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7章 前鋒

(諸君,王斗的讀音是鬥爭的鬥,不是一斗米的鬥。又南迴旅者兄,王鬥活動範圍多在北方,跟白桿兵和秦良玉交集不大,所以書中沒有相關(guān)情節(jié)。)

四月十五日下午,靖邊軍全軍到達居庸關(guān)。

其實各軍騎兵早在半日前就到達了關(guān)城,尖哨營的夜不收們更昨日便到。而且早在動員之時,他們就紛紛出宣府鎮(zhèn)哨探,此時更是大部齊出,火力全開。

餘下的步兵,輜重們,因爲(wèi)大部火炮輜重先期向居庸關(guān)運來,他們一路行軍,一路吃喝睡都有人照料,他們專心趕路便可。所以十五日的下午,不論騎步炮箭等兵,二十三萬人,盡數(shù)到達居庸關(guān)。

如山海關(guān)一樣,居庸關(guān)其實是個系統(tǒng)的防務(wù)工程,全關(guān)建在關(guān)溝上,共有四道關(guān)口。最北是八達嶺關(guān),又稱北口。然後南下一些是上關(guān)。接著纔是居庸關(guān)關(guān)城,最後是南口關(guān)。

從北到南,四關(guān)縱列在一條大峽谷中,彼此相距一二十里。

居庸關(guān)關(guān)城更建在這條長近四十里的山谷中間,扼守著北面進入京師門戶,直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氣勢。特別兩邊山勢雄奇,翠峰重疊,伴著清流花木,素爲(wèi)燕京八景之一,被稱爲(wèi)“居庸疊翠”。

居庸關(guān)城有南北二門,皆築有甕城,整個城池呈橢圓封閉形,周約有八里。城的一半雄臥在西面的金櫃山上,另外一部分在東面翠屏山上纏繞,然後南北兩座城門就坐落在谷中平闊的臺地上,二門相距約有兩裡。

此外關(guān)城還有附屬的敵臺、東西山角樓、水關(guān)閘樓、鋪房、炮臺、烽火臺等建築近三十座,城池東側(cè)的永安河谷還有南北水門各兩孔。

王鬥後世曾坐飛機從此經(jīng)過,當(dāng)時所望皆是蒼莽連綿的大山,然後看到一條峽谷切開延綿山嶺,尤如鬼斧神工。這條峽谷距京城百里,故名居庸塞或軍都陘,便是此時的居庸關(guān)長城。

也因扼守咽喉之地,加之居庸關(guān)形勢險要,自古爲(wèi)兵家必爭之地。

當(dāng)然,就算天下險地,也必須有得力之人防守,歷史上李自成直逼居庸關(guān),守將唐通、太監(jiān)杜之秩等人迎降,巡撫何謙僞死私逃。如此雄關(guān),不費吹灰之力,就落到了李自成手中。

靖邊軍到達居庸關(guān)後,北到八達嶺,南到南口關(guān),密密沿著關(guān)溝河谷駐紮,軍馬綿延數(shù)十里。

王鬥等人直入關(guān)城,居庸關(guān)城類似一個兵鎮(zhèn),內(nèi)有糧倉、軍械庫、衙署、儒學(xué)、演武場等建築,規(guī)模不小。還有行宮,密集的牌坊,衆(zhòng)多的廟宇等,內(nèi)城隍廟、關(guān)王廟、關(guān)帝廟更不可少。

王鬥等人從北門甕城進時,就看到甕城內(nèi)有真武廟,還有一塊重建的碑記,《居庸關(guān)重建真武廟碑記》。

“迨至我太祖高皇帝龍飛淮甸,奮拯中原,驅(qū)逐百年之,復(fù)還萬代之綱常,命大將軍魏國公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顯……爲(wèi)設(shè)關(guān)立廟,遂祠上帝於北甕城重地之內(nèi),靈應(yīng)香火,保障佑護,北鎮(zhèn)沙漠通宣大,以制三邊,南拱京師翊皇陵,而奠上國。”

居庸關(guān)歷朝都有修建隘口關(guān)防,但現(xiàn)今關(guān)城,卻是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於洪武元年規(guī)劃創(chuàng)建。然後後世不斷繕治,這塊碑記,卻是萬曆年間重建。

王鬥等人上了香,追憶先賢,然後進城巡弋,更順著城牆上到金櫃山與翠屏山上。城臺城牆皆以花崗巖石與厚城磚包砌,一些石條甚至重有一噸以上,合縫處灌以灰漿,咬合一體,堅固異常。

王鬥站在金櫃山敵臺上眺望,柳煙織翠,碧濤涌浪,關(guān)溝歷歷在目。此時河谷水邊旌旗遍佈,密密麻麻的營帳蜿蜒向南,一直消失在山的那邊,蔓延到十幾裡外的南口關(guān)那處。

人叫馬嘶,金戈之聲交鳴,再看眼前斑駁陸離的城臺基石,那種時間歷史的感覺陡然劇增。此次大戰(zhàn)關(guān)乎歷史興衰,不知後世會如何評價這一戰(zhàn)?介時自己所站的這一處,又是否會豎立一個紀念石碑,成爲(wèi)著名的旅遊景點呢?

太子及跟隨的諸文官被安排到行宮及衙署、儒學(xué)歇息,王鬥將居庸關(guān)城南門城樓設(shè)爲(wèi)行轅,召集各官將在這裡議事。

其實除了衙署外,城樓不遠緊依城垣處還有個戶曹行署,寬寬敞敞的一個四合院,紅柱青瓦寬檐廊,規(guī)模不小,不過王鬥更喜歡待在城樓上,他喜歡那種登高遠望的感覺。

在城樓二層,巨大的作戰(zhàn)地圖掛出,還有詳細的京師地方沙盤推出,各軍官將,陝甘各將,前來參戰(zhàn)的蒙古各部落頭人密密圍成大圈。又有王爭、王英、王雄、王豪、鍾宜源、韓厚、韓思、溫文韜、高得祥等孩童站在一旁觀看。

此次作戰(zhàn),軍事學(xué)院的學(xué)生們都有隨之出征,實地體驗?zāi)欠N軍旅故事,他們當(dāng)然沒有發(fā)言權(quán),只是站在一旁靜觀,細細感受。

“我軍已到達居庸關(guān),下一步,就是攻佔昌平,控制朝宗橋,鞏華城,安濟橋,擋兒嶺……”

參謀部長溫方亮指著沙盤說道,他道:“沙河源於關(guān)溝水,離昌平城有二十里,正統(tǒng)年間建朝宗橋,跨北沙河上。邊上有鞏華城,週二裡,有四門,素爲(wèi)皇帝北征及謁陵巡狩駐蹕之所。然後南五里是南沙河,上有安濟橋,同樣是正統(tǒng)年間所建石拱橋。”

他說道:“安濟橋又南下約十里,就是擋兒嶺,上有唐家?guī)X鋪遞。歷來大軍北上,皆駐蹕唐家?guī)X鋪遞,如成祖親征阿魯臺,宿營唐家?guī)X。英宗親征瓦剌,也是駐蹕唐家?guī)X。此處也是我軍作戰(zhàn)佈陣主要所在。”

溫方亮道:“唐家?guī)X鋪遞南約十里是清河店,上也有一鋪遞。在清河店南不遠,也有石拱橋,名廣濟橋,長約三十步,亦是京師通往西北及帝陵必經(jīng)之橋。此爲(wèi)流賊主要佈陣作戰(zhàn)之所。”

溫方亮說道:“相比擋兒嶺,先期控制朝宗橋、安濟橋更爲(wèi)重要,因爲(wèi)這關(guān)係到我大軍的出行,還有飲水。依各方的情報彙集,從昌平南下,一直到擋兒嶺止,東西南北有較大堡鎮(zhèn)二十三個,內(nèi)有上規(guī)模水池水井九十七口。分別是史可莊的柳池、鯤化池。武家莊的大爺池、二爺池、三爺池。王家莊的……”

他一一道來,各莊各堡的水井水池,如數(shù)家珍。

尤世威等人站在一旁,人人聽得心下佩服,這纔是出征打仗啊。

王鬥也是點頭,能考慮到作戰(zhàn)佈局的種種細節(jié),參謀部真是鍛煉出來了。特別他們還考慮到大軍細緻的用水問題,這非

常難得,畢竟這不是小事。

依王鬥知道的,明清時期京師氣候亢燥,雨澤稀少,吃水一向是個大問題。

據(jù)史料估計,明後期北京城市人口約有八十萬到一百萬,水井一千二百多口,算起來城內(nèi)每隔一里就有一井,但由於人口衆(zhòng)多,每口井必須供應(yīng)數(shù)十戶,甚至上百戶人家使用,居民用水,並不是個容易的事。

當(dāng)時因爲(wèi)京師富室官員較多,還誕生了龐大的挑水夫,多是山西人,此時京師水井也多屬公井,居民汲取較自由。到了清時,各水井被八旗隨營的山東火夫把持,依井賣錢,用竹牌子計數(shù)。

一般一擔(dān)水要八十文錢,這是指甜水,苦水減半,乾旱時節(jié)一擔(dān)水更要一百六十文錢,桶仍奇小。

所以當(dāng)時京師用水是很困難的,特別水有甜、苦之分,苦水不能飲用,只能洗濯。

而放在京城近郊,人言“近郊二十里,無河流灌潤”,護城河水污穢,根本不能使用,一切食用之水,胥仰給於土井。

不過華北這個地方,河流畢竟少,就算打井,也多有井水苦澀的問題。不單京畿,就是山東,河南,也多是井泉苦鹹,久飲之則患痞。也就是人變呆傻,病癥四出。

而且打得出井水還算好,北地土厚水深,土薄石厚,汲井非常不易,長江以南掘土五尺就見泉水,淮河以北,動不動掘井需要二三丈。在那些黃土臺原區(qū),如山西西南部、陝西關(guān)中地區(qū),地下水埋藏更深。

時人言“長安城北有平原,井深五十丈”,“畢原,井深五十丈”,“陝西澄城,井深三十丈”,“山西萬泉縣,縣中水井深者八九十丈,淺者也達五六十丈。”

爲(wèi)什麼江南多美女?也只是有水的緣故,清初蒲松齡就講了河南冶陶鎮(zhèn)的故事。那店家婆年紀二十多歲,卻臉髒得跟鬼畫符似的,手背上的泥積得有寸把厚。

卻是當(dāng)?shù)責(zé)o水,平日居民都靠雨水過日,所用之水非常昂貴,她丈夫不捨得花這個錢。還是客人花了二分銀子買了盆水,那店家婆洗了手臉後,面如芙蓉,胳膊如蓮藕,端是一個不衫不履淡妝的美人兒。

沒水洗水洗臉,清潔身體,再美的人也變醜了。

所以放在華北平原,京畿附近,井水苦鹹,或是沒有河泉,無法鑿井的村落,多是儲蓄雨水用於飲食。一般每村會有一到二個水池,用於解決人畜日常生活用水。

其實就算村莊附近有河流,水池也是各莊各堡必備之水源,畢竟去河裡挑水太繁難了。花費再大,耗時再久,各村也要鑿池修渠,夏秋積雨水,冬秋掃入雪,儲藏雨水泉水。

一些文人雅士,還喜歡貯存梅雨水,準備幾百個大甕,接水後用煤炭燒之,將甕口嚴封,取之可以烹茶,可以做酒,吃喝個一年不愁。濟南的居民喜歡窖藏雪水,同樣用炭火消毒,以備來年使用。

總之此時北地種種,對後世用慣自來水的人來說極爲(wèi)不便與不可思議,但大軍必須用水。所以除控制沙河外,附近村莊的水池水井也在參謀部的考慮之內(nèi)。

村民們貯水不易,到時該給多少補償,也必須考慮進去。

其實若控制福海與昆明湖是最好的,兩處湖水寬闊,足供大軍用水,但那方是留給流賊的戰(zhàn)線,卻不能因小失大。

參謀部安排了細緻的後勤問題,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足使大軍立於不敗之地。又有將官的詳細人員安排,如迎戰(zhàn)流賊是誰,哪幾軍。迎戰(zhàn)奴賊是誰,哪幾軍。

又何人領(lǐng)軍大側(cè)擊,兵力安排,器械安置等等,方案佈置非常龐大,最後報由王鬥同意。

尤世威等人站在一邊,見自己人等也被安排進去,非常高興,不過先期這昌平,朝宗橋,鞏華城,擋兒嶺等地……

尤世威猛的站出來,對王斗拱手道:“元帥,末將願爲(wèi)前鋒,領(lǐng)軍奪下昌平城,以壯我大軍聲勢!”

他這一出聲,立時如捅破了馬蜂窩,陝甘各將,還有那些蒙古人,一樣大聲叫嚷,都希望能出戰(zhàn)立功。

他們紛紛道:“元帥,末將也願意前往。”

“元帥,末將願協(xié)同尤老將軍前往。”

“元帥,給末將這個機會吧。”

“元帥,末將去奪下順義城。”

“元帥,末將與麾下兒郎,定可以奪下鞏華城。”

他們中以陳永福與高傑叫得最大聲,顯然非常渴望立功。

各人叫喊著,內(nèi)中很多人爭個面紅耳赤,差點扭打起來。

王鬥看著衆(zhòng)人,微笑點頭,士氣可嘉,這是好事。

他略一沉吟,先期讓他們出戰(zhàn)也好,相比靖邊軍,他們軍力不會太強,但也不會太弱。他們一色家丁精騎,在明軍中也算精銳,這樣流賊對上他們後,既可以感覺他們的強悍,也不會有螳臂當(dāng)車的無力感。

特別何人奪下昌平城與大局無損,讓他們出戰(zhàn),確實可行。

當(dāng)然,這內(nèi)中那些歸附蒙古各部首先排除,王鬥主要讓他們打滿洲人與八旗蒙古人。

他看向尤世威,說道:“也罷,尤將軍,陳將軍,高將軍你們都出戰(zhàn),由尤老將軍節(jié)制。”

他抽出一根令箭給尤世威,交待道:“昌平城雖安排了我?guī)焹?nèi)應(yīng),但最好不要攻城,將賊兵引出城外作戰(zhàn)。賊將劉澤清、邱磊等人敗後,將他們一路往京師方向驅(qū)趕便可。又昌平城光復(fù)後,可於城東的東龍山白浮泉安排兵馬,防止流賊可能自順義等處來的援兵。若他們來援,同樣擊潰他們,將他們往京師方向驅(qū)趕,但不奪順義、懷柔二城。”

他沉吟了半晌,道:“至於俘獲的流賊官兵,皆任由當(dāng)?shù)匕傩仗幹谩!?

尤世威大聲領(lǐng)命,慷慨激昂的接過令箭,陳永福、高傑等人臉上都現(xiàn)出喜色。

王鬥又安排玄武軍的中營、左營、右營接應(yīng),以中軍及中營將官雷仙賓節(jié)制,在大軍控制昌平城後,立時展開種種佈置。

最後王鬥對尤世威道:“你等兵馬今日就盡數(shù)集中到南口關(guān)處,待明日天色一亮,立時出擊,奪取昌平城!”

尤世威猛的向王鬥拜下,他單膝下跪,雙手抱拳,大聲喝道:“元帥放心,末將定督促好兵馬,順利奪下昌平城。”

王鬥攙扶起尤世威,微笑道:“本帥對此深信不疑。”(。)

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539章 離去第763章 惡之花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775章 涅槃第426章 集結(jié)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351章 進開封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97章 捉生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517章 後路第72章 貧窮第720章 二溝第770章 兵臨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737章 此獠第765章 國徵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83章 說服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498章 隔河炮戰(zhàn)(4)第450章 破營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815章 霰彈第664章 議論第459章 打響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723章 怒了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596章 魅力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82章 開礦費用第733章 改變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658章 構(gòu)想第745章 羅剎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zhàn)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335章 驚駭第563章 賓客如雲(yún)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684章 潛伏任務(wù)(上)第12章 誇功遊街第113章 隨我上第807章 驚遇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692章 到西安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749章 城下町第212章 追擊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823章 騎海第636章 淹沒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444章 毒煙彈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563章 賓客如雲(yún)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487章 血肉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483章 馬科第247章 血海下第712章 福星第793章 驚歎第106章 斬獲第619章 野心第458章 安排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378章 除奸第812章 恐懼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148章 免稅第532章 反響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65章 爭奪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zhàn)陣第424章 出征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
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539章 離去第763章 惡之花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775章 涅槃第426章 集結(jié)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351章 進開封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97章 捉生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517章 後路第72章 貧窮第720章 二溝第770章 兵臨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737章 此獠第765章 國徵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83章 說服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498章 隔河炮戰(zhàn)(4)第450章 破營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815章 霰彈第664章 議論第459章 打響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723章 怒了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596章 魅力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82章 開礦費用第733章 改變第353章 逼臨郟縣第658章 構(gòu)想第745章 羅剎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zhàn)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335章 驚駭第563章 賓客如雲(yún)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684章 潛伏任務(wù)(上)第12章 誇功遊街第113章 隨我上第807章 驚遇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692章 到西安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749章 城下町第212章 追擊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823章 騎海第636章 淹沒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444章 毒煙彈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563章 賓客如雲(yún)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487章 血肉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483章 馬科第247章 血海下第712章 福星第793章 驚歎第106章 斬獲第619章 野心第458章 安排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378章 除奸第812章 恐懼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148章 免稅第532章 反響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65章 爭奪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zhàn)陣第424章 出征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如皋市| 卓尼县| 蒲城县| 宁国市| 泸州市| 江城| 开化县| 龙口市| 钟山县| 白玉县| 类乌齐县| 科技| 南和县| 哈尔滨市| 盘山县| 永丰县| 肇东市| 宜兰县| 社会| 锦屏县| 阳新县| 松溪县| 松原市| 麟游县| 永兴县| 房山区| 香港 | 乌拉特前旗| 合作市| 城固县| 饶平县| 仁怀市| 文成县| 肃宁县| 金川县| 湖南省| 肥乡县| 南溪县| 通化县|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