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4章 羣魔亂舞

老白牛:有書友問起土木堡顯忠祠還在不在,有在,不過現在在村委會大院內。

還有,有書友問起操守是什麼,這是當時九邊軍鎮各城堡一種駐守官職,相當於千總吧,防守把總,操守千總。

……

此時李邦華一行卻是在一個當地人稱爲曹堡莊的地方,這個市鎮已經離州城不遠,頗爲靠近涿鹿山。

這算是一個綜合性的市鎮,附近有著好幾家的縫衣廠、肉瓷罐廠、臘肉坊、蜂窩煤坊、鐵釘廠、石灰廠,磚窯坊等,廠坊人口的增多,使得原本只是普通村子的曹堡莊越發越大。

村民們最初靠出租房屋過日,後又開始經營各類雜貨、飯鋪等小商店。再隨著各類運輸商隊的到來,如雨後春筍似的,形形色色的各類客棧與茶館也誕生了。又有儲存商貨的榻房,一座座架起。

現在這個市鎮已經極爲熱鬧,藥鋪、旅店、茶館、酒家、果鋪、米鋪應有盡有,人流穿梭如織,說書的、唱戲的一樣入駐,還有一家青樓也順著潮流開門營業。

原本李邦華聽馬國璽說還有一家賭場的,但被當地官府雷霆打擊後,領頭人被抓到礦山去服苦役,該賭場灰飛煙滅了。

還因開賭場是本地人,知法犯法,罪加一等,這傢伙將在礦山中渡過漫長的時日。

他老爹更受他連累,原本是保長的他,被免職了。

現在想要賭博者。只得去州城,那邊有一家合法的官營賭場。然明眼人都知道,那家賭場是宣府鎮情報司在經營開業。

最近鎮邊,還又新開設了幾家水車廠,卻是都護府要開發漠南,催生這些大型耕具的產生。還有製造馬耕使用的軛挽、拉犁、甚至大型耬車等廠坊設立,使得該鎮更爲熱鬧。

李邦華當然知道這類馬拉犁與耬車,區區一架耬車,一天至少可以播種一百畝地。早在漢武帝時期,便由粟都尉趙過發明,只是在北地一直使用較少,南方更不用說。

看那一架架耬車源源不斷運走,從街上一隊隊經過,顯然各地需求極爲旺盛,想想這些耕具到時開墾播種的數量。王鬥麾下經營能力的出衆,李邦華內心百味雜生。

早上又下了一陣雪,雖沒有將路鋪起來,但這種化雪之時,也頗有寒意。

這種天氣下,能坐在溫暖酒肆之內是一件很舒坦的事。

然顯然的。未到飯點便能在酒樓優哉優哉者,盡是非富即貴,特別以大商賈,廠主,本地人爲多。

他們一個特點。便是衣著較華貴,服飾較精美。很多人身上佩著刀劍,顯然擁有持刀證。

他們招牌,更是人手一張報紙,很多人手上嘴上還叼根雲煙。這是一種大煙卷,有點類似後世的雪茄,在宣府鎮出來才幾個月,便流行於鎮內高端階層。

聽說“雲煙”這名字還是永寧侯王鬥取的。

雲者,有高高在上,隱含華貴之意,取名雲煙,一聽這煙的檔次就很高。

最高等級是“宣府鎮牌”雲煙,又稱“紅雙喜”,一聽名字就吉祥討喜。

當然,這是最高端的雲煙,這些廠主們未必抽得起。

此時菸草在大明聲名極佳,除宣傳菸草可闢瘴氣、治頭蝨、殺害蟲外,還有治療風寒溼氣等功效,遼東關外,甚至一斤菸葉可換一匹好馬。

宣府鎮本地少種煙,加之菸草收稅極重,能吸菸的人,都擁有不小財力。酒樓中這些人,一般是抽第三等的“保安州牌”雲煙,就算如此,一盒雲煙,價值同樣不菲,他們也捨得買。

李邦華一直驚訝保安州富人之多,眼前區區一個小市鎮,這家高檔的酒樓內,此輩中人就坐滿了。

樓上樓下,盡是他們身影。

就見他們抽著煙,喝著酒,展著報紙高談闊論,不時發出陣陣大笑,甚至談到高潮處,有人還抽出自己佩劍揮舞,餘者一樣彈劍高歌,引發樓上樓下陣陣鬼哭狼嚎。

看他們舉止神態,從好的方面說,叫豪邁不羈,燕趙慷慨悲歌之士。但站在李邦華角度來說,這些人就是小人得志,得意忘形,實在是看不慣之極。

他們很多人在大談塞外大捷之事,顧盼自雄,陣陣狂笑中,紛紛說道。

“我靖邊軍是無敵的!”

“大將軍戰無不勝,塞外大捷,早在楊某意料之中!”

“滅了漠南,下一步就是漠北了!彈指間羣醜灰飛煙滅,試問羣雄,何人是吾軍敵手?”

“好!孫兄這話說得豪邁,當飲一杯!”

這些人喝了酒後,又開始齊唱《馬踏燕然》,嗆啷的龍吟聲,有兩個傢伙抽出利劍,伴著節拍,更開始起身舞劍。

他們離李邦華不遠,唱得他是坐立不安。

劍光閃閃,也看得他與馬國璽人等膽戰心驚,身旁隨員,同樣心驚膽戰。他們沒有持刀證,爲免麻煩,只潛藏了小匕首,看到長劍閃閃,豈能不懼?

李邦華有心離這些人遠一點,到樓下去坐,再一看,下方竟有十幾個人在舞劍。

他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心中一個勁在閃:“羣魔亂舞!”

好容易等這些人停了,他們又開始談起最新報紙內容,全民招募都護府吏員,發動民衆墾殖開發漠南等事情。

就聞他們紛紛道。

“沒說的,趙某必定響應大將軍號召,爲開發漠南,盡我綿薄之力。”

“嗯,某打算投兩千個銀圓,到塞外看看有什麼好機會。”

“大將軍從來不會虧待我們,諸君。不要猶豫,有本錢的。只管掏出來。”

“不錯,有句話叫搶佔先機,一步進,步步進,一步退,步步退!我等到這一步,靠的是什麼?就是佔了先機,吃了頭啖湯。看看原先那些死守田地的,有什麼出息?到現在連雲煙都買不起。”

“好,孫兄這話又說得對了,來,吾等再飲一杯!”

李邦華與楊國柱瞠目結舌,看鄰近的這些保安州人,隻言片語間。決定的投資本錢,已經超過銀圓一萬兩。

似乎他們對王斗的信服,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自己眼中的這些可惡之輩,卻是王斗的最堅定支持者,似乎王鬥作出什麼決定。他們都會不假思索跟從一樣。

確實,他們眼前過的好日子,也只有王鬥能給他們,換成他李邦華,第一步就是要收拾這些人。

李邦華還內心再次不是滋味。王鬥隨便在報紙上說說,就萬民景從。換成朝廷要號召民衆,是何等的困難?

讓李邦華略略舒服的是,這些人說的盡是官話,不是嘰裡呱啦的當地土語,會聽得順耳些。聽聞王鬥在宣府鎮大力推行官話,外來人有會言官話者,也較容易找到活計。

而且不得不承認,這些人粗鄙歸粗鄙,然人人識字量倒不少,非是白丁之輩,從他們儘可嫺熟觀看報紙就可以看出。

聽聞王鬥起家時,以種種手段在軍戶匠工中推行學識。識字者也可以更快被提拔,更容易發家致富,到了現在,至少在保安州之地,當地學識的普及率,甚至高過了江南之地。

特別靖邊軍中,更一色的知識分子,算大明唯一一隻高學識軍伍,畢竟他們年輕,可塑性更高。

好容易看這些人安靜了,只在議論吏員之事,言家中子弟的,可以送去報考,他們很多人子侄親輩,眼下都是靖邊軍的軍官,子弟有人從軍是一條路,從政,同樣是一條路。

不過他們中有些人丁口單薄的,就有人憂慮家中子弟皆從軍從政去了,怕到時沒人經營繼承家產,隨後話題就轉到現在宣府鎮很流行的專職管事頭上。

這種專職管事,是鎮內財力雄厚的大商人看到商機,專門推出的職業經理人,便若鄭氏等農行一樣,爲有大量田地,又無餘丁耕種的靖邊軍各級軍官經營產業,他們只管坐享其成便好。

這種新生事務,當然讓許多人猶豫觀望,這些保安州人商議的結果,便是自己還可以幹好多年,等將來再說吧。

他們議論聽在李邦華耳中,直有目不暇接,如聽天書之感。

越瞭解宣府鎮,就覺得這個地方越陌生,越令人恐懼,只覺一切皆是惡行惡狀,恨不得揮手掃滅一切,讓其迴歸正統來纔好。

……

還有,在路途中時,李邦華也看到了宣報時報的最新消息,不滿歸不滿,每一期報紙,他還是要看的。

王鬥號召民衆開發漠南,經微服私訪後,李邦華態度有所轉變,認爲這是好事,默認了,不反對。但當中的招募吏員消息,引起他的極大不滿。

吏員考覈制與科舉制誰優誰劣先不說,但朝廷選拔官員至少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

一是正,二是少。

所有能爲官者,皆是飽讀聖賢書者,他們又從童生、秀才、舉人、進士步步考覈,層層淘汰,最後才得以爲官,至少操守上,個人修養上,他們大部分是沒問題的。

而吏員是什麼人?

有句話,隨你官清似水,難逃吏滑如油,指的就是這些人。

這些吏,國朝初期,還由官府從地方上選取家世清白的百姓充任,個個還需有德有才。

然到了現在,各地盡由吏員家族把持,他們與地方士紳裡甲狼狽爲奸,皆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之輩。可以說,國朝大部分事情,就是壞在這些人手上。

畢竟地方官都有著籍貫迴避制度,大部分是外省人,土風不諳,語言難曉,當然就要聽吏胥的,甚至如木偶似的任他們擺佈。

等最終各官弄明白後,已經要到期滿離任了,所以他們存在感,遠遠不如地方吏、胥。

地方官終有任職時間,吏員則是一代代在本地生存,經常有“吏胥窟穴其中,父以是傳之子,兄以是傳之弟”,州縣實權盡入其手的痼疾,他們操弄地方事務,愚弄官員。

比如官員要加一升的糧,最後給你弄個一斗,甚至一石出來,這些加派,還盡入吏胥與鄉紳們腰包,卻讓頭頂的官員大人頂缸。

國朝加派三餉,全額纔有多少,真正加到百姓頭上,會是這樣天怒人怨嗎?還不是下面吏員乾的好事!

官員就算貪一點,一人也貪不了多少,加派多出部分,十成至少有七、八成是這些人貪了。

然後全大明一算,便是驚人數字。

所以,吏員的操守與修養不讓人放心,都護府任用此輩,危矣!

此爲不正。

還有,觀王鬥部門分得這麼細,招募吏員之多,百姓如何承受供養?

此爲冗!

可以想象宣府鎮與都護府未來冗官冗吏,百姓苦矣!

李邦華憂心忡忡:“永寧侯走入歧途了!”

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198章 留守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377章 內應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91章 顫慄第773章 真男人第458章 安排第622章 在哪裡?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1章 火路墩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459章 打響第454章 驚聞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589章 所見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665章 發佈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47章 豬圈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102章 炮擊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720章 二溝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544章 優勢第791章 顫慄第758章 聯絡第678章 交鋒第101章 來臨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7章 白甲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622章 在哪裡?第710章 胡寨主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755章 堅定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51章 鄧一腳第186章 命運第816章 鐵線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101章 來臨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79章 示範第511章 難支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759章 陌生第202章 哨探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38章 私人莊田第629章 過河第818章 碾壓第789章 彙集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455章 救援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48章 免稅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308章 傳說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569章 歸化司第478章 雞蛋第335章 驚駭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558章 反響第572章 公審第53章 畜場械鬥第67章 扮象第97章 捉生
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198章 留守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377章 內應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91章 顫慄第773章 真男人第458章 安排第622章 在哪裡?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1章 火路墩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459章 打響第454章 驚聞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589章 所見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665章 發佈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47章 豬圈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102章 炮擊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182章 巡撫陳新甲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720章 二溝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544章 優勢第791章 顫慄第758章 聯絡第678章 交鋒第101章 來臨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7章 白甲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622章 在哪裡?第710章 胡寨主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755章 堅定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51章 鄧一腳第186章 命運第816章 鐵線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101章 來臨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79章 示範第511章 難支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759章 陌生第202章 哨探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38章 私人莊田第629章 過河第818章 碾壓第789章 彙集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455章 救援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48章 免稅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308章 傳說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569章 歸化司第478章 雞蛋第335章 驚駭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558章 反響第572章 公審第53章 畜場械鬥第67章 扮象第97章 捉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秦安县| 杨浦区| 衡水市| 同德县| 琼海市| 舟山市| 融水| 揭西县| 库伦旗| 中超| 南丰县| 原平市| 扎囊县| 兰溪市| 剑川县| 锡林郭勒盟| 厦门市| 师宗县| 诸城市| 光山县| 乐山市| 稻城县| 双江| 抚松县| 虹口区| 河曲县| 尼勒克县| 宣武区| 肥乡县| 天祝| 高陵县| 乡城县| 渑池县| 轮台县| 凯里市| 江安县| 原平市| 石阡县| 峡江县|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