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章 納捐

王鬥來到南邊的永寧門前,只見那邊跪著一個女子,旁邊圍了一大圈的人,都在旁邊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見王鬥出來,衆人紛紛道:“大人出來了?!?

趕忙給王鬥讓開了一條路。

王鬥走上前去,看地上那個女子,不由吃了一驚,看她的臉容樣貌,分明就是那日後不知所終的許月娥。

看她神情憔悴,臉色白的厲害,身上還有些血跡與傷痕,不知是從哪裡來的。

聽到動靜,許月娥擡頭看了王鬥一眼,深深地拜下身去:“民女許月娥,前來投靠,望大人收留。”

鍾榮此時站在王鬥身後,他低聲道:“大人,此女不祥,不可收留。”

齊天良與楊通也是這樣說。高史銀本來站在王鬥身旁,此時都是無意識地離許月娥遠一些。

旁邊各人的議論,也是不時傳來:“聽聞這許月娥被韃子糟蹋過……”

“是啊,這還不算,聽說她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殺了?!?

“這樣的女子如果進入我們堡內,大夥兒非倒大黴不可……”

……

聽著旁人的竊竊私語,許月娥卻是神情冷漠,只是一動不動地跪著。

王鬥道:“無妨,堡內正好缺乏人手,就讓她留下吧。”

王鬥一言而決,立時衆人都靜了下來。

王鬥叫了陶氏來:“齊大嫂子,你安排一下,以後許姑娘在堡內做什麼事。還有,你煮些粥給她養養身子?!?

陶氏滿面笑容地應了一聲,看了那許月娥一眼,招呼她道:“小娘子,請隨婦人來吧。”

許月娥低聲謝了王鬥一聲,便起身蹣跚地隨陶氏進堡而去。

留在一大幫的軍戶在那裡竊竊私語。

……

陶氏將許月娥安排在南街一處營房內,裡面住著同樣都是被後金軍擄過的女子。

許月娥在營房內休養了幾日,每日都是足不出戶,只有謝秀娘聞聽消息後,抓了一隻雞去看望她。

幾天後,許月娥被陶氏安排去畜場餵豬,她一言不發便去了。

此時已是崇禎八年的六月中,算起來已是後世的陽曆七月,保安州各地的冬麥高粱等作物相繼收穫。

王斗的軍事訓練也是暫時停止,各隊的戰兵紛紛隨自己的家小下田幹活,在各個地裡收割莊稼。

最後的統計,去年開墾的田地,今年春開始播種,每畝穀子與高粱的產量都達到七、八斗左右,其中靠近百戶渠的軍戶田地每畝收穫有八、九鬥。離水渠遠的,依賴灌井灌溉的田地,每畝收穫也有五斗,六斗的。

算算近了秋,還可以播下冬麥,這樣一年下來,連麥子,連穀子、高粱等雜糧算在內,衆人一畝地收穫可達到一石多,近兩石的糧食產量。而且堡內第一年還不徵收他們的稅糧,田地所得都是歸他們自己所有。

看著這些糧食,那些分下田地的軍戶歡天喜地,個個是喜笑顏開,好是鬧騰了一陣。那些後來的,還沒分到田地的軍戶也是個個羨慕萬分,只希望趕快開墾荒地,好讓自己也分下田地。

董家莊管隊官張貴聞聽王鬥屯田第一年便有這個成績,也是非常驚訝。舜鄉堡的防守許忠俊聞聽後,也是非常欣慰。此時他已經病重臥牀,便讓自己的心腹許祿帶人前來慰問。

……

在大明北方,每戶人家二十畝地,其實並不能讓自己過上安穩的生活。一戶人家幾個勞力,至少需要四十畝地,或是五十畝地,纔可以養活一家老小,並應對衛所官府的稅糧支納。

王鬥準備在秋播前沿著董房河再開墾一些荒地,給那些原來及後來的軍戶們再分配一些田地,以後堡內的軍戶每戶至少都要擁有四十畝的田地。

關於秋播前的土地開墾,王鬥就交給齊天良了,由他組織堡內的人力,力爭在秋播前再開墾一批田地出來。還有新田地的水利建設,各地的灌井挖掘,也要同時進行。

……

在田地的小麥收穫後,母親鍾氏也是來到靖邊堡內。那邊的王家宅院,王鬥則是僱傭了兩個老年軍戶打掃看護。

其實鍾氏很捨不得離開辛莊,那裡有她的田地宅院,不過她不想讓兒子憂慮,畢竟住在靖邊堡內更爲安全,也可以時時見到兒子。

眼下王斗的總旗官廳是設在南街的北端,就靠近靖邊墩的圍牆,這樣萬一靖邊堡被敵軍攻陷,自己還可以退入靖邊墩內,憑藉最後一道堡壘防守。在靖邊墩內,王鬥同樣設立幾個墩軍每日守望。

官廳後,是王家居住的宅院,堡內一干軍官,如齊天良,韓朝韓仲他們,同樣也是住在宅院的旁邊。

母親來後,王鬥招集一干軍官爲她接風洗塵,宴中,鍾氏神情歡喜,紅光滿面的,畢竟這個屯堡是兒子一手建立,他便是這個屯堡的主人。自己作爲母親,自然也是跟著沾光。自從她進入靖邊堡後,堡內每個軍戶見了她都是畢恭畢敬,尊稱她爲老夫人,這是她在辛莊內享受不到的。

宴後,鍾氏興致仍高,不過隨後又嘆了口氣。

王鬥問道:“母親有何憂慮?說出來讓兒子聽聽。”

鍾氏嘆道:“還不是爲了你舅舅?!?

在她的解說下王鬥才明白,原來自己的舅舅鍾正顯,在年初自己將他安排到董家莊做書吏後,才半年下來,鍾正顯又不安份了。他老是嫌棄董家莊太小太窮,認爲自己應該調到舜鄉堡去,而且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太低了。

他常常在人前道:“以我的能力,怎麼能做一個小小的書吏呢,最少應該做一個典吏纔是。”

董家莊司吏李朝與攢典張敬昌認爲鍾正顯太過狂傲,都很排斥他,這讓鍾正顯更是氣不過。他時常便是到姐姐鍾氏面前哭訴自己的待遇不公,希望外甥想想辦法,將自己調到舜鄉堡去,而且也希望他能搞點關係,將自己的身份從攢典提爲典吏。

鍾正顯現在身份其實是一個攢典,爲吏之最末等。不過從攢典升到典吏,其中隔著一個司吏,還要經過幾次嚴格的考課,就算升遷順利也要六年的時間。豈能一步而就?

面對鍾正顯的哭訴要求,鍾氏自然是大罵他,言道官府升遷自有體統規則,你一個做舅舅的,豈能讓外甥爲難?

不過鍾正顯卻是想出了辦法,就是納捐,向州城預備倉內捐幾十石米糧,立時自己就能提拔了。

大明各地州縣都設有預備倉,以備平時饑荒所用,平時預備倉內的米糧都是靠民間捐助。對於這些納捐者,大明有專門褒獎條文,民間納谷者,或獎敕他們爲義民,可以見官不拜。或是給於冠帶散官,或是充爲吏員,獎勵算是豐厚。

每地預備倉的貯糧多少,向來算入地方官的考績標準,所以對於民間願意捐助者,地方官向來非常歡迎。

鍾正顯打聽過了,以往象他們這種吏員捐米,納米五十石就可以提拔兩級,現在更是減少爲納米三十石,如果捐銀的話,所需的數目就更少了。

在鍾正顯的苦苦哀求下,鍾氏也是頗爲頭疼,她便詢問王斗的意思。

王鬥搖了搖頭,自己這個舅舅……真是沒法說。

他問母親道:“我們家的稅銀算算應該交納了吧?”

鍾氏道:“爲娘來堡時,莊內的里長甲首是開始催促了。”

王家有二十畝的田地,都是需要交納稅銀的民田,大明的夏稅秋糧,夏稅徵收是在六月起,限在八月之內交齊。大明行“一條鞭法”後,夏稅秋糧都改徵稅銀,不再經過各地的糧長與里長甲首,而由民衆自己到州城去交納,算算時間是差不多了。

王鬥道:“明日孩兒去州城一趟,將稅銀交了,順便也幫舅舅的事辦了吧?!?

王鬥決定去保安州城一趟,除了交納稅銀外,年初堡內商議要請幾個軍中醫士,一直沒有下落,王鬥決定親自去醫學司內請幾個醫術高明的醫士回來。

鍾氏點了點頭,又嘆了口氣,道:“你這個舅舅……”

她說著搖了搖頭。

※※※

老白牛:晚上還有一章,十二點前發。

回水羊書友:臺灣網友要訂閱收費章節,也要先加入vip,這個起點首頁上應該有詳細的說明。

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676章 孫傳庭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377章 內應第117章 新編制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604章 新附軍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502章 決定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23章 牛價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107章 暴怒第771章 人心第770章 兵臨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7章 白甲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56章 剿匪生財第815章 霰彈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153章 銀礦第596章 魅力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19章 銃劍第559章 善後第106章 斬獲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382章 勝利第7章 白甲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244章 防線第642章 火器營第60章 不放棄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350章 陳永福第488章 致意第801章 盡出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806章 火箭營第73章 文冊、工匠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145章 處決(上)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96章 烽火連天第68章 對戰第806章 火箭營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815章 霰彈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462章 神機箭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202章 哨探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156章 隨軍第445章 矮德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513章 射死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755章 堅定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61章 風雨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209章 分兵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351章 進開封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753章 出關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08章 傳說第779章 絕望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369章 福王第381章 決戰(上)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577章 髒活第531章 出大事了
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676章 孫傳庭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377章 內應第117章 新編制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604章 新附軍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502章 決定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23章 牛價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第107章 暴怒第771章 人心第770章 兵臨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7章 白甲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56章 剿匪生財第815章 霰彈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153章 銀礦第596章 魅力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19章 銃劍第559章 善後第106章 斬獲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382章 勝利第7章 白甲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244章 防線第642章 火器營第60章 不放棄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350章 陳永福第488章 致意第801章 盡出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806章 火箭營第73章 文冊、工匠第231章 友軍兇猛第145章 處決(上)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96章 烽火連天第68章 對戰第806章 火箭營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815章 霰彈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462章 神機箭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202章 哨探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156章 隨軍第445章 矮德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513章 射死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755章 堅定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61章 風雨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209章 分兵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351章 進開封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753章 出關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08章 傳說第779章 絕望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369章 福王第381章 決戰(上)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577章 髒活第531章 出大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江阴市| 林芝县| 许昌市| 玛曲县| 故城县| 织金县| 南丰县| 滦平县| 万安县| 浮梁县| 科技| 绥棱县| 弥勒县| 肥城市| 阿尔山市| 洞口县| 临朐县| 龙南县| 杭锦后旗| 香格里拉县| 双峰县| 鄱阳县| 潞城市| 彭州市| 历史| 始兴县| 武邑县| 汉寿县| 大名县| 霍邱县| 玉树县| 仪陇县| 将乐县| 怀来县| 元氏县| 讷河市| 武宁县| 平阳县| 鲁甸县|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