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章 建堡

崇禎七年九月十二日。

這時己經是後世陽曆的十一月初,再過幾天就要立冬了,天氣越加寒冷。

王鬥招募軍戶的計劃也進入尾聲,截止今日爲止,最後文冊統計,還在紙面上的靖邊堡共有居民五十五戶,男婦共二百三十口。其中男子一百一十口,成丁七十五口,幼男三十五口。婦女一百二十口,十三歲以上的女子八十四口,十三歲以下的幼女三十六口。

這些人王鬥吩咐鍾榮一一登記入冊,開具正副兩本,其中一部分人原來是外來流民們的,還爲他們簽發了軍戶帖,將他們名字記入軍籍黃簿,以後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靖邊堡的軍戶。

靖邊堡現在共有軍戶五十五戶,口兩百多,都是實打實的實數,在舜鄉堡幾個屯堡中,算是規模較大的了。這些人暫時都是在靖邊墩西面外側修建地窩子居住,一時間這邊己是形成一個村鎮。

而隨著人口的招滿,靖邊堡的修建,也是迫在眉睫。

十三日,韓朝、齊天良奉王鬥之令,去董家莊與舜鄉堡招募一些泥水土木匠前來商談建堡。

當日傍晚,韓朝二人便回來了,帶回了七、八個衣衫襤褸的工匠。齊天良己經與他們商談好了,工錢方面,除了每日的食宿外,需每日給銀一分,王鬥答應了他們。

這些工匠見王鬥答應,都是喜形於色,這個冬日的飯食終於有下落了。

他們這些人都是世代匠戶,己經參加過諸多城堡的修建,建設規劃靖邊堡,其實對他們來是輕車熟路的事。在靖邊墩周邊轉了幾天後,他們很快便拿出城堡的設計平面圖,包括街道的劃分、水井的位置、廟宇的位置及各處宅院的位置,還有將來堡牆、堡門及堡牆上的垛口、射口等防衛設施都有。

在選址上,他們的意見也與王鬥相合,都是決定緊沿靖邊墩南向修建堡壘,一來這樣防守更有依託,二來那靖邊墩原來是修建在一個隆起的小丘上,地勢從高到低,有利於城堡的排水,以防未來雨澇積水之患。

圖紙好了,選址也不是問題,關鍵是修建城堡的成本錢糧。

依盧象升的計算,在大明,修建一個火路墩需要銀二百兩,修建一個樓臺需要銀六百兩,修建一座周長一里多的小型城堡需要銀七百多兩,糧六百多石。那些匠戶的計算大致也是如此。

王鬥未來的靖邊堡,規劃中周長也就在一里多,不過他手上可沒有銀七百多兩,糧六百多石,只能先建一些城堡主體,細節從簡再從簡,未來慢慢考慮完善就是。王鬥其實很想將靖邊堡修建成棱堡式樣,那樣防守更加堅固,可惜這種花費是驚人的,王鬥暫時也沒那個財力,只能將來再看了。

幸好建堡土地不要錢,這樣就省了許多。

大明一般軍堡的主體是城內的營房、糧倉、草料場、武庫、馬場,再加上外面的城牆、城門、甕城、角樓、護城河等,各地屯堡基本上也是如此。不過依王鬥現在的財力,只能營房與城牆先建,餘者慢慢說吧。

在王鬥決定後,很快的,那些匠戶忙活起來。

首先的,在靖邊墩南向的幾十畝地中,他們熟練的劃出幾十份的基宅地,並分出出行道路與三條主要街道。

隨後在正西面的中軸線盡端,匠戶們還第一時間劃出一座廟宇的位置,保安當地軍民一般稱這個位置的廟爲“正王廟”。然後街的交叉處又劃出一塊地方,未來將在這裡興建“馬王廟”,一個高高的戲臺也將建在這裡,戲臺對面還將興建“老爺廟”,此外在城的南端也將興建一個“娘娘廟”。

除此外,在城的東面地方,還要留出幾塊地修建未來彰表軍功的廟祠,如旗壽廟、顯忠祠、褒忠祠等。另外各條街的主街街心上,還將留出地方興建各樣市坊與牌坊。

這種規劃都是當時大明各邊鎮軍堡民堡的常規佈局,王鬥自然不可能擅改,他也改不來,老實說王鬥後世就對建築一竅不通。

而對於匠戶們第一時間劃出各色廟宇的修建地方,王鬥也表示理解,這都是當時軍民們的精神食糧。這個世界娛樂貧乏,除了拜廟看戲,還能有什麼娛樂?想自己後世小的時候,能去戲臺看戲,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靖邊堡的大體格局就是如此,下面該動手開工了。王鬥一聲令下,所有的靖邊堡居民,除了孩童外,所有的男女一齊上陣,所有人都必需勤奮建設自己的家園。

一時間,靖邊堡的居民們,無論男女,都是拿著鋤頭,挑著簸箕、籮筐,只是到堡的周邊去奮力挖土挑土。連孩童們都是懂事的在旁幫忙。

不過修建堡牆與營房可以用黃土夯就,就地取土,不需要什麼料錢,只需費些吃食勞力便可,有些錢則是不能避免的。

如城內宅院地基與城牆地基都需要石料,而且這些石料還要求石質堅硬,不易風化,以青石最好。特別是砌築城牆的地基,均需基深五尺、寬一丈四尺,一圈城牆地基下來,石料用量甚大。

還有打井,這是建堡第一要務,幾十戶人不可能都到河邊去挑水喝,一個小堡至少需要三口井水,保安州各地地下水源算是豐富,所以打井一般到二十餘丈就可出水,且水質大多清洌甘甜,聽聞山西陝西一些地方需要打井深達三四十丈,甚至五六十丈纔可以見水。

不過就算打井只深到二十餘丈,爲免塌陷,也同樣需要用磚石修砌,這樣深井的石料用量也是不少。

靖邊堡周邊土地空曠,無處可以採石,只能到欒莊或是舜鄉堡周邊的山上去採,其實欒莊離靖邊堡更近,不過那裡是屬於五堡的管轄地,與舜鄉堡是不同的千戶所,只能到舜鄉堡的周邊山上去採。

那裡的石場離靖邊堡路遠,開採、運輸花費想必都很大,而且除了石料,各處營房倉庫的屋樑修建同樣需要木料,這也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王鬥派出了二十幾個男丁,讓韓朝統領著,到舜鄉堡的山上去採石,爲了方便運石,他還去舜鄉堡僱傭了幾輛的騾馬牛車。他要求韓朝儘量採出一些石料用於供應營房地基與打井所需石料,至於街道的鋪就與外面的城牆地基,以後慢慢說吧。

同時間,王鬥又去了董家莊一趟,請求管隊官張貴支援一些木料,張貴言道無嘗支援很有難處,不過他手上正好有一批空閒的木料,可以便宜些賣給王鬥。

王鬥答應了,幾天後,董家莊的總旗洪丘領著莊內的幾十個軍戶,讓他們抗著木料,忽哧忽哧從董家莊一路步行而來,這傢伙,連騾車都捨不得用,光用人力抗木。看著那些累得快要趴下的董家莊軍戶們,王鬥半響無語。

洪丘是個粗豪的漢子,年近四十,滿腮的虯髯,他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場景,拍了拍王斗的肩膀,感慨地道:“王鬥老弟,哥哥真是服了你了,獨立建堡,能所不能啊。”

王鬥只能苦笑,獨立建堡,說得輕鬆,這其中的辛勞實是不足爲外人道耳。

洪丘收了王斗的木料錢後,別的沒說,只要求王鬥給他手下軍戶們吃頓飽飯,王鬥沒說什麼,就讓那些軍戶們吃飯去了,立時那些軍戶們如虎下山一樣的精神起來。

……

崇禎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今天是靖邊堡第一口井出水的日子,經過幾個工匠的努力挖掘還有修砌,這口井終於完結。

該井深約二十餘丈,井水較淺水質較好,井底鋪以細沙,井壁用青石修砌,外面圍以碎石。當第一桶水拉上來時,一時間周邊圍觀的軍戶們歡聲雷動,再品嚐一下,井水清洌甘甜,遠遠甲於他堡。

衆軍戶們喜笑顏開,特別是一些加入軍戶的外地流民們,很多人曾一輩子困於飲水之苦,見到這麼好的水,許多人都是流下淚來。最後這口修砌好的井被衆人稱爲“王公井”,以感念王鬥恩德。

而該井修建好後,附近的董家莊軍民聞聽後,有些人還趕來觀看,觀後無不是嘖嘖稱羨。

除了這口井外,經過這些天靖邊堡一百多成年男女的每日努力,堡內幾處營房及倉庫、草料場己經慢慢成了規模,雖是簡陋,但至少可以避風擋雨。衆人相繼從地窩子搬出,住入營房宅院之內,這個冬天,總算不太冷了。

外面的城牆地基仍在修建,此時靖邊堡內仍是髒亂,劃出的幾條街道仍是泥土滿地,到處是石塊木料及各樣的垃圾物什,不過總算有一個城堡的雛形了。

※※※

老白牛:

上三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

另回萬世大唐書友:第二十三章中的米麪耕牛等銀價根據明末真實史料而就,注:崇禎十五年,河南內黃縣米價一斗七百文,豆價一斗四百文,豬肉每斤錢二百五十文,大牛一頭價七千文,小牛一頭價四千文。崇禎十六年,浙江嘉興府大雨成災,米價漲至六兩一石,豬漲至七兩一口,與牛價相當。

此外,有明一代,宰殺耕牛是大罪,連家裡有病牛或者快死的牛都要上報官府批準再宰殺。沒人買耕牛來吃的,一頭牛比一石米重多少實在沒有意義。

迴天天-關注書友:在當時明朝的北方,一畝地交納稅糧兩鬥己經稅很重了,那時小麥畝產不過七、八斗,上好的良田也只是產糧一石多,一年下來,種種成本算下,餘糧僅勉強夠一家老小吃用,略一天災人禍,便要賣兒賣女或是成爲流民了。我讓主角未來每畝徵糧兩鬥,還說讀者會不會怪主角太狠,沒想到你比我更狠啊。

回河禾書友:該問題請看本書第三章。

第818章 碾壓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40章 上官視察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10章 義無反顧309章 觀聞第117章 新編制第12章 誇功遊街第566章 清虜第770章 兵臨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84章 去與留第24章 建堡第587章 農場主第212章 追擊第553章 血河(上)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757章 準備第614章 空城第9章 殺奴!第732章 血溝第560章 清算第743章 南門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81章 我的理想第715章 三策第793章 驚歎第519章 等待第680章 責任第400章 天使第539章 離去第113章 隨我上第534章 杖斃第787章 動員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686章 溫疫論第646章 獎賞第516章 合圍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719章 潼關第488章 致意第35章 人爲財死第622章 在哪裡?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35章 人爲財死第76章 法與情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804章 六部分第755章 堅定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229章 聖旨到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112章 野戰(上)第22章 小人多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58章 吃驚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53章 畜場械鬥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0章 舊日上司第330章 密謀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488章 致意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623章 痕跡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9章 殺奴!第144章 平亂第728章 甲五號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32章 出兵第797章 前鋒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506章 大決戰(上)309章 觀聞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
第818章 碾壓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40章 上官視察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10章 義無反顧309章 觀聞第117章 新編制第12章 誇功遊街第566章 清虜第770章 兵臨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84章 去與留第24章 建堡第587章 農場主第212章 追擊第553章 血河(上)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第757章 準備第614章 空城第9章 殺奴!第732章 血溝第560章 清算第743章 南門第672章 微服私訪(上)第81章 我的理想第715章 三策第793章 驚歎第519章 等待第680章 責任第400章 天使第539章 離去第113章 隨我上第534章 杖斃第787章 動員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686章 溫疫論第646章 獎賞第516章 合圍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719章 潼關第488章 致意第35章 人爲財死第622章 在哪裡?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35章 人爲財死第76章 法與情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804章 六部分第755章 堅定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229章 聖旨到第373章 不同的待遇第112章 野戰(上)第22章 小人多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58章 吃驚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53章 畜場械鬥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0章 舊日上司第330章 密謀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488章 致意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623章 痕跡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9章 殺奴!第144章 平亂第728章 甲五號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32章 出兵第797章 前鋒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506章 大決戰(上)309章 觀聞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巴青县| 凯里市| 茂名市| 平山县| 兴安县| 玉门市| 滁州市| 田林县| 贵港市| 雅江县| 庆阳市| 定日县| 临夏市| 文山县| 武宣县| 惠安县| 巩义市| 武义县| 常熟市| 聂拉木县| 千阳县| 天水市| 台湾省| 页游| 涞源县| 紫云| 尼玛县| 方正县| 凤阳县| 彰化县| 稻城县| 横峰县| 浦东新区| 绥中县| 广州市| 信宜市| 无极县| 陆川县| 岳普湖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