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

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一日,入援大軍浩浩蕩蕩自寧遠出發。

寧遠到松山堡一百多裡,大軍走得十分謹慎,遼東總兵劉肇基的前鋒,距策應總兵楊國柱的路程,相距不到四十里。楊國柱的兵馬,離中軍大部又距離不到三十里。大軍慢行,都只是一天的路程,若騎兵快行,也就是一個時辰,半個時辰的事情。

相互間,又以騎兵接應,一旦遇敵,儘可在一、二日間匯合。若遇強敵,前鋒與策應兵馬,也可爲主力爭取一日時間。

大隊大隊各種口音的軍士,在遼西的大地上行走著,各軍隨車都有不少輜重,中軍大部後面,又是無數的民夫,運送著糧秣物質。各樣驢車,馬車,騾車,人力車,甚至還有駱駝等,密密的蜿蜒不到盡頭。

前方敵情,一時辰一報,道路之上,不時可見哨騎軍士,還有穿著青綿布齊腰甲,戴明盔,掛令牌、持令旗的旗牌官來回奔走。

前方情報,不時傳來,第二日時,前鋒兵馬,己過高橋堡,策應兵馬,也過塔山堡。在這裡,前鋒遇到一些東虜哨騎的攔截與騷擾,均被前哨大軍一一擊潰,斬首十一級。

遼東總兵劉肇基傳來塘報,馬步達賊鑲紅旗,鑲白旗萬人,披甲奴約數千,備盾車長梯,正猛攻杏山城堡。杏山守將向前鋒急切求援,勢甚危急。問中軍,是否前往應援,塘報言,未見攻城達軍牽有紅夷炮車。

中軍應答,若達賊披甲奴果只有數千人,可前往應援。需廣佈哨騎。以防虜賊在杏山四處設有伏軍。

劉肇基這隻前鋒約一萬人,其中正兵營騎兵三千五百,他們的裝備。多用冷兵器,如馬槊,鏜鈀。騎槍,刀棍等物。便是騎兵用的熱兵器,也多使用三眼銃。

這些三眼銃,都在銃身外加鐵釘尖刺,有若三眼狼牙棒,面對身披重甲的敵軍,有時比刀棍還好用。

又有兩個車營,人數二千人到三千不等,共戰車二百輛。每車二十人,分奇正二隊。皆是二輪輕車樣式,前有遮牌。車前牌下有長槍數根??删軕瘃R,車上多火箭。佛狼機等器。

遼東軍喜用百子銃,有若大號的虎蹲炮與九頭鳥,內盛鉛子數百,可打百五十步,不論厚實的硬板及甲冑都難以抵擋。()所以劉肇基車營中,還有大量的百子銃。

除炮手外,隨車銃手,往日多用火箭,三眼銃等器,鳥銃很少用。不過劉肇基在分到拔給自己的一千桿精工東路鳥銃後,又有大量的威勁子藥,車營的鳥銃手,大大增加。

劉肇基本身技藝嫺熟,馬上馬下,功夫了得,還可左右開弓,一口氣射出多箭,頗爲悍勇。而且他身爲遼東總兵,往日多駐鬆杏二堡,內心來說,是想救援杏山堡的。

再說了,劉肇基渴望立功,他雖然爲遼東總兵,本部不過萬人,而寧遠總兵吳三桂,麾下可戰遼兵竟有二萬,內中更有強悍家丁二千,比自己家丁還多,又深得薊遼總督洪承疇的器重,再不表現一下,自己的遼東總兵之位不保。

接到中軍回報後,劉肇基立時決定救援,讓他高興的是,部下意見,同樣傾向救援杏山。

劉肇基軍中,他們家屬多在鬆杏,而且行軍來逼退不少奴賊哨騎,中軍大部又離不遠,都給了他們膽略。

更可喜的是,圍攻杏山的達賊不過萬人,披甲奴更只有數千,連己方救援大軍,連杏山的守兵,軍隊共有一萬好幾千人。就算不能消滅這些敵人,應援相持還是可以的。

因此衆人都想立功,在劉肇基一聲命令後,大軍滾滾,向杏山堡奔去。

高橋到杏山不過二十多裡,一出高橋,四野多平川河流。此時己是午後,熱浪襲人,到處是大片大片撂荒的土地,到處光禿禿的,不論山上山下,幾乎都難以見到綠色。

長年乾旱下,昔日波濤滾滾的大河現在連小水溝都算不上,土地也曬得乾硬,倒方便大軍行走。

大敵當前,劉肇基不敢怠慢,展開了車營戰陣,又以騎兵護在兩翼,還快騎前往策應的楊國柱部,讓他們隨時準備接應。

劉肇基以迎戰戰列展開,衆軍將在烈日暴曬下汗流浹背,衣甲溼透,卻不敢稍稍輕慢,只保持嚴整的戰陣,往杏山逼去。

一路行去,前方哨騎,不斷與清騎展開搏戰,劉肇基接連派出家丁精騎,壓得奴賊偵察線不斷後縮。大軍過了七里河,劉肇基接到消息,由於援軍嚴整勢大,無機可乘,圍攻杏山堡的達賊己經撤兵,集於杏山北面數裡處。

杏山堡解圍,大功告成,遼東軍中歡呼一片,劉肇基立時向薊遼總督洪承疇告捷。同時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自己嚴陣以待,卻未發一矢一炮,就解了杏山之圍,離自己想要大功的願望離得好遠。

放眼部下,皆是如此神情,連兵卒小軍都面有憾色,軍中幾個副將,參將,遊擊更連呼不過癮。衆人認爲,應該趁軍心甚銳,與杏山北的奴軍展開激戰,斬獲一些首級纔是。

劉肇基猶豫好久,激不過衆將的勸說,決定出戰。

離杏山堡兩裡時,駐守杏山的副將鄭一麟見奴軍退走,也抽調三千人馬出來與大軍匯合,內騎兵一千,衆人更是膽壯心齊。於是大軍集結,進逼清軍,仍是車營步軍在中,騎兵護住兩翼,往杏山北面的清軍壓去。

離清營不到三裡,那邊號角聲四起,卻是見明軍逼來,也展開迎戰隊列。

雙方不斷靠近,見右面不遠處有一片低矮的山石坡地,劉肇基喝令搶佔該地,以騎兵佈於山上,車營步兵則集於山腳曠野,如此攻守兼併,佔盡地形地勢。

……

烈日下,帥旗之旁,劉肇基策馬山頂上,向清軍陣地望去,見他們一片旗海。大軍前面,是密密麻麻的盾車,跟在後面的,盡是穿著白色外鑲紅邊,還有紅色外鑲白邊盔甲的騎士。

他冷哼一聲,這奴賊打法還是老一套,使用盾車在前,後面有弓手與銃手,又有死兵與銳兵,這種把戲,自己太熟了。他看看己家的陣地,心中大定。

他的軍陣佈置,設拒木於陣前,隨後戰車,車上裝備大量的佛郎機,火箭,百子銃等火器,又有犀利的東路鳥銃,威勁子藥。後面又是策應步軍,層層長槍大刀盾牌,又靠近山坡,後方無憂,還有騎兵守護。

更重要的是,麾下軍士,多有與奴賊打老仗的士卒,對他們戰法瞭如指掌,只要軍士膽壯心齊,此戰未必不能大勝,立下雄厚軍功。一時間劉肇基心中大爲期盼。

號角聲中,清兵的盾車越推越近,看他們盾車,下面有輪,前面厚實的木板,皆鋪蓋著厚厚的皮革棉被,以此來遮掩銃彈。不過劉肇基心中不屑,自家車營的佛郎機與百子銃,都可以打穿這些盾車。

清兵越逼越近,明軍陣地嚴陣以待,各將的親衛家丁們,也奉命巡弋,未待中軍號令,不得無故開銃開炮,違者就地斬首。敢有畏葸者,不聽軍令者,立時嚴懲。

不說官將喝令,劉肇基部下,很有士卒都有多年作戰經驗,與清人打老了仗,雖虜人大部逼來,也並不慌亂,大部神情沉著。

近到三百步時,忽然中軍一聲炮響,作爲一鎮總兵麾下,觀看旗號,傾聽號令,對軍中將官旗手並不爲難。無數旗手官將立時轉首看向山頂,等待主將的下一步決定。

這時,清軍陣地響起激昂的戰鼓,無數的胡語吶喊四起,密密麻麻的盾車,還有後面無數旗幟,嚮明軍陣地急衝而來。

劉肇基魁偉的身形策在馬上,他披著厚實的鐵甲,沉著臉,只是凝視奴賊軍陣,遲遲不下號令。無數的明軍官將,望著中軍位置,只是焦急等待自己的命運,大軍的命運。

待密密匝匝的盾車衝過兩百步,中軍旗號忽然急點,一聲淒厲的天鵝聲響起,傳遍了整個明軍陣線。

明軍車營銃炮齊鳴,黑火藥燃燒產生的大量濃密白煙,在炎熱陽光的照耀下,立時瀰漫了整個車營的前方。

嘩嘩啪啪擊破盾車的聲音大作,間中血霧騰起,夾著受傷人者的嚎叫。迎面而來的清軍盾車,被佛郎機彈打得屑木橫飛,很多盾車瞬間被擊得洞穿。

一聲巨響,一輛盾車的遮板突然炸開,一個鐵球直接洞開兩個清兵的頭顱,餘勢未盡,還留在一個清軍的胸膛內,帶著他翻滾出去。

碎肉血霧噴濺,高速運動的鐵球,射炸遮板後產生的大量尖利碎屑,還橫掃了盾車後方周邊清兵們。

這些清兵,或是輕甲弓手,或是未披甲旗丁,包衣奴才什麼的,防護力低下。激射的尖利碎屑,有若勁矢飛射,他們滿身滿臉的尖利碎片,立時血流如注。很多人捂著頭臉,不可相信的嚎叫起來,或是跪在地上痛不欲生的痙攣顫抖。

車營第一層射擊的,是中佛郎機,射一或兩斤的彈子,這些佛郎機炮,幾乎都是瞄準盾車,放平的打。

若中盾車者,不論多厚實的遮木,鋪多厚實的皮革棉被,也是一打一個大洞,很有護板更被打得殘缺不全,碎屑飛射,盾車後的清軍非死即傷,狼藉一片。

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40章 上官視察第687章 敬意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20章 大敵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117章 新編制第756章 追諡第69章 成親第535章 落下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534章 杖斃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84章 去與留第726章 登塬第803章 到齊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6章 狼煙第781章 騙局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725章 洪流第590章 希望(下)第749章 城下町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42章 修牆第764章 進取第589章 所見第561章 分錢第192章 不負你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553章 血河(下)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638章 屍堆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93章 威振宇內的背後故事第212章 追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784章 算計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678章 交鋒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245章 合圍第791章 顫慄第560章 清算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181章 借錢第152章 護送第58章 吃驚第345章 離去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790章 監國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725章 洪流第31章 內應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416章 爭論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636章 淹沒第772章 到了第821章 大潰第795章 力量第736章 煉獄第50章 銀秤第499章 楊興嶺第629章 過河第14章 升賞第698章 事故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679章 舌戰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787章 動員第773章 真男人第516章 合圍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571章 譁然第622章 在哪裡?第270章 合兵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658章 構想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113章 隨我上第264章 突圍第416章 爭論第674章 羣魔亂舞
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40章 上官視察第687章 敬意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20章 大敵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117章 新編制第756章 追諡第69章 成親第535章 落下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534章 杖斃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84章 去與留第726章 登塬第803章 到齊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6章 狼煙第781章 騙局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725章 洪流第590章 希望(下)第749章 城下町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42章 修牆第764章 進取第589章 所見第561章 分錢第192章 不負你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553章 血河(下)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638章 屍堆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93章 威振宇內的背後故事第212章 追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784章 算計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678章 交鋒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245章 合圍第791章 顫慄第560章 清算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181章 借錢第152章 護送第58章 吃驚第345章 離去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790章 監國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725章 洪流第31章 內應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416章 爭論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636章 淹沒第772章 到了第821章 大潰第795章 力量第736章 煉獄第50章 銀秤第499章 楊興嶺第629章 過河第14章 升賞第698章 事故第278章 嶽託,你等死期到了!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679章 舌戰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787章 動員第773章 真男人第516章 合圍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571章 譁然第622章 在哪裡?第270章 合兵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658章 構想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113章 隨我上第264章 突圍第416章 爭論第674章 羣魔亂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阆中市| 克东县| 云霄县| 菏泽市| 达拉特旗| 古交市| 长顺县| 揭西县| 旌德县| 桦川县| 元谋县| 三门县| 湾仔区| 宁乡县| 伊宁县| 台安县| 文成县| 双桥区| 扶风县| 乐清市| 丹巴县| 巴楚县| 贵南县| 康乐县| 富川| 墨江| 汝城县| 梁平县| 珠海市| 韶山市| 牡丹江市| 盱眙县| 林口县| 屯留县| 九龙县| 临沭县| 永修县| 长子县| 筠连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