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承恩叼露

第104章 承恩叼露

“不敢看?”

“元常,你先來看一看。”

劉恪直接走到簫元常身側,強行將名冊塞給了他。

簫元常只得小心翼翼打開翻閱。

看過幾頁,還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但越看,越不對勁,驟然間臉色有些發白。

他停下了翻動,沉默片刻後,緩緩擡起頭,道: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還請陛下讓羣臣都看過後,再做決議。”

羣臣與世家之人,皆是摸不著頭腦,只得繼續傳看。

這羣想著當外戚的人精,沒有一個笨的。

名單沒問題,畫像也沒問題。

可看著看著,都和簫元常一樣,無不是眉頭深鎖,臉色愈發沉重,一股不好的預感涌上心頭。

壞事兒了。

名冊上的幾百個女子,自然不可能人人都能入宮爲妃。

即使當今陛下後宮空置,一次最多也就選上三五個幸運兒。

可這一方名冊,就是大幾百個名字,還有大幾百幅圖,皇帝能看得完嗎?

看不完怎麼辦?

當然是挑選看得順眼的納爲妃子了。

什麼是順眼?

膚白貌美就是順眼,有才有德就是順眼,溫婉賢淑就是順眼,家世富裕也順眼。

可再怎麼順眼,也得被看到了,才能順眼。

那怎麼才能被皇帝看到?

使錢,走關係。

這是常理,也是大家默認的規矩。

可這次選妃,似乎做得太過分了一點。

見著衆人傳閱完,劉恪心情有些煩躁,還是耐著性子緩緩道:

“這是朕的選秀名冊,還是諸位家世的排行名冊?”

“位列第一的,是楊氏女,第二的,是王氏女,第三的.”

“朕看了幾眼名冊,妃子沒挑著個好的,反倒是將諸位的家底摸了個清!”

“誰有錢,誰有權,誰家的女子,就排前面?”

呃.其實確實是這樣的。

但諸多世家之人也是無奈,只得紛紛低頭不語。

沒辦法,這次做的太過了。

可又能怎麼辦?

當今皇帝的後宮情況前所未有。

二十歲的年紀未有娶妻未有生子,常人早在太子時就已經有了太子妃,偏偏碰上了這麼個局勢,導致一切不得不擱置。

現在皇帝選妃,明眼人都看得著其中利益,怎能甘於人後,自然全都在使勁使錢,使勁找門路。

也就導致了這麼個情況,秀女名冊不像是秀女名冊,反倒像家世排行榜。

世家對皇帝的選妃,干涉太大了。

劉恪目光在每個人身上掃過,頓了頓,再道:

“這選妃,可以是朕的私事,可以是大漢的國事,唯獨不能是諸位的家事!”

“朕想問一問,諸位之中,可有哪位是將此事當做國事,而非家事?”

衆人一片禁聲。

這個真沒有,到了世家這個層次,關係盤根錯節,多少在朝中都有些熟人,找著門路並不難。

再不濟,也會選擇當個散財童子。

畢竟如果什麼都不做,皇帝憑什麼選你家女兒?

就算天姿國色貌若天仙賢淑良德無可挑剔,也得皇帝看得見啊!

衆人越想越覺得心驚不已。

將國事當做家事,將皇帝私事當做自己家事,這事兒要是再往上升,可就是殺頭大罪!

想到賈無忌那張老臉,人人自危,不寒而慄,於是乎衆人齊齊拜道:

“臣等惶恐,還請陛下責罰!”

無論是有官兒的沒官兒的,或是地方大族一郡郡望,全都拜下請罪。

不過人羣之中的姜陰陸有點想法。

他啥都沒幹,就是藉著姜氏的名頭,把自家大女兒報上去了。

畢竟之前皇帝出海,僅有的兩艘大型商船,姜氏貢獻了其中之一。

而且沒有索要任何報酬,可謂是雪中送炭,極有誠意。

只要名冊上有姜氏女子的名字,不擔心皇帝看不到。

就算皇帝看不到,下面的人但凡有點眼力勁,也必然會留心一二,暗中提示。

不過姜陰陸也不傻,知道其他人插手太深,犯了忌諱。

皇帝可以對世家釋放善意,但世家不能真就一股腦兒接下了,然後腆著臉往上衝。

這次明顯就是世家們做的有問題,活該受皇帝處置。

因而他也沒有什麼出格之舉,只是與其他人一同告罪,反正皇帝總不至於虧待他們姜氏。

不過下一刻,劉恪就點了他的名。

“姜陰陸何在?”

老帥哥懵了懵,趕忙應道:“草民姜陰陸,拜見陛下!”

劉恪眼角微微挑起,目光變得柔和,眉頭舒展開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語氣也沒有方纔那麼嚴厲:

“有人是真將選妃一事,當做國事,而非家事。”

“想的也並非是以姻親外戚爲貴,而是讓朕得一賢內助,讓朝廷局勢穩定下來。”

劉恪繼續道:

“金陵姜氏,天下名門,並不輸於吳、王二氏。”

“縱然朝中無人仕官,且與瓊州相距甚遠,然而較之諸位,也絕不算差。”

“可諸位好好想一想,姜氏女,又在名冊中哪個位置?”

衆人仔細一想,印象不深,看來並不在前列。

確實和姜氏的地位不符。

姜陰陸至此,心緒已是澎湃無比。

即使只是被皇帝拉出來給在場世家做個典型,前陣子投資的大型商船,也回本了!

如果能力壓羣芳,讓自己的大女兒入宮爲妃,那更是血賺!

劉恪道:“除姜氏女外,所有秀女全都充爲宮女。”

諸多世家之人卻是覺得有些難辦。

皇帝的意思,相當於這批不要了,換下一批。

可這次已經將最有手段,最可能在後宮爭寵的族中女子,給拿出來了,還沒摸出皇帝的喜好。

下一批,又應該將什麼樣的女子送出來呢?

劉恪見此,稍微提點道:

“朕在民間之時,曾有一把金劍,朕現在非常懷念它,還請諸位替朕尋回。”

衆人聽得懵懵懂懂。

皇帝效仿孝宣皇帝舊事,自然沒問題,以“尋劍”之言代替“選妃”,也是表明了態度。

從“人倫之事”上升到了“國事詔令”,也是在提點他們不要再在秀女名冊上動手腳。

皇帝選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可以報名,也可以享受女兒入宮的福利,但不能爲了成爲外戚,而去影響皇帝的選擇。

可他們從未聽說過,皇帝在民間有相好之人啊?

皇帝在民間又是學駕驢車又是學挖地道、學六丁六甲道術,還得掌握東胡語、東胡文化習俗,連游泳都有所涉獵,已經很累了。

難道還有空談情說愛?

劉恪三兩句將這羣狗東西打發完之後,纔將簫元常叫到了偏殿。

“蕭卿對方纔一事,如何看待?”

簫元常一臉思索之色,道:“世家大族操之過急,但陛下也有些急了。”

世家急是正常的,就像虧空已久的股民發現一隻天天漲停的妖股,哪能不急著上車?

可皇帝也這麼急,就有些不太適合了。

半個月前,剛向世家示好,說要選妃。

現在到了選妃的日子,本該是蜜月期,卻不是給個棗吃,而是又一棒子打了下來。

縱然那些世家做的有問題,但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應該是以維穩爲主。

稍作懲戒,這一批秀女不與誥命,換下一批便是,不應該再令人從民間選妃。

這無異於剛要給世家一個擁抱,湊上前去,卻給了個大嘴巴子,臉上還留了個巴掌印。

世家大族最是看重面子,著實有些不智。

劉恪聽了,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顧左右而言他:

“說起來,這漢室的選秀,倒是簡單。”

“史書上就有記載,孝元皇帝還是太子時,因寵愛的妃子故去,悶悶不樂,於是當時孝宣皇帝與王皇后,便組織了一場選秀,來給孝元皇帝放鬆放鬆。”

“孝元皇帝剛死了愛妃,根本無心於此,只是礙於父皇母后的情面,不得已隨便應付了一句,說覺得其中一個還挺漂亮。”

“可實際上,孝元皇帝根本看都沒有多看一眼。”

“然後,王皇后就從當天的秀女之中,挑了一個自認爲好看的秀女,給孝元皇帝送了過去。”

“無心於此的孝元皇帝,當夜就與這個秀女完成洞房,而沒多久,這位秀女就有了身孕,於是秀女便理所應當的成爲了孝元皇帝的皇后。”

確實相當隨便,隨隨便便挑了個秀女,隨隨便便就有了子嗣,隨隨便便就成了皇后。

但簫元常聽了,已經明白其中深意:“陛下可是還是對世家有所忌憚?”

“是啊.”

劉恪嘆了口氣:

“老太師故去後,朕準備放下成見,任用世家之人。”

“世家之中,也不乏如蕭卿、陳卿這般的良臣,老太師心中,也是一直有朝廷的。”

“朕今日本是準備選出三五妃子,好生對待,可看完名冊後,卻又猶豫了。”

劉恪唏噓道:“史書上向來不會記載,宮中選秀這種細枝末節的小事。”

“這件事之所以記錄在冊,不止是因爲那日的太子成了皇帝,那日的秀女成了皇后,更是因爲,那日的秀女,還有個侄子,叫王莽啊!”

簫元常拱了拱手,這可是確確實實靠著外戚身份與世家支持,篡奪了漢室江山的逆賊。

而近日世家們又確實在皇帝選妃一事上,插手過深。

皇帝投鼠忌器,著實正常。

“朕也知道,這有錢糧的是他們,有人才的是他們,有人脈的還是他們。”

“朕固然是想用他們,娶他們的女兒,這是籠絡臣心,是示恩寵。”

“可朕不是男伎,不需要靠取悅世家女來謀生。”

雖說言語有些粗鄙,但皇帝本就長在民間,話糙理不糙,簫元常連連點頭,不斷思索。

皇帝透露的意思很明白,他要牽著世家走,甚至可以一前一後走,可絕不是要被世家駕著走。

“姜氏識大體,有格局,朕就用的放心。”

“可這許多人,嘴上全是道義,心裡全是利益,朕滅了普六茹部水師,看見大漢復興有望,便腆著臉過來了。”

“今天能爲了利益,在選妃一事上動手腳,明日便是立儲,科舉,在國家大事上動手動腳。”

“他們是爲國爲天下,還是爲家?”

“朕是急了,但朕也怕了。”

簫元常道:“若是如此,陛下所爲倒也沒什麼問題,只是微時故劍之言,又是爲何?”

這麼一番話下來,他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可剛纔皇帝要人去找民間時所佩戴的金劍,依然讓他弄不太懂。

皇帝真要在民間有相好的,入宮的時候就應該一併帶上了,怎麼會到了現在,宮中一個妃子都沒有呢?

劉恪道:“金劍爲何不能飾以木鞘?”

簫元常一點就通,皇帝這不是要尋找民間的舊愛,或是選些出身微末的女子爲妃。

而是要讓那些世家女子,套一層微末出身的身份。

像是家中侍女、舞姬,落魄親戚的女兒之類。

血脈上,仍可以是那些世家之人,但身份必然要疏遠幾分。

不得不說,皇帝的想法不錯。

既能向世家示好,籠絡世家,又不至於讓世家因爲多了個外戚的身份,而有些不該有的想法。

可這依然太急了,也將雙方的不信任,擺在了明面上,一直會有那麼一道疙瘩卡在中間。

劉恪像是看出了簫元常的想法一般,再道:

“朕啊,也不是沒經歷過風雨,有時候想的太多了,顧慮就多。”

“有些事,咱們想著慢慢來,可是呀,有些事永遠比咱們想的快!你越慢,它越快!”

“與朕來說,今日的偶得良謀,永遠好過明日的萬全妙計。”

“東胡人可不一定能給咱們多少時間。”

簫元常一驚,道:

“難道東胡人已經有動作了?”

劉恪搖頭:“那倒還沒有確切消息,只是普六茹部已遣人來贖回普六茹阿摩,東胡人有動作是必然的。”

“朕特意召伱,便是因爲兩件事。”

“一件是朕的木鞘金劍之言,你也是世家之人,可將這話帶出去。”

“另一件,便是籌措糧草,準備備戰,眼見著就是秋收的日子,東胡人不會在冬日開戰,更不會等到明年開春。”

簫元常應聲,隨後又有些擔憂:

“世家之事,如此處理倒也足夠穩住部分人,只怕事後仍會有人心生不滿。”

“不滿?”

劉恪挑了挑眉,眉宇間多了幾分戾氣:

“朕立起了姜氏,教他們怎麼做,告訴他們朕喜歡什麼樣的世家,木鞘金劍也給足了面子裡子。”

“若是還覺得不滿”

“這世家之中,朕清理最乾淨的,是宇文氏。”

簫元常深深一拜,既然皇帝是這個意思,那就沒事了。

——

第二批秀女到了。

這次劉恪沒有開宴會,而是選了個偏殿,分批次召見。

以五個爲一批次,看兩眼就是下一批。

多少有點糙,但劉恪看得就是個眼緣。

至於沒挑中的,自然繼續留在宮中,當宮女。

有木鞘金劍在,選出來的妃子,至少名義上都是出身寒微。

應該能觸發【故劍情深】的天命,到時候那些成了宮女的秀女,真要因爲嫉妒做出點什麼出格事來的話。

那劉恪就可以名正言順,玩一次九族消消樂了。

這一個個秀女,無異於世家的一個個把柄罪證。

“這麼一想,連帶著這個容易遭人嫉妒,看似負面作用的效果,也挺有用啊?!”

挑了五個幸運兒納爲妃子,剩下充作宮女,劉恪也不再過問選秀的事情。

而是在寢殿中召了姜氏女子。

皇帝納妃還有一段複雜的流程,但作爲被劉恪樹立的典型,也就是走個過場,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唯一的懸念就是,姜氏女子的封號。

按照當今大漢幾經修改的嬪妃制度。

皇后第一檔,婕妤次之,其下則爲九嬪。

即三昭,昭儀、昭容、昭媛;三修,修儀、修容、修媛;三充,充儀、充容、充媛。

從整個姜氏的表現,以及對姜祛寒的投資,劉恪打算封其爲婕妤。

不過這事兒倒不用急,劉恪目前也沒有立皇后的打算,畢竟連兒子都沒有,那麼皇后之下的一應封號都不成問題。

同房倒是可以急一急。

皇帝無子嗣,真的很容易天下動盪,劉恪也不得不爲國征伐。

姜氏女低著頭,有幾分侷促不安。

就這一眼,劉恪就覺得選對了人。

下頦尖尖,臉色白膩,雙目精緻而靈動,膚如白玉,光滑如瓷,嘴脣甚薄,瓷白色的小牙齒宛若碎玉列在其間。

一襲漢宮中妃嬪常穿的繞襟曲裾深衣,穿在少女身上,婀娜身姿盡顯無疑。

這是最讓劉恪吃驚的,本就收束得相當緊的衣衫,更加凸顯其規模。

絕對是母儀天下之姿,低頭一眼望不著腳尖,絕佳的睡眠專用枕頭,未來的皇子必然是個很能吃的胖大小子。

但如此規模,氣質卻顯得落落大方,端正得體,當真奇異。

唯一的遺憾之處,可能是服飾風格上,趨於保守。

不過不礙事,等到君威攢足了,往路易十四身上抽,太陽王的各個天命都不弱,還有高跟鞋、絲襪精通。

入了榻上,束了簾。

“叫什麼名字?”

“姜素橖。”

劉恪伸手,擡起少女的下巴:“爲何眼中有淚?”

姜素橖仰起粉頸,怯生生道:“臣妾受陛下寵幸,高興的。”

劉恪調笑道:“未經人事,哪懂得什麼叫寵幸。”

姜素橖白著小臉,小心翼翼的答著:“寵幸就是承恩叼露。”

好一個叼,劉恪伸出一指,碰著姜素橖的嘴脣,一直往下,劃過頸脖。

姜素橖身子輕輕抽了抽,下意識盡力往上仰著頸脖。

“怎麼,愛妃是害怕了?”

姜素橖只是閉著眼,眼皮翻動:

“臣妾、臣妾聽聞民間嫁娶,新婚之夜,必定要在洞房堅持一夜,直到天明,這樣纔會舉案齊眉,白頭到老。”

“愛妃也是如此期望嗎?”

“天下女子無一人不想與郎君情長至天明,臣妾亦是如此。”

嘶.

劉恪忽然覺得單抽趙光義也是個好主意。

就是不知道嫪毐在不在卡池裡,嫪毐曾把太原郡更名爲“嫪毐國”,也不知能不能算個君主。

既然對方期望,劉恪自然不可辜負。

有著【鎖匠國王】的天命在,他自認爲開鎖技術當世一絕。

可真當這枚玉鎖展現在面前時,他才發現完全高估了自己的開鎖技術。

沒人開過的鎖,有點難開,看來得將這玉鎖結構研究透徹,才能夠成功開鎖。

興許是鎖的主人,怕粗暴的開鎖動作弄壞了鎖,發出了輕輕抽泣聲。

而劉恪卻是聽不得這些,柔聲寬慰一番,作爲開鎖老師傅,哪能開到一半就放棄呢?

劉恪最是喜歡研究開發,各種天命都能開發出不同的用法,因而這開鎖,也是如此。

淺嘗一番知曉厲害之後,便開始慢慢研究,積累經驗,嘗試掌握不同的開鎖方法。

不知過了多久

手中的鑰匙已是碰著了鎖芯,再一扭,便能開鎖。

咔噠一聲。

鎖開了。

姜素橖已是陷入恍惚。

劉恪也長長呼出一口氣,一手扶著腰,一手撐著牀榻,稍稍回味了一番開鎖過程,用來積攢經驗。

“愛妃如何?”

姜素橖這纔回過神來,面頰微微發燙,輕聲呢喃道:

“臣妾只覺得這些年來,還不如與陛下這一夜的快活。”

她忽而想到一事,不知怎麼,就問了出口:

“聽聞陛下在民間,尚有一柄金劍?”

剛出口姜素橖就覺得壞了,竟是因爲一時之情,問了些不該問的東西。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皇帝又怎會在她一人身上留情?

縱然民間真有這麼一個放不下的相好,與她區區一個妃子,又有何干系?

劉恪聽了,微微一愣,反問道:“你也是大家閨秀,自然讀得史書,可認爲故劍情深、南園遺愛,是假的?”

見皇帝沒有深究,姜素橖掖著被子,玉容嫣然,可親可愛,偏又強自壓下方纔的慌亂,更增幾分嬌憨:

“孝元皇帝與許皇后不過廝守四年,即使在掖庭中,也不過是共患難了一年。”

“因而倒也有這種說法,稱孝元皇帝是爲了鏟鋤權臣,才立許皇后爲後。”

劉恪饒有興致,雙手有些不老實,同時道:“這麼說,你覺著是假的。”

姜素橖臉上浮起淡淡紅暈,想要掙扎一二,卻又不太敢,只好回答問題分散注意力:

“臣妾覺得是真的!”

“朕也願意相信是真的,這史書本就看著枯燥無比,若都是爾虞我詐、爭權奪利,豈不是太無趣了?”

“朕也想要後人見著朕的事蹟時,能覺著這是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一幅,噢,那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歎賞兩聲便翻至下頁的模樣。”

劉恪見美人已是一副杏目微闔的媚態,索性不再耽擱事,匆匆道了聲:

“因而這金劍,理應是有的。”

便又投入到開鎖研究之中。

月票衝一衝,咱們試試能不能進星辰榜前五十

(本章完)

第215章:大幾萬東胡人一擁而上,你也未必能把大軍給挑光了!第268章 怎麼不算多兵種協同呢?第155章 解鎖成功第216章:要你裝漢軍,你直接投漢了?第233章:開門,老子講論語的第15章 本官只有一個要求,聲音洪亮第157章 劉雉兒一氣大可汗第237章:西平城外的榴彈(萬字)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啊?再來點第48章 小酌第51章 大膽的想法(求追讀!!!)第147章 轉進如風第175章: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74章 雞入虎口(求追讀求收藏)第85章 遞刀(求收藏求追讀!)第49章 無字空碑(求追讀)第51章 大膽的想法(求追讀!!!)第250章:只要我死了,就算是劉雉兒,也不能再欺負我了!第156章 雖遠必救第227章:一夜魚龍舞第166章:這天下也該還給朕了第190章:陰兵過境第224章:沒有人比朕更懂造反第128章 漢軍,好像比交趾人,要好一點點第9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69章 今日之舉不過權宜(求追讀求收藏!!第113章 力能舉鼎第35章 弒父殺兄劉雉兒(加更求追讀)第242章:咱今天不聊屁股的事兒第235章:子不語怪力亂神(萬字大章)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205章:一片赤膽平亂世第158章 我避他鋒芒?第18章 這個將軍太穩健了第125章 造反而已,多大點事兒啊第117章 君臣何藥第178章:開門,查生態的第90章 寇可往(求首訂!!!)第201章:可憐的侯君延,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第72章 朕燒的可是自己的營(求收藏求追讀!第135章 天子南狩,帝王末路,絕境求生!第209章:不是因爲你失德造成的災異,你爲什麼要預警?(萬字大章)第19章 二連黑第123章 非兵之兵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10章 汪汪汪第126章 我殺我自己第227章:一夜魚龍舞第40章 哎喲第99章 臣楊仲,與諸位先帝,上疏大捷第241章:三渡汝水第145章 銅柱折而交趾滅第23章 他那個是假的,朕這個是真的第265章 卻月陣第85章 遞刀(求收藏求追讀!)第76章 持節(求收藏求追讀)第195章:都病了第203章:我對開掛有一點微小心得第125章 造反而已,多大點事兒啊第92章 朕在民間,也是練過的第155章 解鎖成功第190章:陰兵過境第236章:爺投漢了!(萬字大章)第239章:向你們的皇帝進攻第27章 什麼叫專業第123章 非兵之兵第146章 【濟世安民】第28章 簫元常三諫第262章 呂主薄,你看那個人像不像二五仔啊第165章 一二字殺豬大陣第89章 君,站著死(求首訂!!!)第79章 王來揹負(求收藏求追讀!!!)第15章 本官只有一個要求,聲音洪亮第71章 道義?(求收藏求追讀)第232章:醉裡挑燈看劍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124章 漢軍,前面有豪族滴乾活,我來帶路第64章 驢賤而馬貴(求收藏求追讀!)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84章 就怕他不堪一擊(求收藏求追讀!!!第247章: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37章 今晚妥了第234章:請呂夫子開講第125章 造反而已,多大點事兒啊第2章 劉雉兒第116章 皇帝就不能嘗百草了嗎第258章 東胡人可以當肥料使第11章 天下是誰的天下第61章 生子當如劉雉兒第255章:韓起:我覺得這兩萬人沒了第232章:醉裡挑燈看劍第241章:三渡汝水第105章 與帝同慶第257章 佤!(未缺章節、請放心觀看)第132章 你必須先攻擊具有嘲諷的隨從第122章 我爹就是惡霸!第203章:我對開掛有一點微小心得第62章 我的回合,抽卡!第112章 以雷霆擊碎黑暗第261章 他渡水我也渡水
第215章:大幾萬東胡人一擁而上,你也未必能把大軍給挑光了!第268章 怎麼不算多兵種協同呢?第155章 解鎖成功第216章:要你裝漢軍,你直接投漢了?第233章:開門,老子講論語的第15章 本官只有一個要求,聲音洪亮第157章 劉雉兒一氣大可汗第237章:西平城外的榴彈(萬字)第152章 這麼少的兵馬,夠埋伏誰啊?再來點第48章 小酌第51章 大膽的想法(求追讀!!!)第147章 轉進如風第175章: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74章 雞入虎口(求追讀求收藏)第85章 遞刀(求收藏求追讀!)第49章 無字空碑(求追讀)第51章 大膽的想法(求追讀!!!)第250章:只要我死了,就算是劉雉兒,也不能再欺負我了!第156章 雖遠必救第227章:一夜魚龍舞第166章:這天下也該還給朕了第190章:陰兵過境第224章:沒有人比朕更懂造反第128章 漢軍,好像比交趾人,要好一點點第9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69章 今日之舉不過權宜(求追讀求收藏!!第113章 力能舉鼎第35章 弒父殺兄劉雉兒(加更求追讀)第242章:咱今天不聊屁股的事兒第235章:子不語怪力亂神(萬字大章)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205章:一片赤膽平亂世第158章 我避他鋒芒?第18章 這個將軍太穩健了第125章 造反而已,多大點事兒啊第117章 君臣何藥第178章:開門,查生態的第90章 寇可往(求首訂!!!)第201章:可憐的侯君延,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第72章 朕燒的可是自己的營(求收藏求追讀!第135章 天子南狩,帝王末路,絕境求生!第209章:不是因爲你失德造成的災異,你爲什麼要預警?(萬字大章)第19章 二連黑第123章 非兵之兵第38章 這皇帝不能處,有兄弟他真殺第10章 汪汪汪第126章 我殺我自己第227章:一夜魚龍舞第40章 哎喲第99章 臣楊仲,與諸位先帝,上疏大捷第241章:三渡汝水第145章 銅柱折而交趾滅第23章 他那個是假的,朕這個是真的第265章 卻月陣第85章 遞刀(求收藏求追讀!)第76章 持節(求收藏求追讀)第195章:都病了第203章:我對開掛有一點微小心得第125章 造反而已,多大點事兒啊第92章 朕在民間,也是練過的第155章 解鎖成功第190章:陰兵過境第236章:爺投漢了!(萬字大章)第239章:向你們的皇帝進攻第27章 什麼叫專業第123章 非兵之兵第146章 【濟世安民】第28章 簫元常三諫第262章 呂主薄,你看那個人像不像二五仔啊第165章 一二字殺豬大陣第89章 君,站著死(求首訂!!!)第79章 王來揹負(求收藏求追讀!!!)第15章 本官只有一個要求,聲音洪亮第71章 道義?(求收藏求追讀)第232章:醉裡挑燈看劍第139章 復活吧,我的將士!第124章 漢軍,前面有豪族滴乾活,我來帶路第64章 驢賤而馬貴(求收藏求追讀!)第231章:泥驢渡帝王第84章 就怕他不堪一擊(求收藏求追讀!!!第247章: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37章 今晚妥了第234章:請呂夫子開講第125章 造反而已,多大點事兒啊第2章 劉雉兒第116章 皇帝就不能嘗百草了嗎第258章 東胡人可以當肥料使第11章 天下是誰的天下第61章 生子當如劉雉兒第255章:韓起:我覺得這兩萬人沒了第232章:醉裡挑燈看劍第241章:三渡汝水第105章 與帝同慶第257章 佤!(未缺章節、請放心觀看)第132章 你必須先攻擊具有嘲諷的隨從第122章 我爹就是惡霸!第203章:我對開掛有一點微小心得第62章 我的回合,抽卡!第112章 以雷霆擊碎黑暗第261章 他渡水我也渡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普湖县| 镇雄县| 叶城县| 德阳市| 青阳县| 剑川县| 洞头县| 浏阳市| 罗定市| 梧州市| 巩留县| 长治县| 建平县| 孟津县| 渝北区| 梓潼县| 汝阳县| 道孚县| 宣恩县| 苍山县| 余姚市| 右玉县| 花莲县| 连南| 习水县| 苍溪县| 六安市| 娱乐| 青海省| 宾川县| 开封市| 乡宁县| 克什克腾旗| 安泽县| 黔西县| 太仓市| 辛集市| 班戈县| 随州市| 青河县|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