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節(jié) 戰(zhàn)爭與和平

野外砍伐來的原木經(jīng)過粗糙地處理,用粗麻繩簡單地系繞捆紮一下就搭建成了箭樓,數(shù)量倒是很多,但那歪歪斜斜的樣子,看上去就像隨時會徹底坍塌。五顏六色的哥特部族旗幟亂七八糟的插在外圍的木牆和組成防禦陣型的四輪車上。骯髒的雜物堆得遍地都是,從羅馬城市內(nèi)劫掠來的財物也是胡亂擺放,衣甲上佈滿污穢、披頭散髮渾身散發(fā)著某種噁心氣味的哥特人毫無紀(jì)律地在軍營內(nèi)亂竄,這就是馬克西米安眼中看到的哥特人軍營。

低劣的軍營建築技術(shù),毫無章法的營帳佈置、毫無約束力的散漫紀(jì)律、粗俗而野蠻的舉止,除了強壯的體魄和兇惡的外表,馬克西米安實在無法理解,爲(wèi)什麼眼前這些一無是處的蠻族人竟然能讓偉大的羅馬數(shù)百年來不斷的焦頭爛額,甚至是遭受侵略。

不過,現(xiàn)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馬克西米安堅信,遲早有一天所有的蠻族都會臣服地跪倒在羅馬面前。

“羅馬的使者,請吧,我們的國王正等著你。”

突然,耳邊響起的一個粗沉嗓音讓馬克西米安迅即從浮想聯(lián)翩中回過神,看了一眼面前那個人高馬大、體毛旺盛猶如棕熊般的哥特人做出不倫不類的邀請動作,臉上卻是不屑和狂妄的表情嗎,馬克西米安在心底冷笑,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地微笑著頷首致意,而後雙手託著陛下的外交書,大步走入了國王大帳。

走進帳內(nèi),馬克西米安的第一感受就是那熱烘烘的暖意,大帳內(nèi)的四角各放著一個生活取暖用的鐵爐,大塊的木材在爐中燃燒著釋放出充足的熱量,驅(qū)走了冬日裡的寒意。然而,密閉的空間在有利於保溫的同時,卻也讓人身上毛孔中散發(fā)出的汗臭和各種外在的異味混合在一起,無法逸散淨(jìng)化,結(jié)果就是每次呼吸那種縈繞弊端的噁心氣味簡直讓人難以忍受。

“也許只有這些野蠻人才能忍受這種連羅馬豬圈都不如的噁心環(huán)境。”馬克西米安拼命抑制住胃裡涌動的想要嘔吐出來的衝動,在心裡卻不禁極度鄙夷著東哥特人的生活習(xí)慣。

然而,當(dāng)他見到那個坐在用獸骨和獸皮製成的寶座上的人時,作爲(wèi)使者,馬克西米安還是遵循著禮節(jié),神情莊重地鞠了一躬,並且用恭敬的語氣表達了瓦倫斯陛下的祝福和友好,這是對東哥特國王的尊重也是羅馬人永遠秉持的高尚品德。

“尊敬的弗裡蒂格思國王,在下馬克西米安?奧勒留?赫庫裡烏斯,薩雷特親王之子,謹代表羅馬和衆(zhòng)神之子、羅馬皇帝瓦倫斯陛下前來與您就戰(zhàn)局進行協(xié)商談判。”

馬克西米安的姿態(tài)和禮節(jié)都無可挑剔,儘管從內(nèi)心來說,身爲(wèi)帝國王爵的他和父親都是堅定的支持趁此機會一舉消滅東哥特叛軍,不過昨日瓦倫斯陛下深夜在營帳中召集衆(zhòng)位貴族和行政骨幹所說的那番話卻讓馬克西米安不得不剋制住自己對叛軍的怒火。

帝國實在太脆弱了,老邁衰朽的身軀讓它經(jīng)受不住一絲絲的過度折騰,而眼前的局勢,一場和平的談判顯然比孤注一擲去進行勝負未知的決戰(zhàn)更適合帝國。西哥特人的威脅不能消除,即便作爲(wèi)帝國的統(tǒng)治者,瓦倫斯陛下也不得不按捺下迫切地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慾望而暫時選擇和平。

馬克西米安牢記著這份恥辱,身爲(wèi)羅馬人,日後他一定會向東哥特人去親手討回。但是在那之前,他只能接受不得不和談的現(xiàn)實。

說完場面話的馬克西米安擡起頭,神態(tài)不卑不亢,他的目光打量著帳內(nèi)僅有的三個人,通過觀察與事先的情報對比,很容易的認出了三個人各自的身份。

高踞王座上,身形高瘦、顴骨高突、雙眼有些細長,留著濃密的上脣須,目光顯得十分高傲的自然就是東哥特國王弗裡蒂格思,這個好戰(zhàn)嗜血的陰謀家一手策劃了此次的叛亂,在布魯卡的無情屠城也是出自他的命令,他是一個冷血獨裁的統(tǒng)治者,也是每一個羅馬人復(fù)仇的對象。

在弗裡蒂格思國王的右側(cè),坐著的是一個身形矮壯、圓臉大耳面目冷肅、留著絡(luò)腮鬍的中年將軍,他披著羅馬式樣但漆以土黃色而非紅色或是棕色的甲冑,此人便是東哥特王國最精銳的國王禁衛(wèi)騎兵的統(tǒng)帥阿拉特亞斯,來自東哥特人主體格魯森尼部落的族長,擅長騎兵作戰(zhàn),極爲(wèi)驍勇,不過很少參與政治,是個極度好戰(zhàn)和信奉哥特民族主義的狂人。他的部下就是屠殺布魯卡居民的真正劊子手。

站在左側(cè),其貌不揚,穿戴著一身皮甲,連表情似乎都是沉默的人名叫阿拉特亞斯,關(guān)於此人的情報並不多,只知道他原本是西哥特瑟文吉部落的人,但不知因爲(wèi)什麼原因加入了東哥特王國,而且直接被任命爲(wèi)管理王國事務(wù)的最高大臣,可見此人應(yīng)該是哥特人中間難得的行政才能突出的人物,不過在馬克西米安親眼看來,這傢伙恐怕在軍事上也絕非等閒之輩。

“這麼說,羅馬皇帝已經(jīng)認識到他的大軍並不能擊敗我們哥特人的勇武之師了,很好。”

就在馬克西米安有些出神地想著其他事情時,弗裡蒂格思忽然站起身走下王座,神情若無其事地說道。然而,回過神的馬克西米安剛聽了兩句,便不由皺起了眉頭,被那話語中暗含的意思所激怒,忍不住想要出言反駁,不過弗裡蒂格思顯然看出了他的想法和打算,不給他絲毫機會地接著說道。

“既然如此,我東哥特也不妨讓一步,對於瓦倫斯殿下的慷慨我也是感激的,只要瓦倫斯殿下願意將色雷斯行省割讓給我東哥特王國,我便同意停戰(zhàn),日後羅馬與哥特可永世修好,共同抵抗北方蠻族。作爲(wèi)回報,我會允許哥特人以志願的身份加入羅馬軍隊!這些就是我哥特的條件,絕不更改,談判書我已備好,貴使請簽字吧。”

嘎吱嘎吱~~

馬克西米安捏緊著拳頭,骨節(jié)發(fā)白,聽著弗裡蒂格思的談判條件,他的怒火正在胸膛中積蓄和翻涌著,血氣方剛的他無法容忍如此**裸的侮辱,他甚至有那麼一瞬間,想要直接拔出暗藏在腿側(cè)的短劍,上前一步直接將狂妄無恥的弗裡蒂格思刺死在眼前的衝動!

“呼!”可是,終究,馬克西米安還是忍住了,他想起了父親臨行前的叮囑,他不得不忍下心口的血,平復(fù)怒氣,擡起頭,語氣努力保持著平靜地說道:“弗裡蒂格思國王閣下,請恕在下冒犯,您似乎並沒有清楚認識到眼前的局面,羅馬從不會向犯下罪惡行徑的敵人低下高貴的頭顱,我們更不是在乞求您的和平。烏甘澤提亞之戰(zhàn)已經(jīng)充分證明了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我此行帶來的羅馬皇帝的善意和友好的誠意,而非媾和!如果您剛纔所說的便是哥特人的談判條件的話,我不得不告訴您,偉大的羅馬會讓那些忘恩負義的人懂得背叛的代價。”

“你是在威脅我嗎?”等馬克西米安神色平靜的說完,弗裡蒂格思立刻眼神中殺氣畢露、毫不遮掩地走近,暴戾的眼神直迫馬克西米安。

用淡然的眼神與弗裡蒂格思對視著,馬克西米安的內(nèi)心沒有絲毫恐懼地說道:“弗裡蒂格思國王,此時,我不是以羅馬使者的身份,而是以一個羅馬軍人的身份提醒您!羅馬全不會容忍任何人的辱沒!羅馬的榮耀和尊嚴(yán)不容輕侮!任何試圖挑釁羅馬的敵人都將面對偉大的羅馬軍團的怒火!弗裡蒂格思國王閣下,我希望您能夠好好考慮,和談符合羅馬和哥特的共同利益,但是羅馬絕不會妥協(xié),如果您真的要戰(zhàn)鬥的話,那麼,便戰(zhàn)吧!”

“羅馬人一定會後悔今天的決定的。”弗裡蒂格思眼神陰翳地看了一眼馬克西米安,嘴角撇出一句話語,轉(zhuǎn)身走回了王座,擺了擺手,兩名哥特侍衛(wèi)上前一步,毫無疑問,這是送客的意思。

馬克西米安微微一怔,看著背對著自己的弗裡蒂格思,似乎無法理解哥特人究竟還有什麼倚仗,如此斷然地拒絕了和議選擇了一決勝負。不過這些都已經(jīng)不重要了,原本對於馬克西米安來說就是更傾向於一決雌雄,徹底殲滅叛軍,和其他衆(zhòng)多血氣方剛的羅馬貴族年輕一代一樣,馬克西米安一直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夠再現(xiàn)幾百年前的軍國主義時代!羅馬沉寂了太久了,到了用血喚醒帝國雄心的時候了。

轉(zhuǎn)身走出大帳的馬克西米安沉浸於腦海中帝國重拾輝煌的幻想和渴望,並沒有察覺身後,弗裡蒂格思三人眼中流露出的那一絲異芒。

……

阿德里安堡,

“這麼說,東哥特人拒絕了我的好意,他們認爲(wèi)可以擊敗帝國的軍團。”剛剛聽完馬克西米安述說談判結(jié)果的瓦倫斯皇帝以手撫頜陷入了沉思,表情中帶著深深的顧慮。

一旁,東部帝國的薩雷特親王塞巴斯蒂安,也就是馬克西米安的父親,一位身材壯碩、容貌方正的中年人,開口道:“陛下恕臣直言,東哥特人如此強硬的態(tài)度說明,決戰(zhàn)已不可避免,不過叛軍人數(shù)衆(zhòng)多,不宜草率開戰(zhàn),臣建議,堅守阿德里安堡,等待瓦倫提尼安陛下援軍的到來,屆時前後夾擊,必能確保一舉消滅哥特叛軍。”

作爲(wèi)瓦倫斯皇帝最爲(wèi)信任的大臣,同時又是帝國王室,塞巴斯蒂安的話無疑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等候援軍前來也的確是最爲(wèi)妥當(dāng)而穩(wěn)重的做法,於是,帳內(nèi),無論是一干將領(lǐng)還是行政官員,都是頷首表示了贊同。

營帳內(nèi),沉默良久,終於,瓦倫斯皇帝給出了最後的決定。

“不,帝國的威信在此一戰(zhàn)!立刻集結(jié)大軍準(zhǔn)備出發(fā),守衛(wèi)軍團交由護民官布魯圖姆指揮,朕將親率五萬精銳,前去與哥特叛軍一戰(zhàn)!”

皇帝的命令就是帝國的意志,沒有絲毫猶豫,所有在場的將領(lǐng)和官員齊齊鞠躬,大聲道:“帝國必勝!”

然而,站在人羣中的馬克西米安卻詫異地看到父親臉上顯露出的一抹憂色。

第60節(jié) 山巒飄揚的旗幟第42節(jié) 奪嗣伊始第66節(jié) 命懸一線第25節(jié) 神祗也無法抹滅的驕傲第63節(jié) 後路第12節(jié) 反攻第6節(jié) 死亡之影第22節(jié) 貧民窟的幸福第63節(jié) 救一人?救千萬人!第58節(jié) 臨終的懺悔第20節(jié) 長戈破敵第10節(jié) 駐地第59節(jié) 假象第60節(jié) 老兵!老兵!第1節(jié) 帝國特使第51節(jié) 思路清晰第3節(jié) 視人命如草芥第31節(jié) 維拉烏斯的獻策第33節(jié) 希望第37節(jié) 襲殺第86節(jié) 揚名第63節(jié) 後路第57節(jié) 烽火連綿第37節(jié) 宏大構(gòu)想第33節(jié) 財富即霸權(quán)第52節(jié)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shù)活第16節(jié) 賭博第65節(jié) 討伐軍VS叛軍第22節(jié) 國殤第7節(jié) 受訓(xùn)第13節(jié) 以一對八第30節(jié) 腐朽的軍團第63節(jié) 勇烈第30節(jié) 搭建班底第40節(jié) 強烈震動第16節(jié) 步兵的犧牲!第16節(jié) 皇后第63節(jié) 救一人?救千萬人!第36節(jié) 最後的烽火(上)第18節(jié) 爲(wèi)了羅馬,前進!第67節(jié) 狄奧多西其人第39節(jié) 毒箭第38節(jié) 奪取第85節(jié) 城破第48節(jié) 狼與豺的合謀第22節(jié) 貧民窟的幸福第63節(jié) 後路第22節(jié) 國殤第24節(jié) 佈列斯特要塞第30節(jié) 技術(shù)革新第54節(jié) 拭刃立威第31節(jié) 賊心不死第6節(jié) 死亡之影第7節(jié) 派系第4節(jié) 匈奴未勒之射鵰手(上)第44節(jié) 波橘雲(yún)詭(下)第25節(jié) 軍人?殺人惡魔?第24節(jié) 皇帝身邊的眼睛第25節(jié) 軍人?殺人惡魔?第50節(jié) 何去何從第68節(jié) 援軍到來第38節(jié) 最後的烽火(下)第5節(jié) 亞歷山大的海巴夏第43節(jié) 卡圖斯第35節(jié) 重拳出擊第26節(jié) 鬥戰(zhàn)十方之圍城第3節(jié) 行險第19節(jié) 皇帝的青睞第34節(jié) 納入彀中第23節(jié) 匈奴驍騎第5節(jié) 匈奴未勒之射鵰手(下)第32節(jié) 利益導(dǎo)火索第52節(jié)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shù)活第32節(jié) 宴會風(fēng)波(下)第9節(jié) 思想的僵化第64節(jié) 比拼耐心第79節(jié) 天地之威第51節(jié) 羅馬之歌第60節(jié) 狼心狗肺的馬克西穆斯第39節(jié) 巴黎城內(nèi)第58節(jié) 驚悉第71節(jié) 烏拉來投第34節(jié) 窮得露屁股了第38節(jié) 奪取第6節(jié) 玩味第29節(jié) 鐵騎 板甲 長弓第43節(jié) 卡圖斯第70節(jié) 收網(wǎng)(下)第51節(jié) 羅馬之歌第13節(jié) 基督領(lǐng)土第79節(jié) 紙紮的防線第36節(jié) 沒有先手的遭遇第49節(jié) 邊城烽火(上)第12節(jié) 露營第23節(jié) 重歸羅馬第80節(jié) 輕易得手第40節(jié) 終焉的騎士第5節(jié) 割喉者第30節(jié) 技術(shù)革新第15節(jié) 心結(jié)
第60節(jié) 山巒飄揚的旗幟第42節(jié) 奪嗣伊始第66節(jié) 命懸一線第25節(jié) 神祗也無法抹滅的驕傲第63節(jié) 後路第12節(jié) 反攻第6節(jié) 死亡之影第22節(jié) 貧民窟的幸福第63節(jié) 救一人?救千萬人!第58節(jié) 臨終的懺悔第20節(jié) 長戈破敵第10節(jié) 駐地第59節(jié) 假象第60節(jié) 老兵!老兵!第1節(jié) 帝國特使第51節(jié) 思路清晰第3節(jié) 視人命如草芥第31節(jié) 維拉烏斯的獻策第33節(jié) 希望第37節(jié) 襲殺第86節(jié) 揚名第63節(jié) 後路第57節(jié) 烽火連綿第37節(jié) 宏大構(gòu)想第33節(jié) 財富即霸權(quán)第52節(jié)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shù)活第16節(jié) 賭博第65節(jié) 討伐軍VS叛軍第22節(jié) 國殤第7節(jié) 受訓(xùn)第13節(jié) 以一對八第30節(jié) 腐朽的軍團第63節(jié) 勇烈第30節(jié) 搭建班底第40節(jié) 強烈震動第16節(jié) 步兵的犧牲!第16節(jié) 皇后第63節(jié) 救一人?救千萬人!第36節(jié) 最後的烽火(上)第18節(jié) 爲(wèi)了羅馬,前進!第67節(jié) 狄奧多西其人第39節(jié) 毒箭第38節(jié) 奪取第85節(jié) 城破第48節(jié) 狼與豺的合謀第22節(jié) 貧民窟的幸福第63節(jié) 後路第22節(jié) 國殤第24節(jié) 佈列斯特要塞第30節(jié) 技術(shù)革新第54節(jié) 拭刃立威第31節(jié) 賊心不死第6節(jié) 死亡之影第7節(jié) 派系第4節(jié) 匈奴未勒之射鵰手(上)第44節(jié) 波橘雲(yún)詭(下)第25節(jié) 軍人?殺人惡魔?第24節(jié) 皇帝身邊的眼睛第25節(jié) 軍人?殺人惡魔?第50節(jié) 何去何從第68節(jié) 援軍到來第38節(jié) 最後的烽火(下)第5節(jié) 亞歷山大的海巴夏第43節(jié) 卡圖斯第35節(jié) 重拳出擊第26節(jié) 鬥戰(zhàn)十方之圍城第3節(jié) 行險第19節(jié) 皇帝的青睞第34節(jié) 納入彀中第23節(jié) 匈奴驍騎第5節(jié) 匈奴未勒之射鵰手(下)第32節(jié) 利益導(dǎo)火索第52節(jié)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shù)活第32節(jié) 宴會風(fēng)波(下)第9節(jié) 思想的僵化第64節(jié) 比拼耐心第79節(jié) 天地之威第51節(jié) 羅馬之歌第60節(jié) 狼心狗肺的馬克西穆斯第39節(jié) 巴黎城內(nèi)第58節(jié) 驚悉第71節(jié) 烏拉來投第34節(jié) 窮得露屁股了第38節(jié) 奪取第6節(jié) 玩味第29節(jié) 鐵騎 板甲 長弓第43節(jié) 卡圖斯第70節(jié) 收網(wǎng)(下)第51節(jié) 羅馬之歌第13節(jié) 基督領(lǐng)土第79節(jié) 紙紮的防線第36節(jié) 沒有先手的遭遇第49節(jié) 邊城烽火(上)第12節(jié) 露營第23節(jié) 重歸羅馬第80節(jié) 輕易得手第40節(jié) 終焉的騎士第5節(jié) 割喉者第30節(jié) 技術(shù)革新第15節(jié) 心結(ji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板桥市| 拉萨市| 云林县| 吴桥县| 基隆市| 公安县| 利川市| 湘潭市| 开封市| 榆社县| 平武县| 莱州市| 奉贤区| 贺兰县| 天柱县| 濉溪县| 城固县| 望江县| 琼海市| 廊坊市| 富源县| 宜兴市| 宝鸡市| 漳平市| 通江县| 博客| 宜春市| 邓州市| 台南市| 手游| 南昌县| 张家界市| 新乐市| 额尔古纳市| 古浪县| 武宁县| 斗六市| 贡嘎县| 余干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