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

王鬥與陳安來到督標營的營房。便是當?shù)啬先︻^一帶。從南圈頭到魏家莊,沿著孝義河兩岸,宣大三鎮(zhèn)軍士紮下了好大一片營地,連綿旗號似乎望不到邊。

王鬥來到總督行轅時,這裡正吹吹打打送走一批前來勞軍的鄉(xiāng)紳百姓,盧象升意氣風發(fā),率領(lǐng)三鎮(zhèn)總兵及各將官目送他們遠去。他還不忘對衆(zhòng)將教導:“……只要我大明官軍一力殺賊,盡心報國,百姓便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各將都是諾諾稱是,看見王鬥過來,盧象升喜道:“王將軍來了?”

他身後各人也是親熱地與王鬥寒暄,大同鎮(zhèn)總兵官王樸更是高聲叫道:“王將軍,兄弟與衆(zhòng)位軍門,都在翹首以待,等待王將軍的解惑授道呢?!?

王鬥忙道:“不敢不敢,該是末將向各位軍門討教纔是?!?

一一與各位總兵拱手見禮,衆(zhòng)人擁進盧象升的中軍大帳去,繼續(xù)討論前幾日的話題。

各人一至同意,王鬥軍隊驍勇能戰(zhàn),其實武器盔甲不是主要問題,各人鎮(zhèn)中整個鎮(zhèn)的官兵不敢說。至少各家正兵營內(nèi),要做到甲冑器械精良,其實問題不大。

王鬥更趁機向盧象升討要一部分先進的自生火銃與魯密銃,希望回去後好好研究研究,盧象升慷慨地答應了。至於陣法,各總兵書房府邸內(nèi),哪家沒有收攏一大把的兵書?就算有人不識字,各家麾下,少不了參謀贊畫,他們將官家族出身,也有自己的戰(zhàn)陣心得,這個也不是問題。

山西鎮(zhèn)總兵官虎大威沉吟道:“如此說來,便是士卒與操練的問題了?!?

王鬥道:“虎軍門所言極是,戚帥曾有云:兵在於貴選,將有章程,兵有額數(shù),餉有限給,其法惟在精。所以他老人家選用士卒,向爲鄉(xiāng)野老實之人,而不用城市遊滑之人,如此士卒操練,軍士便於畏於軍法,遵守章程,作戰(zhàn)時便可如臂使指,可當堂堂大陣?!?

以上王鬥之言,都是戚繼光練兵精華心得之一,渾河之戰(zhàn)。戚家軍戰(zhàn)至最後一個人,他老人家所言,自是金玉良言。

衆(zhòng)人都是沉吟,王鬥之意,他們也明白,各人知道自家事。各營軍紀敗壞,兵不成兵,畏戰(zhàn)做逃兵還好,殺良冒功更是大把,兵痞佔了一大把。這些人或許有人武勇不錯,不過他們存在軍中,卻是弊大於利。

如依王鬥之言,這些人都要裁了,那各人營中幾千人,只會餘下數(shù)百人,兵源缺乏是一點,這裁下的人如何安排?再次招募軍士,糧餉何來?

王鬥道:“可讓他們開墾田地,現(xiàn)大明各處荒地衆(zhòng)多,卻不缺乏屯田之所?!?

大同鎮(zhèn)總兵官王樸問道:“屯田之資何來?”

王鬥微笑道:“卻要朝廷想方設法?!?

各將都是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色,王鬥軍中各士卒營養(yǎng)良好。這自然是王鬥有大把錢糧的緣故。王鬥以前不過是衛(wèi)所千戶或是守備,朝廷不但不發(fā)糧餉,還要收稅,他卻有能力裕養(yǎng)出那麼多強悍的軍士,想必有他自己撈錢的門路。

此事只可意會,不可言談,這個妙方,是王鬥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核心絕學,他不可能說的。不過在座各人,能做到一鎮(zhèn)總兵的,誰沒有兩把刷子,誰沒有自己撈錢的路子?僅靠朝廷拔下的糧餉,他們能養(yǎng)活自己的家丁嗎?

王鬥之言,倒是爲各人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有王鬥成功的榜樣在前,或許各人可以試試。

盧象升當然知道王鬥練兵錢糧是哪來的,瞪了王鬥一眼,王鬥只裝沒看到。

……

其實王鬥對各將所說的,早對盧象升說了,很多事情對王鬥簡單,站在盧象升這個位置上,卻是複雜無比,往往讓他有心無力。他暗歎了口氣,正色道:“好,現(xiàn)在衆(zhòng)將議事。”

立時帳中各人都是坐得筆直,盧象升道:“定州大捷後,京師振奮,聖上連連御旨嘉勉,各營將士,也是士氣高漲?,F(xiàn)奴賊大部南下真定。趁此銳氣,我宣大軍結(jié)束在高陽的休整。本督?jīng)Q意,明日便班師前往真定,以解彼處百姓倒懸之苦。”

鐵甲鏘鏘,衆(zhòng)人都是站起身來高叫:“願隨督臣鞍馬,殺賊報國,再立新功?!?

定州大捷後,宣大三鎮(zhèn)將士,對清兵的畏怯之色,可說一掃而空,軍心士氣,達到高峰。

盧象升也很滿意:“定州之捷,證實奴賊色厲內(nèi)茬之本性,只要我大明官軍勇於殺賊,他們的頭顱,便是我們的軍功。衆(zhòng)將,青史留名,就在當日,諸君努力!”

一片聲的大叫:“殺賊報國,殺賊報國!”

王鬥也是隨著衆(zhòng)人高叫,在定州大捷的鼓舞下,己經(jīng)越來越多的明軍敢於出城野戰(zhàn)襲擊敵人,現(xiàn)在軍情樂觀。此次清兵入寇。比歷史上艱難得多。

正在這時,卻見一個護衛(wèi)急入帳內(nèi),向盧象升稟報。

盧象升滿面笑容地站起來:“又有聖旨來到,衆(zhòng)將,這就隨本督出迎!”

……

在中軍大帳外,又有一個太監(jiān)向盧象升等人宣讀聖旨,除了嘉勉之外,便是催促盧象升立時率兵前往真定。

這個早在盧象升的意料之中,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聖旨的後面,還提到山西軍情緊急。要盧象升分出一部分兵馬,讓大同鎮(zhèn)總兵官王樸率領(lǐng)他的本部麾下,立時回援山西,以解太原危急。

盧象升呆了一呆,還是立時接旨領(lǐng)命。王樸也接了聖旨,還有一道兵部的檄文,接到聖旨的時候,他的表情很奇怪,隨後沉痛地過來,向盧象升叩拜告別,他哽咽地道:“督臣,末將走了,可惜不能再鞍前馬後,追隨督臣殺敵了。”

盧象升眼中隱隱現(xiàn)出淚花,親自攙扶王樸起來,溫言對他說道:“將軍不必如此,你回援山西,也是一樣爲國效力,倒不一定要跟隨本督麾下?!?

他交待王樸:“無論將軍到了哪裡,都需記得忠義報國的道理?!?

王樸哽咽道:“督臣教誨,末將記下了?!?

他與楊國柱與虎大威拱手而別,二人也滿是嘆息,無論他們以前如何看不起王樸這種花錢買來官位職務的紈絝子弟,但這些時日的並肩作戰(zhàn),多少有些戰(zhàn)友情誼,臨別之時,二人都是依依不捨。

離別時,王樸也拍了拍王斗的肩膀,嘆道:“可惜不能再與將軍並肩作戰(zhàn),此戰(zhàn)後,若將軍到了大同,兄弟必將倒屣相迎?!?

王鬥鄭重地與他施禮而別,不論王樸在歷史上如何不堪,至少目前這場戰(zhàn)事,他表現(xiàn)得有板有眼,值得自己尊敬。同時他心下浮起陰影,各人只道山西危急。兵部調(diào)王樸回援合情合理,只有王鬥知道此事可能是楊嗣昌在背後搞鬼。

楊嗣昌這個人,頗有政治與軍事才幹,只是目光短淺,心胸狹隘,報復心極強。他與盧象升只不過政見不同,就如此處心積慮,因私人意氣而不顧大局?可嘆可惜啊。

當日王樸便領(lǐng)軍拔營而走,留下一大片空蕩蕩的營寨,宣大軍士眼見軍中兄弟又少了幾千人,原本高漲的士氣不免低落一部分。盧象升又招集全軍將士激勵,才讓落下去的士氣回升一些。

王樸走後,盧象升所率領(lǐng)的只有宣府鎮(zhèn)總兵楊國柱,山西鎮(zhèn)總兵官虎大威,還有王鬥,宣府參將張巖等人,兵馬約在一萬。第二日一早,在孫承宗率領(lǐng)的全城鄉(xiāng)紳百姓歡送下,盧象升領(lǐng)軍離開了高陽。

離開路上,王鬥頻頻回望高陽縣城,此次離開高陽前往真定,前途莫測。讓王鬥安慰的是,在昨晚自己鄭重要求下,孫承宗總算願意離開高陽城前往保定,解除了王鬥內(nèi)心一個隱憂。

歷史上清軍圍攻高陽城前,孫承宗的好友蔡鼎,還有茅元儀等人,都勸說孫承宗到保定避難,或者乾脆到南方去,孫承宗都婉言拒絕了。最後他以八十高齡,率全家子侄及高陽百姓奮起抵抗,最後六個兒子、二個侄子,十二個孫子侄孫全部殉國?;蛟S是此次清兵圍困的感慨吧,孫承宗不忍拒絕王斗的好意,最終答應了王斗的請求,保存此有用之身。

王鬥總算放心地離開了高陽,雖然自己力量有限,但大明的忠義之士,自己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一個樸素的願望。

……

從高陽城到真定府城近三百里,盧象升,王鬥等人一直往南而行。

此時清兵己經(jīng)深入真定府的衡水、棗強、贊皇、臨城、高邑等地。雖一路上遇到不少清兵大股小股敵人,不過畏於這隻軍隊的威名,各清騎只是遠遠旁觀,並不敢靠得很近。所以一路行來,雖不時有一些小股的接觸戰(zhàn),總體行軍順利。

念于軍中有大批的糧草輜重,盧象升等人都有過痛苦捱餓的經(jīng)歷,知道兵荒馬亂的,籌備糧草極爲不易,有銀都沒地方買,軍中攜帶的糧草,就是這隻大軍的生命線。

所以兵部塘報雖催得很急,盧象升還是聽從了楊國柱等人的意見,穩(wěn)重行軍爲妙,大體全軍一天行軍六十里到七十里。

幾天後,也就是在崇禎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這天,盧象升,王鬥一行人,全軍到達真定府城之下。

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366章 據(jù)河洛以爭天下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622章 在哪裡?第556章 末日第556章 末日第35章 人爲財死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817章 光復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819章 覆蓋第79章 示範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19章 盤點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75章 新編第664章 議論第212章 追擊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485章 遇敵第656章 費用第121章 轉(zhuǎn)移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88章 繳獲所得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552章 責問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499章 楊興嶺第500章 小淩河邊(上)第563章 賓客如雲(yún)第532章 反響第433章 關(guān)外第72章 貧窮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744章 發(fā)展第186章 命運第44章 變化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777章 刑具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106章 斬獲第581章 銀圓第773章 真男人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534章 杖斃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51章 鄧一腳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800章 號稱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204章 拷問第67章 扮象第60章 不放棄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zhèn)總兵?第714章 議所向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444章 毒煙彈第189章 開建據(jù)點第61章 風雨第622章 在哪裡?第572章 公審第731章 擋住第119章 阿巴泰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737章 此獠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783章 說服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zhàn)鬥第45章 堡成第381章 決戰(zhàn)(上)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516章 合圍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696章 流賊內(nèi)亂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05章 權(quán)力本能第771章 人心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770章 兵臨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148章 免稅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593章 朱仙鎮(zhèn)之序幕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561章 分錢第445章 矮德
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366章 據(jù)河洛以爭天下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622章 在哪裡?第556章 末日第556章 末日第35章 人爲財死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817章 光復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819章 覆蓋第79章 示範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19章 盤點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75章 新編第664章 議論第212章 追擊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485章 遇敵第656章 費用第121章 轉(zhuǎn)移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88章 繳獲所得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552章 責問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499章 楊興嶺第500章 小淩河邊(上)第563章 賓客如雲(yún)第532章 反響第433章 關(guān)外第72章 貧窮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744章 發(fā)展第186章 命運第44章 變化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777章 刑具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106章 斬獲第581章 銀圓第773章 真男人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534章 杖斃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51章 鄧一腳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800章 號稱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204章 拷問第67章 扮象第60章 不放棄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zhèn)總兵?第714章 議所向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444章 毒煙彈第189章 開建據(jù)點第61章 風雨第622章 在哪裡?第572章 公審第731章 擋住第119章 阿巴泰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737章 此獠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783章 說服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zhàn)鬥第45章 堡成第381章 決戰(zhàn)(上)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516章 合圍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696章 流賊內(nèi)亂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05章 權(quán)力本能第771章 人心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770章 兵臨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148章 免稅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593章 朱仙鎮(zhèn)之序幕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561章 分錢第445章 矮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行唐县| 平顺县| 前郭尔| 登封市| 沁水县| 武陟县| 华容县| 全南县| 渑池县| 旺苍县| 应用必备| 武冈市| 隆回县| 谢通门县| 安图县| 信阳市| 永吉县| 渭南市| 武汉市| 清河县| 开远市| 宁化县| 宝坻区| 南阳市| 弥渡县| 桦甸市| 沙田区| 东安县| 桦南县| 阿巴嘎旗| 安顺市| 井研县| 松潘县| 正镶白旗| 邹城市| 洛川县| 静乐县| 桓仁| 基隆市|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