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章 舊時義

馮保道:“是,是,當時他動手時只這兩下,卻打得驚心動魄,是以隔了這麼多年,奴才還記得清清楚楚。”

常思豪心道:“馮保不懂武功,這打鬥情景,行家一聽便明,他這麼短的時間內,定然編不出來,多半倒是真的。”

長孫笑遲道:“這程舉子所用拳法,乃是山西走鏢護院人常習的一種古拳,簡拙實用,近身技爲主,莫非他是山西人嗎?”馮保道:“正是。俊亭兄的原籍是山西太原府人氏,一開始見他,口音較濃,有些話還真聽不大明白。我後來問過他怎麼會功夫,他說那都是小時候,跟著同街一個老漢練著玩學來的,老漢教了他一些,告訴他武者不祥,唸書纔是正事,煅練一下身體就行,便不再教了,他還笑說沒想到十多年不練,用起來倒還順手。”隆慶道:“嗯,國家太平顯文臣,國家有難靠武將,都有用,想來那野老是個失意人,看法未免偏頗。後來怎樣了?”

馮保道:“奴才當時很佩服他,便想和他學拳腳,他不教,告訴我還是讀書爲上,自己也是每日苦讀。大試之後看榜歸來,他懷裡抱了小缸似地一大壇酒,朝我要了一碟鹹豆腐,進了屋去便開始喝。我一看他喝酒,登時心裡高興,知道他必是考上了,就說大喜的日子,怎麼能只吃鹹豆腐?咱們應該弄幾個菜好好慶祝慶祝。他也不瞧我,更沒有表情,一碟鹹豆腐吃盡了,便再要一碟,這樣一碟一碟,一碗一碗,終於喝得大醉。我一看這情形,心裡也就明白了。”說到這裡,他緩緩嘆了口氣。

幾人聽到這裡也都猜到答案,一時都沉默無語。

只聽馮保嘆罷續道:“第二天日上三竿,他還沒起,我在早市出攤回來,去他那屋去瞧,才發現他兩眼發紅,說不出話,額頭燒得厲害,請來醫生一瞧,說他是外寒內燥,心火過盛,給開了藥方。打這之後,每天叔叔去出攤,我就在家裡照顧他,過了半個多月,這纔好轉。他對我很是感激,說我心眼好,可惜沒什麼可以給我的,想和我結爲兄弟。我一直很服他,自然高興。當時家裡沒有香爐,我們是拿了三根檀香,插在了一塊豆腐上拜的神。當時他還說,咱們這香爐乾淨,清清白白,比別人的都好,還說他雖然落榜,可是得了個兄弟,也是一樣高興。”

常思豪暗思:“反正程大人已經過世,這些話你還不是想怎麼編就怎麼編?”然而瞧馮保說得流暢,又不像是現想現編,心下也不禁狐疑。

馮保道:“結拜之時,程大哥說他姓程名允鋒,字俊亭。我當時只有名,還未有字,磕完頭之後,便央他給我取一個,他想了想說:‘我字俊亭,亭者,含均衡正直之意,這樣吧,我便給你取字“永亭”,希望你永遠做個正直的人。’皇上,奴才這‘永亭’的字,便是從此而來。”

隆慶聽了,點了點頭。

馮保繼續道:“我當時高興得不得了,勸他說這次落榜,還有下次,也不用灰心,他笑了一笑,沒說什麼。沒想到第二天,他便不告而別,在桌上留下一個紙條,上面寫了十個字:‘英雄今脫彀,不枉等頭白。’。”

隆慶一臉失望:“看來他是不會再趕考的了。”

常思豪問:“爲什麼?”隆慶卻沉默不答。

長孫笑遲解釋道:“他這話大有來頭。當年隋朝創立科舉之前,做官的人都是世家、門閥,代代相傳,極爲看重門第,而貧寒之人,則無做官的機會,後唐太宗改制,天下舉子不論出身,只要考試過關,便可做官,是謂‘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常思豪點頭:“唐太宗是好皇帝,我知道的。”長孫笑遲一笑:“是啊,人們都道是唐太宗任賢用能,求才若渴,可是一日他瞧見新科進士在榜下走過,大爲高興,隨從以爲他見國家召來才子,所以高興,他卻說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的英雄們,你們都入了我的圈套了!”

常思豪很是奇怪:“他找來人幫他治國,又說他們上了自己的當,這不是奇了怪了嗎?”

長孫笑遲目光裡情緒有些複雜,說道:“你想想,有才華的人都去讀書考試,以爲進身之道,可是每次考試能中的人又有幾個?一年年地考去,人也一年年地老去,人的心思都用在考試上,就不會有人想要去造反了。後來有人看明白了太宗之心,才寫詩感嘆:‘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點明瞭科舉就是一個當,賺的是天下人的青春年華。程允鋒詩中之意,便是不再上這個當了。”

隆慶搖頭道:“他只是三次落第,便這般心灰意冷,性子還是躁了一些,須知十年讀書,十年養氣,土內藏金,終有露時。”

常思豪心想:“這簡單的道理我一聽都明白了,你卻還糊塗著,可見唐太宗這招有多高明,不但騙了天下人,連你這後世皇帝都騙了。想來你若不是生在皇家,也必會去應試的,嘿,卻不知你這文酸公能不能中狀元?”

長孫笑遲道:“深宮之中,很多事看不到,開科之時,主考官員賣考題、賣名次、收禮金,想方設法大賺其錢,又窮又沒勢力的人,就算有才,未必能考得上,有的進考場都難。普天之下地平山少,能出頭的,總是有限。”

隆慶臉色不愉,問道:“後來怎樣了?”

馮保道:“後來奴才家的豆腐坊被尋仇的小東子砸了,叔父病故,我活不下去,這才淨身進了宮,一晃好多年過去,偶然在一份摺子上瞧見了他的名字,開始以爲是同名同姓,後來細辨,發現字也是一樣的,他已經做了官,還是武將,那時正在京中述職,奴才閒時便去拜望,一見之下,果然是他。原來他當年考試不中,流落到南方,投身軍旅,棄文從武,反而在平倭滅賊中建立了功勳。”

隆慶笑道:“你看,說什麼來著?英雄總有出頭之日,我大明還不至於那麼闇昧無光。”

馮保道:“皇上說的是。當時他瞧見了我,又是高興,又是傷感。我二人自此常有書信往來,直到前幾年,他升職調在京師,當時朝中嚴嵩、嚴世蕃父子專權,那嚴世蕃喜好男風,常常狎戲孌童,他當時在宮中還有個相好的太監,名叫沈玉城……”說到這裡,似乎覺得有些失言,擡頭向隆慶瞧去。

隆慶皺了皺眉,一揮手,示意他繼續說。

馮保道:“是。世蕃與沈玉城相好,一則是愛他生得俊俏,二來也是在宮中安插下了耳目,其實此類人物當時宮中還有很多,是以當初老皇爺的心思想法,世蕃都能猜得準確,摸得清楚。辦起事來,自然無往不利。”

隆慶回想當初自己做裕王之時,每年的歲賜都要嚴氏父子批示,戶部才肯發放下來,而自己因爲沒給嚴世蕃送禮,這歲賜竟然被他連扣了三年,後來沒辦法湊了一千五百兩銀子給他送去,戶部這纔給了補發。嚴世蕃還得便宜賣乖,當著大臣們的面說:“皇上的兒子也得給我送禮!”可惜嚴氏父子在自己登基前已被打倒,否則這般奇恥大辱,自己真當加上十倍百倍地教他還回來。這股舊怨火氣一直沒地方發泄,現在聽到世蕃勾連宮內的舊事,立時火又頂了上來,重重哼了一聲。

馮保的頭微微縮低,凝定片刻,這才繼續道:“世蕃有一次在獨抱樓設宴,沈玉城也在場,酒一直喝到深夜。程允鋒初調京師,在京衛指揮使司時任指揮僉事,見這酒樓公然違反宵禁,便進樓查看,當時世蕃已經醉倒,沈玉城瞧見程允鋒威風凜凜,滿身正氣,十足的男子氣概,便動了心思,竟然動手調戲,他料想自己是世蕃嬌客,又是宮裡的人,誰敢得罪?沒想到程允鋒登時火冒三丈,把他繩捆索綁,就要押走,當時在場官員不少,苦勸得免,但沈玉城卻已懷恨在心,待世蕃醒酒之後,便唆使相害。奴才得知這消息之後,自然不能坐視不管。”

隆慶點頭插言:“嗯,知奸臣害人而不舉,見兄弟遭難而不顧,便是不忠不義。於公於私,你都該出頭。”

“是,然而當時世蕃勢大,奴才人輕言微,豈能與之相抗?後來奴才和程允鋒想出一法,便是讓他假意衝撞奴才,奴才先將此事傳得盡人皆知,又去世蕃和沈玉城處訴說恨意,說道想要整治於他。那二人一見,既然有人願意出這個頭,又何必髒了自己的手?事情便交由奴才來辦。奴才從中周旋,想辦法請言官參劾一本,將他貶至邊關,離開了京師這是非之地,總也算保住了一條性命。聽說到了邊關之後,當地軍民對他也很是擁戴,知道內情之後,更都不以被貶後的官職相待,而是按以前的舊職,稱呼他爲僉事大人。”

常思豪心想當初程大人說他是得罪了朝中宦官才被貶,倒沒說是馮保還是沈玉城。後來我和小雨、谷嘗新去他府宅,谷嘗新查知說他是得罪了馮保,但那是在山西本地查證,怎知京中真實內情?可是程母自縊而死,程夫人撞石磨而亡,小公子被擄走,程大小姐被賣,須不是假的,既是東廠的人去執行,他又豈能逃得了干係?

只聽馮保道:“不久嚴嵩覆滅,世蕃授首,沈玉城等被誅,奴才便想上書陳情,爲程允鋒平反,他得知消息之後,寫信給奴才,說嵩賊覆滅,國之幸也,他久在邊城,與當地軍民生死與共,感情深厚,加之外賊侵擾不斷,他不願也不能離開,奴才見事已至此,也只好由他。時至今夏,東廠太原分處忽有飛鴿傳書,說是程允鋒家被抄,家人兩死兩失蹤,然而朝廷並無此令,事極可疑,且抄家的人自稱來自京城東廠,不知是否有上峰密令,故此一詢。奴才知無此事,那自是有人冒充東廠了,茲事體大,忙下令追查,結果在出關的路途上,終於抓獲了這一夥冒充的人。”

常思豪一陣心頭亂跳,按捺不住,急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

第七章 傷離別第二章 忠僕第五章 時輪逆轉第六章 奮勇揚威第二章 佛子第十章 慈親第九章 鏡花水月第四章 三戰赤巴第六章 密中秘第一章 王圖霸業第十章 襟抱第二章 淚與血第十章 鶯怨毒第五章 漸入佳境第一章 怯拉車第六章 應該的第七章 全孝義第二章 聚豪第一章 但行己事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三章 心跡第一章 難猜難解第八章 消氣第六章 御狀第六章 別太虛第七章 磨難第九章 事難料第九章 不明白第三章 變局第二章 混血第五章 真相第七章 家丁第六章 我的英雄第八章 控訴第三章 變局第二章 身秘第一章 玉女柔情第六章 索藝第十章 反正話第二章 心狂第九章 異動第八章 雙虛夢第七章 天有眼第六章 飲血狂人第九章 十惡怎赦第二章 心狂第五章 滅頂之災第五章 腹劍第十章 策略第一章 施小計第十章 鞭爆驚雷第四章 撕破臉第二章 躍馬城頭第九章 瓜落蒂第十章 策略第九章 詩對第二章 鄉野居第六章 滿腹疑雲第三章 秦默之死第四章 撕破臉第八章 度我第一章 魚龍震第七章 祝由之術第四章 我的姐第二章 劍家雄者第三章 薄冰嘆第四章 吃人第六章 凜然大義第十章 爭峰第四章 我的姐第六章 密中秘第五章 不堪回首第一章 還劍第四章 泥絮第五章 力挽狂瀾第七章 炮震俺答第二章 兩場虛驚第六章 大高手第五章 行步第二章 醋魚第九章 羣情激昂第十章 用我第七章 義結兄妹第八章 摺子教孫第八章 豬腦第五章 削臉第八章 招待第八章 柔腸百折第一章 通心第八章 水雲間第五章 翻著襪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九章 揹我第九章 聯橫第六章 凜然大義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二章 疑忌第四章 雲水七擊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五章 攤牌
第七章 傷離別第二章 忠僕第五章 時輪逆轉第六章 奮勇揚威第二章 佛子第十章 慈親第九章 鏡花水月第四章 三戰赤巴第六章 密中秘第一章 王圖霸業第十章 襟抱第二章 淚與血第十章 鶯怨毒第五章 漸入佳境第一章 怯拉車第六章 應該的第七章 全孝義第二章 聚豪第一章 但行己事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三章 心跡第一章 難猜難解第八章 消氣第六章 御狀第六章 別太虛第七章 磨難第九章 事難料第九章 不明白第三章 變局第二章 混血第五章 真相第七章 家丁第六章 我的英雄第八章 控訴第三章 變局第二章 身秘第一章 玉女柔情第六章 索藝第十章 反正話第二章 心狂第九章 異動第八章 雙虛夢第七章 天有眼第六章 飲血狂人第九章 十惡怎赦第二章 心狂第五章 滅頂之災第五章 腹劍第十章 策略第一章 施小計第十章 鞭爆驚雷第四章 撕破臉第二章 躍馬城頭第九章 瓜落蒂第十章 策略第九章 詩對第二章 鄉野居第六章 滿腹疑雲第三章 秦默之死第四章 撕破臉第八章 度我第一章 魚龍震第七章 祝由之術第四章 我的姐第二章 劍家雄者第三章 薄冰嘆第四章 吃人第六章 凜然大義第十章 爭峰第四章 我的姐第六章 密中秘第五章 不堪回首第一章 還劍第四章 泥絮第五章 力挽狂瀾第七章 炮震俺答第二章 兩場虛驚第六章 大高手第五章 行步第二章 醋魚第九章 羣情激昂第十章 用我第七章 義結兄妹第八章 摺子教孫第八章 豬腦第五章 削臉第八章 招待第八章 柔腸百折第一章 通心第八章 水雲間第五章 翻著襪第十章 夜探敵營第九章 揹我第九章 聯橫第六章 凜然大義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二章 疑忌第四章 雲水七擊第十章 漠上狂沙第五章 攤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游戏| 广丰县| 普定县| 卢氏县| 林州市| 喀喇沁旗| 濉溪县| 香河县| 曲靖市| 郎溪县| 德阳市| 定日县| 临汾市| 微山县| 蓝山县| 竹溪县| 定远县| 平潭县| 思南县| 洛阳市| 云梦县| 鸡东县| 石嘴山市| 常山县| 聊城市| 宾阳县| 高要市| 凤庆县| 武邑县| 洛浦县| 颍上县| 铜陵市| 衢州市| 曲周县| 台安县| 随州市| 师宗县| 荃湾区| 长泰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