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2章 決定離去

王鬥沒有多提此事,在衆人勸慰下,他又問起了鎮撫遲大成關於許月娥之事。

遲大成道:“下官於初二日前往贊皇,不料許娘子行蹤飄忽不定,一直過了多日,下官才遇到許娘子本部,勸說她報效朝廷。又聞聽宣大官兵被圍鉅鹿,下官便反覆思量解圍之策。我等兩日前便到鉅鹿周邊,但奴賊勢大,圍困甚厚,我等也不敢輕舉妄動。直到今日,才抓住良機,可惜還是來遲一步……”

說到這裡,他嘆息不己,連連搖頭。

他奉王鬥之令,前往贊皇招安許月娥之時,除了隨身帶著兩個隨從外,還有兩個夜不收。在許月娥寨中住了數日,對許月娥之事探聽己經詳盡。

“崇禎十年,許月娥七女離開舜鄉堡逃往保定府,隨後前往真定府,在元氏境內,救了贊皇縣虎威寨馬賊首領虎勁烈一行。感於許月娥救命之恩,虎勁烈認其爲義女,隨之上山。”

“此後數月中,許月娥隨虎勁烈到處劫掠,由其作戰勇猛,所取財帛又盡分部下,自己不取一文,在寨中威望日著,頗得衆賊之心。崇禎十年末,虎勁烈在臨城縣與一部楊姓馬賊火拼身受重傷,不久死去,臨終遺言以許月娥爲首領。其寨原有七個小頭領,皆隨虎勁烈多年部衆,不服許月娥任其首領。”

“虎勁烈死後五日,許月娥以宴請爲名,設下伏兵,盡殺七人,衆賊凜服,遵其爲頭領。許月娥掌控虎威寨後,擄來衆多女子與各賊爲妻,又仿效舜鄉堡立下等級尊卑,分寨中各人三等。一等戰兵,各賊皆有甲有馬,有妻有子,原額三百人,以舜鄉堡其法操練,地位最尊,財帛享受最厚,其部由許月娥親領,爲許月娥心腹部衆。”

“二等普通軍士,各賊裝備不定,妻口不定,若戰力出衆,家有妻小,可挑選進入一等。餘者爲民,皆爲各地投奔流民百姓,或是擄來人口,若在寨中時日漸長,可選拔爲軍,家口衣食飽飯。所以在虎威寨中,人人爭搶爲軍,更渴求爲許月娥之心腹。”

“崇禎十一年初,許月娥滅臨城縣楊姓馬賊部衆,聲勢更張,投奔之人不斷,部衆達千餘人,一等戰兵五百人。崇禎十一年三月,許月娥立下軍律,不再劫掠真定府境內之民,並四處剿滅境內馬賊,收其財帛糧米,得當地官府鄉紳讚許。”

“四月,許月娥在贊皇,臨城,元氏,內丘等地徵收保護費,該地鄉民,過路商賈,必需每年向許月娥山寨繳納一定糧米財帛。作爲交換,許月娥許諾免其馬賊、流寇、甚至官兵騷擾,讓其安心耕種經商。”

“保護費?”

王鬥呆了一呆,又聽鎮撫官遲大成道:“當地官府意圖剿滅許月娥部,然其在太行山據點衆多,當地民衆多有通風報信者,官府剿滅數次,皆是鎩翦而歸,只力圖招撫。”

“此次奴賊入寇來,許月娥改其部爲殺奴軍,殺傷奴賊衆多,聲勢喧然,官民敬畏,投奔人等更多。當地百姓只知許月娥,不知官府多矣。”

遲大成道:“下官奉將軍之令收編,然許月娥似無此意,下官觀其心機極深,所圖者大,不是甘居人下之輩。便是勉強收編,留其在側,弊大於利。”

溫方亮冷笑一聲:“好個許小娘子,在贊皇搞得有聲有色,末將等倒是看走眼了。”

高尋此時己是轉正,位居把總之位,列座在帳,顧盼自雄。他沉吟良久,對王斗拱手道:“將軍,末將以爲,許月娥此女必除。此女雖身世悽慘,然我舜堡對其有恩。她不念恩情,學了一身本事,反跑到外面自立據點,影響極壞。我舜鄉軍皆是良善畏法之人,有其先例在前,難免人心各異。”

鎮撫官遲大成道:“軍以律法爲重,按舜鄉軍日前軍律,逃軍抓捕後重責三十軍棍,沒收田地,家口驅出舜鄉堡。本官到虎威寨後,許月娥己當衆領責三十軍棍,事後再處斬其人,有礙律法公正。”

“她此次領軍救援,總歸念我舜鄉堡的香火之情,解了最危急軍情,算是恩義相抵。許月娥麾下以其馬首是瞻,我宣大軍現在仍陷入重圍,任何影響士氣的舉動皆爲不智,兩位軍門也不會答應。便是事後處斬許月娥,也有卸磨殺驢之舉,對將軍聲名影響極壞。”

“當然,前車之鑑,不可不防,軍中律法有漏洞,此爲下官失職。回舜鄉堡之後,下官有意修訂軍法,凡逃軍皆斬,沒收田地,家口押入舜堡各礦山服役十年,以儆效尤。”

王鬥搖了搖頭:“許月娥。”

想起當日在幸莊見到許月娥的情形,還有她的殺子,在靖邊堡與舜鄉堡種種往事,似是歷歷在目……良久,王鬥緩緩道:“許月娥之事,便如遲鎮撫官所議,此事不再提起。”

“我軍傷亡極大,相關善後事宜,各將需妥善處置,今晚便連夜整編軍隊,各部有軍士缺額的,都整遍爲完整的總隊。日後回到舜鄉堡,再重新編制,補足兵額。”

他環顧衆人,沉聲道:“諸君,此爲我舜鄉軍生死存亡關頭,諸君都需努力,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鐵甲一片鏘鏘作響,帳中所有人都是站起身來,高聲叫道:“追隨將軍,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王鬥又恢復了神采,在場各將也有了主心骨,人說哀兵必勝,雖說此戰舜鄉軍傷亡極大,盧督臣也戰死,但反激起衆人同仇敵愾的決心。

……

王鬥當夜來到楊國柱的中軍大帳內,在這裡,他將與虎大威,楊國柱等人商議宣大軍隊今後的命運。盧象升戰死,沒有了主心骨,各人心下彷徨。

不過宣府鎮,山西鎮,還有督標營幾個部分人馬中。以宣府鎮的人馬最多,而楊國柱又是宣府鎮總兵,所以衆人中隱隱以他爲首,就連虎大威,也是一樣來到楊國柱大帳內議事。

而在各個將官中,王鬥也是極爲重要的人物,他軍職雖低,但麾下驍勇能戰,以戰力來說,他的軍部,隱隱又是全軍的主心骨。

各營重要的將官都到了,王鬥拉上溫方亮,還有新任千總鍾顯才。楊國柱方面,他的中軍親將郭英賢,還有部下兩個千總到達。虎大威也帶了兩個千總到來,督標營只餘千總楊國棟一人。還有宣府參將張巖部下,也有兩個千總來臨。

帳中氣氛陰沉,不說各營巨大的傷亡數字,就是盧象升戰死,主將陣亡餘者皆有罪。就算王鬥,楊國柱等人突出重圍,日後也不知道會面對朝廷什麼樣的處罰。

往日各人有兵在手就無事,可嘆眼下各部傷亡慘重,便是立下再大的功勞,宣大軍在朝廷諸公眼中,恐怕己經無用。這就是明末武將的悲哀,打了再多的敗仗,只要有兵在手,就是有功無過,朝廷要大力籠絡。沒兵了,打了再多勝仗也沒用。

各營傷亡數目己經統計出來,督標營原本八百人中,傷亡五百餘人,楊國柱的宣府鎮正兵營,共傷亡一千四百多人。虎大威的山西鎮正兵營,共傷亡一千三百多人。兩個總兵各人營中三千人,傷亡近半,特別家丁死傷衆多,算是廢了。

更慘的是宣府參將張巖部下,他營中兩千人,傷亡六百餘人,主將更是戰死。王鬥看到帳中,張巖部下兩個千總極力向楊國柱靠近,楊國柱也有意吞併這部人馬,對二人大加籠絡。

如果吞併張巖的人馬,那楊國柱的實力,便又補足。而在各人眼中,許月娥來援的兵馬算是王鬥部下,雖說那些人是馬賊,總歸是人馬不是?所以算起來慘烈的搏戰後,楊國柱與王斗的兵馬無損,說話聲音最大,只有虎大威頗慘,人馬無處補充去。

盧象升戰死後,督標營主官只餘千總楊國棟一人,他己經表明,戰後也不想再回到陳新甲的督標營去。他營中雖只餘三百餘人,然個個都是可作爲精銳家丁的好漢,所以楊國柱與虎大威都對他極力拉攏。

楊國棟還沒想清楚加入哪方陣營,他打算等盧督臣的後事辦理了再說。

此時衆人便是商議宣大軍去與留的重要問題。

楊國柱與虎大威有意突出重圍,離開鉅鹿,帳中各人也是紛紛贊同:“原等我宣大軍隊守留蒿水河邊,是爲了裡應外合,一舉擊潰奴賊大部。然堅守數日,舉國無援,連遠在數十里外的高起潛也不來救援。”

“如今督臣戰死殉國,我等傷亡慘重,留在這裡還有什麼意義?”

“不錯,我等仁至義盡,這仗,不能只靠我宣大部一隻來打。”

衆人七嘴八舌,都是要走,不過又擔憂突圍時會不會遭到清兵的追擊,導致全軍覆沒。

楊國柱對王鬥道:“王將軍,依你之見,該當如何是好?”

帳中各人都非常重視王斗的意見,聽楊國柱這一問,都是靜了下來。

王鬥也決定走,留在這裡沒意思,他道:“楊軍門,虎軍門,諸位將軍。自鉅鹿之戰後,我宣大全軍傷亡五千六百餘人,依末將猜測,圍在我們周邊的奴賊應該也在傷亡萬人之上,其中披甲奴兵不會少於五千。奴賊色厲內茬,不脫賊寇本性,如此大的傷亡,料想他們內部紛鬥,己是膽寒。特別奴酋多爾袞兩白旗,傷亡應該更大,無力再驅各奴旗作戰,此時突圍,正是良機。”

他說道:“我軍還餘足夠糧草,軍中又有戰車數百輛,火炮衆多,只要以謹慎之態,野地結爲堅固車營前行,料想奴賊不敢追擊。”

他道:“明日我軍休整一日,若奴賊不敢攻寨,便是他們勢盡無力,我等可從容而退。”

楊國柱與虎大威點頭,虎大威道:“我軍退時,可三軍縞素,一爲督臣致悼,二以哀兵之勢,更有突圍把握。”

王鬥道:“哀兵必勝,虎軍門所言極是。然末將以爲,督臣之事可暫不外報,震懾奴賊。”

王斗的話得到楊國柱等人的贊同,接下來的要點,突圍後往哪退卻休整?

自從入衛來,宣大軍跟在盧象升身旁,朝中事事掣肘,糧餉不供給,援兵不發給,現在宣大軍中傷亡衆多,更要防止餘部明軍心生歹意,吞併各人兵馬。

王鬥道:“今日許娘子來援,其部位於贊皇山寨,地勢險要。我等可先至贊皇,休整數日,再致保定府滿城。末將在那裡儲藏大批糧草,足供全軍飽食。再至易州某地,末將同樣儲藏有大批糧草。我軍一邊休整,一邊靜觀局勢發展,介時再作定議。”

帳中各人都是點頭,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

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487章 血肉第719章 潼關第714章 議所向第468章 戰果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21章 地窩子第542章 暗殺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657章 宣統第766章 議南遷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791章 顫慄第91章 火藥沒了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119章 阿巴泰第419章 銃劍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658章 構想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561章 分錢第786章 大略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23章 牛價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818章 碾壓第571章 譁然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79章 示範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728章 甲五號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355章 想伏擊?第424章 出征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596章 魅力第83章 家丁風波第774章 越急第521章 落幕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618章 方向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579章 裹脅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29章 分解第75章 新編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90章 女營第735章 紅眼第679章 舌戰第692章 到西安第253章 側射第676章 孫傳庭第636章 淹沒第50章 銀秤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511章 難支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585章 軍工廠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66章 排槍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777章 刑具第815章 霰彈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813章 拼命第796章 起兵第363章 傳奇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479章 哨騎第779章 絕望第678章 交鋒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264章 突圍
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487章 血肉第719章 潼關第714章 議所向第468章 戰果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21章 地窩子第542章 暗殺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657章 宣統第766章 議南遷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791章 顫慄第91章 火藥沒了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119章 阿巴泰第419章 銃劍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658章 構想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561章 分錢第786章 大略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23章 牛價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818章 碾壓第571章 譁然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79章 示範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728章 甲五號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355章 想伏擊?第424章 出征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596章 魅力第83章 家丁風波第774章 越急第521章 落幕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618章 方向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579章 裹脅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29章 分解第75章 新編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90章 女營第735章 紅眼第679章 舌戰第692章 到西安第253章 側射第676章 孫傳庭第636章 淹沒第50章 銀秤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511章 難支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585章 軍工廠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66章 排槍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777章 刑具第815章 霰彈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813章 拼命第796章 起兵第363章 傳奇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479章 哨騎第779章 絕望第678章 交鋒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264章 突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隆德县| 湘潭市| 射阳县| 金川县| 和龙市| 米脂县| 北海市| 康平县| 呈贡县| 永德县| 阿克苏市| 治县。| 象州县| 民和| 固阳县| 北票市| 彰武县| 东至县| 饶阳县| 社会| 元江| 衡阳市| 津南区| 报价| 西青区| 江北区| 广昌县| 博乐市| 焦作市| 银川市| 兴城市| 眉山市| 舞钢市| 吕梁市| 淅川县| 碌曲县| 遂溪县| 仁怀市| 抚松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