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7章 祭拜、變化

南山路參將俞桂請忠勇伯入榆林堡歇息,王鬥看看不遠處那城堡,榆林堡也不大,週二裡,高二丈五尺,與岔道、柳溝三城,同屬宣府鎮南山路管轄,此時柳溝總兵陳九皋便是。王鬥謝絕了俞桂的邀請,決定先前往保安州舜鄉堡褒忠祠,先將陣亡將士安葬,祭拜英靈再說。征剿流賊,半年來舜鄉軍也有數百人傷亡,其中陣亡者一百餘人,千里迢迢,不可能運屍回家,都是帶回骨灰及衣冠安葬,靈牌請入祠內祭拜。陣亡將士的遺物,如盔甲兵器馬匹等,便歸他們家人所有,傳家流下。還有陣亡的戰馬一樣安葬,這是效仿戚家軍的做法,戰馬死後,只能埋葬,不許開剝食用,割回耳朵及四蹄與將士一起安葬,旁邊另立一墳。戰馬雖不能言,然與軍士一樣,皆是辛苦爲國效力,理應享受將士待遇。王鬥軍中還加一條,戰馬與軍士一樣,享受祠中靈牌祭祀,舜鄉堡的褒忠祠中專有一殿,供陣亡戰馬享受香火。舜鄉軍中將士,戰士們與戰馬的感情非常深厚,便如親人兄弟一般,戰馬傷亡,一樣悲不自勝。王鬥此舉,讓將士們心中溫暖非常,更增對軍隊的歸屬感。此時聞聽,衆人都沒有異議,俞桂更是讚不絕口,言忠勇伯就是體恤將士,能在麾下效勞,真是福氣。王鬥知道俞桂一心向自己靠近,對他也頗爲和藹。馬國璽臉上又恢復了溫和的笑容,對王斗拱手道:“將士爲國殺賊捐軀,下官等理應前往祭拜,待大軍安定,再爲忠勇伯接風洗塵?!彼磲岬睦罱鹗⒌纫策B聲附合。王鬥看了這老狐貍一眼,微笑道:“好?!碑斚麓筌娹D往舜鄉堡,衆多百姓跟隨,一路行進,不斷有各堡百姓匯入。浩浩蕩蕩,形成龐大的人流。大軍到達保安州時,各路口橋面。更擠滿黑壓壓的當地軍戶,鋪天蓋地的歡呼聲,“大將軍”聲音不絕。是啊,王鬥是保安州所有軍民的驕傲。以一小兵之身,最終成爲顯赫的徵虜將軍,忠勇伯,怎不讓當地軍民欣喜自豪?不過相比忠勇伯這個叫法,保安州軍民。更喜歡稱王鬥爲:“大將軍!”,以顯親近熟稔之意??粗嬲\激動的人流,王鬥心中暖流陣陣涌動,啊,這就是東路,自己的家鄉,便是在外再苦再累,回到家。有這些軍民百姓的崇拜支持。自己也不枉此生了。跟隨大軍的人羣越來越多,最後不下二十萬,看著這些如潮的人流,東路各將,便是延慶州守備李金盛,懷來守備黃昌義。保安衛城守備徐祖成,永寧城守備王以德。這些暫不是舜鄉軍體系的將領,也均有熱血沸騰之感。懷隆兵備道馬國璽。臉上仍帶著親切的笑容,只有眼中閃過複雜的神情,延慶州知州吳植還是面無表情,臉皮卻不時抽搐幾下。在軍民百姓的簇擁下,王鬥率大軍來到了舜鄉堡。此時舜鄉堡防守官爲王鬥當年老上司鍾大用,得到消息,他率堡內各官出數裡相迎。這個往日靖邊墩的甲長,在看到王斗的發展勢頭後,果斷向王鬥靠近,做事也頗爲勤勉,還向王鬥推薦養雞人才龍琨,最終得到王斗的重用,任舜鄉堡的防守官。看著王鬥,鍾大用心下只有慶幸自豪,往日的手下墩軍,最終成爲名滿天下的忠勇伯,成爲高不可攀的存在,自己沒有跟錯人,當年選擇沒有錯誤。幕府各大員此時都趕到了舜鄉堡,還有褒忠祠陣亡將士的家屬,新近陣亡將士的家屬,都雲集於舜鄉堡外。王鬥沒有耽擱,大軍轉到釜山,哀樂聲中,將陣亡將士的骨灰盒安葬,王鬥與衆軍官親自剷土,馬國璽不顧老年體弱,也伴在王鬥身旁忙活。安葬後,接下來的修葺立牌等,自有褒忠祠官員處理。靈牌請入祠內後,纔是盛大的祭拜儀式開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古時與軍事並列的國家最重要兩件大事之一,歷朝歷代,都有著嚴格的國家祭祀體系,一般有二。一是中央朝廷祭祀體系,分大祀、中祀、小祀。二是地方祭祀體系,省、府、州、縣等各級祭祀。初褒忠祠立時,王鬥只找些和尚道士念頌經文,後罷,以國之正禮,大樂獻祭,設神官,褒忠祠享省府級規格待遇。祭享之禮,祭祀音樂,祭祀規程等,均一絲不茍進行,樂舞配奏,莊嚴而隆重。祭牲、祭器設立,主祭神官喝道:“祭拜開始,起樂!”又一陪祭神官喝道:“起舞!”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一一敲響,深沉的雅樂中,樂舞佾生,或持龠,或持笙,或持箎,樂舞相合,翩翩起舞。同時,祠外大廣場,連王鬥在內,所有將士行持刀禮,並槍禮,齊聲頌唱:“舜土起劍兮,策馬定寰區,將軍星繞兮,勇士月彎弧……忠勇將士兮,歷萬劫不泯,天地玄黃兮,真靈永存在……”金聲玉振,雅樂之聲典雅悠揚,舞者場面宏大,加之數十萬人一齊頌唱,充滿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頌歌中,不說場中將士,便是圍觀的百姓們,皆是潸然淚下。許多隨軍旁觀的襄陽士子百姓更泣不成聲,很多人道:“如此祭祀,便是戰死也不冤了。”舞止,樂止,王鬥與衆將各官進殿,詣神位前上香,所有陣亡家屬旁邊答禮。衆家屬臉上又是哀傷,又是自豪,家中男人戰死,豈不悲痛?然靈牌能入褒忠祠贊拜,又是心下溫暖自豪,家中男人,沒有白死。王鬥來到韓仲的靈牌前,看著靈牌後的畫像,憶起當日的點點滴滴。心中悲痛,他上了香,拜了數拜。韓仲遺孀李小娘子領著兒子韓厚在旁答禮。還有她嫂子鄭娘子。王鬥看向李小娘子,她今年不過二十歲,領著不到五歲的孩兒,往後漫長的日子。怎麼過?王鬥柔聲道:“我與韓兄弟親如手足,韓夫人,你若有什麼難處,只管與我說?!崩钚∧镒忧文课⒓t,低聲拜道:“多謝大將軍關懷。妾身並無難處,只想靜靜帶著厚兒,爲韓仲守節,將孩子帶大。”王鬥嘆道:“好?!庇挚聪蛩齼鹤禹n厚,這孩子虎頭燕頷,與韓仲一個印子模出來一樣,說道:“長得真象你父親?!蹦呛⒆觼K不怕生,看著王鬥道:“大將軍。你怎麼哭了?不哭不哭。厚兒跟孃親說過,厚兒長大後,也要隨大將軍殺韃子,爲爹爹報仇?!蓖豸Y哽咽道:“好孩子?!毖蹨I卻不由流下來。李光衡看著女兒外孫,虎目一紅,也是涌出熱淚。衆將皆勸慰王鬥二人。懷隆兵備道馬國璽則長聲嘆息。王鬥又給武德將軍楊通靈牌上香,其遺孀劉氏倒想得很開。她除了撫養幾個孩子,便是追隨謝秀娘身邊。做些賑濟流民,撫卹孤老之事,日子也過得充實。見她如此,王鬥也稍稍安心。上香儀式後,在全數軍民面前,王鬥又親自給陣亡家屬遺孀贈送遺物衣甲,撫卹錢米也一一送到她們手上,每家口田地還將免稅三年。以後她們的家小,都是耕田隊、互助社第一個援助的對象,逢年過節,軍中都會下來慰問。整個祭拜儀式憂傷而悲壯,只有馬國璽心中嘆息,眼見東路軍心民心更聚,然衆人只知忠勇伯,不知有朝廷,此爲國家之不幸?;噬习?,微臣慚愧,無法使東路百姓心向朝廷。……隨後,王鬥又到褒忠祠附近的義民廟上香,祭拜儀式後,王鬥巡視了舜鄉堡內外。舜鄉堡己經成爲一個繁華的大城,堡內外人口近七萬,連接紫荊關,馬水口,美峪所,保安州,蔚州諸地,商家林立,軍戶富足,有產業馬騾者衆。當年一個偏遠的千戶所城,己經成爲名副其實的萬戶所。舜鄉堡多出軍士軍官,將士征戰在外,家中多婦孺餘丁,所以本堡是保安州耕田隊,互助社的重點援助對象。依鍾大用介紹,本州的耕田隊,現皆爲流民青壯選取,每到農忙,如播種、打禾、割禾、挑稈等,耕田隊便前往各堡勞作,換取工錢口糧,己經形成穩定的規則,便是將士征戰在外,家中田地,也不需擔憂無人耕種。由於農田重活有人幹去,這些家屬,多參與礦業,畜業,商業等經營,生活安逸。舜鄉堡民衆,受教育程度在東路最高,對王斗的支持也最鐵。王鬥心中欣慰,他忘不了初任舜鄉堡防守官時,軍戶們那麻木絕望的神情,能改變他們的生活,王鬥心中頗有成就感?,F在保安州之地,也是東路經濟中心,由於家家有餘糧,戶戶有餘錢,加之財政司掌控的錢莊鼓勵投資實業,低息放貸,所以州境內商店廠房林立。特別舜鄉堡,軍工雖然遷入永寧,然周邊多山地草場,所以境內牛場,豬場,雞場,鴨場雲集,爲東路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及蛋類,同時各種加工業發達,大量的臘肉、燻肉、火腿、鹹蛋做出,甚至罐頭。話說古時科技不可小視,當環境肥沃優良時,廣大的商人百姓,就會激發出最大的發明熱情,罐頭就是一種。不過大明朝不叫罐頭,叫肉瓷罐。《齊民要術》曾有記載:“將家畜肉切成塊,加入鹽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這就是古時的罐頭了,同樣可以保存食物良久。有軍隊這個大客戶在,東路經營肉瓷罐者衆。經營畜場最怕的就是瘟疫,所以東路獸醫極爲吃香,受軍工廠的啓發,很多獸醫召收學徒,毫無保留傳授自己技藝。學徒出師後,每有所得,需向師長交錢若干,這些師長只需坐著收錢便可,教的徒弟越多,收的錢越多,他們所爲,受到民政司商事科大力支持。各行各業皆引風潮,放在後世來說,就是技校,夜校盛行。耕田隊,採礦隊,打鐵隊,採石隊,修路隊,縫衣娘……由於商業發達,保安州境內務工者衆,己經出現工人階級的雛形。王鬥心中歡喜,繁華好啊,只要稅收得上來,商業越繁華越好。稅制良好,商業發達,那就是良性,反之商業繁華,若收不上稅,便是畸形的,無益於國家,便如明末江南。帶著滿足,王鬥離開了舜鄉堡。

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665章 發佈第384章 得知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1章 火路墩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759章 陌生第45章 堡成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74章 雄心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49章 偶遇第63章 伏擊第56章 剿匪生財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88章 繳獲所得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646章 獎賞第607章 立寨第780章 轉機第487章 血肉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753章 出關第51章 鄧一腳第42章 修牆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80章 激勵第33章 飛槍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92章 定點排尿第519章 等待第653章 報紙第809章 大陣第686章 溫疫論第121章 轉移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119章 阿巴泰第41章 春耕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24章 建堡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208章 爭糧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809章 大陣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512章 白虎第229章 聖旨到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747章 火箭第802章 內應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416章 爭論第117章 新編制第455章 救援第15章 還鄉第490章 序幕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596章 魅力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377章 內應第495章 渡河第722章 打糧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760章 馳檄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606章 兩截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76章 孫傳庭第15章 還鄉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9章 盤點第662章 思想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
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665章 發佈第384章 得知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1章 火路墩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759章 陌生第45章 堡成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74章 雄心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49章 偶遇第63章 伏擊第56章 剿匪生財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88章 繳獲所得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646章 獎賞第607章 立寨第780章 轉機第487章 血肉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753章 出關第51章 鄧一腳第42章 修牆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80章 激勵第33章 飛槍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92章 定點排尿第519章 等待第653章 報紙第809章 大陣第686章 溫疫論第121章 轉移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119章 阿巴泰第41章 春耕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24章 建堡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208章 爭糧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809章 大陣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512章 白虎第229章 聖旨到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747章 火箭第802章 內應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416章 爭論第117章 新編制第455章 救援第15章 還鄉第490章 序幕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596章 魅力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377章 內應第495章 渡河第722章 打糧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760章 馳檄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606章 兩截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536章 永寧侯(下)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676章 孫傳庭第15章 還鄉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9章 盤點第662章 思想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惠水县| 泉州市| 资兴市| 阳城县| 庄浪县| 苏州市| 元谋县| 兴安县| 海淀区| 邵阳县| 班玛县| 宁阳县| 峨眉山市| 望江县| 随州市| 陕西省| 观塘区| 读书| 霍州市| 鹤岗市| 泊头市| 崇信县| 合水县| 曲阳县| 磐石市| 平和县| 彰化县| 平遥县| 镇远县| 澎湖县| 长沙县| 元江| 灵山县| 甘肃省| 临西县| 贵州省| 汾西县| 蒙山县| 扶沟县|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