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6章 糜爛

八月初一日,歸德府城。

此地便是後世的商丘市,人傑地靈,千年來,涌現出大批帝王將相,名人豪傑。

孔子祖籍在此,劉邦在這裡斬蛇起事,張巡在此力抗安祿山十萬大軍,趙匡胤曾在這裡發跡,司馬相如、范仲淹、蘇軾等,都在此處留下痕跡。

不過這座城池,也是兵禍天災頻發之處,此時在城北拱辰門之上,歸德知府李振珽,正心情沉重地看著外間,數不盡的流賊,黑壓壓似乎將大地都鋪滿了。

舉目望去,不但鄉野的平原,便是外城,也被他們的兵馬佔據。

歸德府城的佈局,便是非常獨特的外圓內方樣式,城牆、城湖、城郭三位一體,猶如一枚巨大的“古銅錢幣”,弘治年建城時,便取象天法地、順天應地、取法自然之意。

嘉靖年又建城郭,兼爲護城大堤之用,外城圓形,內城方形,最終形成外圓內方的獨特格局。

因有護城大堤,兼城池有巧妙的排水系統,就算黃河不定期的漫、溢、決口,也無法對歸德府城造成大的威脅。

不過城郭雖然寬厚,畢竟只是防水之用,大堤太長,高度也不夠,如需防守,城內兵力一樣不足,只得放棄,盡守內城,只餘城南的雎陽古城南門。

好在府城城牆高厚,四面是護城河,南面更是寬闊,寬達一里多,長近三裡。

雖是護城河,稱之湖泊更恰當,河水下面,淹沒著春秋宋國時都城、秦漢與隋唐時的睢陽城、宋朝時的應天府南京城、元時的歸德府城等六座古城。

所以雖然流賊日夜猛攻,府城還是防守到現在。不過最後能不能守住,李振珽心中沒底,東門,西門,北門,幾座城門處,河水都相對狹窄,而且長年乾旱,護城河水位枯竭不少。

流寇別的不多。就是人力多,他們日夜的推泥填河,慢慢護城河許多地段,快要被他們填上了。

“城池可以守住嗎?”

李振珽心中喃喃說道。

流賊攻城已經多日了,用盡了各種方法。護城河兩岸,盡是各種殘破的器械,人馬的屍體,特別城南外城古城牆外間,那片狹窄的地方,城牆下端,堆滿了流賊的屍體。流淌出的鮮血,甚至凝固成紅褐色。

流賊甚至動用船隻,四面護城河中,頗留著一些破損的小船。還有內中的屍體。

正想著,腳步聲響起,一個身形壯實,頭頂輝纓。身罩戰袍的將軍來到李振珽身旁,卻是歸德府的楊參將。

此時他臉上帶著濃濃的疲憊之意。說道:“府尊,流賊攻城多日,然援兵遲遲沒有消息,末將擔憂……”

李振珽略心中一顫,這也是他擔心的。

眼下歸德府局勢,到處都是流寇,兵馬恐有數十萬之多,如此多的賊子,四面的官兵,個個心驚膽戰,能守住自己防地就不錯了,又談何前來救援?

依李振珽知道的,黃河對岸的山東地界,那些山東兵馬,只是隔河嚴守,對李振珽的請援,置之不理。

東面臨近的南直隸鳳陽府,鳳陽總督馬士英,也是嚴守防線,甚至將在廬州的總兵黃得功,調到中都,對歸德府的戰事,一樣不理,他當然振振有詞,他是鳳陽總督,河南之事,不歸他管轄。

他現在最擔憂的,反是流賊源源不斷進入徐州,若漕運阻斷,他這個鳳陽總督,也有責任,更是顧不上別人。

所以看來看去,四面竟無援兵,督師丁啓睿,領左良玉等人,在汝寧府磨磨蹭蹭,開封城的官將,也不知打著什麼主意,援救兵馬遲遲未來,現在更內外消息斷絕,不知外界之情。

歸德府城內,眼下唯有楊參將的營兵二千多,怪不得他心事重重,擔憂守不住城池。

沉默良久,迴轉身來,眺望城南的張巡祠,李振珽最終慨然道:“不管有沒有援兵,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吾等身爲地方父母,又豈能懼賊怕事?眼下百姓盡入保,內外城無隙地,吾等護衛鄉梓,義不容辭!昔年張中丞守睢陽,千古佳話,振珽不才,願效仿一二,便是死,也讓流賊知道,我大明並非無人。”

看李振珽決然神情,他已然鬚髮皆白,舉止有若老頭,然楊參將知道的,李知府不過四十餘,與自己年紀相當,觀其外貌,已若自己父親一般。

想想李知府平日做的一切,他心中熱浪涌起,他是耿直之人,大聲說道:“爲國征戰,吾等本份,願執鞭墜鐙,跟隨府尊左右。”

李振珽深深施禮:“護土有責,拜託將軍了。”

一番話,反讓二人放下一切,最多,便是殉城戰死罷了。

他們更加仔細商議軍務,單純依靠官兵,兵力單薄,長久下去,是難以守住城池的,必須多建社兵鄉勇。

歸德府本地中,軍戶出身的地方望族衆多,這些擁有世襲特權的軍事權貴們,很多人都擁有私人武裝,這些人的後代,甚至由科舉入仕,在歸德府等地,形成一個個頗有勢力的世家大族。

雖說因此鄉宦豪強勢力惡性膨脹,造成歸德府當地各類矛盾異常尖銳,平日,這些宗族豪強也對官府政令陽奉陰違,李振珽的白頭髮,很大部分是由這些人造成的。

不過他們宗族凝聚力強,也與流賊勢不兩立。

他們知道,流賊破城後,決對不會放過他們,畢竟他們都是大戶,守城意志,頗爲堅決,這些人名下力量,可以納入守城之中,便若當年洛陽守城戰的社兵一樣。

當地的士子,也堅決站在官府這一邊,此時侯方域、吳伯裔、吳伯胤、賈開宗、徐作霖、張渭等人,在府城組建雪苑社,時稱雪苑六子,他們就來往奔走,勸說城內鄉宦豪強,同心協力,共抗流賊。

若有這些士紳相助,城內守軍力量,估計可以達到五千,府城可以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特別城內官兵中,很大部分還擁有精良的宣府鎮鳥銃,在守城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是李振珽依靠與王斗的關係,從宣府鎮買來的,王鬥是念舊之人,不但給其價格上優惠,而且在鳥銃出售供不應求的形勢下,份額名單,優先向李振珽傾斜,贈送的子藥,也比常人多得多。

往日裡,李振珽因此飽受當地士子攻擊,不過眼下,皆成彼高瞻遠矚之舉,受到府城上下稱讚。

購買來的鳥銃,他也以優惠的價格賣給楊參將,這也是二人交情良好的原因之一。

“援兵不知何日方到,子藥需節省使用。”

二人細細商議。

“庫存之火藥,雖威力不如宣鎮犀利,也可使用,鉛子不合式的,可令人個個挑選……”

……

八月初三日,流賊攻打甚急,正當李振珽與楊參將皆上城咆哮指揮作戰的時候,忽然他們陣中鳴金收兵,潮水般的退了下去。

李振珽與楊參將大喜,站在城頭看去,見衆賊拔營,賊馬飛奔,揚塵蔽日,往東南而走,二人互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喜悅,難道援兵來了不成?

果然在下午,便有哨騎奔來,卻是靖南伯曹變蛟,寧南伯王廷臣的麾下,言二位伯爵大軍,已離歸德府城不遠。

府城上下聞聽,都是一片雀躍,援兵果然來了,還是邊鎮有名的強軍,這下歸德府無憂了。

果然初四日,曹變蛟與王廷臣,便各率正兵營先至,滾滾鐵騎,看得李振珽等人更是信心大增,初五日,二人的步兵營也至府城之下,合起來便有馬步官兵近萬人。

往日裡,各州縣、衛所、府城,對官兵過境,向來報著恐懼排斥的心理,不過此時歸德府上下,對曹變蛟、王廷臣的到來,都非常的歡迎。

官兵雖會有騷擾百姓之舉,然總比流賊破城要好,況且二位伯爵麾下,軍紀相對嚴明。

這些兵馬也精銳無比,怪不得可以嚇跑城外鋪天蓋地的賊子,以李振珽的眼光來看,他們雖然不如靖邊軍,然也是大明有數的強軍,楊參將等本地兵將,更是驚若天人。

雖然吃力,李振珽儘量供應前來的近萬兵馬糧草,當然,他們也希望境內流賊可以儘早剿滅,畢竟以殘破之一府之力,想要供應糧草,還是困難了些。

曹變蛟與王廷臣在府城暫留數日,休養兵力,二人分析敵情。

他們兵馬到達後,大股流賊,似乎往南直隸的徐州,鳳陽府流動。

不過境內睢州、寧陵、柘城、鹿邑、夏邑、還有鄰近的南直隸豪州等處,都殘留了不少大小股的流賊兵馬,這些流賊,可以先行剿滅,清靖歸德府地方。

而且曹變蛟、王廷臣二人成功逼退歸德府下流賊大軍,消息傳到開封與汝寧府,那方的督師丁啓睿,總兵左良玉等人都是心動,也想領兵前來剿賊。

流賊方略已變,不再逼向開封,己方自然不能長久停留原地。

甚至此時任丁啓睿副手的保定總督楊文嶽,在丁啓睿傳檄下,也想率虎大威,副總兵,標下中軍都督僉事姜名武等,逼來歸德府,只有河南巡撫高名衡還在猶豫,留陳永福在開封城不動。

鳳陽總督馬士英鳳則是大怒,上書彈劾曹變蛟、王廷臣,劾二人驅趕流賊進入南直隸各府,糜爛國事。

各方蠢蠢欲動,十數萬兵馬,似乎都被流賊調動起來,卻不知基本依著當時李定國謀獻的方略行事。

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56章 剿匪生財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662章 思想第790章 監國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754章 安慰第475章 塞外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264章 突圍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589章 所見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65章 爭奪第557章 銀冬瓜第192章 不負你第542章 暗殺第626章 信念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660章 清洗第120章 大敵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426章 集結第590章 希望(下)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621章 紅顏第1章 火路墩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824章 完了第823章 騎海第490章 序幕第590章 希望(上)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812章 恐懼第95章 仁與義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823章 騎海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768章 各方第763章 惡之花第264章 突圍第206章 昌平第489章 密信第209章 分兵第99章 不屈第519章 等待第774章 越急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369章 福王第122章 防務第186章 命運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748章 鼠疫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662章 思想第475章 塞外第742章 過溝第9章 殺奴!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634章 到了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270章 合兵第247章 血海下第791章 顫慄第113章 隨我上第686章 溫疫論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784章 算計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40章 上官視察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726章 登塬第562章 雌雄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639章 淚水第743章 南門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145章 處決(上)第198章 留守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68章 對戰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335章 驚駭
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56章 剿匪生財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662章 思想第790章 監國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754章 安慰第475章 塞外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264章 突圍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589章 所見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65章 爭奪第557章 銀冬瓜第192章 不負你第542章 暗殺第626章 信念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660章 清洗第120章 大敵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426章 集結第590章 希望(下)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621章 紅顏第1章 火路墩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824章 完了第823章 騎海第490章 序幕第590章 希望(上)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812章 恐懼第95章 仁與義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823章 騎海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768章 各方第763章 惡之花第264章 突圍第206章 昌平第489章 密信第209章 分兵第99章 不屈第519章 等待第774章 越急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369章 福王第122章 防務第186章 命運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748章 鼠疫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662章 思想第475章 塞外第742章 過溝第9章 殺奴!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634章 到了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270章 合兵第247章 血海下第791章 顫慄第113章 隨我上第686章 溫疫論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784章 算計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40章 上官視察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726章 登塬第562章 雌雄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639章 淚水第743章 南門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145章 處決(上)第198章 留守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68章 對戰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335章 驚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沙田区| 弋阳县| 巴南区| 佛山市| 井冈山市| 宜兰市| 罗甸县| 瑞金市| 鄱阳县| 南华县| 林州市| 本溪市| 浙江省| 安阳县| 永川市| 尚义县| 南乐县| 吉安县| 漳州市| 徐州市| 阆中市| 阜城县| 沾化县| 长春市| 措勤县| 平湖市| 宝丰县| 日照市| 永泰县| 木里| 望奎县| 文化| 西畴县| 泸水县| 绿春县| 镶黄旗| 乌海市| 乌苏市| 长顺县| 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