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

“朕看著你們,看著你們把江山禍害成什麼樣子!豬都知道顧圈,你們根本連豬都不如!”

“是弘曆即位嗎?不,不是弘曆,弘曆沒那麼大膽子,敢把朕活活困死,肯定是弘時那忤逆子!”

“弘時……你們倒尋得好啊,真是好?。∫誀懙昧艘晃宦犜挼闹髯樱克蜕喜坏脵吤?!他以爲皇帝只需要開口,他以爲皇帝是言出法隨,你們且受著吧!看一個泥腿子扛起了金扁擔是什麼德性!”

“十四肯定被他們放出來了吧,呵呵,十四,你也是毒辣心腸,就坐看著朕下地獄!也好,下去後該遭刀山油鍋的不止朕一個了,你跟著下來的日子也不會遠!”

映華殿裡亂糟糟一團,像是遭過劫掠一般,這是茹喜下獄,茹安跟著李蓮英遷到儲秀宮破落地時,太監侍衛們清理後的情形。

此刻殿中置著一張涼塌,雍正倚在塌上,就晃著腦袋唸叨個不停。脖頸以下沒見一分動彈,竟已全身癱瘓。熱河行宮那一夜裡,雍正氣血逆轉,本該翹掉了。幸虧李衛留了幾個煉丹道士,還配出了一些丹藥應付,居然把雍正救了回來。

悽號、怒哮已是之前的事了,此時的雍正已穩住了心神,就像碎嘴婆子一般,不停地念著,似乎自己還坐著龍椅上數落羣臣。

“李衛,朕餓了!朕要吃東西,朕要活下去!”

雍正扭脖子喚著,片刻後,李衛端著一個破碗出現,嘴角還殘留著血痕。

他們君臣二人被囚禁在映華殿,不僅馬齊崇安等人不敢對雍正下刀,連李衛都不好直接殺了。李衛畢竟是軍機大臣,直隸總督,巡狩宿衛大臣,殺了李衛,不僅朝堂人心惶惶,荊襄和江南的前線將帥更是人人自危,說不定誰要投到南蠻去。

沒人敢殺他們,但人人都想著他們君臣兩人死,於是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囚禁兩人之後,議政王大臣裡,無一人吩咐供應米食之事。守衛的兵丁軍將又是遠遠圍住映華殿,不僅天天輪換,還被嚴令不得跟被禁之人接觸,於是除了那幾個議政王大臣,其他人都不知道,就在紫禁城裡,昔日的皇帝,跟著最忠心的臣子,正在餓死的邊緣掙扎。

還是李衛能幹,施出早年混江湖的本事,掏鳥窩,挖鼠洞,這大半月居然撐了下來。

“皇上……味道有些腥,忍著點……”

李衛用木片挑著一坨坨有點像肉糜的東西,一口口餵給雍正。

“朕什麼罪沒受過?有什麼不能忍的?只要朕還活著,老天就一定會睜眼的!唔……”

雍正的話已多到李衛都難以忍受的地步,近乎於粗暴地將東西塞進雍正嘴裡。

“這不是鳥肉,是耗子吧,也不像是燉的……”

“臣沒力氣,實在鑽不出火來,臣是用嘴先……”

雍正覺得味道有些怪,隨口問了一聲,李衛的回答讓他默然,他心理上想反胃,但生理上卻沒反應,他太餓了。再一想,當初都跟著李衛跳過糞坑,還有什麼不能忍的。

“好、好,李衛啊,咱們君臣,真是相濡以沫,朕怎麼也忘不了你?!?

雍正動情地道,淚珠也在眼眶裡轉著,李衛更是哽咽不已。

“待得朕重見天日,朕封你鐵帽子王,賜免死鐵券,朕把女兒嫁給你……”

雍正剖著心肝地許願,還覺得不足以酬李衛的赤誠,咬牙道:“朕給你擡旗,入滿州上三旗,賜你覺羅姓!”

李衛眨著淚眼道:“若是皇上真能再見天日,就是老天爺對臣的莫大酬謝了,皇上這些恩賞,臣不敢受?!?

雍正此時的心思卻格外纖細,他皺眉道:“還不滿意?你是對入旗不滿意?你夜裡就說過夢話,說還沒來得及回徐州老家祭祖祠,你以漢人爲榮,看不起滿人?”

李衛正想分辨,雍正心理生理同時起了反應,哇噢地將吃進去的東西全吐了出來。

荊州,嶽鍾琪立在城頭眺望江面,時當盛夏,又在江邊,死屍臭氣薰著,讓這位久經沙場的悍將也壓不下胸腹間的翻騰之意。

再想到這幾日收到的各方消息,他的臉色更是青白不定。

破格賞識提拔自己的雍正皇帝成了太上皇,坐上龍椅的不是預定的弘曆,而是弘時。發給自己的諭令,竟不是皇帝的印璽,而是什麼議政王大臣會議。具體的調度軍令也不是出自軍機處,而是什麼協辦總理事務處。

天變了,變得太快,嶽鍾琪品了兩三天,才被一大堆空頭賞賜砸醒,從京城急奔而回的家人帶來了更清晰更完整的消息。

弘時要推行滿州新政……他這個雍正舊臣,漢人大帥,還有什麼好下場?

嶽鍾琪認真想過南投的選擇,而補全消息的不少碎片,也是從敵人傳來的勸降書裡得來的。可惜,當面是他的叔叔,從叔侄倆南北對敵的那一刻起,這個選項就不存在了。即便嶽超龍以親情爲引,甚至這幾日還緩了攻勢,他都置若罔聞。

原因很簡單,叔叔當年投南蠻,父親病上加氣,撒手人寰。如果自己向叔叔投降,那就是不孝,而叛敵又是不忠,不忠不孝全了,他嶽鍾琪有何顏面存世?

江面上,南蠻的戰船正轟鳴不斷,城牆一直微微發顫。嶽鍾琪就這麼大咧咧地站在城頭,毫無避讓之心,而周圍的部下,乃至城頭的兵丁們,也都是一臉死灰,呆呆地受著炮火。

他們此時也都知道了京城的變故,此刻正心如亂麻,不知該如何自處。

拋開個人恩怨,荊州城裡殘存的上萬清兵,心頭想的都是一件事:大清亂了,未來一片迷茫。

襄陽,鄂爾泰和荊州將軍查弼納也正站在城頭,氣色頹唐。他倆雖是來視察城防,心中的城牆卻早已轟然垮塌。

查弼納翻來覆去就念叨著一句話:“那樣搞怕是不行的啊……”

鄂爾泰聽煩了,揮袖道:“怎樣搞都不行!”

他們都是滿人,對所謂“滿州新政”的根底並不排斥,但這新政愚直如兒戲,讓掌著實務的兩人都覺難以接受。不僅如此,兩人得了一大堆封賞,可新皇要推的新政這般強厲地否定雍正舊策,他們身爲雍正舊臣,自然要爲自己的下場擔憂。

查弼納使勁搖頭:“不行,京城肯定要亂的!這新政就像是南蠻的開花彈,大動靜還在後面。”

鄂爾泰一拳頭捶上城垛:“是啊,怕的就是這個??!”

武昌,大都督府軍議廳,屋外細雨瀝瀝,屋裡賈昊抱著胳膊,面對軍圖皺眉沉吟。

“怕的就是這個啊,眼見要收尾了,總有人搞出花樣。北京城裡來大的,年羹堯來小的,都是不安生的傢伙?!?

雖然荊州、襄陽、南昌、安慶等要地都還沒攻下,但長江大決戰已近尾聲。此次作戰是爲佔土,因此打法就跟以往有很大不同。各路人馬以有力之軍逼壓要地,其他人馬則散爲細流,如星火燎原,掠入各個州縣。一方面是將忠於滿清的死硬派驅趕到那幾處要地匯合,一戰聚而殲之,一方面是配合朝廷的安撫措施,護著政務體系進入新佔地。

但就在這節骨眼上,滿清皇位更迭,北京城亂了。這讓各地的滿清將帥各生異心,也使得賈昊必須調整應對,能儘量攻心的就攻心,比如讓嶽超龍瓦解荊州的嶽鍾琪,讓江南行營組織起更多民間力量,推著江南的滿清官府投入英華懷抱,甚至跟已經跑到江寧的李紱嘗試著溝通,爭取和平收復江南。

策略調整,步調就亂了,可對方更亂,也少不了混水摸魚的卑鄙傢伙。

“大都督,這雨要下大了……就像當年益陽那雨。”

脆聲響起,賈昊轉頭,隴芝蘭怯生生俏立身後,眼中也盈著水意。

“雅秀夫人來信了,說……這事要見大都督真心,大都督,你若是真心不喜我,就在這雨聲裡說明白吧,我也好死了這顆心?!?

“這、這什麼真心,忽然說這個……”

也正是感覺戰事到了尾聲,隴芝蘭徑直逼宮,賈昊頓時亂了方寸。

隴芝蘭咄咄逼人:“大都督又收養了武昌孤兒,安南的,巴達維亞的,呂宋的,加在一起,已有五個義子,加上一兒一女,就是七個。這麼大個家,你想累死雅秀嗎?”

她大膽地走近,逼視著賈昊:“雅秀說,大都督的心在天上,但卻還盡心地顧念著地上,她懂你,我也懂。爲什麼不能展開你的羽翼,爲更多人遮風擋雨?不止是義子,不止是雅秀……你能的。”

清幽的香氣滲入賈昊心底,他暗自嘆息,爲妻子居然看破了自己的心思而羞愧,又爲妻子容他護他悟他而感動,而眼前這位麗人的十年苦思,更讓他涌起一股男兒的擔當雄心。

“芝蘭,你說得對,我其實跟吳石頭沒什麼分別,就是個貪婪之輩,我該正視自己這一點?!?

他手臂一展,將佳人攬入懷裡,埋首下去,堵住了隴芝蘭正因極喜而顫動的紅脣。

門外冒出幾顆大小腦袋,吃吃笑聲被使勁壓著,在慶賀賈昊這遲到了十年的收穫。

江寧碼頭邊,年羹堯滿面紅光,雙手扯住裝扮成一般儒生,剛從山東回來的左未生,“老左啊,真是、真是……意想不到哇!”

他激動得語不成聲,左未生也是哈哈大笑:“是啊是啊,真是天降良機??!原本咱們還怕得要死,就想著怎麼從皇上,噢,太上皇那頭獅子嘴裡搶點碎肉渣子,現在麼,對著一羣豬狗狐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咱們就要大塊吃肉了!”

年羹堯點頭:“京城必亂!”

他眼中閃著看透時局的精光:“不管十四還是馬齊,京城裡沒有能一錘定音的人!新皇用漢臣掌管的邸報吹風,要推滿州新政,議政王大臣會議掌著原本軍機處的奏報路子,給督撫們灑定心丸,這才半月不到,兩邊就湊不到一起。我看再過半月,說不定龍椅上又要換人……”

左未生道:“山東教匪已被壓在了那幾個州縣裡,只要大軍開到,頓成齏粉?,F在要緊的是滿軍營,他們如何了?”

年羹堯很篤定:“已過了寧國府,我照著南面行事的法子,在安徽廣召車馬行,月底就能到蕪湖。進安徽的時候,南面追兵差點就咬上了,可錫保照著我的安排,棄了漢軍旗人,更南面的一記埋伏也生效了,現在不敢再追得那麼利索?!?

左未生皺眉:“看南面左右兩路水師沒急著會合封江,估計還是聖道皇帝覺得北面形勢不妙,有心放一馬。這一馬放到了大帥手裡,再遭一記冷箭,當心聖道皇帝生怒啊。”

年羹堯也微微嘆氣,似乎很是忌憚:“沒辦法,手裡人馬不多,更缺火器將兵。南北都要支應,越強說話才越有份量,至於聖道皇帝……”

他展著眉頭,似乎也在給自己信心:“咱們這是謀小財,聖道皇帝謀的是大業,還不至於拿出力氣來對付咱們。再說咱們也準備好了一份大禮,應該能平他的怒火?!?

左未生點頭,接著他嘆道:“可惜啊,京城裡還不知是怎樣一番精彩,咱們是沒辦法親眼目睹了?!?

年羹堯道:“朝前看!老左,你我所求不同,但都是看著一條異於南北的路,他們唱他們的戲,咱們走咱們的路?!?

聖道十年,七月下旬,長江大決戰尾聲已至,但最終如何會如何落幕,比過程還要令人期待。就在國中輿論已經開始歡呼雀躍之時,李肆的心思已經完全沉入了另一樁挑戰裡,北面的大戲剛剛揭幕。

“北面必亂!那個什麼光緒,還有什麼議政王大臣會議,根本掌控不了形勢。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有所作爲,這一戰才能圓滿落幕!”

李肆的判斷如此肯定,讓還不太清楚北京城局勢的重臣們有些不解,皇帝的信心是從哪裡來的?

李肆篤定地道:“成年之君,對上一幫識見不一的宗親重臣,得人心的儲君也沒收拾掉,還好好地呆著,這樣也能穩定朝局,那根本就是逆天了!”

他再沉聲道:“最重要的是,這層層矛盾,還夾著滿漢之分,北面形勢崩解,恐怕就在朝夕之間!到時誰會主掌局勢?”

李肆這問題太深,衆人皺眉不語,心中閃過無數歷史片段,李肆目光悠遠,話語裡深含著感慨:“誰最兇殘,誰最狠,誰就會主掌局勢……”

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69章 陳飯細炒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78章 殺人如吃飯,你們得習慣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889章 開戰!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552章 最後時刻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853章 清宮碎夢:三里屯驚魂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血戰到底2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774章 朝鮮風雲:崔李之亂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60章 連珠炮響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526章 波爾多之耀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868章 大觀園之悲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a>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16章 我要他死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695章 長江大決戰:利與情的糾纏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926章 北伐!傾國北伐!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
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922章 貓鼠與孤蝶第69章 陳飯細炒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314章 真正的死敵是誰?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78章 殺人如吃飯,你們得習慣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889章 開戰!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552章 最後時刻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214章 你到底要幹什麼?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853章 清宮碎夢:三里屯驚魂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血戰到底2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774章 朝鮮風雲:崔李之亂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60章 連珠炮響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526章 波爾多之耀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868章 大觀園之悲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16章 我要他死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695章 長江大決戰:利與情的糾纏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926章 北伐!傾國北伐!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518章 內聖外王,華夏九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城县| 秀山| 贵定县| 康保县| 泗阳县| 高州市| 通城县| 周口市| 武穴市| 德阳市| 营山县| 津市市| 林芝县| 永靖县| 宁南县| 沈丘县| 保德县| 新津县| 钟山县| 开封市| 安徽省| 房山区| 广东省| 松阳县| 苍溪县| 山东| 凤台县| 镇沅| 寿光市| 库车县| 大新县| 肥西县| 原阳县| 错那县| 郓城县| 科尔| 华池县| 自治县| 郓城县| 武功县| 阳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