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68收兩個伴當

因爲要防備流民軍,此時的武勝關駐有重兵,對進出的人員盤查也極嚴。章緒一行四人身上有傷,而且都是精壯,身上更是帶著兵器,守關的兵士如臨大敵。章緒無奈出示了到長沙上任的告身文書和自己的關防印信,才得以通過。

只不過在出示了自己的官身之後,章緒便不能再像此前那樣輕裝前進,進關之後先到官府驛站報備了驛馬遇盜受損的細節(jié),隨後又到衙門去上繳了此前戰(zhàn)鬥中繳獲的盜賊的兵器和被他堅持留下來的首級,報了殺賊的功勞。

割取首級這種事,對於宋庚和李氏叔侄這樣的平民百姓來說還是太悚人聽聞了一些,兩顆血淋淋的人頭雖然用衣服包了,帶在身邊還是讓三人心驚肉跳。到了官府這裡之後三人才明白這事的重要性。

一方面,兩顆賊人的首級可以證明他們遇賊的真實性,也能讓章緒失去驛馬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更重要的是殺賊的功勞。

章緒作爲一府的通判,殺賊捕盜正是他的本職工作。此時章緒雖然尚未正式上任,但是在武勝關這裡認定之後,他在上任途中所立的這份功勞還是跑不掉的,可以作爲他任上的功績得到認可。

章緒作爲一名前往數千裡外上任的新科進士,卻放棄了最方便的水路而走並不安全的陸路,而且連一名從人都不帶,明顯有違常理,即使他手中的告身和大印,以及一路上在驛站行程的記錄都十分完備,仍舊被守關的指揮使懷疑,所以就被指揮使盤問了足足一刻鐘,也就是後世的半個小時。

章緒的進士身份貨真價實,指揮使完全找不到破綻,然後就把他帶到了軍營的演武場上,又被迫把他那驚人的箭術和刺槍術都演示了一遍纔算過關。

指揮使最後對章緒道歉:“章通判一身本事實在驚人,你這樣的進士太少了,由不得下官不小心,還望章通判見諒。”指揮使的官階比七品通判高了何止一級,但大文朝文貴武賤的風氣由來已久,確認了章緒的身份之後,對他的態(tài)度十分謙恭。

章緒對恪盡職守的指揮使並沒有意見,他能夠理解指揮使對自己那過於嚴格的盤查過程,自己一個孤身上任的進士,也實在太過標新立異。

謝絕了指揮使的挽留出了軍營,章緒找到了作爲同夥被扣押後剛剛釋放的宋庚,二人到驛站號了個小院住下之後,一起來到關城內惟一的酒樓,要了酒菜之後對飲傾談。

此前章緒已經知道宋庚此行的目的是隨州,打算去拜訪那裡一個比較有名的大儒。章緒卻對宋庚提出了入幕的邀請,也就是請宋庚作自己的師爺。宋庚長期四處遊學,社會經驗豐富,知識淵博,雖然並沒有爲官員做幕僚的經驗,但基本上滿足了一名幕僚的條件,工作能力並不差。

宋庚對章緒的邀請有些意外,但幾經思量之後還是答應了下來。他是中原人氏,家資原本也算是富裕,但流民掃蕩過一次之後,他的家鄉(xiāng)已經被夷爲平地,父母家人全部失蹤,想必是兇多吉少。而他自己又沒有多少科舉做官的天賦,自知中舉無望。以前靠著家中的資助可以無憂無慮地四處結交朋友,此時的生計都已經成了問題,若沒有章緒這次入幕的邀請,恐怕就只能尋一處私塾坐館爲生了。

李掌櫃家在這武勝關中倒是有一間商鋪,從軍營之中被釋放出來之後便去了商鋪安頓下來,然後讓人送了一筆銀子過來對章緒表示感謝。

章緒身上原本帶了百來塊銀元,此時因爲路上的花用,還有幾次意外支出,已經所剩不多。對李掌櫃誠心送上的銀子便沒有客氣,當即收了下來。

章緒與宋庚在武勝關中停留休整了幾天,便打算南下去長沙上任。兩人還沒出關城,卻見李掌櫃與騎在驢上的李喜娃趕了上來爲他們送行。

在揖別的時候,李掌櫃卻對章緒說道:“此前路上多蒙章官人照顧,喜娃這孩子對官人十分崇敬,想跟著官人去長沙,給官人做個伴當。他腿上的傷勢並不太重,這兩天下來已經明顯好轉,應該不會給官人添太多麻煩,不知官人能否應允?”

章緒沒想到此事,一時拿不定主意。只聽李掌櫃又道:“寒家的買賣不算大,家聽子弟又多,喜娃留在家中並沒有太好的前途,不如讓他跟了官人去,萬一能跟官人學點本事,將來能得一條生路,也能給家中減少幾分負擔。喜娃這孩子的性子官人應該能看出一些,行與不行只聽官人一句話,小人自不敢抱怨。”

章緒看向李喜娃時,見這小子一副躍躍欲試的神色,顯然對跟在他身邊十分期待。李喜娃十五六歲年紀,識文斷字,而且膽大心細,倒是個不錯的苗子,他稍一思索便點頭說道:“喜娃,我要遠赴長沙府上任,距離這裡尚有千里之遙。而且這一路上,以及到長沙之後,做事都不會輕鬆,你真的打定主意了嗎?”

李喜娃本來只擔心章緒不願帶他,滿心都是患得患失的想法,此時聽章緒如此說,當即跪下磕頭,道:“小人真心願隨大人去,聽大人吩咐,隨大人學本事。”他腿傷未愈,這麼一跪牽動了傷口,唉喲一聲滾倒在地。

章緒一把抓住李喜娃肩膀,將他從地上提了起來,讓他用那條好腿在地上站定,說道:“好,只要你真心跟著我,我便保你一個比在家更好的前途。”他這話倒不是隨口亂說,只要這李喜娃能得到他的信任,即使在這通判任上無法給這小子什麼實質上的好處,也可以把他送到青島去,謀一個發(fā)展的機會。

幾人離了武勝關,花了幾天時間趕到了漢口,從那裡換了官船,沿江上溯到巴陵府(岳陽),然後換船南下,徑赴長沙上任。

242再訪和義源194解救181品鑑161新作物85同行365建設和偵察169鬧幺蛾子的閔家480預備役對騎兵472彈簧的制約471單兵自衛(wèi)武器482試試火牛陣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226成靜雅的擔心358選礦機212技術學校34章文的小算盤167線索352章澤義的第一個任務178黑水洋裡魚好多297勞動力勞動力508遭遇荷蘭艦隊317南崗糧霸張興霸336章澤天生病了75相談327流民443載寧平原大開荒299十六裡鋪的秋收122章家莊名醫(yī)349飛魚島上買大船195解救2358選礦機187鳴冤鼓423佔領平壤236收編海盜72吃一肚子悶氣373遊歷560請教403剝離471單兵自衛(wèi)武器572轉行種糧的後金政權301濟南的黑社會316清查田畝296勞改犯們的教育54小屈家店587馮闖和山東官場的反應58書生帶劍裝樣子464王承嗣帶來的消息361三支北上船隊298東江島的官軍和女真人77彆扭117繪畫人才246大采購402核心綱領又跟不上發(fā)展了83推薦個先生345小冊子和印刷術237收編海盜255倭寇88跟蹤358選礦機76約定439談判524大家一起來升官319章維的民團363佈防512佔領熱蘭遮城415第一次鐵山保衛(wèi)戰(zhàn)8112喜報209鑄炮273辣椒、鐵鎖和印書坊86鄉(xiāng)試的意外261新武器253袁先生402核心綱領又跟不上發(fā)展了371鄉(xiāng)民上學那些事2560請教98野豬窪營地373遊歷563章青天352章澤義的第一個任務401互助會銀元340農業(yè)合作社282與想象中不一樣的章家194解救1294教育事業(yè)197解救4302營救樑鬆391抓住一支探險隊279尷尬的見面226成靜雅的擔心568收兩個伴當506準備開市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577受運力制約的江北城535馮闖去青島554小屈家店387江北城424朝鮮特區(qū)579互助會第一次代表大會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517出兵平叛
242再訪和義源194解救181品鑑161新作物85同行365建設和偵察169鬧幺蛾子的閔家480預備役對騎兵472彈簧的制約471單兵自衛(wèi)武器482試試火牛陣335想吃魚又怕惹一身腥可不行226成靜雅的擔心358選礦機212技術學校34章文的小算盤167線索352章澤義的第一個任務178黑水洋裡魚好多297勞動力勞動力508遭遇荷蘭艦隊317南崗糧霸張興霸336章澤天生病了75相談327流民443載寧平原大開荒299十六裡鋪的秋收122章家莊名醫(yī)349飛魚島上買大船195解救2358選礦機187鳴冤鼓423佔領平壤236收編海盜72吃一肚子悶氣373遊歷560請教403剝離471單兵自衛(wèi)武器572轉行種糧的後金政權301濟南的黑社會316清查田畝296勞改犯們的教育54小屈家店587馮闖和山東官場的反應58書生帶劍裝樣子464王承嗣帶來的消息361三支北上船隊298東江島的官軍和女真人77彆扭117繪畫人才246大采購402核心綱領又跟不上發(fā)展了83推薦個先生345小冊子和印刷術237收編海盜255倭寇88跟蹤358選礦機76約定439談判524大家一起來升官319章維的民團363佈防512佔領熱蘭遮城415第一次鐵山保衛(wèi)戰(zhàn)8112喜報209鑄炮273辣椒、鐵鎖和印書坊86鄉(xiāng)試的意外261新武器253袁先生402核心綱領又跟不上發(fā)展了371鄉(xiāng)民上學那些事2560請教98野豬窪營地373遊歷563章青天352章澤義的第一個任務401互助會銀元340農業(yè)合作社282與想象中不一樣的章家194解救1294教育事業(yè)197解救4302營救樑鬆391抓住一支探險隊279尷尬的見面226成靜雅的擔心568收兩個伴當506準備開市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577受運力制約的江北城535馮闖去青島554小屈家店387江北城424朝鮮特區(qū)579互助會第一次代表大會185如何在即墨縣立足517出兵平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乐亭县| 安塞县| 岳西县| 兴城市| 乐昌市| 尉氏县| 西畴县| 呼玛县| 光泽县| 社旗县| 通州市| 刚察县| 澜沧| 兴山县| 渑池县| 枣阳市| 即墨市| 佛学| 驻马店市| 木兰县| 惠水县| 丹寨县| 玛多县| 赤城县| 吉林市| 新闻| 邵东县| 门源| 曲靖市| 南充市| 云南省| 杂多县| 安多县| 格尔木市| 抚顺县| 湘潭县| 田林县| 锦屏县| 新宾| 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