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章 火藥沒了

以前在靖邊堡時,只有李茂森等六、七個,匠,塗璞一千初,有匠戶二十餘戶,工匠正丁三十餘人,有好幾對匠戶父子,兄弟同在匠作坊工作的。

後來爲了製作定裝紙筒彈藥。除了從匠戶中選派了一些老弱男子及婦女外,還從堡內選取了一些老弱及婦女前來幫忙。算起來,連上工匠,連上普通工人,當時靖邊堡的匠作坊有一百餘人。

王鬥到舜鄉堡後,不久這些靖邊堡的工人工匠大部調入舜鄉堡內。

舜鄉堡文冊內原有匠戶七十餘戶,除了逃戶外,存有工匠正丁六十餘人,鐵匠,木匠,土石匠各佔一部分,不過他們世代匠戶,不獨一技,大部分都是精通打鐵製木等活計。這些舜鄉堡工匠,除了一部分遣往寇家溝鐵廠,大部分都是留在舜鄉堡內,約有正丁四十餘人。

不過這些匠戶大多家有父兄子孫,連同他們家人在內,舜鄉堡匠作坊內共有熟練半熟練的工匠一百五十餘人,特別是王鬥在舜鄉堡匠作坊實行新的獎罰制度來,爲了多拿工錢月糧,這些匠戶全家除了跑不動的小孩外,基本上是全家一起來了。

這樣合上靖邊堡來的工匠們,舜鄉堡現共有工匠一百八十多人。

那些組裝武器盔甲及分制定裝紙筒彈藥的老弱及婦女也有上百人。

這些匠戶技藝大多父子相傳,在招收學徒時規定也非常嚴格,那些熟練的匠戶正丁們,大多有自己單獨的爐箱砧座位置,平日除了一些關鍵的部位外,器械大多是讓自家的子弟學徒們打製,他們則最後把關。

王鬥對武器的質量要求嚴格,反應到李茂森頭上,他也是對工匠們的要求極高,每件出爐的武器都有編號,出了問題,可以輕鬆地找到打製工匠及管拳頭上。對李茂森現在來說,王鬥對他器重,每打製一批的武器,他都有相關的獎勵,在舜鄉堡內,他算是高收入的高級技術人員了,他可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

王鬥進入舜鄉堡匠作據時,裡面丁丁當當,工匠們正幹得熱火朝天。每個鐵工前都有砧座,錘子,鉗子,爐箱等設備。木工設備則簡單一些,也就是斧頭,鋸子,刨子,鑿子等物。

在匠作坊的旁邊,有火統的組裝房,在火統的幾全部位製作好後,就放在這裡組裝,在這裡,擺著衆多簡易的統牀等物。由李茂森領著一些工匠親自負責。在組裝房的另一邊,還有刀槍盔甲等武器的組裝。由於技藝含量低,很多老弱及婦女己經可以勝任工作。成品後,由李茂森簽收,集體送入庫房內。

在組裝房的旁邊,又有一個大屋,在這裡,清一色都是老弱男子及婦女,只有一些工匠在負責巡視及監督。

這些工人們在這裡製作火繩,那些火繩都是麻繩或是捻緊的布條,放在某種溶液中浸泡晾乾製成,作戰時可以緩慢地燃燒。還有定裝紙筒彈藥,由一些人在仔細秤妥火藥,裡面放了定量的火藥及彈丸,然後一些人包裝,每五十根一箱。

關乎到自己的獎勵工錢,這些工人們都在埋頭苦幹,在王鬥進來時。他們都顧不得看上一眼。

在王鬥找到李茂森時,這個精明粗壯的中年匠頭圍著皮裙,正在組裝火統,咬牙切齒的將一顆螺釘旋入那鏡管尾部的陰螺紋內。這螺釘旋進鏡尾有閉氣的作用,如果軍士要清刷統管內壁,也可以將螺釘旋出。

在王鬥叫他時,他還滿意地看著手上這門烏黑厚實的火鏑,神情中就象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

見到王鬥,他慌忙迎了上來。網絡小說網e

其實今天王鬥來找李茂森,除了看看李茂森能不能在七月戰事來臨之前打製五百門火鏡,還有別的想法,比如讓匠作坊打製一些手榴彈與地雷,還有火炮等。

依王鬥了解的史料,地雷早在大明就廣泛使用,一點也不稀奇。在嘉靖年間時,三邊總督曾銳就在陝西製造了許多地雷,使邊地的蒙古人吃了很多苦頭。不過那地雷需要使用一種鋼輪的火裝置,就不知道舜鄉堡有沒有這樣的打製人才。

還有手榴彈,以大明的技術,製造引信應該不是問題,不過黑火藥威力較手榴彈要做的很大才有足夠威力,七、八斤重的手榴彈扔不到很遠,炸不到敵人,炸到自己人的可能性很大,野戰效果不過在守城中還是有一定作用。

至於火炮,想想還是算了,造炮要求技術比較高,而且需要的鐵料銅料衆多,自己現在還是多打火僥,將所有的資源用到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去。舜鄉堡城頭上現在有銅炮三個,銅鐵佛朗機五副,無敵手二

聽了王斗的話後,李茂森沉吟了半晌。道:“大人,只要鐵料跟得上,再停了刀矛等器械的打製。每個月打製兩百門火統,鐵甲四十副也無不可。”

現在的新式鳥統比起以前鳥鏡的打製容易多了,一個工匠差不多半個月就可以打製統管一根。在四月份時,由於寇家溝鐵廠又出產鐵料近萬斤,李茂森又帶著衆工匠們打製出了火統一百門,鐵甲三十多副。

現在快五月了,從五月到七月,兩個同時間,如果專心打製火統盔甲的話,對於李茂森來說,眼下舜鄉堡工匠一百八十多人,還有一百多的普通工人,王鬥要求的任務還是可以完成的。他只是擔心原料問題。

以五斤熟鐵練成一斤精鐵計,一門火僥需要七斤精鐵,一百門火鎖,需要熟鐵四千斤,兩百門就是八千斤。還有鐵甲,一副鐵甲需要精鐵三十多斤,王鬥要求每月打製鐵甲四十副,一個月就需要熟鐵六千多斤。

這樣算起來,一個月打製火統兩百門。鐵甲四十副,每月就需要熟鐵一萬四千多斤,七噸多鐵。放在後世不算什麼,但在大明,這是個極爲龐大的數字。怕是整個保安州衛,每年從上頭撥下來的鐵料也沒有這麼多。

寇家溝鐵廠現在有這個出產能力嗎?

王鬥沉吟起來,確實,每月出產萬斤的鐵料,舜鄉堡上下己經對寇家溝鐵廠的生產能力讚歎不己了。如果要擴大生產,達到每月兩萬斤,只有繼續增加人力了,相信在人海戰求下,寇家溝鐵廠一天出產七百斤的熟鐵料還是有辦法的。

只是這個人力,從何而來?舜鄉堡現在的人力可是使用到極限了。

那寇家溝鐵廠,原先都是從輝耀堡與就近幾個屯堡中選用人手,除了一些鍊鐵的技術工匠外,約有男丁二百多人在勞作,餘者一些粗壯的婦人則是在押運,每天用獨輪車運蝶進去或是將鐵料運出。

不久前王鬥遣了一百多個新軍戶男丁前往寇家溝鐵廠,使當地的礦工男丁們達到三百多人。

這些礦工們都是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在採礦,與如說榔頭與斧子,沒有後世的機械,這樣開採量頗少。此時大明己經知道用火藥炸開礦山來開礦,只是王鬥哪來的這麼多火藥?只是讓礦工們每天用榔頭與斧子一下一下用力的鑿石頭。

按兩噸鐵礦石煉出一噸生鐵計算,又要將生鐵煉成易於敗造的熟鐵,寇家溝鐵廠一天要出產七百斤的熟鐵料,至少每天需要好幾千斤的鐵礦石。礦工的工作非常勞累,不可能每天勞作,他們分班勞動,每天用榔頭挖鑿,開採量那麼大,確實人力緊張。

況且產鐵要多,需要的煤炭多,運煤的人力同樣要增多,又是需要人手。

舜鄉堡內是沒有人力了。

見王鬥在沉吟,李茂森道:“大人,其實製作盔甲,也不一定要使用鐵料,製造揮甲皮甲皆可,也一樣可防統箭。”

棉甲確實可以有效地防護火器,八旗兵制作棉甲時,就是將棉花浸溼,然後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綴成厚實的棉布後,在兩層棉布之間安上鐵片,內外用銅釘固定,棉甲就製成了。

這樣的甲冑,對火器的防禦效果非常好,冬季還可以防寒。

比起鐵料,棉花在大明北地也較爲普遍,價格比鐵價低。不過王鬥考慮到現在到處戰亂,棉花布匹等原料供應不穩定,自己受他人所制,而寇家溝鐵廠就在舜鄉堡的旁邊,自己原料控制容易,不需要時時爲原料的來源愁,皮甲也是如此。

再說了,清兵多使用弓箭,北起棉甲,鐵甲對弓箭的防護力更好。

就用火統鐵甲,王鬥下定了決心,他對李茂森道:“李匠頭,鐵料你不用愁,我會想辦法的,你只管帶著工匠們將火鏡盔甲打製出來便是。”

見王鬥都這樣說了,李茂森便恭敬領命。

對王鬥說的剛纔他想製造一些手榴彈與地雷等,李茂森想了想,抱拳施禮道:“大人,請恕小的直言,那地雷諸物華而不實,殺敵效果微且會浪費原本不多的鐵器火藥小的建議將所有的鐵料都用到火統盔甲的打製上去。”

最後他又向王鬥透露了一個消息,匠作坊內的火藥庫存不多了,請大人想想辦法。

老白牛:

白天出去辦了點事,只寫了一章,第二更放在晚上。,

第783章 說服第416章 爭論第795章 力量第806章 火箭營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460章 威力!第734章 掩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735章 紅眼第511章 難支第39章 水車第733章 改變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803章 到齊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12章 誇功遊街第44章 變化第760章 馳檄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590章 希望(下)第381章 決戰(上)第447章 土袋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464章 勇氣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771章 人心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282章 俘獲第120章 大敵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212章 追擊第731章 擋住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488章 致意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87章 不留情第399章 忠勇伯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781章 騙局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24章 攻寨第575章 蛆蟲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765章 國徵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283章 盡殺第634章 到了第351章 進開封第72章 貧窮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735章 紅眼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112章 野戰(下)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517章 後路第281章 斬殺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733章 改變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772章 到了第557章 銀冬瓜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683章 老胡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478章 雞蛋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426章 集結
第783章 說服第416章 爭論第795章 力量第806章 火箭營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460章 威力!第734章 掩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735章 紅眼第511章 難支第39章 水車第733章 改變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803章 到齊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12章 誇功遊街第44章 變化第760章 馳檄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590章 希望(下)第381章 決戰(上)第447章 土袋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464章 勇氣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771章 人心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282章 俘獲第120章 大敵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212章 追擊第731章 擋住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488章 致意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87章 不留情第399章 忠勇伯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781章 騙局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24章 攻寨第575章 蛆蟲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765章 國徵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283章 盡殺第634章 到了第351章 進開封第72章 貧窮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735章 紅眼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346章 飛蝗、出征準備。第112章 野戰(下)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517章 後路第281章 斬殺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733章 改變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772章 到了第557章 銀冬瓜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683章 老胡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478章 雞蛋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426章 集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许昌县| 黄骅市| 永定县| 元谋县| 饶阳县| 泰顺县| 吉林省| 锡林郭勒盟| 普安县| 合川市| 长沙市| 闽侯县| 垣曲县| 营山县| 运城市| 盐池县| 奈曼旗| 江西省| 太仓市| 永昌县| 本溪| 长海县| 荥阳市| 东阳市| 婺源县| 隆安县| 庆安县| 习水县| 改则县| 呼伦贝尔市| 潜江市| 涞源县| 翁源县| 花莲县| 六安市| 咸阳市| 莲花县| 慈利县| 九龙城区|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