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57章 法變之醒

李香玉心志再堅強,遇上這麼一個規則全由它說了算,對自己不利的規則還可以臨時改的怪物,也再難按下挫敗感,這就是國法!?這樣的國法,誰能討回公道!?

同窗們一邊安慰李香玉,一邊憤聲道:“只有你們法司的證據纔算證據,天底下哪有這麼荒唐的事!?”

宋子傑再度嘆氣:“是啊,這荒唐事,已經荒唐了千百年了,可有什麼辦法呢,現在的國法還是這樣。”

李香玉卻沒放棄:“好,我們的證據不算,可剛纔你們的證據也都無效!這怎麼說?”

宋子傑轉向堂上一排法官:“請庭上示裁。”

李香玉等人看向杭世駿,旁聽衆人也都緊緊盯住了他,外面上千站票衆也都屏聲靜氣,等待杭世駿的裁決。

杭世駿頓覺壓力山大,幾回合較量下來,雙方其實打了個平手,他不可能生硬地裁判誰贏誰輸。

“投豆!”

“投豆!”

旁聽席響起這樣的呼聲,是在要求法司以民意決案,這在華夏曆史裡也是常見之舉。英華推選院事也是用投豆的方式,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心念如電閃,杭世駿有了計較,驚堂木一拍,朗聲道:“公檢與訟師,且聽好了。本官許你們三個選擇,一是延期再審,可在此期間補充證據,重理案情。二是當庭投豆,以民意決案。三是……當庭調解。”

前兩項沒得說,第三項是一般人此時還不太理解的,那就是公檢和訟師討價還價,放棄幾項罪名,只認其中一部分,這樣就免得繼續耗費精力。當然,願不願意調解,認多少罪,這就看雙方在其他選擇下的獲勝把握有多大了。

李香玉下意識地想選擇延期再審,可李煦卻叫了一聲香玉,再緩緩搖頭,她忽然想到了爺爺和自己旗人的身份,明白了爺爺的意思。再強出頭,讓這案子沸騰下去,不知道要引得多少人去翻旗漢的舊債。

咬著銀牙,李香玉不甘地道:“小女子……選第三項……”

宋子傑趕緊道:“下官也選調解……”

杭世駿等法官長出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如此結局,雖不完美,卻不算大敗虧輸。

雙方在後堂調解,過程就不爲衆人所知了,半個多時辰後,法官、公檢和訟師團再度出庭,杭世駿宣佈,李煦認下此案主謀,以及行賄等七項罪名,指使地痞遊手脅迫織戶以致傷死等五項罪名則不成立。法司判決,除了蘇州一處小院外,抄沒李煦所有宅邸和田產,用作傷死和受脅織戶的賠付金。此外還判十年監禁,念李煦已七十五高齡,在蘇州家宅執行。

“香玉啊,不必再爭了,這只是國法算的帳,爺爺還等著其他人來算帳呢。”

見李香玉還在流淚不甘,李煦這麼勸解著。

“爺爺還很慶幸,杭州織造孫家北歸了,下場如何?家產全抄,男女全被髮配到塞外爲奴。有國法爲他們討公道嗎?不就是皇帝一句話……”

李煦這話終於勸住了李香玉,她止了抽泣,搖頭道:“這國法……還是不公!”

李香玉並不知道,就在同一刻,宋子傑向杭世駿等法官苦笑搖頭:“鄙人這一套用出來,以後要再當訟師,怕是自作自受,這國法……還真是不公。”

庭審結束,人潮漸漸散去,曹沾耷拉著腦袋,徑直朝車站行去。剛纔因那一陣旗漢之分的喧囂,也讓曹沾心中發慌,生怕泄了自己底細,被周遭人圍毆。此時再回想,又覺自己太過怯懦,跟小表妹相比,簡直就是螢火與皓月之別。

自卑涌上來,原本去見見小表妹和舅爺的心思也消了,就想著坐馬車回蘇州,這一趟出行也花了不少銀子,龍門的客棧貴得要死,現在他這落魄少爺可住不起。

“表哥!”

脆聲呼喚裡,李香玉攔住了他,臉上雖還有淚痕,卻已恢復平靜。這一場庭審,爺爺雖還是認下了不少罪名,可細算下來,跟官府也是平分秋色,再得爺爺安慰,李香玉也隱隱小有自得,整個人散發出一股超乎於年齡的自信。

“表妹……你、你真厲害……”

曹沾跟小表妹青梅竹馬,瞭解甚深。可以前大家都繞著琴棋書畫這些東西轉,只是覺得小表妹才思敏捷,學識不弱於男子。現在她驟然在這國法一事上嶄露頭角,竟跟宋鐵嘴那樣的厲害角色當庭掰腕都不落下風,曹沾那自卑一圈圈轉著,心緒連帶身體都佝僂了起來。

“謝過表哥來龍門助陣……”

李香玉可想不了那麼多,就覺得曹沾能來看她出庭,很是高興。

“跟我們一起回蘇州吧,法司免費送我們,不坐白不坐,不過可說好了,是‘囚車’哦。”

表哥面前,李香玉恢復了童真,惹得曹沾也是一笑,原本心氣低迷,就想溜掉,也被這話激了起來,有什麼不敢的?

遠處李煦看著這對錶兄妹,低低嘆道:“香玉啊,爺爺還會牽累你的……”

龍門街道上,人色匆匆,包括出了法庭又轉回去找假髮的勞倫斯爵士,假髮再沒找到,雖然是十幾英鎊的損失,他也不覺怎麼肉痛,這一趟收穫太多,同時又有太多看法,摸出鉛筆想寫點什麼,筆到紙上,卻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而起。

另一行素麻短裝的人走在街道上,人人神色凝重,旁人一看就知是墨社的人。

汪士慎感慨道:“國法一事,重在法權啊。”

國法確實不公,漏洞重重,這也沒辦法,英華刑律訴訟之法雖經減削,但骨架還是沿襲舊朝條文。汪瞎子這樣的人,自然不會只看表面,而是上溯到了國法背後的法權。

庭審來往,雙方都藉著國法過招。可法權在法司手裡,規則都是法司說了算。即便李香玉背後有賢妃慧妃的強大力量,在掌握著規則的法司面前,也難佔到上風,那一般的民人,更要被法司,被官府揉搓於指掌之間。這讓汪士慎下意識地就想起之前在淮揚學院時,皇帝跟他的一番對話。

官府果然是天下之大惡,這是汪瞎子聽過這堂庭審後的第一個結論。

民人不是不能跟官府抗衡,國法就是一樁能爲民所用的利器,這是第二個結論。

但要爲民所用,這國法就不能全讓官府說了算,這就涉及到皇帝在《權制論》裡談到的法權,這本書雖然沒外傳,皇帝卻親自送了他一本,這是汪瞎子的第三個結論。

法權要怎麼定,這是一樁異常繁難的大工程,法權既不能全讓官府握住,也不能讓單獨一方全握住。就像在庭審上,旁聽之人情緒上來,頓時就把國法丟在一邊了,那樣就成了無序之爭,這是汪瞎子的第四個結論。

收穫滿滿,前路茫茫,汪瞎子百感交集。

“是啊,法權就不能讓官府握著!”

“該由賢者來定!”

“皇帝和賢者共定!”

“我看晚明時梨州先生的主張變一變就好,讓學校來定!”

弟子們紛紛建言,還有人更朗聲道:“不對,我們是墨,是出於民人之墨,這法權,就得在民人手裡!”

汪瞎子搖頭:“民人?誰是民人?我們墨社,只爲貧苦民人說話。”

弟子們支吾了好一陣,道出了一堆虛無縹緲的方案,讓汪瞎子連連嘆氣。

“我開始明白,皇帝設立東院西院的用意了,我們墨社……要代表民人,最貧苦的民人,去爭這法權!”

汪瞎子沉聲說著,前路終於清晰展開。

“國法……法權……東西兩院,唔,如我所料,真是一個大舞臺呢。”

朱一貴這麼想著,也有一條大道在心中清晰地鋪開。

金陵十二釵與法司和宋鐵嘴的鬥法就此落幕,餘韻正如漣漪,透過報紙、說書先生,行人口耳,向各地急速播傳。而最終的結果,也被一般民人理解爲兩位皇妃娘娘跟皇帝鬥得旗鼓相當,不願傷害夫妻感情,大家休兵講和。

各個領域都還在咀嚼這一案的收穫,龍門的按察使署大堂裡,史貽直、杭世駿等法司官員,還有泱泱數百來自嶺南的法司官員都齊聚一堂,以這一案爲樣本,檢討和審視法司的運作。

“刑民案也必須學商庭,全面引入訟師!”

“沒錯,這一案若不是以宋鐵嘴這樣的訟師對陣那幫小女子訟師,而是法司官員親自上陣,情形還真是不堪設想。”

由這一案,法司有了很多收穫,最大一樁就是把控和判兩件事分離開。

“查賬和驗傷等事,可以試著交給神通局和英慈院這樣的外人,由此可免法司枉法之責,也少民人爭辯法控環節的公正。”

“杭大人的三項選擇給得妙!調解也用得好,以後該在各地推開。”

庭上的一些細節,以及杭世駿的個人發揮,也成了寶貴經驗。

“法司引入公訟,那就得讓民人都能用私訟,到時豈不是人人操弄國法,光我們法司這些人,又怎麼能抵擋得住?難靠國法給罪人定罪,那不是天下大亂?”

“訟棍橫行,只鑽錢眼,貧苦之人無錢請訟師,到時富者能借國法之利,貧者卻無所依,我們法司可就要被斥爲專護富貴人家的衙門。”

還有人對未來很是擔心,刑民跟商庭畢竟不一樣,商庭僅僅只是仲裁,而刑民案則是要以國法主持公道,全面引入訟師,由訟師而入的就是錢財事,這就是法律與資本的糾纏,還不知有多少害處在等著。

“要公道,法司就得儘可能公正。要公正,就得學商庭,控判分離。控判既分,訟師必然大興。訟師既是操弄國法,那就得在一國的管制下,如何調劑富貴和貧苦人,我們可以在這管制下定法嘛。”

杭世駿雖未全勝此案,但感覺收穫比打贏了好多,帶著絲興奮地迴應道。他就覺得,一扇大門正由他開啓,一國之法,正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

史貽直點頭道:“控判要分離,還不能只是在庭審之上分離。我覺得,專門辦公訟的,還可以另設一司,跟判案衙門分割得越清楚越好。”

身爲法司使,主持一國法務多年,史貽直看問題的高度自然不一樣,而他並不知道,因他這一句話,英華司法體系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法庭和檢察官不僅有了專業分工,還邁向了分權之路。

法司在作總結的同時,龍門學院明法分院禮堂,也就是之前庭審現場,薛雪、宋既和來自各家學院明法分院的學子們也齊聚一堂,他們討論的是更上層的問題。

“我華夏朝政和官府格局,尤重分權制衡。但因爲根底未扎到各界民人身上,而只是對上,上端只有皇權一點,讓這分權制衡就像……”

薛雪舉起一枚橄欖果,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兩端小,中間大,怎麼也難立穩。

“陛下正開天下之大格局,骨架雖立,血肉未生。這法權一樁,就是擴於天下,分權制衡的一個點。”

“此案我們也看得很清楚了,法權,包括細目條陳,若是被執法之人握住,那就是天下大害。它既大權在手,就不會求公道,而是求它的利,以害公道而求利,因此法權首先就要從執法的衙門剝離出來。諸位可以多想想,執法的衙門,要怎麼定權定責,才能確保國法護得一國的公道。”

薛雪說的是法權和法司的關係,宋既談的還要高一層:“陛下爲何要推著大家變革律法,早前那個不列顛人在學院裡的演講,大家也都聽過。”

“我英華之法,現今已是兩條腿在走路。一條是商法,仲裁紛爭,維護公道。樁樁條陳,層出不窮,而所循法理,跟刑民案格格不入。刑民案,也就是法司這部分,再不更張,就要被民人,被一國推著更張,那時還不知是怎麼一番亂象。”

“更有緊迫之事就在眼前,我英華力推族田公田分戶,接下來還要推族田公田定人,定產到人。這一步陛下立下二十年之期,現在已過了十年。嶺南才完成分戶,江南纔開始分戶,可之後會越來越快,不止是朝廷要推,民間自己也在推。”

宋既發揮得更遠了:“讀史者都清楚,分產引發的動盪最爲猛烈,如何在這動盪中護住一國人心,就得護住公道,公道靠什麼?國法。不列顛人曾著述有《烏托邦》一書,說的是不列顛人圈公田,致民人失地,千萬人顛沛流離。”

“不列顛來的勞倫斯爵士說,那只是文人誇張言辭,圈地之害實際沒有那麼大。可我們西行之人也看過,害處也不如勞倫斯所說的那麼小。但不列顛那一國並未因此事而舉國動盪,關鍵在哪裡?就在不列顛人的律法已成體系,法權立得穩健,可以在大面上守住公道。”

宋既感慨道:“陛下要推律法變革,就是要解決這樁眼前之難。我英華的族田公田分戶定人,雖跟不列顛人的圈地有區別,但引發的動盪卻是一致。華夏以農爲本,我英華又有工商之本,要將這兩樁根本融在一起,就如商庭融匯法司的刑民庭一樣,是我英華真正能成融華夏各處故土的根基。”

學子們個個兩眼發亮,認識到自己所投身的事業,意義如此重大,都覺全身熱血翻滾。

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521章 怎麼花這一千萬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1005章 政治的智慧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九百二十四章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437章 華夏要何君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868章 大觀園之悲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495章 燒了她!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191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什麼力量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33章 全是牛人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853章 清宮碎夢:三里屯驚魂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472章 失敗的大躍進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92章 造反可得悠著來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727章 妖孽潛伏第465章 七日破東京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927章 國民動員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33章 大變將至,鄔先生獻計第381章 戰衡州:你沒法不在乎我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495章 燒了她!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521章 怎麼花這一千萬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1005章 政治的智慧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九百二十四章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838章 獅虎黨爭:武人的戰場第437章 華夏要何君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868章 大觀園之悲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495章 燒了她!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191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什麼力量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33章 全是牛人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853章 清宮碎夢:三里屯驚魂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472章 失敗的大躍進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92章 造反可得悠著來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727章 妖孽潛伏第465章 七日破東京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927章 國民動員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33章 大變將至,鄔先生獻計第381章 戰衡州:你沒法不在乎我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495章 燒了她!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乐业县| 平利县| 宜兰市| 调兵山市| 巫山县| 郧西县| 利津县| 洞口县| 岳阳市| 巧家县| 沧源| 邹城市| 营山县| 廉江市| 奇台县| 江油市| 电白县| 元江| 青阳县| 景洪市| 长子县| 彭泽县| 司法| 永新县| 穆棱市| 固始县| 广宁县| 江川县| 濉溪县| 达日县| 开平市| 容城县| 宣汉县| 武穴市| 红桥区| 体育| 榆树市| 洛宁县| 建瓯市|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