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進入朝堂中樞的人,不僅僅只是政治上敏感,更是人情世故的人精。
從事情的一系列發展,結合馮逍的行蹤。
事情就被所有人猜測了一個大不離。
“所以,這聖旨有你的功勞吧?”
拿著剛剛接到的聖旨,看著眼前的馮逍,張良的臉上滿是古怪。
無論是更改聖旨,還是馮逍身上的職權改變,都在整個咸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這可是開天闢地頭一遭,皇帝收回成文的聖旨的。
光是想一想,大家就對於馮逍在始皇帝心中的地位,感到頭皮發麻。
哪怕是同一件事情,要是換一個人,恐怕嬴政會換一種方式來達到目的。
大不了等到任之後,再下一道聖旨,將權力分開就行。
當然,這樣一來,巡察使的威嚴就會遭到打擊。
張良不相信,嬴政想不出這樣的方法。
甚至以嬴政的權謀,方法還不止一種。
但是嬴政就這麼明晃晃地打了自己的臉。
這簡直就是拿朝廷的威嚴,來給馮逍樹立威望??!
不過考慮到之前那道聖旨的內容,再加上馮逍入宮的行爲。
即使是張良,也不得不承認,在爲大秦帝國謀劃方面,自己沒有眼前這個傢伙想的長遠。
之前聖旨下達之後,大家光是在考慮馮逍是不是又接到了什麼任務。
而對於聖旨上的內容,所造成的後果,沒有一個人能夠看得出來。
但是當第二次聖旨發出之後,所有人經過一番對比。
深入思考一下,瞬間就發現了之前那道任命的隱患。
更別說,隨著第二次聖旨下達的,還有皇宮鐵律石碑上新增的祖制。
軍、政、司法三權永不得歸攏於一人。
這道命令一出,所有人都彷彿看到了地方勢力尾大不掉的局面。
同時也爲馮逍的大公無私而感到震驚。
嬴政對於馮逍地寵信,之前甚至都傳出馮逍是皇傢俬生子的傳聞。
可是如今一看,這不光是嬴政把馮逍當親兒子看待。
馮逍同樣把嬴政當親爹,把大秦當自家江山看待了。
以己度人,任何一個大臣都有自己地私心。
可是像馮逍這樣,爲了大秦的江山,連自己的利益都砍的狠人,著實讓人感到震驚。
看著張良那一臉古怪的表情,馮逍也知道自己的行爲,多少讓人感覺自己有些傻。
但面對張良這樣有能力,知進退的千古賢臣,馮逍不介意多袒露一點自己的心聲。
“子房兄,你認爲我是忠於陛下,忠於大秦?”
聽到馮逍猛然說出這樣的話來,張良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難道你自己的行爲,自己心裡沒有一點逼數?
恐怕全天下就沒有人會認爲你對於大秦不忠心吧?
“我對於陛下能力和心胸是感到欽佩,但要說我是忠於陛下和大秦,那麼我認爲這是不準確的?!?
“或者說,不是完全準確的?!?
“爲何如此說?”
看到馮逍說話的表情,不像是開玩笑。
連始皇帝都敢刺殺的張良,到不會害怕聽到什麼驚天的秘密出來,反而饒有興趣的配合起馮逍來。
“自從三皇五帝以來,經歷了夏、商和周。”
“中原地區的百姓,最早從炎、黃兩個部落融合開始,融合過東夷,融合過西蠻……”
“可以說,我們祖先的繁衍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融合的發展史。”
“而這包羅萬象,容納萬千之後,所形成的如今這般模樣?!?
“我將它稱之爲華夏,或者說炎黃!”
“這是我們的民族,是我們的根!”
“無論之前所有的朝代,無論之前哪個國家,不管是如今的大秦,還是隱藏起來的六國餘孽?!?
“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根!都有一個共同的民族?!?
“我們都留著相同地血脈!”
坐在涼亭之中,看著遠處的秦嶺山脈,馮逍彷彿回到了後世,又似乎漫步於歷史長河之中。
“我無法理解你們對於曾經的齊、楚、燕、韓等國的感情。”
“畢竟,在我看來,你們所謂的故國,也不過是偷竊了周朝的權柄。”
“而周朝呢,又是商朝的反賊。”
“如何冠冕堂皇,都掩蓋不了姬昌是一個反賊的事實?!?
“同樣,你們儒家所推崇的賢皇盛世,所謂的堯、舜、禹禪讓,不過是後人美化的結果?!?
“難道舜囚禁堯和丹朱的事實,就因爲舜當了人皇之位,就可以掩蓋了?”
“舜既然殺了鯀,又爲何禪位於大禹,殺父之仇難道就這麼容易放棄,這不符合人性?!?
“堯定都於唐,病逝於雷澤,舜定都於蒲板,葬於蒼梧,夏定都於陽翟。”
“既然三皇皆爲禪讓,又爲何要遷都?在那個時代中,遷都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其中勞民傷財的後果,子房想過沒有?”
“而且既然是禪讓,那麼後君連容納前皇的胸襟都沒有?”
“竟然讓一個禪讓的老人,千百里遷徙於它地?連葬於故土都不能?”
“子房,你是有大智慧的人,這史書不過是勝利者的頌章罷了,又豈能盡信?”
聽到馮逍如此大逆不道,打翻一切前史記載的說法,張良的臉色都有些發白。
雖然他想反駁,但正如馮逍所說,這一切,都不符合人性。
不管史實如何記載,但一切都是人的行事軌跡,那麼它就應該符合人性。
不符合人性,就有疑點。
“既然國家這個概念如此的虛僞和薄弱,那麼我們爲什麼要以國家來固定自己的歸屬呢?”
“自我們人族誕生於神州,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傳承,形成了自己的血脈。”
“那麼我們爲什麼不跳出國家的樊籠,以民族的概念來歸納我們的出身?”
“有相同的血脈,有相同的文化,這纔是我們最基本最共同的根源!”
“或許大秦未來也會被其他國家替代?!?
“但縱觀歷史,但凡被替代的,都是無法給予我們族人安寧穩定的生活?!?
“爲了天下百姓,我可以接受王朝的更替,因爲我忠於自己的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