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8章 清理門戶

二月過去,就是算賬了,去年的賦稅以及今年的預算,下面都報上來了。

楊銘忙的不可開交,而大隋開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一場春遊相親會,也開始了。

這一次的地點,就是洛陽西苑皇家園林,北至邙山,南抵伊闕,總面積四百平方公里的山川錦繡之地。

楊銘給開了先例,準許那些世家大族的少男少女們,去西苑遊春去。

西苑本來的名字叫會通苑,楊廣給取的,楊銘給改了,改成上林苑,頓時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其實這個做法,就是做給百官們看的,暗示他們不要指望皇帝會回來了,今後就是我說了算,你們安安心心的照我意思辦就可以了。

那麼還有一個要改名的,就牽扯的比較大了,反對者超級多,那就是大興改回長安。

楊銘自己不方便開這個口,是讓魏徵在朝會上提出來的,宗室全員反對,沒有通過。

大興,是楊堅在北周時期的爵位,大興郡公,所以宗室這邊不同意改成長安,其他人還好說,立場搖擺。

這個不著急,可以慢慢來。

崔民燾被從京師召回來了,所有人都猜到,這個人要受重用了,人家親爹還病著,太子就讓人家來了,說明有大事託付。

“天下田畝,富有連畛在陌,貧無立錐之地,強弱相凌,恃勢侵奪,徵地文案有三十年不了者,兼併與攘奪不除,天下不安,魏晉以來,雖有制度,不久弊生,違法者衆(zhòng),亦未能如何勵行於全國,奉行於久遠也,田畝之事,實爲天下最難。”

崔民燾不愧是繼承了崔仲方衣鉢的人,他的言論震耳發(fā)聵,直指土地兼併。

楊銘雙目放光,我要的就是你這種出身世家,卻知道世家之弊端所在的人,雖然他也知道,崔民燾這番話說的是正大光明,真要讓他幹,他也不會這麼幹。

還是那句話,說和做,是兩碼事。

朝堂上,大家也在深思,去年的賦稅慘到令人髮指,任誰都知道,朝廷今年必然要出新政,用政策來扭轉(zhuǎn)這種不利局面。

“兼併土地,屢見不鮮,我大隋雖有重律,然犯法者卻無幾何,可見乃頑疾也,”裴矩道。

他的意思是,幹這個事的人很多,真正判的沒幾個,律法在這方面形同虛設,其實還是在暗諷楊玄感。

裴蘊趕忙道:“確是頑疾,此疾由來已久,已經(jīng)數(shù)百年,想要一朝得除,殊爲不易。”

“再難也要改,”楊銘沉聲道:

“民無田,則無以爲生計,失其田者易涉險,於國無利,十五道監(jiān)察使不能再拖了,今年的舉人沒上來,就拿前年的,大前年的補,賦稅爛成這個樣子,國庫沒了收入,下面的那些官員還在跟朝廷訴苦,吏部發(fā)文,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搶,也把錢給我搶上來,哪個剝削平民,我就將他那顆頭顱,掛在他的衙門口。”

國家沒錢,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等於整個國家的運轉(zhuǎn)都要出問題了,要麼就得想辦法儘快找錢。

但是下面的地方官呢,一個個都在訴苦,說什麼大亂初定,賦稅難以徵繳。

這是實情,但是朝廷不能認這個實情,所以必須逼迫地方官,想辦法搞錢,而地方官一旦去想辦法,首先會打平民的主意,所以纔有十五道監(jiān)察使,以及楊銘的那句狠話。

實際上是在暗示地方官,對當?shù)厥兰蚁率帧?

來錢就這兩個路子嘛,一是平民,一是世家,一場天下大亂,人心思安,世家在這個時候,肯定也是選擇破財免災,而不是與朝廷叫板。

“十五個人選,需要儘早定下來,”楊恭仁點頭道:“四月份,就得讓他們下派地方,審查田畝情況,兼併之現(xiàn)象,當下卻是需要重辦一些人了。”

國家好,門閥就好,所以門閥的利益,與楊銘目前是一致的,他們兼併的那些土地,是吐不出來的,我不吐,總得有人吐,不然國家沒錢,所以那些地方小世家,就會成爲整改對象。

在這種壓力下,小世家就會謀求出路,學堂和科舉,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等到這些人上來,就會與現(xiàn)在的門閥集團,形成對抗,楊銘便可以有機會借世家以抗世家。

當然,這個過程很漫長,最少得十幾年,纔會有初步改觀,那些寒門子弟纔有機會嶄露頭角。

楊銘今年三十一,十幾二十年還是等的了的。

“田制,非一蹴而就之事,當下國事艱難至此,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儘早充盈國庫?”楊銘環(huán)顧衆(zhòng)臣道。

崔民燾又一次站出來道:“臣有一個辦法,就是有點朝令夕改,容易引發(fā)一些人對朝廷的不滿。”

楊玄感皺眉道:“那你還是別說了,朝令夕改失信於天下,不可爲也。”

裴矩微笑看向崔民燾,道:“伯穎(崔民燾字)不妨先講一講。”

崔民燾點頭道:“佛、道二教昌盛,道士、女冠、僧尼數(shù)百萬衆(zhòng),佔膏腴上田數(shù)千萬頃,其數(shù)可觀,僧道之衆(zhòng)如此,其爲信仰出家乎?十九非也,蓋因僧道得免課役,於是假託名義,趨之若鶩,貴族之中,不乏落髮出家之人,籍以庇護家產(chǎn),影射包攬,以至從上到下,重價以購度牒,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接著,崔民燾接著道:“臣的意思,就是朝廷賣度牒,收錢一筆,再還俗僧尼,拆寺廟之資產(chǎn),可速盈國庫。”

楊銘忍不住看向老舅蕭瑀,又看了一眼楊元慶。

楊元慶當初看上了老舅的大女兒蕭如願,也就是感業(yè)寺那位法樂法師,人家肯定是有度牒的,這都法師了。

等到楊元慶娶回家之後,蕭瑀的二女兒緊接著也出家感業(yè)寺。

伱這不是信佛啊,你這是藏錢啊?藉著感業(yè)寺,隱藏田畝?

崔民燾這話一出,反對的人多了去了,口號都是偉光正,一是朝廷不能失信,二是不能侮辱宗教。

“你們是不是也在佛寺道觀,藏了田畝了?”楊銘臉色陰沉道。

“沒有沒有,”一衆(zhòng)官員紛紛否認。

楊銘看的出,事實多半如此了。

他的消息來源主要是來自宗室,以及自己的女眷,宗室不需要掛靠佛寺道觀,他的女眷都是公卿之女,家裡兼併田畝都是明著幹,也沒必要這麼做。

所以楊銘不知道底下人是怎麼幹的,經(jīng)崔民燾這麼一說,瞬間反應過來了。

怪不得天下大亂,打成這樣,佛寺道觀大多無損,首先,他們本身就是一支武裝勢力,再者有錢,能打發(fā)叛軍,還有就是有民間基礎,信徒太衆(zhòng),叛軍也不敢砸佛祖道祖的道場啊。

關於這個問題,朝堂上議論紛紛。

楊銘乾脆不吭氣了,他是鐵了心要抓錢的,不然就眼下國庫的那點錢,都撐不起今年的預算。但是他不能表態(tài),得罪宗教的事情,不能從他這說出來,就看誰能看破他的心意了。

楊瑞現(xiàn)在還不懂,不過他猜到老爹是有這個念頭的,正想說話,結(jié)果下方的楊玄感乾咳一聲,給楊瑞遞了一個眼神,楊瑞不吭氣了。

玄感是非常瞭解楊銘的,心知這事,太子乾的出來,但卻不能說出來,那麼楊瑞自然也不能說。

畢竟這事,惹人啊。

不是隻有他一個知道這事惹人,大家都知道,所以議論半天,沒一個敢站出來說的,畢竟得罪的不是人,是神仙。

楊銘不迷信,但是大家都迷信。

“此事再議吧,”楊銘內(nèi)心一嘆,岔開了話題。

他其實也能理解,誰敢站出來冒頭,這都屬於污點,對子孫後代都是不利的,傳出去了,老百姓都會戳你脊樑骨。

所以啊,收拾僧道,還得是僧道,就圖個名正言順。

於是楊銘派人前往京師,邀請現(xiàn)在的昭玄統(tǒng)嘉祥大師,以及道門大威儀,樓觀臺岐暉入京。

這兩位佛道領袖,已經(jīng)跟開皇年間的不一樣了。

上一任靈藏大師,是楊堅的親密好友,現(xiàn)在的嘉祥大師是楊廣的朋友,俗姓安,昭武九姓之一,早年逃難至嶺南,在嶺南出家,後來去了建康,楊廣坐鎮(zhèn)江都的時候,結(jié)識了對方,此人爲漢傳佛教三論宗的祖師與集大成者,名望極高。

至於道門岐暉,這是楊銘的老朋友了。

楊銘本身,是有法號的,護持正法菩薩,但沒有他爹的大,人家楊廣是總持菩薩,但是道家那邊,沒給楊廣弄個真君,這次讓岐暉來,就是辦這件事。

等到佛道兩家,身份都正了,楊銘借用楊廣名義出手,收拾天下寺觀,這叫清理門戶。

理由他都想好了:僧道之衆(zhòng),規(guī)避課役者愈多,則民之負擔愈重,其中流品甚雜,多非虔誠信徒,不守清規(guī)在所難免,竊藏財物,便人營私,今朕掃清庭宇,設限度牒,以還佛道清明,以安萬民之心。

高玥懷孕了,整個東宮都非常重視,陳淑儀乾脆搬了進來,與高玥住在一起,方便隨時照顧。

太醫(yī)署那邊自然也是悉心照料,不敢絲毫怠慢。

裴淑英呢,從兒子楊瑾口中得知,崔仲方二兒媳高氏,竟然是舊齊後主的妹妹,心想著高玥這些年挺孤單的,身邊也沒個親人,於是沒跟楊銘打招呼,便派人去請高氏入宮。

這種事情其實無所謂的,高玥現(xiàn)在是可以見光的,畢竟天下已經(jīng)是楊銘說了算。

她要真的誕下子嗣,楊銘登基之後,肯定要給名分,而且地位不會低。

“你以前不知道崔民滌的正妻,是你的姑母嗎?”裴淑英詫異道。

高玥點了點頭:“我那時候還小,對她沒什麼印象,只知嫁入博陵崔氏,並不知是哪家,以前在京師的時候,也請長孫夫人幫著打聽過是否有我高家女眷,然而並無結(jié)果,可見我這位姑母,因其身份特殊,行事爲人還是低調(diào)的。”

別說她不熟,她爹高緯也不熟,因爲高緯是次子,崔民滌的媳婦是幺女,兩人不是一個媽。

也就是說,高氏是庶出,但人家畢竟在舊齊也是個公主,嫁給崔仲方次子,絕不辱沒。

裴淑英恍然道:“原來如此,我已經(jīng)派人去請了,此人眼下就在東都,親人團聚,總是讓人欣慰的事情,你啊,今後高興一點,不要再似從前了。”

高玥一臉欣悅的摸著並未隆起的肚子,點頭微笑:“自然會高興起來,我現(xiàn)在啊,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只求養(yǎng)好胎兒。”

不過多久,高氏被帶進宮裡了,與她一塊來的,還是侄女崔奕。

既然被召入宮,藉此機會讓崔奕露露臉,還是有必要的。

“妾身拜見太子側(cè)妃,”高氏拉著崔奕,連忙給裴淑英行禮,隨後介紹道:“這便是大兄民燾之幺女,崔奕,小字阿笑。”

崔奕趕忙道:“民女見過貴人。”

裴淑英饒有興趣的在崔奕身上打量一陣,隨後點了點頭,讓二人起身。

崔奕忍不住偷瞥了一眼裴淑英,只是一眼,便趕忙的垂下頭去。

東宮已經(jīng)放出話來,即將跟她們家訂立婚約,她是魏王正妃,那麼眼前的貴婦人,就是她未來的婆婆,右僕射唯一的嫡女。

裴淑英在打量崔奕,高氏和高玥則是在互相對視。

高玥知道對方是誰,但是高氏不知道高玥是誰,但是她見到高玥的那一瞬間,便想到了一個人。

她認得這張臉。

陳淑儀見狀,朝高氏道:“今天召你來,就是讓你見一位故人,如今榻上的這位,是太子女眷,與我地位相當,也姓高。”

高氏渾身一顫,目瞪口呆道:“可是兄長馮妃之女?”

高玥也是異常激動:“姑母好,正是侄女高玥。”

兩人頓時掩面哭泣。

家裡要是正常的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感人場面,姑姑和侄女,也未必這麼親。

但眼下呢,這不是國破家亡了嗎?兩人都是舊齊亡國公主,在大隋都屬於孤苦無依,沒有孃家倚仗的那類人。

這和長孫無忌的媳婦高氏可不一樣,血脈有點遠,人家這倆是近親。

裴淑英給陳淑儀使了一個眼色,兩人起身就往外走,方便二人團聚。

“你跟本宮出來一下,”裴淑英淡淡道。

崔奕肩頭一顫,耷拉著腦袋跟了出去。

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36章 徐景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30章 殺心起第622章 監(jiān)門將軍第735章 創(chuàng)造需求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91章 謝恩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486章 軍輜開運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754章 高玥求子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751章 十五道第746章 齊王楊暕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六一章 背鍋俠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750章 名字不好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六八章 入山剿匪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540章 沒錢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747章 楊老四第666章 天寒地凍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35章 創(chuàng)造需求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740章 留活口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七八章 五牙大艦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552章 弒君者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十四章 太子妃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22章 監(jiān)門將軍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511章 兵械優(yōu)勢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yǎng)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六章 晚宴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一章 三胎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九章 香味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88章 軍驛夜話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
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736章 徐景第688章 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730章 殺心起第622章 監(jiān)門將軍第735章 創(chuàng)造需求第566章 以牙還牙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91章 謝恩第687章 火燒糧草第486章 軍輜開運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754章 高玥求子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第751章 十五道第746章 齊王楊暕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六一章 背鍋俠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九三章 祖籍九江第750章 名字不好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六八章 入山剿匪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540章 沒錢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747章 楊老四第666章 天寒地凍九三章 祖籍九江三四一章 靜照庵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35章 創(chuàng)造需求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740章 留活口四四八章 瑯琊郡公七八章 五牙大艦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552章 弒君者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十四章 太子妃一零八章 放水養(yǎng)魚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22章 監(jiān)門將軍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497章 搭設浮橋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511章 兵械優(yōu)勢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yǎng)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79章 看透不說透三六章 晚宴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一章 三胎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九章 香味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711章 楊廣離京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88章 軍驛夜話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井冈山市| 桐柏县| 灵石县| 合川市| 中西区| 利辛县| 湟源县| 德清县| 永善县| 喀喇| 马边| 清水县| 合水县| 枣庄市| 巢湖市| 肥乡县| 利津县| 江孜县| 礼泉县| 双鸭山市| 五原县| 云林县| 赤壁市| 收藏| 宝丰县| 晋中市| 利辛县| 石狮市| 九江市| 治多县| 张北县| 丹东市| 登封市| 兴文县| 鸡泽县| 万源市| 玉林市| 安西县| 廊坊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