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二十三章 SM1C

羅爾斯羅伊斯的SM1C燃氣輪機並不能說是最爲先進的燃機產品,相對於應用了間冷回熱複雜循環技術的WR21,SM1C的功率和效率都相形見拙。

至於說美國通用的LM2500+,技術相比SM1C就更有優勢。即使是烏克蘭的UGT25000,比較SM1C來說也是有相對優勢的。

不過問題是WR21是21世紀的產品,而LM2500+也需要到1996年才能推出。狗頭兩萬五倒是有現貨,可烏克蘭的產能卻是有些坑爹。

對於於此時的中國來說,脫胎於斯貝發動機的SM1C確實是最爲合適的、能切實掌握在手裡的最好產品了。

爲了搞到SM1C的生產授權和技術,胡文海甚至不惜在歐洲掀起了一場金融危機。英鎊和馬克打出了狗腦子,最後卻是烏克蘭和俄羅斯撿了便宜。

雖然胡總過往的戰績也已經挺唬人了,但多數火力都還是懟在華爾街的身上。倫敦金融城,可以說是第一次近距離領教了什麼叫翻手爲雲覆手雨……

如果不知道胡文海的先知優勢,單看他的這些騷操作,得出的結論往往都是把實際情況放大了幾倍之後自己嚇自己的結論。

不用說,如今從金融危機局勢低空略過的英國,確實是被胡文海種種神秘莫測、隱隱約約的控制力感到了恐懼。

這次給了德國致命一擊的,無疑就是那筆從東德銀行提出的上百億馬克擠兌。而這筆資金是什麼時候進入德國的呢?根據英國人在事後調查得到的消息,這筆錢在兩年前德國統一階段,就已經在陸陸續續開始了佈局。

也只有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上進行操作,才能沒有引起德國人對這筆資金的警惕,而在關鍵時刻才能發揮一錘定音的效果。

今天被一錘定音的是德國,那麼如果有一天胡文海願意的話,誰知道他在其他的歐洲國家有沒有一錘定音的準備呢?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再加上金融城地獄火俱樂部的一衆紳士們這次確實狠狠的大賺了一筆,羅爾斯羅伊斯的SM1C燃氣輪機纔會在中國的生產線上走了下來。

當然,即使有斯貝發動機和SM1A的技術積累,SM1C也不是那麼容易消化的。如今從重型工動集團生產線上走出來的這臺SM1C,一些關鍵部位仍然還是應用了進口產品,或者是屬於來料加工水平。

但這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在接下來兩三年的時間裡,中國徹底掌握SM1C的生產技術並不是什麼有懸念的事情。

也就是說今天這臺SM1C燃氣輪機,它能走下生產線可謂是意義非凡。

它意味著海軍五千噸級以下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已經解決了動力問題,至少在九十年代,中國海軍的動力不會顯著的落後於英美日等海軍大國。

這話沒有問題,九十年代日本的八八艦隊對於中國來說絕對是海軍大國了。沒有二十年的發展,哪來的底氣去笑話自衛隊海軍是“美軍太平洋反潛分艦隊”呢。

掌握了SM1C燃氣輪機,這個歷史進程至少縮短了五年時間。中國的軍艦動力,跨過了補課階段,直接和國際水平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而實際上呢,所謂的“國際水平”,滿世界也不過才三家企業而已。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美國通用,還有烏克蘭的曙光,放眼全球,就再也沒有第四個可堪一戰的競爭對手了。

然而從這一刻開始,只要中國人願意,隨時都能憑藉重型工動集團培養出來的國內供應商,再拉出一支隊伍來,把燃氣輪機市場從三國爭霸變成四國混戰。

當然就目前來說,國內暫時還不想出這個頭,引起美國人的警惕——韜光養晦嘛!

對外雖然需要韜光養晦,但是對內來說掌握SM1C技術是怎麼強調都不爲過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呂秘書、胡文海,甚至是吳大觀這棵定海神針都親自出席了這個下線儀式。

剛剛過完新年,歌星廠裡的熱鬧勁兒還沒散光,就又徹底的充滿了熱火朝天的空氣。

盛京黎明廠與重型工動集團的合作車間外面彩旗招展,一掛過年沒放完的鞭炮被擺在外面噼裡啪啦響了半天,然後就是一輛又一輛的桑塔納和進口福特魚貫停在了車間旁邊的空地上。

美國汽車產業也算是因禍得福,中國在海灣戰爭的石油期貨市場賺了一大筆錢,爲了安撫輸紅了眼的華爾街,月月鳥領隊的官方採購團讓福特頂替了奧迪在中國的公務車地位。

福特此時根本不知道,這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究竟會有多大。

不過底特律人民降房價的願望,恐怕是再也實現不了了。

在震耳欲聾鞭炮聲的背景下,呂秘書和胡文海聯袂而來。兩人剛一下車,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吳大觀臉上笑的一點褶子也沒有,彷彿剛拍了根黃瓜一樣,當即伸出手來用力的和胡文海握在了一起。

“七十年代引進斯貝的時候,我們還是躊躇滿志的。”

吳大觀的聲音裡透著說不出的艱辛和感慨:“七十年代的五億英鎊啊,那可是個不得了的數字了。可是一晃十多年,誰也沒想到斯貝在中國的路是這麼難走。直到今天——直到今天,我們總算是鬆了口氣,可以無愧的說上一句,這筆錢沒有白花。”

從SM1A到SM1C這一系列,都是從斯貝發動機航改燃的路線。飛豹下馬了之後,眼看著秦嶺又沒有了用武之地,吳大觀作爲中國航空發動機的靈魂人物怎麼可能不急?可SM1A的技術水平較低,不是競爭力不足就是性能無法負擔,未來的市場前景並不樂觀。

直到SM1C進入中國,斯貝這條路線纔算是站穩了腳跟。這不僅意味著當年的五億英鎊沒有白花,還意味著斯貝這條技術路線保留了下來,意味著斯貝的整個國內供應體系可以繼續運轉,意味著工人、工裝、工藝可以不斷髮展,意味著航發系統容錯率提高、意味著中國航發又多了無限種可能……

吳大觀雖然在重型工動集團只是一面招牌,但也正是因爲有他這個董事長在,纔有源源不斷的技術力量投入到這個項目中來。而今重型工動集團終於結出了碩果,他哪能不感慨萬千呢?

重型工動集團從SM1A到SM1C的技術進步,對國內供應體系升級產生的積極意義,可以說是市場換技術的一次經典案例了。

“來,我給胡總介紹一下。”

吳大觀和胡文海握著手,乾脆直接就拉著他向著車間大門前的人羣走了過去。

“這位是606的劉所長,這邊是張總師和李總師。黎明廠爲了消化SM1C的技術,在設備投入上可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劉所的工作可是居功至偉。”

“我這點工作在別人面前說說還行,跟胡總說什麼居功至偉的,吳老大概是覺得我這人臉皮有城牆那麼厚咯!”

劉所連連擺手,主動伸出手來:“胡總和我們606可是老熟人了,我上任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見面,慚愧、慚愧,以後還要請胡總多多照顧了。”

“劉所客氣了,如果沒有606所當年的幫助,多半也沒有我今天的成績了。”胡文海熱情的和劉所的手握在一起,用力的搖了搖:“航發方面我只能算是個愛好者,就不班門弄斧了。不過606所如果有什麼需要我的地方,能辦的我絕不含糊就是了。”

聽了胡文海的話,劉所和他身後的兩位總師還真是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假意咳嗽了一聲說道:“胡總這裡,我們還真是有個不情之請。”

“是這樣,太行發動機胡總應該知道的,一發配三型,真是天大的事情了。”

胡文海點了點頭,知道劉所這裡說的是太行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而不是江和甫負責的那個渦扇10A。渦扇10是606所的項目,負責的總師此時就站在劉所的身後。

然而根據歷史經驗,說實話胡文海對渦扇10這個“不太行發動機”實在是有些不看好啊。

不過606所有當年幫他做微型渦噴的交情,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胡文海嗯了一聲,接著聽了下去。

劉所有些猶豫,躊躇著說道:“不過現在的情況有些複雜,624所方面同樣在做一個渦扇10A的項目。目前看來,渦輪研究院的進度,比我們可能要快。他們的基礎是圖曼斯基設計局的P29核心機,從技術資料到理論研究都要比我們手裡的CFM56要成熟和完整。”

胡文海眼睛不由一亮,點了點頭。他知道606所的渦扇10是CFM56的核心機配三姨夫的外涵道,控制系統完全就是湊乎事兒,才把太行的名聲搞成了“不太行”。

606所渦扇10這個項目,根本就是先天不良。

“本著爲國家負責的態度,我們606所經過研究有一個想法。與其在CFM56這個基礎上做個地基不穩的產品,蘇27的AL31F發動機在國內組裝的項目,成功的可能性要更高。如果胡總能幫我們爭取到烏克蘭的留裡卡大修線,或許可以把目前渦扇10的進度向624做個移交。”

臥槽,606這是要慫?!

第五百四十二章 紅箭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繡城(修正)第二百二十五、六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二百零三、四章第五百零三章 三國之黃巾第五百五十九章 要啥飛機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七百四十九章 鮑里斯的機會第三十九章 愛麗絲第七百四十六章 思路的轉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小國的無奈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第九百章 第一輪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洋般的財富第三百七十七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一十五章 聚餐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飛錯方向第六百二十七章 跳船第七百九十八章 船廠故事(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雙普顯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佈置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精確制導第三百二十四章全彈齊射第六百六十三章 激光制導第六百二十九章 轉折第五百一十九章 採購案第四十七章 奇怪的客戶第七百七十一章 雙引工程第三百五十章 學成歸國(修正)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六百七十八章 因爲誰呢?第三百八十三章 軟件需求第五百八十一章 建議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學組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變?第二百七十五、六章 打羣架第七百三十九章 敦促美方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棋第十六章 錢的用法第三百零五章 思考第三百六十五章 德爾菲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二十六章 海參崴第四百七十三章 年輕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唸詩第八百二十三章 SM1C第六百一十二章 “假”龍第三百章 工期第二百一十七章 代工第八百七十七章 鼴鼠人力第二百五十一、二章 IGCT誕生!第六百零九章 蝦爬子,我們走第五百章 體虧屁思第七百零八章 戰略威懾備份第六百二十七章 跳船第二百五十七、八章 吸口涼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就慫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突然襲擊第六百七十二章 緣分第九百一十四章 他是誰第八百二十五章 腿軟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三百一十一章 鐵路包乾第五百七十八章 故事的後續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找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四十七章 恐慌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四百三十五章 杜邦做生意的方式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八百二十五章 腿軟第九百一十二章 國寶待遇第四百八十四章 冉妮的故事8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三百七十九章 路線第五百三十一章 花錢不是容易事兒第二十四章 “託”第六百零八章 京津特快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十二章 推銷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七百四十二章 百倍回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科研體系第一百八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飛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六百七十二章 緣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門難進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德輓歌(二)第六百八十章 消氣之旅第八百零二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零五章 收拾局面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三百六十七章 歷史需要沉澱
第五百四十二章 紅箭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繡城(修正)第二百二十五、六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二百零三、四章第五百零三章 三國之黃巾第五百五十九章 要啥飛機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七百四十九章 鮑里斯的機會第三十九章 愛麗絲第七百四十六章 思路的轉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小國的無奈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第九百章 第一輪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洋般的財富第三百七十七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一十五章 聚餐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飛錯方向第六百二十七章 跳船第七百九十八章 船廠故事(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雙普顯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佈置會議第一百零五章 精確制導第三百二十四章全彈齊射第六百六十三章 激光制導第六百二十九章 轉折第五百一十九章 採購案第四十七章 奇怪的客戶第七百七十一章 雙引工程第三百五十章 學成歸國(修正)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六百七十八章 因爲誰呢?第三百八十三章 軟件需求第五百八十一章 建議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學組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變?第二百七十五、六章 打羣架第七百三十九章 敦促美方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棋第十六章 錢的用法第三百零五章 思考第三百六十五章 德爾菲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二十六章 海參崴第四百七十三章 年輕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唸詩第八百二十三章 SM1C第六百一十二章 “假”龍第三百章 工期第二百一十七章 代工第八百七十七章 鼴鼠人力第二百五十一、二章 IGCT誕生!第六百零九章 蝦爬子,我們走第五百章 體虧屁思第七百零八章 戰略威懾備份第六百二十七章 跳船第二百五十七、八章 吸口涼氣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就慫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突然襲擊第六百七十二章 緣分第九百一十四章 他是誰第八百二十五章 腿軟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三百一十一章 鐵路包乾第五百七十八章 故事的後續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找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飯不怕晚第三百四十七章 恐慌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四百三十五章 杜邦做生意的方式第二百九十一章 操作第八百二十五章 腿軟第九百一十二章 國寶待遇第四百八十四章 冉妮的故事8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三百七十九章 路線第五百三十一章 花錢不是容易事兒第二十四章 “託”第六百零八章 京津特快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十二章 推銷第五百七十二章 甘灑熱血第七百四十二章 百倍回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科研體系第一百八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八百六十八章 試飛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六百七十二章 緣分第一百四十七章 門難進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德輓歌(二)第六百八十章 消氣之旅第八百零二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零五章 收拾局面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三百六十七章 歷史需要沉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松桃| 全椒县| 仙游县| 金沙县| 陆川县| 宁夏| 甘德县| 宣汉县| 东山县| 武定县| 唐海县| 桦川县| 金乡县| 新竹县| 全椒县| 逊克县| 临漳县| 连江县| 象山县| 当阳市| 平塘县| 景德镇市| 西青区| 龙南县| 宿州市| 英超| 聂拉木县| 民和| 石渠县| 澄迈县| 新蔡县| 光泽县| 阿克陶县| 青海省| 昭觉县| 长泰县| 遂溪县| 行唐县| 东乡县|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