繮繩輕輕一拎,胯下良駒長嘶一聲,旋即調轉頭來由左向右,飛馬而去,待戰馬前蹄恰恰觸及與標靶遙遙相對的中線時諾頓扣住長箭的手猛然挽拉,勁弓張滿,繼而倏地鬆開!

咻!一聲無比淒厲的尖嘯霎時響起,然而不及細看,遠處的標靶已然響起噗地一聲,一根箭矢正插在草人的胸膛上,沒入半截!

一旁觀看的卡迪奧斯已是看傻了眼,而這一次,勒馬停下的諾頓看著自己的成績,終於嘴角露出一抹滿意的淺笑。

就在這時,騎射訓練場的出口處,一名士兵策馬而來,遠遠的高聲呼喊道:“諾頓將軍,統帥部急令!”

聽到喊聲,諾頓不由微微一驚,隨手將戰弓插入馬鞍一側的兜囊內,旋即縱馬朝出口方向馳去。

第73節 軍隊的意志第95節 羅馬的新主人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57節 烽火連綿第49節 邊城烽火(上)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29節 帝國政體(上)第3節 盎格魯薩克森人?第76節 鎮壓與寬恕第71節 烏拉來投第27節 鬥戰十方之使命召喚第49節 帝國元首第66節 抗令拒捕第55節 會面第22節 貧民窟的幸福第88節 文明與野蠻的碰撞第84節 破城妙法第79節 天地之威第2節 插手第49節 邊城烽火(上)第12節 復仇之箭第73節 火牛陣之威第30節 帝國政體(下)第46節 夜幕中的殺機(上)第54節 村莊驚聞第55節 提亞里斯之盾第44節 血腥國度第39節 圖窮匕見第30節 技術革新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49節 奧利安的行動第23節 匈奴驍騎第38節 聯手第34節 鬥陣!第36節 在握第34節 狩獵的是誰(上)第47節 全面部署第25節 接受使命第6節 死亡之影第45節 始末第76節 戰況紛呈第82節 北進南進第21節 舌戰第78節 展望第44節 洪災餘續第10節 北方狼羣第15節 覲見第29節 貴族身份第26節 和談消息第47節 血濺圍場(中)大結局歸去來兮第85節 城破第24節 佈列斯特要塞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47節 最終時刻的臨近!第51節 羅馬之歌第65節 接頭第54節 機關算盡(下)第15節 訓責第54節 征途第93節 迎戰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73節 軍隊的意志第86節 揚名第38節 奪取第47節 最終時刻的臨近!第74節 末日(上)第19節 全面展開第1節 長風破浪第86節 揚名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92節 邊境的金戈之聲第11節 一線生機第86節 倒下的身影第13節 浴血第17節 進攻第11節 深夜第69節 雙姝相伴第70節 黑石監獄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21節 第一縷曙光第70節 新紀元之戰略始動第7節 相爭(下)第25節 軍人?殺人惡魔?第7節 派系第66節 押解第87節 絕望哀嚎第16節 步兵的犧牲!第45節 跟緊我的腳步!第56節 火光第17節 戰爭與和平第42節 奪嗣伊始第52節 挺身而出第3節 盎格魯薩克森人?第32節 洪災惡兆第40節 迷途歸返第24節 遍佈殺機第59節 記得擡我回去第53節 逃難
第73節 軍隊的意志第95節 羅馬的新主人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57節 烽火連綿第49節 邊城烽火(上)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29節 帝國政體(上)第3節 盎格魯薩克森人?第76節 鎮壓與寬恕第71節 烏拉來投第27節 鬥戰十方之使命召喚第49節 帝國元首第66節 抗令拒捕第55節 會面第22節 貧民窟的幸福第88節 文明與野蠻的碰撞第84節 破城妙法第79節 天地之威第2節 插手第49節 邊城烽火(上)第12節 復仇之箭第73節 火牛陣之威第30節 帝國政體(下)第46節 夜幕中的殺機(上)第54節 村莊驚聞第55節 提亞里斯之盾第44節 血腥國度第39節 圖窮匕見第30節 技術革新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49節 奧利安的行動第23節 匈奴驍騎第38節 聯手第34節 鬥陣!第36節 在握第34節 狩獵的是誰(上)第47節 全面部署第25節 接受使命第6節 死亡之影第45節 始末第76節 戰況紛呈第82節 北進南進第21節 舌戰第78節 展望第44節 洪災餘續第10節 北方狼羣第15節 覲見第29節 貴族身份第26節 和談消息第47節 血濺圍場(中)大結局歸去來兮第85節 城破第24節 佈列斯特要塞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47節 最終時刻的臨近!第51節 羅馬之歌第65節 接頭第54節 機關算盡(下)第15節 訓責第54節 征途第93節 迎戰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73節 軍隊的意志第86節 揚名第38節 奪取第47節 最終時刻的臨近!第74節 末日(上)第19節 全面展開第1節 長風破浪第86節 揚名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92節 邊境的金戈之聲第11節 一線生機第86節 倒下的身影第13節 浴血第17節 進攻第11節 深夜第69節 雙姝相伴第70節 黑石監獄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21節 第一縷曙光第70節 新紀元之戰略始動第7節 相爭(下)第25節 軍人?殺人惡魔?第7節 派系第66節 押解第87節 絕望哀嚎第16節 步兵的犧牲!第45節 跟緊我的腳步!第56節 火光第17節 戰爭與和平第42節 奪嗣伊始第52節 挺身而出第3節 盎格魯薩克森人?第32節 洪災惡兆第40節 迷途歸返第24節 遍佈殺機第59節 記得擡我回去第53節 逃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银川市| 临安市| 庆安县| 营口市| 甘洛县| 清河县| 睢宁县| 梧州市| 安平县| 会昌县| 绥江县| 天气| 无为县| 揭东县| 阿图什市| 彭泽县| 河南省| 海盐县| 临安市| 信丰县| 上饶县| 重庆市| 西畴县| 郴州市| 潜江市| 神农架林区| 什邡市| 渝北区| 海门市| 蛟河市| 大港区| 清涧县| 黎川县| 阿拉善左旗| 庄河市| 剑河县| 新野县| 灵寿县| 奉新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