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9章 福王

呂維祺示意王胤昌不必在這事情上多加糾纏,他卻說起另外一事。

“老夫最讚賞王將軍之事,便是崇禎十一年南下鉅鹿,義無反顧,與盧大人血戰(zhàn)沙場,痛擊胡虜,使其不敢小窺我中國無人。惜天不假年,盧大人身死殉國,然其英靈不滅,卻是我輩楷模榜樣。”

或許王鬥崇禎十一年隨盧象升出戰(zhàn),最大的收穫,便是獲得一個忠義無畏的名聲。王鬥不懼楊嗣昌,高起潛等人報復(fù),毅然南下鉅鹿,與盧象升並肩血戰(zhàn),大明許多文人提起此事,都不由讚一聲:“此人雖是武夫之輩,卻也懂忠義報國的道理,難得難得。”

提起盧象升,王鬥也是眼睛一紅,往事潮水般涌上心頭。

看他的樣子,呂維祺暗暗點頭,繼續(xù)道:“盧大人剛直不阿,王將軍不懼奸邪,皆是一時之才俊。惜時雖有賢相在朝,奸邪仍在,衆(zhòng)正盈朝之局,己是一去不返,盧大人九泉之下,想必也是心傷不己。”

王鬥忽然心中涌起一股厭惡,呂維祺題外之意,他己是明白,這奸邪指的是誰?當(dāng)然是楊嗣昌,賢相指的是誰,卻是此時的內(nèi)閣首輔兼吏部尚書李日宣。

李日宣是東林黨成員,天啓年被彈劾爲(wèi)“東林邪黨”而削職。薛國觀被罷免後,便由他擔(dān)任吏部尚書與內(nèi)閣首輔。李日宣上位後,最大的興趣,便是攻擊與彈劾楊嗣昌,呂維祺是東林黨鐵桿成員,自然覺得有義不容辭的呼應(yīng)義務(wù)。

對王鬥來說,他對大明朝上下的黨爭頑疾是深惡痛絕。對他來說,不管是什麼黨,不管是文人也好,武人也罷,只要黨爭不幹實事,就不是好貨。

他當(dāng)初跟隨盧象升作戰(zhàn),也不是爲(wèi)了黨爭的原故。盧象升雖然是東林黨成員,卻懂得國難關(guān)頭挺身而出,所以值得王鬥追隨。如果盧象升當(dāng)年只是一個懂得黨爭之輩,王鬥也不會置自己性命於不顧,毅然隨他兵困鉅鹿。

眼下大兵壓境,呂維祺還忘不了黨同伐異,似乎這比保住洛陽更爲(wèi)重要,怎能不讓王鬥心頭厭煩?

老實說王鬥對楊嗣昌極爲(wèi)不滿,此人不是能臣也非佞臣,只是一個神經(jīng)質(zhì)罷了。他的所作所爲(wèi),就是爲(wèi)達(dá)到自己理想所以不擇手段,擋住他路的人,卻會被他除去。雖有報國之心,卻是手段與眼光有問題,所以國事越壞。

對王鬥來講,李日宣、呂維祺等人,沒比楊嗣昌好到哪裡去,甚至頗有不如。

楊嗣昌還懂得做點事,雖然事情越做越壞。崇禎皇帝之所以與他善始善終,始終袒護,也是看中他能從全局出發(fā),暫時爲(wèi)自己解去憂愁,不結(jié)朋黨,也不空談。

李日宣等人卻純粹爲(wèi)了黨爭而黨爭,反對而反對。王鬥雖然對楊嗣昌不滿,也不會成爲(wèi)別人黨爭的工具。況且到了明末,找靠山,黨爭什麼的都是旁門左道。

放在往日,不論是王胤昌,又或是呂維祺,都是王鬥需要仰望的人物,眼下卻是他們來拉攏自己,難道是王鬥長得英俊?不是,是因爲(wèi)他手上有一隻無敵的軍隊。

明末軍閥勢力己成,甚至南明弘光帝上位,都要靠軍閥軍頭的力量,王鬥更不會丟了西瓜撿芝麻,他明白自己主要精力該放在哪一處。

看著呂維祺期盼的目光,王鬥緩緩道:“盧督臣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呂維祺一愣,他還以爲(wèi)王鬥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正要繼續(xù)點破,王鬥卻是接著道:“本將身爲(wèi)大明將官,手上的軍隊,便是皇上的軍隊,一切以皇上馬首是瞻,皇上讓我打到哪,我就打到哪。本將的忠義之心,天日可鑑。”

呂維祺撫著自己長鬚微笑點頭,心中對王鬥評價更高一層,這王鬥心智可與他的外貌不相附。心思的老成,可與朝內(nèi)外多年的老官僚相提並論,虧他還說得這麼義正辭嚴(yán),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

來日方長,呂維祺第一次試探,就這樣結(jié)束了。

……

王胤昌再繼續(xù)向王鬥保證糧餉供應(yīng)後,談起王鬥與陳永福駐紮問題,來到洛陽,他們的軍隊,當(dāng)然不能一直駐守在郊外。

經(jīng)王鬥提議後,王胤昌也贊同他與陳永福的前鋒營,駐守在洛陽城的北關(guān)。其實一些大城池外的關(guān)城,主要作用便是護衛(wèi)城門方向,然後裡應(yīng)外合,內(nèi)外夾擊,不過因爲(wèi)守軍的緣故,關(guān)城的作用往往沒有體現(xiàn)出來。

不過舜鄉(xiāng)軍不同,北關(guān)離洛陽主城不過兩裡,他與陳永福大軍留一部分人駐守。餘者作爲(wèi)遊兵,即可守城,也可時不時從北關(guān)衝出來,從背後攻擊攻打北門與餘者各門的流寇,使得闖軍不能投入所有精力攻打洛陽主城。

安排了王鬥與陳永福駐守事宜,又留下一個官員教授王鬥等人面見福王禮儀諸事後,呂維祺與王胤昌等人告辭離去。

三天後,也就是臘月十四,舜鄉(xiāng)軍與前鋒營從東關(guān)進入洛陽城中,那天從東關(guān)大石橋一直到長春門,密密麻麻擠滿了圍觀的洛陽民衆(zhòng),大軍所到之處,引起一片片的歡呼之聲,軍民的軍心士氣,沸騰到極點。

舜鄉(xiāng)軍最精銳的護衛(wèi)總開路,他們?nèi)巳蓑T著駿馬,魯密銃手背上長長的銃管,讓百姓們好奇地討論這是什麼鳥銃。

隨後是王鬥與陳永福的大旗,王鬥穿著御賜盔甲,陳永福也是打扮齊整,他們騎在馬上,滿面笑容地對街上百姓拱手。引來一片片密集豎立的大拇指與叫好聲。

接著是舜鄉(xiāng)軍騎兵,陳永福家丁營。不但是李光衡的正牌騎兵,便是溫方亮與高史銀的騎馬步兵同樣算成騎兵。他們皆是五馬一列並轡而行。

www ⊕тTk án ⊕℃o

身穿棉甲的舜鄉(xiāng)軍鳥銃手揹著鳥銃,身披鐵甲的長槍手則將槍桿插在馬鞍套上,舉目看去,長槍的長度如一,形成一片密密威武的槍林。算上陳永福家丁營,這騎兵便有六百多列,似乎總也過不完,那鐵蹄的轟隆隆聲始終不斷。

街旁的百姓交頭接耳,在他們看來,官兵的騎兵都是精銳,僅這三千多的騎兵,看來守住洛陽城就沒有問題了,這騎兵過來,百姓們熱情更爲(wèi)高漲。

騎兵過後,又是舜鄉(xiāng)軍的步兵,便是出戰(zhàn)的三個新軍千總,他們同樣五人一列,一總一總的整齊行進,讓洛陽百姓更是看呆了眼。官兵的步卒竟有這麼精良的裝備,這麼逼人的銳氣,還真是少見。特別這隻軍隊的朝氣與銳氣,真是讓人一見難忘。

舜鄉(xiāng)軍到達(dá)洛陽城外己有幾天,雖然城內(nèi)熱議如潮,不過舜鄉(xiāng)軍卻始終神龍見首不見尾,躲藏在兵營內(nèi)不出來,雖然這對百姓來說很不錯,代表這隻軍隊秋毫無犯,軍紀(jì)森嚴(yán),不過也讓人遐想。

此時這隻軍隊揭開神秘的面紗,給洛陽軍民的振奮是難以形容的。又來這三千精銳官兵,看來不但守城,便是擊退流賊都沒問題。他們拼命展現(xiàn)自己的熱情好客,衝這隻軍隊大聲叫好。

雖然潮水般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不過舜鄉(xiāng)軍整齊的腳步聲卻絲毫沒有改變。他們高昂著頭,似乎落腳與擡腳都是一樣的動作,更引起一片嘖嘖稱奇聲。

舜鄉(xiāng)軍步兵過後,是陳永福前鋒營的步軍,他們雖然裝備沒有舜鄉(xiāng)軍好,各方面素質(zhì)沒有舜鄉(xiāng)軍強,但那股銳氣與自信,卻也一點不差。他們同樣引起潮水般的歡呼。

對洛陽百姓來說,這是他們自己河南人的軍隊,所以他們給前鋒營步軍的歡呼,絲毫不會弱於給舜鄉(xiāng)軍們的叫好聲。

雖然舜鄉(xiāng)軍一千多輛馬車己經(jīng)先期從東關(guān)送入北關(guān),並不參加入城儀式,不過那十門紅夷大炮,仍然拖進城來,隨在步兵的後面。看著這十門沉重的火炮,街兩邊的百姓一邊好奇地議論,一邊都擠上前想看得更清楚些,只苦了那些維持秩序的鄉(xiāng)勇與洛陽官兵們。

洛陽官員,還有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人,都在福王府前等待。王鬥等人從東門進城,經(jīng)東大街到達(dá)十字路口後,便轉(zhuǎn)向北大街,然後轉(zhuǎn)向東北角的福王府。

洛陽城街道縱橫交錯,素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說,其實大街小巷不止這麼多,要不是有官員引路,還真怕走錯地方。

從東門進城後,大軍陸續(xù)經(jīng)過董公廟,鼓樓等顯著建築,一路過去,圍觀的民衆(zhòng)都是擠滿街巷,甚至連屋頂上都是爬滿人。

進入北大街不久,便看到一座密檐式的磚石高塔,塔高怕有三十米,這便是洛陽出名的文峰塔。明時供奉文昌與魁星,除爲(wèi)企盼本地文化繁榮,多出人才之意外,戰(zhàn)時登上高塔,城內(nèi)城外,縱目無疑。

文峰塔歷史上被李自成擊毀,清初重建,此時文峰塔九層塔身上,一樣站滿人。從文峰塔往東北過去不遠(yuǎn),就是福王府。從福王府東北再過去不遠(yuǎn),那迎恩巷內(nèi),便是洛陽縣署所在地。

遠(yuǎn)遠(yuǎn)的,當(dāng)王鬥看到福王府時,不由感慨一聲,好個富麗堂皇所在地。崇臺連城,牆垣高厚,在宏偉壯麗飛檐紅牆映襯下,王府前的廣場尤顯平闊,那些高大的石獅盡顯威武。

這福王府其實便是一個城中城,內(nèi)有大批文武官員,兵丁人役。大明的藩王都有一整套專門機構(gòu),外官有長史二員,又有八所。內(nèi)官有東西承奉司,還有衆(zhòng)多散官。親王可有民校三百六十名,郡王可有民校二十四名。

王宗男女俱有俸祿,伴當(dāng),校尉俱有口糧,文武官員皆有俸給,各色人役俱有工食。福王養(yǎng)有兵丁校尉約五百人,開封府的周王約有八百人。要養(yǎng)活這些王府百官,兵丁校尉,還有各樣人等,每年需要付出龐大的財帛米糧。

看著那高高的宮牆,連綿巍峨的琉璃瓦片,還有沿途看到的雄偉官衙,各官紳寓居的華美庭院。再想想城內(nèi)城外流離失所的流民百姓,王鬥明白了爲(wèi)什麼歷史上李自成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攻破一座座堅固無比的城池。

福王府有四門,正門稱爲(wèi)正華門,此時在寬闊的正華門廣場上,河南府官員軍將,王府百官,早由兵備王胤昌,還有前兵部尚書呂維祺等人帶領(lǐng)迎接。

在王胤昌等人前面,還站著一個身穿黃袍的中年男子,第一感覺這人很胖,肥嘟嘟的怕有兩百多斤。

卻是福王府爲(wèi)表重視,由世子朱由崧親自帶人迎接王鬥諸人,顯然這非常難得。王鬥己經(jīng)可以看到,百官中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人羨慕之極的神情。

進城的舜鄉(xiāng)軍與前鋒營戰(zhàn)士在廣場列陣匯合,而在廣場的周邊,仍然擠滿了圍觀的洛陽民衆(zhòng),他們喧鬧興奮地議論不停。不過當(dāng)舜鄉(xiāng)軍在寒風(fēng)中肅立列陣後,周邊的吵雜聲卻是慢慢靜了下來。

那世子朱由崧先還新奇地對軍隊探頭探腦,與身旁幾個近侍指指點點,最後只是張大嘴合不攏。

這隻鐵甲大軍在寒風(fēng)中一動不動,那陣列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直線一條,除了馬匹嘶鳴再無聲音。這樣的強軍氣勢朱由崧哪裡見過,不由看呆了眼,眼中又是新奇,又是驚畏。便是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人,一樣看得臉色蒼白。

軍隊匯合時,王鬥也冷眼看向那個胖嘟嘟的黃袍男子,這傢伙除了肥得眼睛越發(fā)小外,便沒有別的特點,天潢貴胄的氣勢一點也看不到,典型的富家紈絝子弟一個,似乎還帶著一些未出閣富家小姐對外界的好奇與恐懼。

這傢伙竟然還是歷史上的弘光帝,卻也是悲劇人物。大明的藩王被當(dāng)豬養(yǎng),福王朱常洵是其中典型,他的兒子朱由崧也是一個,除了吃喝玩樂就沒有別的能力。

不過朱由崧還好,超常發(fā)揮了一次,懂得槍桿子出政權(quán)的道理,在皇位竟?fàn)帥]有優(yōu)勢的情況下,懂得向軍隊求援,如願以償當(dāng)上皇帝。

不過除此之外便沒有別的長處了,這個藩二代登基後也是個傀儡,內(nèi)有權(quán)臣,外有跋扈軍閥的情況下,什麼政事都沒有發(fā)言權(quán),除了吃吃喝喝,任何事都插不上手。

或許唯一發(fā)布的政令,便是下令廣選秀女。卻不料選來的秀女,也是爲(wèi)他人作嫁衣,可說比阿斗還慘。

阿斗還可善終,朱由崧依爲(wèi)屛障的幾鎮(zhèn)軍閥在外敵來臨時一轟而散,最後被押到北京處死,除了留下滿身的黑鍋什麼都沒留下。這就是大明藩王當(dāng)豬養(yǎng)的悲劇。

藩王出身唯一值得一提的恐怕只有嘉靖皇帝了,論心狠手辣,心智之出衆(zhòng),可與明太祖朱元璋相比,多少老油條官僚大臣被其玩弄於股掌之上。惜其沒有明太祖的責(zé)任心罷了。

王鬥心念電轉(zhuǎn),在舜鄉(xiāng)軍與前鋒營匯合整隊後,他與陳永福上前拜見這位歷史上的弘光帝。走過去時,他還聽到那世子朱由崧對旁邊一個近侍嘀咕:“這些官兵好威武,你說是不是?”

那近侍笑嘻嘻地道:“是的殿下,非常威武。”

王鬥與陳永福依禮制上前拜見朱由崧,陳永福的神情頗爲(wèi)激動,王鬥還算平靜。

聽到二人“恕末將甲冑在身,不能全禮”的聲音時,朱由崧滿不在乎地罷了罷手,他衝王鬥看了又看,從頭看到腳,好奇地道:“你就是王鬥王將軍?”

王鬥也看清了朱由崧的長相,快四十歲的人了,卻還是白白胖胖,肥肥嘟嘟的,臉上沒有一絲皺紋。

他說道:“回殿下,末將正是。”

朱由崧嗯了一聲:“孤在王府內(nèi),也聽說過你的名字。”

王鬥施了一禮:“末將不勝榮幸之至。”

朱由崧道:“你這身盔甲,便是皇上御賜的吧,很合身。”

王鬥……

朱由崧又說道:“孤聽說你打韃子很厲害,傳聞那韃子個個三頭六臂,血盤大口,銅鈴眼睛,是不是真的?”

他的語氣中透著新奇疑惑,非常期盼王鬥解答的樣子。

王鬥微微一笑:“傳言不可信,東奴將兵也與常人無異。一刀砍過去,會流血,會哭叫,會哀求,沒什麼特別。”

朱由崧道:“想不到這樣,等會在宴上,王將軍你怎麼打韃子,細(xì)細(xì)與孤王說說。”

王鬥道:“末將領(lǐng)命。”

他身旁一個王府長史輕咳一聲,提醒道:“殿下……”

朱由崧回醒過來,再看了看兵備副使王胤昌等人,一揮手:“宣讀吧。”

……

雖然犒賞表彰宣文那王府長史讀得抑揚頓挫,不過長篇大論,場中各人還是聽得暈頭轉(zhuǎn)向,好容易結(jié)束。

福王府慰問了王鬥等人,表揚了他們在汝州的大捷,賞賜酒肉財帛若干,隨後舜鄉(xiāng)軍與前鋒營從北大街出城,由官員領(lǐng)著開往北關(guān),代表這次進城儀式結(jié)束。

王鬥與陳永福隨王胤昌等人進入王府,福王朱常洵和世子朱由崧設(shè)宴款待。

進入王府,一道道的彩繪迴廊似乎怎麼也走不完,明朝宗室以親王、郡王、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zhèn)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八等劃分,親王每年祿米一萬石,郡王二千石,鎮(zhèn)國將軍一千石,奉國中尉二百石。

作爲(wèi)親王,王府冠冕服飾,車旗邸第,僅次於皇帝,府內(nèi)也像皇宮一樣建有“三大殿”,前殿,中殿,後殿。各殿兩廂周邊再有三宮、宗廟、書院、倉庫、沐浴、進膳等房屋,福王府同樣如此。

雖然不是進皇宮,不過進入親王府邸同樣禮制森嚴(yán),世子朱由崧車仗走在最前,各文武官員步行跟隨,文官在前,武將在後。能入王府宴飲,可以看出河南總兵王紹禹,遊擊劉見義等人皆是興奮無比,個個想東張西望,又害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的樣子。

一行人終於到了福王府前殿,也就是承運殿前,那大殿檐柱都是採用整塊巨石雕鑿而成,頗爲(wèi)氣派。殿前有銅鼎與鎏金銅獅,還有衆(zhòng)多的宮女太監(jiān)侍從。

王鬥等人在臺階下等待,遊擊劉見義站在王鬥身旁,他看了王鬥一眼,皮笑肉不笑地道:“說起來能進入王府宴飲,還是託了王將軍的福……”

王鬥淡淡道:“劉將軍客氣了。”

不知等了多久,殿內(nèi)傳出召王鬥等人覲見的消息,一色官員軍將相繼進入殿內(nèi),伏地拜謁。

等王鬥起身後,他就看到王座上一個身穿黃袍的極肥男子坐著,朱由崧己經(jīng)很胖了,比起這人卻是小巫見大巫,寬大的王座似乎都被他的身軀擠滿。他靠在位上,那肚子就高高鼓起,象是懷孕十個月的女人一般。

不用說,這男人就是福王朱常洵了,他兒子朱由崧站在他的下首,父子二人就一個特點,胖。

聽說福王重達(dá)三百六十斤,看這架式,還真錯不了。

第486章 激鬥(下)第117章 新編制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07章 清兵出關(guān)、封賞第129章 不戰(zhàn)而逃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753章 出關(guān)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752章 憂慮第106章 斬獲第248章 對策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705章 見習(xí)研究員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353章 逼臨郟縣309章 觀聞第658章 構(gòu)想第247章 血海上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248章 對策第737章 此獠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52章 衝突第152章 護送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247章 血海上第761章 眼熟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683章 老胡第335章 驚駭第518章 轟殺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nèi)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zhàn)(下)第163章 掌嘴第351章 進開封第739章 對策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599章 調(diào)虎離山(上)第784章 算計第534章 杖斃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246章 滿江紅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706章 腰斬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47章 血海上第492章 攻下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809章 大陣第408章 歸家第596章 魅力第794章 大側(cè)擊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49章 初勝第497章 威力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506章 大決戰(zhàn)(下)第276章 求援第677章 吾代宣鎮(zhèn)萬民謝過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824章 完了第173章 憤怒的紀(jì)兵備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805章 三方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740章 預(yù)備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72章 到了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590章 希望(上)第599章 調(diào)虎離山(上)第582章 戶部應(yīng)對(下)第521章 落幕第276章 求援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742章 過溝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475章 塞外
第486章 激鬥(下)第117章 新編制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307章 清兵出關(guān)、封賞第129章 不戰(zhàn)而逃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313章 重新評價第753章 出關(guān)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752章 憂慮第106章 斬獲第248章 對策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705章 見習(xí)研究員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353章 逼臨郟縣309章 觀聞第658章 構(gòu)想第247章 血海上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248章 對策第737章 此獠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52章 衝突第152章 護送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247章 血海上第761章 眼熟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683章 老胡第335章 驚駭第518章 轟殺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nèi)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zhàn)(下)第163章 掌嘴第351章 進開封第739章 對策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599章 調(diào)虎離山(上)第784章 算計第534章 杖斃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246章 滿江紅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706章 腰斬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47章 血海上第492章 攻下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809章 大陣第408章 歸家第596章 魅力第794章 大側(cè)擊第82章 開礦費用第449章 初勝第497章 威力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506章 大決戰(zhàn)(下)第276章 求援第677章 吾代宣鎮(zhèn)萬民謝過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824章 完了第173章 憤怒的紀(jì)兵備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805章 三方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740章 預(yù)備第219章 殺他個落花流水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72章 到了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590章 希望(上)第599章 調(diào)虎離山(上)第582章 戶部應(yīng)對(下)第521章 落幕第276章 求援第436章 慘烈車營(中)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742章 過溝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475章 塞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镇雄县| 谷城县| 德安县| 泽库县| 巫溪县| 武清区| 项城市| 大城县| 自治县| 岳西县| 澄江县| 太和县| 邵东县| 临汾市| 黔江区| 曲麻莱县| 尼勒克县| 遂川县| 哈密市| 丁青县| 丰台区| 汝州市| 华蓥市| 贵德县| 马尔康县| 鲁甸县| 荆州市| 中超| 兰坪| 高台县| 云浮市| 新安县| 阳曲县| 闵行区| 财经| 栾川县| 塔城市| 桃源县| 保亭|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