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節 反攻

不遠處,通體偏白色調的哈德良長城赫然在目,這座延綿117公里,花費了整整75萬立方的石材,耗時6年修建而成的堅固邊境防線,東起泰恩河口,西至索爾韋灣,雖然就其宏偉氣度而言,還遠不足以與中國歷史上秦一統後將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橫跨數千公里的萬里長城相提並論,但在愚昧落後的中古時代,能夠出現這樣的一座龐大建築,至少,讓置身於哈德良面前的奧卡,有了一絲沐浴在文明暉光中的感覺。

無可否認這個時代的歐洲乃至之後經歷了黑暗中世紀漫長時間的歐洲,也只有羅馬才能留下像這樣的無數可供後人憑弔的遺蹟。而對於那些與羅馬同時代的蠻族來說,哈德良長城無疑是與萬神廟、圓形競技場等建築一樣,典型的羅馬展示其輝煌和強盛的炫耀品。

一邊感慨著這些,一邊奧卡的眼神繼續觀察著,這座公元122年由哈德良皇帝親自下令修建的工事,雖然歷經了兩百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有被攻陷過、有被摧毀過,但至今,依舊煥然呈新,常年駐紮在這裡的軍團換了一批又一批,這座城牆卻始終傲然矗立。這項驚人的建築工程人工地在不列顛島上劃出了一道屏障,將羅馬控制的南部區域與盤踞在北方高地森林中“外邦人”涇渭分明地分隔開來。

哈德良長城是一個純用於軍事目的的防禦工程體系,除了主體的城牆之外,還包括有與之相配套的瞭望塔、壕溝、軍事通道、裡堡以及要塞,城牆南北都挖掘了壕溝,約3米深9米寬,其中南面壕溝離城牆較遠,兩側各用土堆砌有一道高土屯,高土屯之間有高架橋式的軍事通道,以便士兵向城牆提供支援,這種特殊的城防綜合考慮到了具體的戰鬥狀況,如果敵人來攻,就必須越過數道障礙,北壕溝、城牆、南壕溝在內,在擅長防守的羅馬軍團面前,即使不惜代價恐怕最終也只能折戟而歸。

負責駐守城牆的邊防軍事實上並非都戍守在城牆上,而是分散集中在南壕溝以南,長城每個一羅馬裡(約1481米)建有一座裡堡駐紮有一個百人隊,實際人數大約在60人左右,而每兩座裡堡之間又有兩個瞭望塔,作爲哨所,如果發現敵情,哨所士兵立刻就以火光爲信號沿長城傳遞,如同中國的狼煙。另外,整個長城一線,除裡堡外計有16座要塞,作爲主力軍團的固定營地,一座要塞一般容納600至1000人,要塞內設施齊全,包括指揮部、金庫、醫院、廟宇、糧倉、營房等,後來,隨著南北的一段時間和睦以及隨之產生的關口貿易,這些要塞大多發展成了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城鎮,就像蓋茨黑德那樣,後來逐漸成爲長城分段獨立的軍事基地,形成多點輻射面型的防禦系統。

按照當時哈德良皇帝的命令,這座長城被規定了規格,平均高約4.6米,基底寬3米、頂牆2.1米,工程築造召集了當時羅馬著名的工程師、建築師、石匠、木匠、泥瓦匠和三個整編軍團的人力,整個過程精益求精,每一個細節都充分反映出羅馬在建築學、地質學上的偉大成就,哈德良皇帝甚至專門爲此派出了財政官監督建造,因而長城建成之日便被視爲羅馬的象徵和羅馬皇帝的威嚴。

哈德良長城的建成固然讓蠻族直面意識到了羅馬的強大,不過它落成之日也昭示著羅馬徹底放棄了征服全島的計劃,開疆擴土的雄霸之心終於冷卻下來。這座永久性的軍事工程,彷彿在冥冥之中無聲地預示著羅馬由盛而衰的開始。

奧卡站在裡堡的軍營門口,越過壕溝,目光深沉地落在那烙印下了無數歷史的城牆,身形久久佇立。

直到身旁的奧利安突然開口提醒。

“奧卡,軍營指揮官來了。”

緩緩收回目光,轉過頭的奧卡一眼就看到了正帶著一衆麾下走來的亞瑟,然而不知是什麼原因,當他們眼神交匯的瞬間,奧卡就感覺他們兩人似乎存在著一種無法相融的氣場,這種感覺奧卡從未有過然而此刻卻是如此清晰,如果非要用語言形容的話,這種感覺就像是兩頭領導著著各自獨立種羣的頭狼碰到了一起,而且在各自認爲屬於自己然而卻是同一塊領地中相遇,不是敵對,卻比敵對更加嚴重。

奧卡暗暗皺眉,不明白自己怎麼會突然有如此強烈的排斥一個人的感覺,可是當他不經意間掃過對方的眼神時,奧卡更加驚異了,因爲從對方微微變幻眼神中他可以確信,對方居然有和他一樣的感覺!

“閣下便是隨同此次車隊前來的押運官嗎?”

開門見山的直接問話,奧卡不清楚亞瑟是否已經從他的部下那裡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不過無論如何,就這問話所含的語氣,奧卡也能聽出與衆不同的意味。

眼前這個人很驕傲!絕非自負,但卻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信奉的原則信念都堅定不移、個性獨立、有著隱藏野心的人才能在不經意地言行舉止中表現得如此不卑不亢。這種人,不會被任何的世俗所束縛和侷限,他只爲理想而活,又或者說,這種人,眼中只有他所追求的東西,其他的,一旦與之相牴觸,都會被毫不猶豫地拋棄掉。

這樣的人,很難控制,思慮及此,奧卡不由心生一絲煩惱。因而奧卡並沒有立刻迴應。

見面就似乎陷入了僵持,奧卡和亞瑟的同伴都是一時英傑,自然也很發現了這一點,於是不約而同的,雙方都選擇維護各自的領袖。

“這位便是由皇帝親自派駐不列顛的行省總督,奧卡?奎里納斯閣下,軍官,你應該致禮!”奧利安率先開口道,雖然他感覺不到兩人之間的排斥,但隱隱的,小團體的桀驁不馴的特點還是無法掩飾地顯現出來,再加上那軍官身後幾人臉上透露的表情,沒來由的讓奧利安十分反感,地方明顯對權威缺乏足夠的敬畏。

“哦,不列顛總督?”聽到奧利安明顯帶有質問語氣的話,亞瑟並沒有做出任何不友好的舉動,而只是似乎很詫異地自語了一句。然後用眼神緊緊凝視著奧卡,似乎想從奧卡的表情瞭解更多更深層的一些東西,可惜,奧卡始終只是微笑。

最後,亞瑟還是以手撫胸,敬了軍禮,只是語氣中不帶任何服從的姿態,介紹自己和幾位部下時也都是簡單略過。

接著亞瑟便忽然開口問道:“不知總督閣下是否就輜重運抵時間延誤多日之事,給末將和士兵們一個合理的解釋。”渾然沒有察覺到當聽到他的名字時,奧卡眼中一閃而過的錯愕。

其實,奧卡此時也覺得十分荒謬,他不確定自己是否對對方的名字讀音出現了失誤,可是,當他接下來介紹其中一名部下,稱呼其爲蘭斯洛特時,奧卡只覺命運似乎真的很奇妙。

他竟然見到了未來的亞瑟王!

亞瑟王這個名字事實上在中國並不爲人所熟知,和凱撒大帝相比更是顯得默默無聞,奧卡最初瞭解到有關他的傳奇經歷,是一次在英國執行任務時,湊巧在博物館中看到了有關亞瑟王的介紹。

而之後,奧卡並沒有刻意去了解什麼,只是後來,相繼出現了好幾部有關亞瑟王的電影和美劇,彷彿一夜之間,亞瑟王這個名字就變得盡人皆知了。然而,令人發笑的是,亞瑟王,更多的時候是出現在具有魔幻元素的劇情中,諸位十二圓桌騎士、石中劍、魔法石梅林以及湖中女神、尋找聖盃之類。以至於奧卡腦海中很多時候都無法將這個名字與在英國博物館中所看到的那個介紹聯繫起來。

於是,帶著好奇,奧卡曾無聊時用神器了一下這位王者的傳奇由來,結果得到了兩個版本,其中一個,就是魔幻電影中的亞瑟王,人物經歷大多是杜撰的,而另一個,則是歷史學家找到的線索也是所有亞瑟王版本的最初源頭。亞瑟王,似乎是羅馬帝國滅亡後領導著不列顛人抵抗盎格魯薩克森人入侵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打敗了薩克森人,保住了南部的和平安寧,並且建立了一個屬於不列顛人自己的王國,不過有關他的經歷,幾乎沒有任何史籍記載。

總之,關於亞瑟王的傳說衆多,而其中唯一的相同點就是,他是真正意義上曾一度統一不列顛的王者!而他的麾下,有一支無與倫比的強大武力,即圓桌騎士團!

當確認站在面前就是或者那個後世催生了一切有關亞瑟王傳奇的人時,奧卡似乎有些明白爲什麼之前會產生那樣的奇怪感覺了。

儘管陷入思考之中,但對於亞瑟的問題,奧卡並沒有拒絕回答而是微微側過身,手指向不遠處停在營地內的輜重車的第一輛,舉起手朝身邊的士兵示意。

譁!站在馬車兩旁的士兵同時拉住蓋在車上的帆布一角,然後猛地在衆人注視下掀了開來!

“啊!!!哦,我的天!”

“嗷!”

頓時,整個營地內,響起一片因震驚而產生的吸氣聲,而一些後勤兵看到車內的東西甚至直接面色劇變地噁心乾嘔起來。

那車上,赫然整整齊齊碼著數百顆醜陋猙獰的人頭!臉上塗抹著藍色的條紋,金色的頭髮披散著,赫然是皮克特人!

奧卡轉過臉,看著無法掩飾驚異表情的亞瑟,緩緩說道:“一夥皮克特人冒險潛入了南部,他們洗劫了第一批派出的補給車隊,不過現在,他們已經用自己的生命作爲代價,補償了帝國的損失還有你們忍飢挨餓的三天時間。”

亞瑟的瞳孔微微凝聚,與奧卡的目光對視著,半晌,他終於第一次表示了冷淡之外的表情。

“感謝總督閣下所做的一切,這些皮克特人,將是閣下桂冠上的最具榮耀的裝飾!”

奧卡瞇了瞇眼,眼神不經意地瞥過正帶著一絲打量目光在人羣中注視著自己的那個叫蘭斯洛特的軍官,奧卡露出微笑。

“亞瑟指揮官,物資已然如數安全送到,這是我替蓋茨黑德信任執行官馬歇爾完成的任務。現在,我需要你和你的士兵迅速恢復到最好的狀態,然後絕對服從我的命令。以帝國、羅馬的名義!”

奧卡驀地說出一番令亞瑟大爲詫異的話,說罷,奧卡舉起了手掌掌心朝外,食指上一枚金色的指環正閃耀著絢爛的光彩。

“消滅面前的皮克特人!該輪到羅馬進攻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榮耀歸於羅馬相關作品

第76節 戰況紛呈第65節 討伐軍VS叛軍第35節 還敢戰否!第50節 邊城烽火(下)第79節 天地之威第48節 民衆的眼睛第29節 新官上任第49節 邊城烽火(上)第45節 秋狩第77節 決意第29節 貴族身份第70節 黑石監獄第77節 決意第53節 逃難第28節 鬥戰十方之長空烈焰第50節 平叛,開始了第2節 燃燒的村莊第53節 叛亂蔓延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80節 在此一舉第58節 臨終的懺悔第24節 悲愴第86節 倒下的身影第33節 希望第15節 心結第40節 強烈震動第82節 狗急跳牆第71節 海疆!海疆!第31節 黑暗來襲第14節 內通第98節 宿命對決第31節 宴會風波(上)第81節 軍帳議事第4節 軍團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20節 小人物有大震撼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18節 威名之下第7節 受訓第6節 玩味第60節 老兵!老兵!第76節 鎮壓與寬恕第37節 解散第23節 重歸羅馬第30節 羅馬人的幸福享受第2節 燃燒的村莊第48節 共同的榮耀第38節 奪取第12節 反攻第54節 征途第89節 擁抱蒼穹的孤鷹第62節 灰熊谷之戰第5節 同袍第78節 驃騎橫行(中)第1節 帝國特使第31節 黑暗來襲第43節 拋餌第48節 共同的榮耀第71節 烏拉來投第27節 和談、賠款與歡呼第15節 訓責第56節 天使的羽翼第4節 設伏第35節 設局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39節 故人與密談第50節 何去何從第6節 融入第7節 派系第76節 戰況紛呈第41節 樹帝王之威第7節 相爭(下)第9節 思想的僵化第81節 軍帳議事第77節 決意第22節 國殤第38節 聯手第41節 維約安的日記第24節 畜生道第15節 覲見第31節 賊心不死第65節 裝糞車第35節 失落與找回第66節 進抵斯特拉斯堡第60節 老兵!老兵!第82節 北進南進第67節 燃燒的旗幟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10節 晨霧中的血宴第51節 林間對決第8節 海上絲路第24節 皇帝身邊的眼睛第51節 大麻煩第10節 駐地第77節 秘密武器第52節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活第27節 和談、賠款與歡呼第1節 長生天的指引第2節 插手第88節 近衛軍
第76節 戰況紛呈第65節 討伐軍VS叛軍第35節 還敢戰否!第50節 邊城烽火(下)第79節 天地之威第48節 民衆的眼睛第29節 新官上任第49節 邊城烽火(上)第45節 秋狩第77節 決意第29節 貴族身份第70節 黑石監獄第77節 決意第53節 逃難第28節 鬥戰十方之長空烈焰第50節 平叛,開始了第2節 燃燒的村莊第53節 叛亂蔓延第43節 波橘雲詭(上)第80節 在此一舉第58節 臨終的懺悔第24節 悲愴第86節 倒下的身影第33節 希望第15節 心結第40節 強烈震動第82節 狗急跳牆第71節 海疆!海疆!第31節 黑暗來襲第14節 內通第98節 宿命對決第31節 宴會風波(上)第81節 軍帳議事第4節 軍團第73節 悲壯的衝鋒第20節 小人物有大震撼第17節 和平的期許第18節 威名之下第7節 受訓第6節 玩味第60節 老兵!老兵!第76節 鎮壓與寬恕第37節 解散第23節 重歸羅馬第30節 羅馬人的幸福享受第2節 燃燒的村莊第48節 共同的榮耀第38節 奪取第12節 反攻第54節 征途第89節 擁抱蒼穹的孤鷹第62節 灰熊谷之戰第5節 同袍第78節 驃騎橫行(中)第1節 帝國特使第31節 黑暗來襲第43節 拋餌第48節 共同的榮耀第71節 烏拉來投第27節 和談、賠款與歡呼第15節 訓責第56節 天使的羽翼第4節 設伏第35節 設局第10節 伏擊與反伏擊第39節 故人與密談第50節 何去何從第6節 融入第7節 派系第76節 戰況紛呈第41節 樹帝王之威第7節 相爭(下)第9節 思想的僵化第81節 軍帳議事第77節 決意第22節 國殤第38節 聯手第41節 維約安的日記第24節 畜生道第15節 覲見第31節 賊心不死第65節 裝糞車第35節 失落與找回第66節 進抵斯特拉斯堡第60節 老兵!老兵!第82節 北進南進第67節 燃燒的旗幟第40節 終焉的騎士第10節 晨霧中的血宴第51節 林間對決第8節 海上絲路第24節 皇帝身邊的眼睛第51節 大麻煩第10節 駐地第77節 秘密武器第52節 攻城其實是件技術活第27節 和談、賠款與歡呼第1節 長生天的指引第2節 插手第88節 近衛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哈尔滨市| 商都县| 嵊州市| 阿拉善左旗| 双桥区| 海晏县| 嘉鱼县| 英德市| 潢川县| 枝江市| 庆云县| 景东| 陕西省| 竹山县| 崇文区| 玛曲县| 理塘县| 吉首市| 循化| 河源市| 临湘市| 青龙| 灵璧县| 布尔津县| 祁门县| 库尔勒市| 鄱阳县| 资源县| 湾仔区| 黔南| 公安县| 改则县| 寻甸| 如皋市| 景洪市| 土默特左旗| 满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资中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