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節 狼與豺的合謀

兩天後,奧卡從情報部門那裡得知了要塞的近況,當聽說了安奎拉從容佈置設下埋伏全殲匈奴先鋒和悍將伯裡克斯於匈奴人圍城當夜巧破夜襲並果斷趁勝掩殺大敗休屠的詳情之後,頓時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大呼過癮,接連兩場乾脆利落的勝利不僅取得了殺傷逾兩萬匈奴人的輝煌戰果更是直接擊碎了休屠的鬥志,就在夜襲的第二天休屠就引著殘兵敗將退出了要塞守軍的視野,顯然是已經喪膽,在後續援軍到來之前,這頭兇殘的狼王是絕對不敢再有什麼小動作了。

佈列斯特要塞守軍不負衆望取得的開門紅固然值得慶功,但要說戰局明朗高枕無憂顯然還爲時過早。開戰前撒出去的精銳斥候冒死深入草原已經傳回了明確的消息,此次戰爭匈奴人完全是舉國動員孤注一擲,不光調動了休屠的左賢王部,就連魯嘉單于的中央王庭部以及海赤都的右賢王部的精銳兵力都在集結,如果再算上那些附庸的小部族的湊數,匈奴人的總兵力將可能達到空前的三十萬人!

姑且不論這個情報的準確性到底有多高,但作爲一國君主、三軍統帥,職責就是未慮勝先慮敗,所以光是這個模糊得出的數字就足以讓奧卡感受到一絲蝕骨的寒意!

情報一旦屬實,單是匈奴就出動了三十萬大軍,那麼再加上應戰一方羅馬所需調集的軍隊的話,戰爭雙方的參戰人數很可能將突破五十萬大關!這在泰西曆史上,恐怕也就是神話傳說中的特洛伊之戰以及波斯三次入侵希臘能與之相提並論了,說實話,對於指揮這樣一場空前的國戰,奧卡心裡一點沒底。

前世受制於特種作戰的層面,奧卡親身經歷的最大場面也不過就是幾萬人,而現在卻是幾十萬人,滅國之戰,而不是什麼暴兵流的即時戰略遊戲!戰爭一旦全面爆發,除了預先的部署,以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效率和條件,戰時指揮中樞對各個方面軍的控制力太過低下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依靠各個戰場的指揮官自由發揮。

這種極端的不確定性讓奧卡很不適應,因此他決定靠近些以便看得更清楚。

匈奴人的兵力、匈奴人的戰爭預期、匈奴人的首要目標乃至是匈奴人的陰謀,奧卡都要盡一切手段來蒐集情報以及推測,否則這場戰爭就是一團漿糊,而且他也需要和東羅馬方面取得聯繫,建立一個守望互助的臨時溝通機制,這個倒沒有什麼困難,維約安的使團帶來的狄奧多西的口訊中其實就有類似的想法,現在只是時間上顯得有些倉促罷了。

奧卡當然不希望匈奴人瞄上了自己,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幾年前休屠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匈奴人對西羅馬惡意的劇增,不得不說這真是個俗套的故事,打了一條咬人的瘋狗,結果引出了瘋狗的主人。

單憑西部眼下大病初癒的國力,獨自面對匈奴人大軍奧卡認爲暫時還力有未逮,至少再過五年改革的成效逐步凸顯纔有可能,所以他需要儘快得到東羅馬的支援,甚至必要的話他要設法說服狄奧多西組織兵力反攻草原,這樣才能起到真正的牽制作用,使匈奴人心有顧忌不敢傾巢而出。

不過,這還不夠,防守得再好只能是達到不敗不勝的結果,而奧卡要爭取的卻是勝利,所以他要充分利用手頭的資源爲自己準備一記殺招。

五年前,諾頓率領的羅馬騎兵軍團第一次參戰,初露崢嶸,而五年之後,褪盡稚嫩的帝國騎兵軍團已經在血與火中磨礪出了最鋒銳的爪牙,現在該是時候開閘放虎,讓這些渴望戰鬥的騎士們再一次馳騁疆場了。

兩萬精銳輕騎,不僅個個騎術過人,絲毫不亞於馬背上長大的草原民族,而且更爲難得的是,這最終有幸入選騎兵軍團的勇士每一個的騎射都能拿得出手,其中一些優秀兵王練就的百步穿楊、縱馬奔射的絕活甚至可以與匈奴射鵰者一爭高低!

花費了五年時間,數之不盡的人力物力訓練出的這兩萬精銳輕騎和數萬預備就是奧卡的撒手鐗,關鍵時刻足以一擊致命,雖然機會也許只有一次,但已經足夠了。

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天縱奇才也許不可複製,但一支敢於亮劍一往無前的騎兵卻是可以培育出來的,也許區區兩萬的數字聽上去和匈奴人動輒十萬的控弦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但如果真的要細較兩者戰鬥力的話,親眼見證過自己一手打造出的虎賁的戰鬥力的奧卡完全可以自信地說,這兩萬精銳輕騎足以正面擊潰數倍於己數量的匈奴普通騎兵!

這並非什麼狂妄自大,而是用嚴謹的方式和真正的實戰檢驗得出的結論,首先從戰馬的品種上來看,早在五年前奧卡就密令國防部設立了專門的戰馬管理部門,從馬匹選種、雜交改良、建設馬場、大規模培育馬匹數量到訓練篩選普通馬匹成爲合格的戰馬,這一列流程都已經成爲像兵工廠生產軍備一樣的系統,可以源源不斷地爲帝國提供最優良的戰馬。這些經過品種改良的戰馬高大健壯,無論是體力、耐力、衝刺速度還是負重、通人性程度都是上佳之選,遠非匈奴人所駕馭的那些草原馬所能比擬。

再看騎兵裝備,這兩萬帝國輕騎配備的都是清一色的制式改進型裝備,包括增加了護頸綴甲的鐵盔、精良堅固尤其是對劈斬擁有很強防護力的細密鱗甲,質地柔韌可以很好地防禦箭矢,以上是護具。至於武器上的差距就更加明顯,由於匈奴人並不懂勘探和開採銅鐵因而只能是依靠搶掠或是購買,但周邊國家都匈奴人的野心都是十分清楚所以都是採取嚴格的貿易限制,幾乎禁絕銅鐵流入草原。

銅鐵匱乏的匈奴人大軍大多數只能是配備皮革製成的護甲,而武器除了一些匈奴高層的精銳衛隊之外普通部落騎兵甚至無法做到人手一柄銅鐵質地的兵器,很多人都是使用的木叉、木矛,唯一值得一提的也許就是匈奴人的弓箭了,可是那畢竟只是遠程武器。

而反觀羅馬騎兵,每一名騎士都配備了皮革臂盾,非常輕便可以用來防禦迎面衝鋒時遭遇的箭雨直射,而武器方面,每個騎兵都有一柄長兩米、採用後世瑞典國樹歐洲白蠟爲原料製成的長矛,這種長矛有別於重騎兵軍團使用的一次性消耗品的騎槍,是可以反覆使用的馬上搏殺武器,和華夏曆史上的白蠟大槍有異曲同工之妙,質地柔韌抗壓抗彎折,十分利於高妙槍術的發揮,是長柄武器最佳的原料之一。

而除此之外,鐵製護手長劍和複合反曲騎弓更是羅馬騎兵遠勝匈奴騎兵的利器,兵工廠使用新的鼓風、提煉、鍛造、動力技術流水線生產出的這種長劍如果拿來和匈奴人使用的銅鐵劍比較的話無異於都是神兵利器,每一柄都是吹毛短髮,削鐵如泥!反曲騎弓更不用說無論是殺傷力、射程、精準度都堪稱恐怖,唯一麻煩的可能就是這種弓製造工藝複雜,無法利用水力只能是消耗大量的人力來製作,無法大批量生產,而且保養起來也需要十分細心。

說了這麼多,總而言之,匈奴騎兵更像是一頭草原狼,它利用的是自己出色的狩獵本能、意識還有鋒銳的利爪、獠牙來戰鬥,而羅馬騎兵,他們卻是一羣用強大信仰和精良裝備武裝到牙齒的軍人,他們原本就不是站在同一個高度上。

“陛下,預祝您帶領偉大的羅馬軍團取得勝利!”

維也納城外,大軍起行,送行的官員、駐軍軍官們神情肅穆地向他們的君主送上真摯的祝福。

“也許有人可以戰勝我,但沒有人可以戰勝羅馬!”奧卡目光炯炯地對送行的人們說出了這句話,接著便戴上了頭盔,勒轉馬頭高舉起手朝著四周簇擁著他的將士還有羅馬的人民吶喊道。

“羅馬,必勝!”

“羅馬,必勝!!!”無數人振臂響應,呼聲如潮!

就在奧卡親領四個軍團近七萬大軍動身前往更靠東的潘諾尼亞行省德布勒森要塞的當天,同樣有一騎快馬奔向了位於北部的勃蘭登堡——帝國的騎兵軍團大本營!

然而世事總是難料,也許奧卡、安奎拉乃至於帝國的情報部都已經運足了腦筋去推斷匈奴人的計劃,但有些時候,推測總是會出現無法觸及到的盲點,而這一次很不幸,羅馬遇上了。

誰也不會想到,就在由東向西整個東西羅馬與匈奴草原邊境一線風起雲涌、戰雲密佈的時候,悄然出穴的毒蛇卻是在遙遠的東方,在敘利亞、在摩蘇爾、在泰西封,在繼承了古老的帕提亞帝國衣鉢的薩珊波斯!

匈奴人竟然和宿敵波斯人結成了聯盟!

第91節 又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第86節 敗退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76節 深宮第38節 最後的烽火(下)第25節 軍人?殺人惡魔?第24節 佈列斯特要塞第69節 劍與薔薇的談判(上)第1節 剝削第8節 若有所思第41節 維約安的日記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2節 殺戮的藝術大結局歸去來兮第79節 天地之威第26節 鬥戰十方之圍城第51節 羅馬之歌第44節 血腥國度第29節 貴族身份第39節 毒箭第80節 燦爛晚霞第63節 後路第19節 三軍對壘第78節 廣場血案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44節 太陰險了!第30節 腐朽的軍團第49節 帝國元首第27節 展望第18節 爲了羅馬,前進!第3節 諭令傳達第99節 騎士之劍第85節 落幕的前奏第36節 颯沓流星 鳳凰九擊第68節 離別第10節 北方狼羣第2節 不按常理出牌第76節 破城第35節 還敢戰否!第31節 維拉烏斯的獻策第43節 打草驚蛇第9節 匈奴未勒之死亡開端第54節 村莊驚聞第7節 海神號第67節 邂逅第20節 皇帝與士兵第5節 同袍第77節 驃騎橫行(上)第28節 典禮、思緒與新的開始第68節 援軍到來第41節 維約安的日記第3節 視人命如草芥第50節 邊城烽火(下)第34節 鬥陣!第90節 安奎拉的家族第68節 離別第78節 驃騎橫行(中)第6節 死亡之影第81節 意外轉折第19節 皇帝的青睞第57節 堂堂正正而戰(下)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78節 廣場血案第18節 彌撒盛典(下)第31節 暢談!海洋時代!第72節 遭遇第38節 密林喋血第15節 聖都第80節 輕易得手第五二十二節 機關算盡上第56節 天使的羽翼第30節 技術革新第1節 長風破浪第57節 撒旦的誘惑第27節 展望第31節 略施小計第3節 羅馬需要騎兵第6節 死亡之影第53節 大破王部第3節 視人命如草芥第22節 國殤第100節 空城計第28節 典禮、思緒與新的開始第56節 絕境中的要塞第66節 新戰略(上)第11節 亞瑟與他的圓桌騎士第41節 樹帝王之威第32節 海岸狼煙第27節 人羣第57節 意外的結束第29節 貴族身份第26節 和談消息大結局歸去來兮第72節 塵埃落定第74節 末日(上)第61節 行藏暴露第27節 人羣第52節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活第19節 全面展開第48節 共同的榮耀
第91節 又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第86節 敗退第71節 燃燒的海洋第76節 深宮第38節 最後的烽火(下)第25節 軍人?殺人惡魔?第24節 佈列斯特要塞第69節 劍與薔薇的談判(上)第1節 剝削第8節 若有所思第41節 維約安的日記第2節 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第2節 殺戮的藝術大結局歸去來兮第79節 天地之威第26節 鬥戰十方之圍城第51節 羅馬之歌第44節 血腥國度第29節 貴族身份第39節 毒箭第80節 燦爛晚霞第63節 後路第19節 三軍對壘第78節 廣場血案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44節 太陰險了!第30節 腐朽的軍團第49節 帝國元首第27節 展望第18節 爲了羅馬,前進!第3節 諭令傳達第99節 騎士之劍第85節 落幕的前奏第36節 颯沓流星 鳳凰九擊第68節 離別第10節 北方狼羣第2節 不按常理出牌第76節 破城第35節 還敢戰否!第31節 維拉烏斯的獻策第43節 打草驚蛇第9節 匈奴未勒之死亡開端第54節 村莊驚聞第7節 海神號第67節 邂逅第20節 皇帝與士兵第5節 同袍第77節 驃騎橫行(上)第28節 典禮、思緒與新的開始第68節 援軍到來第41節 維約安的日記第3節 視人命如草芥第50節 邊城烽火(下)第34節 鬥陣!第90節 安奎拉的家族第68節 離別第78節 驃騎橫行(中)第6節 死亡之影第81節 意外轉折第19節 皇帝的青睞第57節 堂堂正正而戰(下)第14節 一把大火統統燒掉第78節 廣場血案第18節 彌撒盛典(下)第31節 暢談!海洋時代!第72節 遭遇第38節 密林喋血第15節 聖都第80節 輕易得手第五二十二節 機關算盡上第56節 天使的羽翼第30節 技術革新第1節 長風破浪第57節 撒旦的誘惑第27節 展望第31節 略施小計第3節 羅馬需要騎兵第6節 死亡之影第53節 大破王部第3節 視人命如草芥第22節 國殤第100節 空城計第28節 典禮、思緒與新的開始第56節 絕境中的要塞第66節 新戰略(上)第11節 亞瑟與他的圓桌騎士第41節 樹帝王之威第32節 海岸狼煙第27節 人羣第57節 意外的結束第29節 貴族身份第26節 和談消息大結局歸去來兮第72節 塵埃落定第74節 末日(上)第61節 行藏暴露第27節 人羣第52節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活第19節 全面展開第48節 共同的榮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保康县| 盘山县| 中江县| 浪卡子县| 兴城市| 饶阳县| 宿迁市| 阿荣旗| 乐安县| 崇义县| 龙江县| 信阳市| 南宫市| 滁州市| 杭州市| 宜昌市| 嘉黎县| 闸北区| 庆云县| 叙永县| 扎赉特旗| 马尔康县| 星子县| 关岭| 康马县| 日照市| 曲靖市| 固始县| 屯留县| 北流市| 和平县| 布拖县| 固原市| 太原市| 贡山| 峨眉山市| 衡山县| 闽侯县| 确山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