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身形很高大,年輕的時候儼然也是一位美男子,只是常年的帝王生活讓他的身上多了一種懾人的氣質,令人不由自主產生畏懼。他坐下來,目光自然便盯著堂下那個少女了。
舒瑾萱和皇帝目光相遇的時候一點都不露怯,反而頑皮地轉了轉眼珠,接著便大大方方地笑了。她的眼珠像黑鑽一樣光耀奪目,這麼一轉,讓皇帝覺得眼前滿是光彩,忍不住對她細細打量起來。
十三四歲年紀,身段雖然高挑,但顯然尚未長成,不過是個孩子。
“你說救災五策是有問題的?”皇帝矚目著舒瑾萱道。
舒瑾萱不慌不忙低下頭去:“是?!?
“說說看?!?
“父親這兩日回去後唉聲嘆氣,說有負皇恩,未能替陛下分憂,臣女見父親憂愁,於心不忍,便詳細詢問了災民的實際情形,後來又將大姐的策略進行了分析,發現救災五策的確有許多疏漏的地方,若是陛下想聽,臣女便一一爲陛下說明白?!?
皇帝沒想到一個弱質纖纖的小丫頭居然說話有條不紊,不由多了兩分興趣:“你說?!?
“大姐提到的救災五策,原本可以很好的緩解災情,然而父親卻向我提起,災民們產生暴動,並聲稱根本沒有得到任何的救濟,可是陛下的救濟糧食分明已經到了災區的?!?
“細細想來,這岔子便出在中間環節上。第一策是登記災民,保證救濟能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可是賑災過程中,陛下和監管的御史並不能直接將賑災的糧食發到災民手中,反而是一層層撥下去,最後分發的權利在胥吏、里正手中,他們便利用災情謀私利,瞞報、虛報、謊報災民。”
舒瑾萱輕輕擡起眼睛,發現皇帝的身子已經坐直了,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樣。
她接著往下說道:“第二策是勸分制度,讓富有之家無償賑濟災民,或者向災民減價出售糧食。關於這一策的漏洞所在,要陛下赦免臣女的罪過,臣女纔敢說。”
皇帝皺起眉頭:“朕不怪你,說吧?!?
太后驚奇地看著這個小姑娘,她身邊的公主郡主這麼多,卻還沒見過年紀這麼小就如此會盤算的。
舒瑾萱笑得很溫和:“是,第二策的漏洞在於,陛下實行了勸分制度,很多的地方官員便將原本下撥的賑災糧食偷偷私藏了,然後強迫地方富戶出錢出糧,這樣一來,地方的富戶自然心存不滿,挑撥災民鬧事也是在所難免!”
剛纔說的不過是胥吏、里正,如今已經牽涉到朝廷官員了。
皇帝瞇起眼睛:“你是說朕的官員們中飽私囊?”
舒瑾萱低下頭,認真道:“不說十之八九,十之三四總是有的,倉庫裡的糧食越豐富,老鼠便越是肥碩,陛下是明君,必然是心中有數的?!?
老夫人有點著急,可是看皇帝,並不像是發怒的樣子,便暫且安下心聽她繼續說。
“第三策是設立粥廠。各大衙門設立煮粥的場所,施粥賑濟災民。陛下緊急派出大臣運送糧食前往災區,地方官員也設粥廠施賑。但就是在救濟糧充足的情況下,依然有大批災民餓死。其中的奧秘,還是出在地方官吏身上?!?
口口聲聲都是官員貪墨,皇帝的眉頭皺的更厲害,不由惱怒:“滿口胡言!”
舒瑾萱一下子跪倒在地,只是她的面上不見絲毫的恐懼,有的只是平靜。
不過是賭一把,只要賭贏了,她會獲得最大的利益。
輸了,不過一死。反正她是撿回了一條命,又有什麼好怕的呢?再者,她很瞭解這位皇帝陛下的個性,他雖然脾氣暴躁,但卻是個很英明的皇帝,若非如此,藍照國也不會如此富饒強盛。
她低下頭,一言不發,只是直起腰桿,表情堅定。
大廳裡一時之間死一般的沉寂,最終,只聽見皇帝冷冷道:“你若是說不出緣由,朕就以誣告忠良的罪名賜你死罪?!?
這一刻,老夫人的後背已經溼透了……
舒瑾萱低下頭,道:“父親爲了替陛下分憂,特地派出探子去災民中瞭解情況,他說起,那些地方官員一聽到御史到了,立刻連夜設廠壘竈,用高竿懸掛黃旗,寫上”奉憲服粥“四個大字,並集合災民等侯?!?
“御史到了以後,他們就鳴鐘開始向災民施粥,御史一走,則立即撤廠平竈,賑災也就到此結束了。陛下,不僅僅是地方官員中飽私囊,更糟糕的是他們在賑災糧食中摻和白泥充數,最後乾脆直接以樹皮下鍋,災民們就是喝這種”粥“苦苦掙扎,以至餓死。如此賑災,焉能不發生暴亂?”
皇帝聽了,幾乎目瞪口呆,他萬萬想不到,居然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他之所以不相信舒瑾萱所說的地方官員中飽私囊一事,就是因爲自己派去了三撥巡查御史,都查不出暴亂的緣由,眼前這個小女孩卻對此事說的頭頭是道,若要強迫自己相信她是在信口開河,根本沒有可能。
“朕派去的人什麼都沒有查出來!不僅僅是御史,還有宮中的探子!”皇帝一個字一個字地道。
舒瑾萱垂下頭,皇帝當然也是什麼都查不出來,因爲表面的證據都被那些地方官員湮滅了,對那些災民也都採取了鎮壓,根本問不出什麼真相??墒恰@些事情,前生所經歷的每一次的災難中,她都是親眼所見的,全都是那些貪官污吏慣用的伎倆了。
“父親的人剛開始也查不出來,因爲災民們根本什麼都不肯說,充滿了抵抗的情緒,後來我建議父親乾脆叫人喬裝改扮,裝作暴民混入其中,當然,爲使對方相信,自然頗費周折……”
“你——”皇帝幾乎失語。
“四是大姐所說的減免賦稅。陛下頒佈了免稅令,還遣使到災區宣慰豁免,這本是安撫民心的好事??墒且恍┑胤焦賳T在災害發生後,仍加緊向災民徵稅。等免稅令傳達到災區後,徵稅工作已基本完成,陛下,您的臣民們,只能虛受皇恩了?!?
太后看了身旁的書記官一眼,對方正奮筆疾書,將丞相四小姐的直言不諱記錄下來。
“五是常平倉。陛下,常平倉外有利民之名,而內實侵刻百姓,負責常平倉的地方官吏利用買賣糧食的權力與豪*商狼狽爲奸,侵吞陛下給的賑災銀子,再加上平時剋扣倉儲的糧食,利民之舉自然也就變成了與民爭利,這項制度,是落實不下去的。”
“所以救災五策,不過是紙上空談而已,甚至給了碩鼠貪墨之機,實乃禍國殃民!”舒瑾萱字字句句,聲聲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