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9章 所見

日月浪濤旗,終於到了,所有人都激動起來,個個加快步伐。

很快的,他們就到達寨牆寨樓之下,寨牆上,一些頭戴帽兒盔,穿著深紅長身罩甲的士兵正在看著他們。

這些士兵,個個強壯彪悍,眼神銳利,充滿了壓迫力,比起外界的官兵,似乎不用武器,也能一個打好多個。

他們大多持著鳥銃,這種鳥銃,韓父等人曾在孫掌櫃的商隊鏢師中見過,兇猛難言,沿途匪徒如遇鬼魅,不由多看幾眼。

寨牆上方,一羣士兵旁,一個穿罩甲與腿裙的軍官,手上個拿著長長圓圓,可以伸縮的東西,對著這方的路眺望,還與旁邊一人低聲交流什麼,他的身旁,還停著一隻兇猛的獵犬。

那東西韓父曾經見過,好象是一種叫窺筒的東西,也有人叫千里鏡的,這東西極爲難見,想不到,這方一個普通軍官,卻能擁有。

進入寨門,見門的兩旁,還站著兩排手持鳥銃的士兵,他們個個臉色嚴整,目不斜視,從他們身上,可以感覺一種難以形容的銳氣,流民們有種進入不同世界的感覺。

衆人都不敢多看,好在這裡不收什麼入城費,也沒人盤問,他們匆匆經過寨門寨牆,入了裡面。

然後眼前一亮,就見寨牆後方,是一個極大的平場,容納萬人沒有問題。

此時平場上,或站或立,黑壓壓的滿是操各種口音的流民。各人身旁,什麼行李裝備都有,當然,大體以破爛難看爲主,平場邊端上,有一些在韓父等看來,強壯足以擔任家丁的,頭戴狐帽,身穿沒有內襯甲葉,沒有泡釘的短身罩身。腰間扎著布帶,戴著紅肩巾的人。

他們手上拿著短棍,似乎是幫役什麼,防止有人打鬧喧譁。維持秩序,聽他們說話口音,可能是馬水口,紫荊關這一帶的軍戶。

見又有一波的流民到來,一個幫役叫道:“午時正點開飯,還有一刻鐘的時間……不必擔心,本所粥飯全部免費。”

“免費施粥?”

便是韓父聽了,都是精神一振,他們看去,就見平場左側。有一個巨大的飯鋪。怕可以容納數千人吃飯,如這樣的飯鋪,好象不止一個。

平場上嗡嗡的聲音響起,都是興奮的交談。

“孃親,那軍爺說。吃飯不要錢。”

枯黃瘦弱的小女孩丫丫,在自己孃親懷裡高興的說道。

“丫丫乖,等會丫丫就可以吃飽飯了。”

婦人對自己女兒說道,同時感覺飢火難言。盼望著立時吃飯喝粥。

娘倆身旁,一個男子咬了咬下脣,心下難過,一路過來,一家人飢寒交迫,聽說宣府鎮內,人人有活幹,人人有飯吃,他希望,日後憑藉自己雙手,能讓家人不要捱餓。

“噹噹噹。”

聽得鐘聲響起,然後平場上人羣喧鬧起來,一個幫役叫道:“開飯時間到,全部排隊,有秩序進入甲號飯鋪,額滿,進入乙號飯鋪。”

“隨身大件物什,放處原地,本所負責看管,不會遺失……”

又有幾個身強力壯的幫役,持著短棍,上了前來,不客氣的,對想要擠到最前頭的一些流民青壯,劈頭就打,打得他們不敢再擠爲止。

衆人排隊,進入左旁那個龐大的飯鋪,韓父一行人,李先生一行人,還有丫丫那一戶人家,跟著人羣,進入飯鋪之內,堪堪再入二十幾人,一幫役叫道:“本鋪額滿,後方人等,往乙號飯鋪……”

“現在每月進入流民不少。”

說話的是,是原牛角窪火路墩甲長羅德富,這個原來的小旗官,現在成了趙各寨的高級管理人員。

望著流民不斷進入各個飯鋪,他揹著手,若有所思說道。

原墩軍江鍾岷,站在他身旁,他一樣,成爲了所內一個頭目,不但是他,原來幾名墩軍,同樣如此。

他說道:“可不是,我們這趙各寨流民收容所,東面的山道,還有涿州一向的流民流入,每日來的人都不少。小的還聽說了,現在從蔚州,廣昌那向,每日進來的流民同樣不少……”

韓父等人進入飯鋪,眼前飯鋪,龐大,寬敞,明亮,一條條長桌,長凳擺著,放眼看去,往兩邊一直蔓延過去,可能不會少於二百張。

此時每張桌旁,都坐滿了人,大體按戶聚集,密密麻麻都是衣衫襤褸的人頭。

突然進入這種乾淨整潔的環境,衆人都有些倉促不安,個個坐著不敢亂動。

“人人坐好,不得亂走亂動,粥食小菜,會一一擡來分好,不必擔憂分不到……”

飯鋪內,又有幫役在來回喊著,同時的,還有一羣一羣的幫役,擡著大桶大桶的米粥,碗筷,小菜等,一桌桌分來,聞到粥菜的香味,很多流民更是坐立不安,丫丫等一家人,擠在一張桌邊,更是把頭,極力往那方探去。

終於,輪到他們了,兩個擡碗筷的幫役,點了點他們人數,這一桌一共八口人,一個個大海碗,擺上了他們桌面,還有筷子,連丫丫,一樣分到一個與大人一樣大小的海碗。

還有一個臉盤大子的盤子,擺在桌子中間。

隨後,擡粥的人中,一個大勺子,舀著熱乎乎的濃稠米粥,倒入一個個海碗內,一大勺的小菜,也倒入那個臉盤似的碗內。

“你們餓得久了,不可吃得太急。”

分粥幫役們,留下一句話,又繼續下一桌。

“丫丫,吃慢點。”

婦人滿面笑容對自己女兒道,她心中喜悅。同時又難過,自家孩子,多久沒這樣美美的吃了?

飯鋪內稀里嘩啦的喝粥聲音,流民們餓得久了,多半狼吞虎嚥的,好在只是喝粥,又只是一大海碗,若是吃飯,很多人可能會腹漲而死。

“米粥濃稠而不倒,還有清香小菜。每日如此,該寨每年要耗費多少錢糧?宣鎮富足,名不虛傳。”

韓父喝著米粥,不由嘆息。

“不要錢。趕緊的,多喝點,可惜只有一碗。”

韓母笑瞇瞇的,招呼自己幾個女兒女婿,看這粥啊,都是上好的白米熬成,韓家在真定雖說是地主,也不可能天天用白米熬粥。

李先生一家,坐在韓父等身旁不遠,他默默喝著。臉上帶著微笑。窺一斑可見全豹,區區一個流民收容之所都是如此,可見,自己一家大小,前來宣府鎮的選擇不錯。

而且。這裡更有讓他心動的地方,便是秩序。

不患貧而患不安,他在老家,雖勉強可以活下去。但是,總有如坐鍼氈的感覺,害怕哪一日,自己的家,就被餓暈頭的饑民與匪徒給搶了,那種危險時時伴隨,讓他日夜不安。

亂世的根源之一,便是失去了秩序,無政府主義橫行,流寇就是典型代表。

而堪堪進入宣府鎮外圍,那種安心的感覺,就籠罩過來,想必,那裡會是一處安全安生之所。

喝完粥,人人臉上都帶上笑容,精神都好了很多,久違的力量,也出現在自己身上,他們出了飯鋪,平場上,各人各家的物什,還是原地不動,翻都沒人翻一下。

“喝完粥的父老,全部跟我走,前往乙號區,登記,檢查是否懷有疫病。”

幾個大嗓門的幫役喊著,黑壓壓的人流,隨著他們往前方而去。

很快,就見正前方的平場盡頭,立著一排的柵欄,開有很多口,柵欄的旁邊,有著一個個小屋,內中有案桌,一些衫上有日月浪濤繡案的書吏,坐在內中,一些柵欄前,還豎著甲乙丙丁等牌子。

“鎮內有書信往來,有擔保的,到這方來,有讀書識字的,到這方來,餘者人等,到這方來……”

很快流民又分爲數波,排隊一一登記。

“鄙人韓賢偉,真定府邢臺人氏,這是我妻何氏,這是我女韓盼男、韓望男、韓若男,我女婿……”

韓父這排人,多是讀書識字樣子的人,李先生一家人,也在其內,輪到他時,他代表韓家上前,坐在案桌前一椅上,拿出自己人等戶貼,對面前書吏說著。

在書吏翻看他們戶帖時,又拿出自己珍藏的,與兒子韓鎧徽的書信,說道:“吾子韓鎧徽,在東路從軍,現爲靖邊軍麾下一隊官。”

“哦。”

那書吏看了看書信,臉上神情鄭重了些,旁邊也有一個書吏,說道:“不會有錯,韓校尉,還有趙左校尉一行人,昨日便到了趙各寨丙號區,說是來迎接他的父母雙親的。”

那書吏將戶貼書信等交回,微笑道:“韓員外一路辛苦,歡迎來到宣鎮,這裡就是你的家。”

小屋旁邊,看守柵門的一個幫役上來,拱手道:“韓員外,這邊請。”

很快的,韓父一行人,便進入了乙號區內,排在後方的李先生一家人,連忙上前。

“學生李祥卿……這是我與友人書信,他是保安州城一員書吏……”

……

“……鄭興祥,保定府唐縣人氏,家有八口,本人六十二歲……”

面前的書吏,看了眼前這個頭髮雜亂全白的老者一眼,又看了看他身後幾口大小,特別在一個婦人懷中的小女孩丫丫身上掃了掃,他翻了翻各人戶帖,又與旁邊之人互視一眼,點了點頭。

他溫言說道:“看鄭老漢你等,也都是老實本份之人,入了境後,可否願意前往屯堡屯田?”

他說道:“眼下永寧侯爺,最重視的,便是各堡的屯民,到了屯堡,肯定吃飽穿好,若老實肯幹,三個月內,就會給你們頒下綠本,也就是入了歸化籍。再加把勁,若入漢籍,介時分田分地,過太平安生的日子,也是等閒。”

流民入境,能耐辛苦的鄉野老實之人,向來是民政司與歸化司主要收羅目標,收羅越多,這些收容所的書吏,獎勵越多,當然,若是爲了好處,魚目混珠,將一些油滑之人送入,他們也會得到懲罰。

“願意,願意,小人等願意。”

鄭興祥鄭老漢人等,早打聽清楚了,在宣府鎮討生活,最重要,就是要拿到綠本,這樣纔可長久在宣府鎮生活,拿著藍本的,說不定什麼時候,一家老小就被趕走了。

而在老家,他們一輩子都是耕田,若入屯堡,可以吃飽穿暖不說,還可以繼續耕田,最好不過。或許不久後,還可以拿到紅本本,分田分地,太平安生的過日子。

“好,你等入了乙號區,洗澡,換衣,修發,觀測,靜待一二日,期間,會給你們發下暫時居住的藍色,然後有專人專車送你們到屯堡去。”

鄭興祥千恩萬謝,一家老小,都是歡喜無比,拿著一張特別的通條,在一幫役的指引下,從一柵門內,進入乙號區內。

第658章 構想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509章 右臂第444章 毒煙彈第539章 離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627章 嚴峻第796章 起兵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49章 偶遇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177章 驅逐第206章 昌平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807章 驚遇第390章 伏擊第762章 無知第553章 血河(上)第790章 監國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112章 野戰(上)第725章 洪流第177章 驅逐第382章 勝利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790章 監國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8章 納捐第447章 土袋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706章 腰斬第244章 防線第426章 集結第100章 值得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58章 吃驚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336章 反應第92章 定點排尿第617章 重圍第746章 庫存第559章 善後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23章 痕跡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86章 饑民第766章 議南遷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283章 盡殺第783章 說服第82章 開礦費用第103章 登城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47章 土袋第658章 構想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756章 追諡第459章 打響第698章 事故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63章 惡之花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558章 反響第428章 中暑第458章 安排第638章 屍堆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820章 一箭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312章 佈局(上)第51章 鄧一腳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735章 紅眼第61章 風雨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46章 定裝火藥第816章 鐵線第715章 三策第592章 “封地”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774章 越急第825章 盡滅
第658章 構想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509章 右臂第444章 毒煙彈第539章 離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627章 嚴峻第796章 起兵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49章 偶遇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177章 驅逐第206章 昌平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807章 驚遇第390章 伏擊第762章 無知第553章 血河(上)第790章 監國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112章 野戰(上)第725章 洪流第177章 驅逐第382章 勝利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790章 監國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8章 納捐第447章 土袋第690章 大開發序幕第706章 腰斬第244章 防線第426章 集結第100章 值得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58章 吃驚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336章 反應第92章 定點排尿第617章 重圍第746章 庫存第559章 善後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23章 痕跡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86章 饑民第766章 議南遷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283章 盡殺第783章 說服第82章 開礦費用第103章 登城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47章 土袋第658章 構想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756章 追諡第459章 打響第698章 事故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63章 惡之花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558章 反響第428章 中暑第458章 安排第638章 屍堆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820章 一箭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312章 佈局(上)第51章 鄧一腳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735章 紅眼第61章 風雨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46章 定裝火藥第816章 鐵線第715章 三策第592章 “封地”第235章 定州會戰第774章 越急第825章 盡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博野县| 滨海县| 行唐县| 洛扎县| 渭南市| 内丘县| 土默特左旗| 琼结县| 定州市| 肇源县| 共和县| 克东县| 攀枝花市| 湖州市| 甘洛县| 亚东县| 达尔| 肇源县| 南昌县| 呼玛县| 喀喇沁旗| 吉林省| 娄烦县| 乐业县| 邓州市| 资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克东县| 武乡县| 香港| 阜城县| 承德市| 蒲江县| 平果县| 宁阳县| 寿宁县| 金塔县| 龙南县| 鄂州市|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