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0章 序幕

陰影中,馬科神色不定,對著眼前鋪開的信紙,一會咬牙切齒,一會又神情猙獰。

他顫抖地拿起毛筆,沾上了墨汁,往日輕飄飄的紫毫筆,此時卻感覺重若千鈞。

這不比先前派人悄聲聯絡,這種親筆信,更寫上了明軍一部戰略部署,算是私通敵寇,一旦事情敗露,就是身死族滅的下場。爲了爭端意氣,這真的值得嗎?

他心中天人交戰,久久難以下定決心,身旁的馬智仁也大氣不敢出一下,乖巧地縮在一旁,不發一言。

馬科的身體顫抖得越發厲害,他努力說服自己,不斷回想在王鬥那邊受到的屈辱。若信送出後,能讓王鬥遭受重大損失,便是冒這個險,也是值得的。

而且說不定韃子將注意力轉到靖邊軍那邊,自己因此在石門山立下大功,以後那該死的王鬥,也要看自己的臉色。

他定了定神,終於下定決心,筆走龍蛇,快速地書信一封。他從文貴武賤的時代過來,爲了附合風雅,曾下狠心苦練書法,此時馬科寫的楷書,便是一般的秀才都比不上他。

不過馬科留了個心眼,堅決不簽上自己的名字,不蓋上印鑑,這也是爲自己留條後路,便是韃子不信,他也不會再進一步。

如此事情萬一敗露,自己也有辯別的餘地,目前他在大明,擔任一鎮總兵,過得有滋有味,除了在王鬥面前如同孫子,餘者他還是滿意的,別的想法倒沒有。

除此之外,他還畫了一張帛圖,上面繪畫了某些路線最後將帛圖與信箋都裝入信套。

他並不立時將信封交於馬智仁,只是默默又點起煙桿,嫋嫋的煙霧,將他身體又籠罩在內,使他神情看起來,陰鷙得難以形容。

良久,馬科陰惻惻道:“你派去的那人,可靠嗎?”

馬智仁連忙道:“大帥放心,決對可靠。”

馬科目光犀利的盯著馬智仁看了一會閉上眼睛道:“我忘了,他叫什麼名字?”

馬智仁忙道:“馬盡忠。”

他小心翼翼道:“大帥您忘了?崇禎九年時,您曾救了他家人的性命,從那日起,盡忠兄弟,就決意爲您效死。昨日他出外聯絡時,就在牙縫中塗上毒藥一旦不成,就自盡以報您的恩德,此人決對可靠。”

馬科驀然睜開眼,目光中帶著無比的銳利,看得馬智仁渾身一抖

隨後馬科淡淡道:“好,待他辦事回來後就按陣亡親衛的待遇,給他在山海關的家人,送去一百兩撫卹銀子。”

馬智仁心中一顫,不過看馬科瞥來,眼中煞氣逼人,語氣僵硬地道:“是,小的明白了。”

馬科抄起案桌上的信箋盯著馬智仁的眼睛將信交給他:“辦事吧。”

馬智仁臉色煞白,額頭上也佈滿汗水,連聲道:“是是,小的這就安排。”

將信箋揣進懷裡急匆匆的出去。

馬科抽著煙桿,看著馬智仁的身影若有所思,看馬智仁就要踏出帳篷,忽然道:“對了馬盡忠昨日出去時,一路可是順利?”

馬智仁回過身來有些不明白,不過還是答道:“大體順利,就是靖邊軍哨騎四出,好是費了一番周折。”

如霹靂一聲響,重重擊打在馬科心上,一時間,他的臉上,蒼白得沒有絲毫血色,他顫聲道:“你是說……馬盡忠有可能……路上遇到靖邊軍哨騎?”

他猛然喝道:“回來。”

馬智仁驚道:“大帥……”

馬科焦急地吼道:“回來!”

馬智仁呆若木雞,吃吃地道:“大……大帥,您這是怎麼了?”

馬科忽然一把癱到地上,衝馬智仁有氣無力招手,語氣中還帶著哭腔:“快回來。”

馬智仁終於反應過來,看馬科詭異的樣子,他膽戰心驚,急忙快速走回。

他神情忐忑不安,不知道大帥怎麼了,神神道道的。 卻見馬科不知哪來的力氣,一把高高躍起,搶過他懷中的書信,然後敏捷地取出火摺子,晃了晃,將書信就著火星,快速點燃起來,看得旁邊的馬智仁目瞪口呆,更是摸不著頭腦。

直到書信全部化爲灰燼,馬科才鬆了口氣,他扶著案桌,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心有餘悸。

似乎他又想起什麼,一把看向馬智仁,低喝道:“去,現在就去將那馬盡忠殺了,半刻鐘之內,我要看到他的腦袋擺在我面前!”

馬智仁心驚肉跳,大帥的反覆無常,讓他有若身伴虎狼的感覺,他不敢怠慢,低聲應了一聲,急匆匆出去了。

看馬智仁出帳而去,馬科似乎瞬間蒼老幾歲,良久,他嘆了口氣:“既生瑜,何生亮。”

寅時,王鬥被人叫醒,聽完身前一人的稟報,他淡淡道:“知道了。”

崇禎十四年八月十三日,一大早。

朝霞在天邊露出粉紅的曙光,從空中往黃土嶺東北面看去,從山嶺下的平川,一直到小淩河西岸,皆佈滿如蟻般的人潮。

這一帶的地勢地表,大致是西北面高,東南面低,一條條幹枯的河流,順著西北高地,縱橫流淌,匯入了東面的小淩河處。這些河流,形成一處處灌溉方便的平川之地。

然順著田家溝再往東北,便是石門山與小淩河相夾間,形成的一道狹窄河谷地帶。順著這河谷地蜿蜒朝向西北,倒可以一直通向錦州城池東面的小淩河旁。

而田家溝北去不遠,是一處稱手水營的地方,河的東面不遠就是小淩河堡。小淩河堡明時是處驛站,兩岸交通頻繁,因爲該河段是擺渡行船要道,衆多船家彙集這裡,就形成了一個營地。

此時這個營地早被清軍佔據,而且在前方的百步之處挖了一條深深的壕溝,隔斷了山與河之間的聯繫。

同時的,從水手營地西面過去,地勢由低到高,一座座山嶺起伏,一條條的東西走向,如階梯似的,由北往南,一直蔓延到離黃土嶺不遠。這便是錦州城東乳峰山東北的石門山。

比起往日,現石門山上駐守清軍己是不多,飄揚的旗號,便是八旗滿洲正白旗一部、高麗軍一部,甲兵一共不到三千人。當然,數千的雜役阿哈,關鍵時刻也可以算是戰力。

這些清軍從山上看下去就見東南的平川地上,密密麻麻盡是明軍的各色旗幟,滾滾的人馬,似乎要將山與河之間的地帶填滿了。

人馬過萬,就有不可勝數之感,眼前明軍有多少怕三、四萬之上吧?

就算鄙視明軍的戰鬥力,這種兵如潮水的感覺,還是讓山上許多清兵喘息一片,那些高麗兵,更是面無人色。

明軍主力,真的要攻打石門山啊?己方區區人馬,這守得住嗎?

乳峰山城上越來越胖的皇太極持著千里鏡,一動不動地眺望東面的明軍。看他們黑壓壓人海,無邊無際的陣列,由南向北正緩慢而不斷的前行。

看他們旗號,當是吳三桂,馬科,唐通等部其中又以馬科,唐通部爲前軍吳三桂部爲後軍。

皇太極還注意到,幾部大軍後方,明國總督洪承疇的大旗也豎在那邊,他最關注的王鬥,他的浪濤日月旗,同樣擺在洪承疇身旁。

“明軍真的攻打石門山了?”

皇太極心中尋思,不過他注意到,王鬥等人,並未結陣出戰,他們的兵馬,還集在營中。看此時王鬥等未出戰的明軍將官,都只帶了一些親兵護衛罷了,他們是押陣還是觀戰?

他們會不會參與攻打石門山,最後將主力彙集到錦州城東?

皇太極不能作出決定,當然,也可用此時戰場,擺不開那些多兵馬爲由,解釋他們未參戰的現象。

皇太極尋思的時候,清國各臣,同樣關注明軍動靜。豪格站在皇太極身旁,也是一眼不眨的看著山下,平日裡那種桀驁不馴的神色少了很多,顯然當日之戰,阿濟格的死,對他觸動很大。

代善撫著上脣花白的鼠須,低頭沉思,他旁邊的多爾袞若有所思,只有他身後的多鐸東張西望的。

戶部承政英俄爾岱這時哈哈大笑,對皇太極道:“奴才恭賀皇上,皇上明見萬里,南蠻果然入我觳矣。”

他此言一出,立時身旁的清國各臣諛詞如潮,皆稱大清兵猛攻錦州後,果然明軍坐不住了。看他們此時佈局,便是主力朝石門山,小淩河邊進發樣子,待他們佔據石門山,兵馬要渡過小淩河,定會在河水兩岸流盡鮮血。

豪格更佩服地道:“當日議事,我等不能決烏真哈超炮營所在,皇上立排衆議,不被明軍牽著鼻子走,果然他們現在中計了。到時靖邊軍來到河邊,他們的重炮要過河,哪是那麼容易?而我炮營數百門火炮可從容佈陣,介時火炮齊射,過河的靖邊軍定然傷亡慘重,爲我大清,除此禍害!”

眼前的情形,皇太極也頗爲滿意,自己苦心孤詣,終見成效,怎能不讓他欣慰?

他多日陰沉的臉上露出笑容,說道:“我大清騎射立國,當以己之長,擊彼之短,死守山嶺,終是無用,還得野地浪戰!”

他感慨道:“朕讀史,知金世宗真賢君也,當熙宗及完顏亮時,盡廢太祖、太宗舊制,盤樂無度。世宗即位,恐子孫效法漢人,諭以無忘祖法,練習騎射,後世一不遵守,以訖於亡。我國嫺騎射,以戰則克,以攻則取,往者巴克什達海等屢勸朕易滿洲衣服以從漢制,朕惟寬衣博鮹,必廢騎射,當朕之身,豈有變更?恐後世子孫忘之,廢騎射而效漢人,滋足慮焉,爾等謹識之!”

山城上的清國衆臣肅然聽著,齊聲道:“皇上聖明,奴才等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612章 勝利第539章 離去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13章 捷報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74章 雄心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8章 誰敢同行?第712章 福星第616章 糜爛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646章 獎賞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779章 絕望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260章 援兵第156章 隨軍第814章 衝陣第192章 不負你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44章 毒煙彈第377章 內應第722章 打糧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381章 決戰(上)第662章 思想第21章 地窩子第617章 重圍第85章 揚眉吐氣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26章 外柔內剛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10章 分銀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72章 貧窮第471章 報捷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647章 情報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808章 拉開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177章 驅逐第248章 對策第283章 盡殺第789章 彙集第381章 決戰(下)第330章 密謀第175章 馬上風第485章 遇敵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680章 責任第145章 處決(上)第95章 仁與義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826章 吾鄉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428章 中暑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740章 預備第457章 首級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79章 示範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584章 鐵廠第247章 血海下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816章 鐵線第59章 烏合之衆第653章 報紙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486章 激鬥(下)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668章 緩衝第588章 紫荊關第319章 新的天地
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612章 勝利第539章 離去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13章 捷報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74章 雄心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8章 誰敢同行?第712章 福星第616章 糜爛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646章 獎賞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779章 絕望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260章 援兵第156章 隨軍第814章 衝陣第192章 不負你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44章 毒煙彈第377章 內應第722章 打糧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381章 決戰(上)第662章 思想第21章 地窩子第617章 重圍第85章 揚眉吐氣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26章 外柔內剛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10章 分銀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上)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72章 貧窮第471章 報捷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647章 情報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808章 拉開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177章 驅逐第248章 對策第283章 盡殺第789章 彙集第381章 決戰(下)第330章 密謀第175章 馬上風第485章 遇敵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下)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680章 責任第145章 處決(上)第95章 仁與義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826章 吾鄉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428章 中暑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740章 預備第457章 首級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79章 示範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584章 鐵廠第247章 血海下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816章 鐵線第59章 烏合之衆第653章 報紙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486章 激鬥(下)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668章 緩衝第588章 紫荊關第319章 新的天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化州市| 清远市| 满洲里市| 白朗县| 怀来县| 三门县| 四川省| 通化县| 德阳市| 沐川县| 马尔康县| 南郑县| 巴彦淖尔市| 巩留县| 青冈县| 三门县| 南靖县| 大渡口区| 岳普湖县| 鲁甸县| 遵义市| 神农架林区| 武隆县| 安徽省| 台东市| 宜君县| 姚安县| 溆浦县| 财经| 江安县| 靖安县| 巴林右旗| 黄龙县| 曲阜市| 昌图县| 横山县| 孟津县| 故城县| 花垣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