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槍看了一眼佇立在江岸的萬青山,說道,“或許正是他無帝王實權,才讓他成爲了一個好皇帝吧”
萬青山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或許吧”
說完,他似乎有意岔開談論光緒皇帝的話題,說道,
“不管我舊日的部下們,是否能夠出山前來助陣,我們要做的事情,都應該繼續往下進行,談談龍脈的事情吧,關於這個你是行家”
張鐵槍說道,“再等一等,天黑之前,冬月就能回來了”
“她去了哪裡?”
“蒙古高原。”
就在這時,突然一聲銳嘯刺破蒼穹,萬青山擡起頭向天空中望去,只見一片巨大的黑影猶如一個磨盤,遮住了頭頂的天空,
“來了”
張鐵槍仰望天空說了一句,隨即收起固定小船的繩釺,將小船快速劃到岸邊。
那是一隻巨大的金雕,展開雙翅,在峽谷瀑布上方盤旋,由於距離甚遠,隱約間方纔能夠察覺到那句雕的後背上跪坐著一個人影,
不大一會兒的功夫,那金雕緩緩向地面上下落,在掠過江面時,所夾帶的氣流,揚起陣陣漣漪。
金雕落定後,一名身穿緊身的戶外翼裝滑翔衣的女子,從上面跳了下來,或許是爲了長期高空作業行動時方便,
那女子帶著黑色的鴨舌帽,將滿頭長髮向上紮起,並掖在了帽子裡面,顯得很是幹練,
她的長相很清秀,渾身上下透著一種在世外桃源中成長起來的,不參雜外界污染的靈氣,
唯一的缺點就是她的左腳略微有些殘疾,在走路時顯得一瘸一拐有些吃力。
或許,這也是她當初被人遺棄的原因,而張鐵槍將其收養後,傳授其可以與百獸飛禽相互通靈的本事,
就是想讓她在翻山越嶺,勘察山水地脈的時候,可以用飛禽百獸當成自己的“代步工具”。
那名年輕女子落一瘸一拐的走到萬青山與張鐵槍身邊,將挎在胸口的高倍數單反相機轉到身後,
從自己身後的揹包裡面拿出一疊照片,和一張山水陣圖,遞給張鐵桿,
簡單的說了一句,“都拍好了”
然後就走到一邊,從漁船裡拎出一桶江裡的魚,去給金雕餵食了。
萬青山意識到這個姑娘不愛說話,這或許是她因爲自己的自身原因,有些天生的自卑,
也或許是她從小就在山野河川之間長大,與外界接觸少的關係,平時的生活來源,
就是靠她從各種高空的角度,俯瞰大地時,拍下的攝影照片,寄給一些相關需要的媒體和雜誌社換取的。
張鐵槍將手中的照片遞給萬青山,又將那隻山水陣圖展開,
說道,“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
因爲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山勢就象龍一樣變化多端,故以龍稱呼。
平地也有龍脈,其標誌是微地形和水流。對龍脈好壞的看法,是審定山脈的長遠,辨別山脈的大小興衰如何。
山脈來得綿遠者,發富亦綿遠,山脈來得短促者,發富亦短促。總之,風水龍脈大致反映了我國的山脈走向,
風水學把綿延的山水稱爲龍脈。
最初的龍脈源起於西北的崑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
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每條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藏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據記載軒轅時期,華夏大地上大龍脈有上百,小龍脈有九千。到了近代,尤其是現代,
經過人們不斷的河水截流,林木砍伐土地開發,以及城市文明的不斷擴張,能夠找到的小龍脈還有二十餘脈,
大龍只有那用來穩定華夏大局的三大主脈,這三大主脈若是被動了,那麼華夏文明也就岌岌可危了。”
說到這裡,張鐵槍將手裡的地勢圖捲了起來,又翻起了那一堆照片,照片拍攝的角度都是高空俯視,
裡面的內容都是風景秀麗且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懸崖絕壁和瀑布山澗,
萬青山看著那些照片裡面被拍攝的地點,頗爲讚歎的說道,“這些都是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龍脈聚集地,皇家的紫薇符鎮
最初的華夏龍脈從西部崑崙山上流出來,匯成三大主龍脈,主龍脈中又分出無數條支脈,像是老樹盤根一樣,在土地裡無限延伸,
靈氣遍及中華大地。不知道這些道理,是無法建立一個王朝的,每一個王朝的建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就是先找到一條地下龍脈的支流,然後建立一個龍脈的聚集地,以這條支流爲引線,將所有龍脈的靈氣,都牽引到那裡。”
張鐵槍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是炎黃子孫們從老祖宗那裡繼承下來的智慧,讓人們懂得該如何將祖先遺留給後代子孫們的力量利用起來,
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若是按照每一代王朝牽引龍脈流逝所建立起來的聚靈地劃分,龍脈的數量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條,
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黃河流域中嶽嵩山一帶;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
秦朝的龍脈在咸陽;漢朝的龍脈在豐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
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fèng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
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其實龍脈的具體位置是很難確定的,並且大多數龍脈都是依山傍水而生,
山水若被頻繁改動,龍脈聚靈之地必有所傷。”
張鐵槍向萬青山看了一眼,“只是我想不明白,爲什麼華夏龍脈的源頭,到了滿清王朝之後,就停止流動了?
就好象是被這一方面的高手,用特殊的手段封住了一樣。
每一個王朝在覆滅之時,這些關於國運和龍脈的資料,都是由你們這樣的特事組織,交給下一個接替統治的王朝,並且爲他們觀天相摸地脈,
建立凝聚靈氣的龍脈聚集地,可是爲什麼到了清朝結束之後,我就再也摸索不到華夏龍脈源頭被牽引的地點和動向了呢?
你能告訴是因爲科技文明在全世界的普及,讓人們不再重視或者不再相信這些老祖宗留下東西?還是你們這樣的組織,
故意沒有做好改朝換代時特殊事物的交接工作?
當年你奉光緒皇帝之命,潛入長白龍脈聚集地,在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張鐵槍從一堆照片裡,挑出一張拍攝著長白山瀑布飛流直下的照片,遞到萬青山的面前,看著他的眼睛問道。
萬青山接過照片,遲疑了很長的時間,似乎在有意的迴避著什麼,說道,
“從清朝滅亡到民國時期,是一個十分動盪的時期,是一個很多古老和很多新生的事物發生碰撞的時期,
在那個時期國門大開,很多人的思想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變得錯綜複雜翻天覆地,也不知道該究竟走向哪一條路線。
就重修龍脈一事而言,屠九仙曾向蔣先生推薦過諸多靈山妙川,蔣先生時下心高氣傲,認定了要將民國龍脈的聚集地定在崑崙山,
然而西部崑崙山是中華第一聖山,也是華夏龍脈的起源,立朝立代沒有人敢拿來用,但蔣先生不懂風水,卻認定了崑崙爲大,非要這麼做。
而民國立國,實際統治範圍也就江浙幾省,從距離的角度來看,行走在地下的靈氣脈絡,無法與之形成完整的來去迴路,
這也就導致了後來發生的一系列無法挽回的事情,靈氣渙散,人心也無法凝聚.....
不過,崑崙確實乃龍脈之源,一直到現在還沒有被啓用,不知我中華何時才能將架龍脈馭崑崙。
如到那時,纔是真正中華復興之時,強唐當有十倍”
張鐵槍說道,“如果你能認可我的想法,你的那些舊日的部下能夠迴歸,再加上那個叫郎天義的年輕人身上的強大能量體,
說不定我們可以在這個時代式一事,將從滿清覆滅,便四散凍結的華夏龍脈,重新引回西部崑崙山。”
萬青山陷入了一陣沉思。
張鐵槍看他一臉憂心忡忡的樣子,問道,“萬老哥,你還沒回答我剛纔的問題,
爲何到了滿清覆滅,我就再也摸不到長白地下龍脈的流向?即使民國龍脈聚靈地沒有建立成功,導致靈氣四散,
但是滿清的龍脈聚集了二百多年,大部分的靈氣應該仍然聚集在長白飛瀑的下面,爲何我卻摸索不到它的流向,
只能夠感受到像是嬰兒一樣微弱的脈搏?你當年在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萬青山繼續沉默不語,良久,他擡起頭,向著已經見黑的天空中看了看,
說道,“這是個十分漫長的故事,等他來了,我帶你一同去看一看”
小道秘聞,關於高麗被日寇13顆龍釘釘死龍脈
關於這件事情,雙方韓國日本都一直忌諱,所以比較少的透露,大概的是這樣。
當年日本在朝鮮,在以前的朝鮮皇宮大殿等處釘下了鐵釘,據說這些釘子全都是在日本本土特製,
使用的全是日本武士們從前刀具的刀條,稱之爲“大日本最勇敢武士的靈魂”,要用祖先來鎮住整個朝鮮。
但是這遠遠不夠,當時日本一個特別行動小組,以“繪製新式軍用地圖”的名義在絕對的秘密保護下在朝鮮進行爲時一年多的勘測。
最後獲得整個朝鮮地區的龍脈。在第二年,365根木樁被釘在了全朝鮮的365個秘密地點取一年365日之意,具體位置根本無從知道,
而且他們使用的全是容易腐爛的木料,這樣就絕對沒法找到,更無法拔出來了。
當時除了壓住朝鮮,更重要得是要釘住中國,後來在東北滿人“龍興之地”也有大量的木樁被釘在大小興安嶺以及鹿鼎山等處。
小道秘聞,真假難辨,僅供娛樂,切勿當真
(手機百度搜【你不知道的第三世界+新書啦】手機閱讀點碰翻頁,護眼.省電.省流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