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之華驚想他竟能算中自己的師父是誰,當真高明。自己實不願武功能排在師父之上,總覺內(nèi)心有種負罪感,好像是大逆不道,師父應(yīng)永遠是武功天下第一纔對。
全知之又笑道:“你現(xiàn)在心裡又有三個問題想問我了。第一,你在想我怎會知道你的姓名;第二,納悶我那小徒怎會跟你有怨;第三,我怎又知你是公孫先生的徒弟。”
厲之華歎服道:“正此三疑,還望前輩釋迷。”全知之微微笑道:“當合斂心性,聽我道來:你師父各處尋你,來我處兩次問卦,第一次是在神藥門尋你之前,我說你已蒙災(zāi)難,難尋你的落棲之所,但沒性命之憂。第二次他是半年前來此,我向他說你已舛盡運轉(zhuǎn),近日便可重現(xiàn)江湖。他聽後,歡然而去。故此,老夫知你姓氏和緣歷。”
接又向朱淑真掃了一眼,笑吟吟說道:“厲少俠隱身修功兩三載,令多位丫頭悲思柔腸,苦渡情海,終日以淚洗面,幾乎坑了人家……”
厲之華和朱淑真聽了心中一顫,臉上大羞,均想:“他怎又談及這些?”
卻聽他又道:“雖然你沒負他們,但人家的親屬不知,心裡怎不怨恨你?不過他現(xiàn)在還不知道你究竟是誰。剛纔的少年與那丫頭乃一母同胞,名叫姞通,是我的表外孫。”
厲之華聞之訝然,不料那少年竟是楚楚的弟弟,回憶模樣,隱與楚楚形態(tài)相似,不由大感驚詫歡喜,忙又向全知之拜道:“前輩不說,我哪曾知道?晚輩這廂有禮了。”全知之哈哈一笑道:“少俠少禮。”
朱淑真二人也早聽明剛纔的少年是那位姞姑娘的弟弟,見這場面使自己甚窘,雖想避開,卻又想聞聽其明,不禁好生尷尬。
這時姞通已將衆(zhòng)師兄全都叫來。衆(zhòng)人大是羞愧,本不好意思來,無奈師父有命。
全知之笑道:“此些均是劣徒,甚難訓導(dǎo),雖個個無禮不羈,卻也挺投我趣。”接向衆(zhòng)弟子引見道:“這位是你們公孫前輩的高徒,也就是我三年前在襄陽曾邂識的厲之華少俠,還有這兩位小友,你等快些見過。”
衆(zhòng)弟子皆抱拳笑道:“我等不知是厲少俠到此,多有冒犯,還望三位不怪。”
三人亦同時還禮,厲之華也甚感不好意思,赧然笑道:“在下剛纔也是多有得罪,各位懷情豪愷,武功高強,在下深爲欽服,其實早有欲交之意,故跟衆(zhòng)位調(diào)笑一二,還祈見諒則個。”
弟子們聞言面紅耳赤。全知之哈哈笑道:“你等不必羞愧,少俠所贊亦爲實情也,只是你們今次所遇的對手武功實是太高,就連爲師加上,亦同樣會一敗塗地,因此爲師駭?shù)梦锤页鰣觥9 ?
衆(zhòng)人聽了,均隨之笑將起來。全知之引那披蓑者道:“這是首徒,取名翁統(tǒng)邦。”接著引見那使鋤的和店夥計及那長者道,“這幾位各叫戴作農(nóng)、安守己、孔夫子。”說到這,不由又指那長者笑道:“他仗著自己姓孔,年紀又瞎長幾歲,讀過幾卷儒經(jīng),便不知深淺地造次,孔子的後嗣若知他冒充孔氏先輩,不將他亂刃分屍纔怪。”
衆(zhòng)人聽了大笑起來。那孔夫子亦笑道:“師父唬人,這算什麼大不了,先父名諱還叫孔祖呢。”衆(zhòng)人更笑。全知之道:“休再胡說,防外面有姓孔的聽見,不將你皮剝?nèi)ァ!苯佑肿н^下棋的壯漢和那讀書少年道:“這小子名字取得更爲折壽,他姓黃,名字就叫黃帝,後來我給他改叫黃連,因生得雄大健壯,且性躁直莽,需散些內(nèi)火,所以又管他叫大黃或雄黃。”指那少年又道:“這孩子乃孔夫子膝下,名字倒也不賴,有欲同我一爭高低之心,名曰孔明。他爺倆均想成個名人,卻亦教人佩服。”
接下逐個引見,衆(zhòng)弟子名字取得各盡別出,除非使鋤的和店夥計名字取得還稍算適當,至於翁統(tǒng)邦、孔夫子、孔明和黃帝等名,取得太有些犯忌。餘下幾位弟子名字更爲怪罕,是叫些陳皮、巴豆、白朮、黨蔘、胡麻、王不留行、杜仲等中草藥名,那皰婦則叫“金銀花”,亦屬中藥。
厲之華等人聽這些名字各取得稀里古怪,無不顫腹忍笑,又聞知那孔夫子和孔明乃爲父子,同投全知之門下爲徒,更爲奇之怪哉。心想全知之有時也行舉殊衆(zhòng),當算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也不足爲奇。朱淑真和小紅則心道:“江湖中確是處處新鮮,若久困樊籠,委實無知的令人悲憐。”
廝見完畢,又閒談了一陣,天色不覺漸黑。厲之華多次端詳那姞通幾眼,見他果與楚楚容貌酷似,一樣的俊秀不俗,心裡不由暗暗思念,遂待姞通異常親近。至晚,衆(zhòng)人置酒辦菜,款留三人。厲之華將今後如何打算說與衆(zhòng)人,全知之聽了大讚,衆(zhòng)弟子亦豪氣沖霄,願至時前往力助,厲之華心中大喜。將近子時,歡飲才散。
朱淑真和小紅被金銀花先帶入客房休息。全知之、厲之華和姞通三人則回客廳說話。這也是全知之有意安排。
掌燈,看茶畢,厲之華笑著向姞通問道:“你今年幾歲了?學有多年武功?”姞通搔了搔頭皮道:“十四了。隨我舅公練近三年半的武藝了。”厲之華喜道:“好,好,你幫我取些紙筆來。”姞通不解道:“我們都是練武之人,厲少俠要紙筆何干?”
全知之笑著訓道:“這孩子忒不理事,這‘少俠’二字豈是你叫的?還沒個貓齡大!今後你就叫他厲大哥。”姞通甚窘。厲之華也向他笑道:“練武之人才更要學文。不然,武譜怎生研習?潛文習武,兩項並就,日後才能稱得起武學上的一代宗師呢。”姞通聽了,忸怩笑道:“其實表舅公和孔夫子每天也教我和孔明二人讀書寫字的。”說過,才轉(zhuǎn)身出廳去取筆墨。
斯須取回。厲之華展紙濡墨,舒揮毫管,將‘無相功’和‘般若功’盡皆錄下,又將少林奇學“拈花指”和“摩訶指”兩項絕技也一併寫下,指法圖形均繪在上面,然後又細緻勘正一遍,見無甚謬處,方遞與全知之。
全知之接過一看,不禁驚喜暗歎道:“這乃少林寺爲主的幾項鎮(zhèn)寺之學,不期這孩子如此運氣,竟有這等武學博深的姐夫,若習成這幾項功夫,當可立於絕頂高手之列。”他也知道厲之華對楚楚負愧甚深,否則亦不會隨便將此等奇學亂授他人。
厲之華向姞通又道:“你盤坐地下,拋卻一切雜念,我試試你的內(nèi)息如何,萬不可暗自運功與我相抗。”姞通點點頭,依言坐下,厲之華潛運神功,伸掌一搭,將姞通從地上帶起,然後掌指拍戳,將之血脈融通,隨後右掌貼於他後背命門,運功輸入,左掌則貼其前胸,順著這道內(nèi)力,延其全身經(jīng)絡(luò)緩?fù)扑瓦_。
不到半盞茶的工夫,已將他全身經(jīng)絡(luò)打通。姞通此時直感渾體舒泰,呼吸之氣好似走通全體,意蓄氣蘊,收發(fā)無阻,總覺全身輕飄無負,說不出的舒暢。
他過去也曾聽全知之說過,將內(nèi)功修至上乘之境時,方可打通雙關(guān),氣血纔會延旋無阻,意蓄力發(fā),修功可速。要想超前打通經(jīng)絡(luò),若無內(nèi)功極爲深湛的武學高手施助,反又會弄巧成拙,欲速不達,經(jīng)脈不得開暢,真力難以散發(fā)出去,遂會阻封氣血,從而經(jīng)絡(luò)筋脈痙攣,導(dǎo)致癱瘓。他這一大感渾身輕逸難喻,又知道厲之華武功奇高,當即明白自己的全身脈絡(luò)已被打通,心裡大喜過望。
全知之見他又爲姞通打通了經(jīng)絡(luò),更是爲之歡喜,忙叫道:“通兒,快拜謝你這位厲大哥,他可賜給你一個莫大的恩情了,這個見面禮可厚重得緊啊。”
姞通忙不迭地欲要拜倒,厲之華伸掌向上輕輕一拂,立有一股極爲柔緩的力道從下向上托起,令他拜不下去。厲之華微微一笑道:“不必拜謝,今後望你隨表舅公精心習武,不可荒廢時日。”姞通歡喜不禁,連口答應(yīng)。
又閒談了片刻,不知不覺漸近夜半,三人才回房休息。
次日清晨,厲之華三人隨便用些早飯,方與全知之等衆(zhòng)辭行。衆(zhòng)弟子送了好遠才返。
其時秋高氣爽,駕車奔行,只感微涼侵膚。行有三十餘里,又復(fù)轉(zhuǎn)兩彎,前處一望平陽,筆直的官道旁均種些粟谷、高粱,勝似黃金紅火,葉上晨露未晞,垂滴欲落。陣風吹來,濃郁的泥土氣息隨之散溢,令人倍感清新神爽。
極目遠眺,隱見遠處薄霧之間,淡翠疊嶂,羣脈岧岧四起,想必是處甚闊的谷嶺。
厲之華心想:“距此以東百餘里卻是荒山土野,難見一絲豐意,此處倒是一眼的豐收,這離全知之住處挺近,那安守己和金銀花等人卻說年景荒淡,顆粒難收,好會騙人飯錢,想是全知之花錢買卦算,金銀由此而出。那兩箱金銀珠寶或非劫客所得,否則怎會花錢向我買劍?那些珠寶定從些劣紳貪吏處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