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章 中流砥柱

風疾草瑟,刷拉拉雨線如織。

一條貫穿兩片疏林的小路已被漚濘,混黃的雨水左一汪,右一灘,綴若連湖。

落在殘葉、樹枝、地面、草叢、水窪裡的雨點,各自發出不同的聲響,和著風聲,時緩時急,匯成一派具有動感的、從容不迫的恬靜。

忽然間,一種更強的音色注入,使雨的節奏有了生動的變調。

是蹄聲。

蹄聲遠來,漸近,漸緩。

馬上人身上一色莎草蓑衣,頭戴竹製寬檐斗笠,低頭冒雨而行,鼻以上部分全部隱於暗影。

其中一人道:“少主爺,馬累了,歇歇再走吧。”

最前面那匹馬被主人勒了一勒,偏頭斡斜停下,前腿蹋蹋踏步。馬上人用鞭桿頂了頂斗笠,露出一張小臉,柳葉眼煞氣森森,表情冷峻,正是秦絕響。他眼珠骨碌碌左右一轉,已將周遭景緻收在眼底,道:“這又沒處避雨,停下來怪冷的,馬兒跑不壞,一歇怕倒是要受涼了,還是繼續走吧,速度放慢些也就是了。”

常思豪抖了抖蓑衣道:“絕響,你觀星好準,說會有雨,還真就下起來了。”

秦絕響一笑:“那是自然。”臉上有了些得意。

幾匹馬緩緩前行,道邊林木雖疏,可也能擋些雨點,風也變得弱了一些。阿香撥馬往常思豪身邊湊近些問道:“豪哥,咱們在城裡看見那胡公公,便是太監吧?聽說皇宮裡纔有,我可是頭一回見到。”

常思豪點頭。陳勝一卻道:“太監並非皇宮裡纔有,一般的在宮中侍候的閹人,都叫內侍,或者宦官,能叫得上太監的,地位已經很高了,至少得在四品以上。他們有的在京,有的駐外,有的守皇陵,有的管織造,幹什麼的都有,按職責分爲秉筆太監、督軍太監等等多種。那胡公公便是駐大同的督軍太監。”

秦絕響臉又陰了起來,道:“那老儈一瞧便不是好東西,聲音本來就妖,偏偏說起話來又陰陽怪氣。”

常思豪道:“軍隊就該由將軍說了算,弄個督軍太監幹什麼?真是莫名其妙。”陳勝一微微一嘆:“當皇帝的,最不放心的就是兵權,太監離皇上最近,把他們安排到軍中,有什麼風吹草動都能先傳到皇上耳朵裡。兵者,國之大事,死生存亡皆出於此,乃是國家命脈,現在東廠勢大,也跟他們掌握著這些督軍太監,能影響到兵權有關。馮保和郭書榮華手裡有這張王牌,自然在京師坐得穩當,而外面的督軍太監們因爲有東廠的主子倚仗,在外面自然也是橫行無忌。”

“又是馮保!”常思豪聽得暗暗咬牙:“真不知道他這種人怎麼會能得到那麼大權利!真是豈有此理!”

阿香奇道:“太監們不是不識字麼?那又怎麼能給皇上辦公事呢?”

“嗨!”陳勝一搖搖頭道:“不許宦官認字,太祖爺是那麼說過,怕的就是他們干涉內政,可是後世子孫又有幾個能把祖宗的話當回事兒呢?咱大明在永樂年間設了東廠,凡事直接向皇上彙報,可是日久天長,除了傳話,還要有文書吧?這些人不認字,怎麼寫東西啊?後來宣宗就下令在宮裡設了個內書堂,讓學官教太監識字,這一識字,可不得了,他們能幹的事就多了,於是什麼司禮監、內官監、神宮監、尚寶監、尚衣監,左一處,右一處,分門別類,各式各樣地就建了起來,成了內外溝通的橋樑,弄得辦什麼事也少不了他們了。”

常思豪道:“傳遞個文書也算不得什麼,可是皇上居然讓他們督軍,軍權豈是鬧著玩的?他們要是造反怎麼辦?”

陳勝一道:“督軍其實也多是在監攝軍隊,權利並不像你想像中的那麼大,而且你想想,太監都是斷子絕孫的人,他能有什麼貪圖?他要想謀朝篡位,誰能擁護他?他造了反當了皇帝,能留給誰?跟騾子一樣,他們就這輩子只能落個吃吃喝喝,權勢再大,做不出也沒必要做出威脅到皇家的事。他們手中一切都是天恩所賜,要想保住地位權勢,就只有進忠固寵一途,所以太監們獻媚的功夫都是一流的,他們能哄得皇上開心,又不會讓他感覺到自己有什麼威脅,皇上貪圖玩樂,懶得辦公事,交給他們去幹,既省心又放心,何樂不爲?”

秦色響嘴角斜挑起來,眼神中帶著冷冷的笑意:“其實馮保倒不算什麼,只要皇上仍在,他那個位置換個人坐也是一樣,難道誰還能把皇上也弄死?就算換個新皇上,又能如何?嘿嘿,這世界就是這樣,它轉它的,咱們活咱們的吧!放著地上的心不操,操天上的心,有什麼意思!”

被他這一說,幾人都覺冷了心田,但聽得馬蹄在泥濘中粘粘膩膩,踏得唧唧作響,卻沒人再有興致說話了。

常思豪心中默默忖想叨唸:“難道這些,真的是我們這些草民不必想、不該想的東西?那麼人活著,究竟該想些什麼?”

待馬兒緩過乏來,衆人再度催動前行,途中無話,這日申末時分已然趕到陽曲,陳勝一說前面已離太原不遠,建議在此歇腳,秦絕響點頭應允,不到飯館酒店人多之處,只尋個客棧,向店家訂了酒菜送進房中食用,又派於志得出去買了些華服紗冠,大夥兒除掉溼衣,將衣裳換了,扮作客商模樣,捱到日落,這纔會賬起身。

來到太原城北門之時暮色已濃,炊煙霧起,衆人不敢掉以輕心,放慢速度悠閒而入,暗暗觀察情況。但見長街如舊,行人熙攘,與往日並無多大分別,秦絕響超出半個馬頭在前,穿過大北門街不奔秦府反向東行,拐文殊寺街過臨泉府再往西,衆人於後跟隨,雖不解其意,也沒多問。不多時來至鼓樓大街,遠遠瞧見會賓樓門前紅燈照幌,夥計在門前笑臉迎送,樓上樓下高朋滿座,喧聲一片,俱都心下一沉,暗道莫非此處已被聚豪閣接手了?

阿香用手一指:“咦,那不是馬舵主麼?”

秦絕響順她手指望去,只見一人正在二樓窗口處走過,頭戴黑紗冠,身穿紫緞衣,正是秦家長治分舵的舵主馬明紹。心下一喜:“秦家這麼些分舵,唯有馬舵主與自己最是相得,如今他在,自是掌控了局勢,使本舵不致淪入長孫笑遲之手,真是大幸。”回頭用眼神一領衆人,引馬拐入會賓樓後巷。他親自上前內扣打門環,這門環左重右沉,聲音有異,他敲了左七右五共十二下,門一開,兩個夥計探出頭來,見是他們,急忙讓進,著人通稟,不多時馬明紹率十數人提衣趕至,遠遠瞧見秦絕響,緊跑幾步到近前單膝點地,拱禮垂頭:“馬明紹參見少主!”

秦絕響急忙上前攙起,笑道:“馬大哥,咱倆還用得著這樣嗎?”

馬明紹肅容道:“少主爺對屬下以兄弟相稱,那是對屬下的體恤和擡舉,屬下心懷感激,恩銘五內。然禮自不可拘,亦不可廢,尊卑有別,屬下不敢輕慢半分。”

秦絕響一笑:“馬大哥還是老樣子。”回頭給常思豪作以介紹,馬明紹眼睛一掃便心中有數,知是少主爺的近人,態度亦十分謙恭。

常思豪見他不過三十出頭年紀,白面無鬚,相貌英俊,只是眉毛稀而不淡,似經過細心的描畫,鬢角髮際毫毛除盡,根根如絲,所著紫緞長衣團錦盤花,秀美異常,衣領袖口各處無不潔淨板正,平整無皺,腰間斜掛美玉,上刻雲紋獸面,古樸雅緻,近前施禮之時,身上若有若無的還帶過來些許清香,很是貴和中正,也便微笑還禮。

馬明紹遜讓一番,叫身後那十數人也都過來相見,這些人都是長治分舵的橫把、協總等中層頭目,常思豪一時也記不得許多姓名。

見禮已畢,一齊來至後院小廳落座,馬明紹招呼夥計準備酒席,被秦絕響攔住,屏退雜人,詢問以往經過,馬明紹道:“我是因爲長治一批貨賬目問題來的太原,到府中見到兩個婢子和大小姐,才知本舵出了變故,趕緊下令調人過來處理,好在聚豪閣的人似乎血洗本舵之後便悄然撤走,沒有遇到任何阻礙。我一面派人打理官府,一面收拾殘局,經過統計,本舵一共死了六百四十二人,內中僕衆雜人亦有不少,由於人數太多,所以都在夜間偷運出城在林中火化,這些日子已陸續給其家屬撫卹完畢,基本沒起爭端,我是從長治調的銀兩,本舵的半分未動。”說著將賬薄雙手奉上。

秦絕響接過簡單翻了翻,見上面明細清楚,一絲不茍,暫時也無心去看,問道:“我大伯的遺體可安葬了?大姐現在情況如何?”

馬明紹道:“屬下不敢擅自處理,只搭下靈堂,備棺槨將大爺安置於內,併發出信息通曉其它各處分舵知道,估計齊舵主、陳舵主他們這幾天也就快到了。至於大小姐……唉,您還是回府自去看吧。”

秦絕響起身道:“我本擔心有聚豪閣的人埋伏好了,要等我們自投羅網,故而沒直接回府,繞著圈子先來察看外圍情況,既然如此,也不必擔心了。”他朝隨從人等掃了一眼,“咱們走吧,馬大哥,你也一起來。”馬明紹恭身而應,邁步頭前引路。

一行人穿街過巷而行,路上秦絕響簡要講述了大同一面的情況,馬明紹聞聽老太爺已然過世,大爲震驚,傷感不己,衆人就著話閒敘舊事,感念秦浪川的種種好處,不覺間離武廟近了,常思豪自修習樁功以來,身體極爲靈敏,神意到處,無形的目光亦能在身上產生相應的感應,只覺附近似有不少人雖然衣著舉止與常人無二,卻有意無意地關注著自己一夥,立刻提高了警覺,低聲照會,馬明紹微微一笑:“孫姑爺果然厲害,這些高手都是我安排下的暗哨。”衆人這才釋然。

過了武廟便是秦府,馬明紹上前叩門,有丫環出來相迎,身上皆披孝衣,面容陌生,神情肅穆。

衆人行至天井當院,常思豪擡頭望去,轎廳內紅燈摘卻,廊柱以黑布相遮,匾額上足掃荊扉四字仍在,想初入秦府時,荊零雨還曾籍匾講古,揣論秦浪川的心境,自己出言勸止,往日情形如在眼前。而今物是人非,秦老太爺已然亡故,人生之無常如此,怎不令人唏噓浩嘆!回看旁人,亦都面容冷愴,有感在懷。

秦絕響見往來婢女丫環稀少,都是新面孔,並無男僕及武士,聯想到外間安排的衆多暗哨,知是馬明紹刻意爲之,用心良苦。如今府中只剩下大姐秦自吟,他不在此主持而去會賓樓,也有避嫌之意,此人具忠義之心,思慮又周道細密,確實難得,長治分舵下屬六百多人,也算規模不小,籠絡好這一枝人馬維持住本舵,加上近處忻州分舵的雷明秀、孟潮涼和自己處的不錯,外圍有安子騰主持大同,北方大部就算基本牢靠,諒齊夢橋、陳志賓他們有心造次也要先掂量掂量。想到這心中略寬。

過得轎廳,打開正門,迎面見一橫幅高挑,黑布底子貼著三張白紙剪作的菱形,上寫“當大事”,院中高搭靈棚兩丈七,紙人紙馬分列左右,棚內白氈鋪地,紙花球下兩排銀桿挑著三對六串白紗白罩白蠟燈,燈上有字,頭一對寫的是羣蟬嘗露知秋泣,天地肅殺憫衆生。二對是儀容不在空留影,九泉有知慢步行。三對是莫看人間多風雨,道上西天有晚晴。正中央一口大棺,棺後燃香設案,木牌豎立,寫的是秦公諱逸之靈位,旁邊有兩個婢子分跪於側。

秦絕響一見此情此景,心如刀攪般翻了幾翻,痛了幾痛,默默取下身上包裹,將盛殮秦浪川骨灰的木匣取出置於案上,轉回身率衆跪倒拜祭,額頭觸地之時,往事樁樁件件涌向心頭,胸中千般難過萬般痛楚,如無數小蟲兒拱得鼻翼發酸,淚珠在眼眶邊轉了幾轉,暗咬牙關終究瞪了回去。

四個頭磕罷起身,他直愣愣地望著桌上靈牌,恍然出神,良久不動。

身後馬明紹輕聲問:“少主,棺材尚未上釘,是否打開最後看大爺一眼?”

秦絕響沒有說話,伸出一隻手來表示不必。

馬明紹勸道:“江湖上風大浪急,老舵手也有櫓偏槳落的時候,從哪摔了跟頭就從哪兒爬起,無非是從頭來過。聚豪閣幹了什麼,咱們加上一百倍還回去便是,少主切不可過於悲傷,壞了身子。”

秦絕響手撫棺木,眼珠轉了幾轉,側頭道:“我倒不是爲這,只是忽然有些奇怪,聚豪閣既然獲取全功,爲何又悄聲而退了呢?”

第六章 東廠陰雲第十章 鞭爆驚雷第六章 索藝第八章 合擊第二章 醋魚第八章 控訴第九章 絕色第五章 遊戲第三章 海上行第三章 撫勵第一章 換心兄弟第七章 算賬第一章 英雄尿第四章 少年意氣第五章 重逢第六章 應該的第二章 兩世爲人第八章 鬥嘴第九章 神尊受縛第一章 通心第一章 通心第八章 九邊之外第三章 營救第二章 聽戲第二章 疑忌第一章 童心指月第六章 將軍第八章 宮怨第一章 天下第四章 千金第一章 我的兒第六章 東廠陰雲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九章 俠骨生香第九章 困局第六章 棄劍第十章 就憑你第七章 真言第九章 至誠勇士第八章 君臣逗第七章 兩條船第三章 人生起落第二章 度腹第一章 噱頭第五章 一家親第二章 忠僕第七章 勢窮第七章 樹洞第十章 身家第四章 四面包金第七章 真言第四章 定風波第一章 噱頭第二章 虛實莫測第六章 六道輪迴第六章 密中秘第五章 薦賢第二章 捨身第一章 感情好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七章 意料之外第六章 反覆無常第十章 暗陷第七章 天有眼第九章 書畫第九章 亮劍第十章 一意孤行第二章 上雲頭第二章 度腹第四章 百騎衝營第三章 惦記第八章 蓮心第四章 百騎衝營第六章 密中秘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四章 雲水七擊第十章 大同聚首第二章 佛子第三章 薄冰嘆第二章 排場第十章 痛逝第一章 施小計第六章 奇談第三章 讓龍冠第九章 至誠勇士第四章 瘋子第七章 暗渡第一章 施小計第五章 削臉第二章 劍盟高手第十章 探陵第七章 敵我第七章 傷我第五章 舊時義第九章 神尊受縛第九章 亮劍第四章 兩慚心第五章 匹夫小人第五章 滅頂之災第二章 威權漸樹
第六章 東廠陰雲第十章 鞭爆驚雷第六章 索藝第八章 合擊第二章 醋魚第八章 控訴第九章 絕色第五章 遊戲第三章 海上行第三章 撫勵第一章 換心兄弟第七章 算賬第一章 英雄尿第四章 少年意氣第五章 重逢第六章 應該的第二章 兩世爲人第八章 鬥嘴第九章 神尊受縛第一章 通心第一章 通心第八章 九邊之外第三章 營救第二章 聽戲第二章 疑忌第一章 童心指月第六章 將軍第八章 宮怨第一章 天下第四章 千金第一章 我的兒第六章 東廠陰雲第十章 巧妙安排第九章 俠骨生香第九章 困局第六章 棄劍第十章 就憑你第七章 真言第九章 至誠勇士第八章 君臣逗第七章 兩條船第三章 人生起落第二章 度腹第一章 噱頭第五章 一家親第二章 忠僕第七章 勢窮第七章 樹洞第十章 身家第四章 四面包金第七章 真言第四章 定風波第一章 噱頭第二章 虛實莫測第六章 六道輪迴第六章 密中秘第五章 薦賢第二章 捨身第一章 感情好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七章 意料之外第六章 反覆無常第十章 暗陷第七章 天有眼第九章 書畫第九章 亮劍第十章 一意孤行第二章 上雲頭第二章 度腹第四章 百騎衝營第三章 惦記第八章 蓮心第四章 百騎衝營第六章 密中秘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四章 雲水七擊第十章 大同聚首第二章 佛子第三章 薄冰嘆第二章 排場第十章 痛逝第一章 施小計第六章 奇談第三章 讓龍冠第九章 至誠勇士第四章 瘋子第七章 暗渡第一章 施小計第五章 削臉第二章 劍盟高手第十章 探陵第七章 敵我第七章 傷我第五章 舊時義第九章 神尊受縛第九章 亮劍第四章 兩慚心第五章 匹夫小人第五章 滅頂之災第二章 威權漸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祥市| 临汾市| 诏安县| 梓潼县| 包头市| 霍州市| 和林格尔县| 合阳县| 武乡县| 金沙县| 沙湾县| 平定县| 龙州县| 綦江县| 新乐市| 定远县| 衡水市| 常熟市| 皋兰县| 托克逊县| 进贤县| 铁力市| 巧家县| 天等县| 定兴县| 同心县| 中卫市| 元阳县| 名山县| 桓台县| 若尔盖县| 彰化市| 宽城| 宜丰县| 碌曲县| 益阳市| 桂阳县| 威远县| 松原市| 儋州市|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