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1章 學思東西辯

雖是冬日,天壇廣場卻熱熱騰騰,無數蒙學、縣學的學生在夫子的帶領下祭天拜約,兩幫人馬各舉幡招,正高聲辯論。免得他們發生肢體衝突,至於他們叫喊什麼,這些早已習慣高分貝的差人根本就不在乎。

“不識字就不知利害麼!?傻子都知道吃飯,田間老農更算得清賦稅,書讀得越多越空談,越不知利害!”

“金融事何止自家利害,那是千萬家的利害。不識字,不讀書,何以分辨金融事的根底?不分辨清楚根底,又怎麼計較利害!?”

“虛言狡辯!我們墨社就反對縣學讀完才能推選東院!”

“強詞奪理!我們賢社倡的是有功名才能進東院!”

這兩幫人正吵得起勁,有領著學生的夫子惱了,怒聲呵斥道:“什麼墨社賢社的,有這閒功夫去教書育人、著書立作多好!?你們這些學院的年輕人,就知道空談國是!都還不如我教的縣學學生!”

天壇外圈安置有許多石椅,三個士子穿著眼下時興的“英士裝”,一臉心滿意足的慵懶,坐在石椅上閒閒打量著廣場。這番動靜看在他們眼裡,只覺有趣。

一個二十出頭,穿著老式儒衫的年輕人在另一根石椅上搖頭唏噓:“人心不一,這一國又怎能長久,今上和朝廷也不知是怎麼想的,竟容人心如此自亂?”

那三個士子對視一眼,一個眼眉粗曠的傢伙粗聲道:“兄臺是剛來國中吧?才見這番景象?這還是最淡的時候,若是前陣子魚頭街正起波瀾時,那陣仗不是要嚇傻了兄臺?”

那年輕人倒很是知禮,拱手道:“小弟確是剛來廣東,聽賢兄之意,似乎本朝並不在意人心?”

那兩幫人馬的爭吵,也牽起了年輕人的思緒,他嘆道:“也是,朝廷興工商,棄農稼,早前什麼股票、國債搞出大亂子,現在又開東西兩院,根底都在銀錢上,人心自附著銀錢,人心亂不亂不要緊,只要管住銀錢就好。”

這三人正是剛從無涯宮出來的唐宋李三人,粗眼眉是宋既。他嘿嘿一笑道:“此言差矣!本朝最重人心,但重的是人心之根,而不是人心的枝節。”

那年輕人拜道:“請賜教……”

宋既問:“兄臺信什麼?”

年輕人道:“自是信聖賢言。”

“聖賢言之上呢?”

“之上?還有比聖賢言更可信的麼?”

“聖賢微言大義,也不過是在闡釋天道,難道你不信上天?”

“這個……如此說法,那自是信的。”

“對了嘛,只要是信上天,這人心的根底就是正的,只要根正,枝節有差又何妨?參天大樹,靠的不就是枝節蔓延麼?”

年輕人對宋既這跳躍性的啓發不太習慣,愣愣不知如何回答,唐孫鎬在旁笑道:“正好,剛聆聽過聖賢教誨,我們也就現炒現賣,來點點兄臺。”

唐孫鎬問:“上天自在,人只能以道窺天,道衍理,理及萬物,這沒錯吧?”

年輕人看來也讀過不少書,點頭道:“本朝天主道,學生讀過,雖說辭有差,但確是合了道儒兩家的根底,以及氣理之說,這一條,學生篤信。”

唐孫鎬接著道:“天道我們是都認了,那麼天道及於人的人道,兄臺是怎麼看的?”

年輕人毫不遲疑地道:“那自是親親尊尊,孔聖之道!”

李方膺插嘴道:“孔聖自是一道,但人道都只附於血脈麼?譬如你我,雖可由血脈之道推及兄臺同胞,可我們之間,到底是先以血脈之道論,還是以天主道的天人三倫來論?”

天人三倫就是天主道的人道,現今雖有不少用詞改過,但意義卻始終沒變。普天之下,人人皆一、上天許人自利、上天許人自利而不相害。

年輕人沉默了,這天人三倫,第一條看似來自墨翟,其實老莊孔孟都有論述,第二條看似來自楊朱,孔孟卻絕不會唱反調,第三條就更是孔孟所倡之仁。天主道的天人三倫,以人和利爲線索,而“利”又包含甚廣,幾乎將世間一切,無論虛實,一網打盡。孔孟的人道,只以血脈出發,卻沒有一個實在的落腳點,自然不如這天人三倫在人道上提綱挈領。

李方膺所問,就是說人之相處,是以孔聖之道爲標桿行事,還是以天人三倫爲標桿行事。若是答以孔聖道論,那怎麼涵蓋做生意的雙方,僱傭的雙方,這可是沒辦法用親親尊尊來指導行事的。即便是親親尊尊,民人都有俗語:“親兄弟明算賬”,說明人之間還有一套規則,比親親尊尊涵蓋更廣。

似乎注意到了這規則著落點還是在一個“利”字,年輕人有了反擊:“孔聖之道,即便不能適用於利,卻是所有人道中,最能適用於國的。人上有家,家上有國,一國若是不靠孔孟道,又何以成國!?”

唐孫鎬接過了這話茬,“你說到了人道最要緊的一點,國,何以成國!?我來問你,這一國,到底是因何而在的?”

年輕人愣住,爲何有國?這問題可真稀奇……但他終究也是才思敏捷,馬上有了反應:“那自是護家護民,一國不在,何以有家,家若破,何以有民。”

唐孫鎬搖頭:“一物自在,有其存,也有其求。你只說到了一國之所存,就如人要吃飯,才能活著。卻沒說到一國之所求,就如人活著,到底是爲了什麼,總不成人只是爲活而活。若是一國只爲護家護民,爲何華夏三千年,國來國往,無三百年之運?”

年輕人終於被問住了,這也是孔孟道的死結。

輪到宋既開口,這方面他更有心得,他道:“天道既顯,循循不息,將億兆之民比作一個人,這個人,始終是在求利。三千年以降,人世變幻有多少?這都是求利而生的變化。所以呢,國,何以成國?就是要容人求利,而要容人求利,就得踐行天人三倫。”

宋既指向天壇中央,祭臺上那塊巨大的無字石碑下,就立著《皇英君憲》,也就是皇帝與萬民之約,“陛下此約,已是將我們這一國爲何而立說得再清楚不過,踐行天人三倫,容國中人人得利而不相害,只要一直在這條路上走著,這一國就永在!”

年輕人微微張口,目光閃動不定,他此時纔算是徹悟那份君憲是在說什麼,不是在說皇帝與民人的關係,而是在說這一國的根底。

許久之後,廣場上的爭吵聲傳來,年輕人才清醒過來,他又有了疑問。

“本朝既以此約踐行人道,新組一國,就該以天主道衍下治政學思,一統人心。觀陛下和朝廷施政,卻是各道都行,甚至還要立東西兩院,容工商參政,人心如此雜亂,又怎麼合力做事?”

聽到這話,唐宋李三人同時笑了,李方膺道:“現在就叫亂?過些時日,歐人諸多著述面世,那時才叫亂。”

唐孫鎬道:“歐人之國,在我華夏看來,幾乎是一團散沙。不列顛人也有兩院,國王不經兩院允準,就難行事。荷蘭人更是以兩院定國是,商人宰國。”

“在歐羅巴也有天人之倫,他們也主張,普天之下,人人無貴賤之分。”

“他們以商人做買賣的道理,將一國視爲民人與朝廷的契約。”

“他們認爲,一國所立,爲的是保護民人私財。”

“他們認爲君王之權,源於萬民所授,而不是上天或者神明所授。”

“他們認爲,君王要受萬民之法所限,不得有越過此萬民之法,也就是大憲的特權。”

“他們認爲,律法是萬民人心所在,較之君王之心,較之讀書人之識,更接近於天意。”

“他們認爲,訂立律法之權在民,君王和官府只能依照律法審裁和施政。”

三個人裡,唐孫鎬更注重歐羅巴思想的吸收,特別是不列顛人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同時在跟伏爾泰和盧梭的溝通裡,也理解了法蘭西人的啓蒙思想萌芽。所以他對歐人所思,感悟最深。

這一番陳述,讓那年輕人呆若木雞,他的腦子就像是一圈脆弱的木柵欄,猛然撞進來一羣野牛,往日的界線頓時凌亂不堪。

好半天,他才結結巴巴地道:“這、這些東西,朝、朝廷也能容其散播於世!?”

李方膺玩味地看著這個跟昔日的自己有幾分相像的年輕人,問道:“你覺得這些東西,是對是錯?”

年輕人深呼吸,咬牙道:“有些說法似乎有道理,但有些說法,卻太過無君。我華夏三千年,國雖難有三百年之運,但這只是看衰。看興的話,依舊是君王和朝廷領著一國所得的,沒人願意立於無君之國,那樣會讓民人覺得一國無所依託。”

三個人相視一眼,同時點頭,這個年輕人的識見也算是不凡,同時他的心聲,也該是國中讀書人的共同心聲。華夏之人,此時還沒學會看透自己之利,也一直習慣有人代爲負責自己的利。推及而上,自然希望這一國始終有一個負責人,也就是有君王來掌總。

“因此,學生以爲,朝廷要將歐人言論盡數傳播,著實不妥!這一國人心尚未一統,學生說的是,信各道的都還有,能明瞭天主道之人畢竟還是少數。如今多出這些言論,勢必被他們用來制壓陛下和朝廷,這一國亂了,我華夏再起的希望也就破了。”

年輕人的建議,本也是他們三人之前面對李肆時的建議,而李肆的回答,正好用來應對這個年輕人。

李方膺道:“可華夏與歐羅巴相交,日漸繁密,這些言論,終究是壓不住的,這該怎麼辦?”

宋既也道:“商賈事興盛,這些道理也就越來越明白,民人也會越來越慣於拿商賈事打量國政,一內一外,人心之變,會快得讓人難以預料。”

年輕人渾然不知道自己成了日後這三位被並稱爲“西行三賢”的大人物考察國中讀書人之心的樣本,他也蹙眉道:“是啊,這可如何是好……”

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66章 血色漸近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491章 南北非一國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92章 造反可得悠著來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66章 血色漸近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761章 帶刺的節杖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60章 連珠炮響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545章 誰居上天位,誰食塵世利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808章 遠東還是中土?東洲還是美洲?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69章 陳飯細炒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540章 暴風雨前的窮折騰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510章 磨刀待砍柴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745章 不教而教第601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66章 血色漸近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491章 南北非一國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92章 造反可得悠著來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66章 血色漸近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761章 帶刺的節杖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60章 連珠炮響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545章 誰居上天位,誰食塵世利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194章 四哥對四爺:這是一場暗戰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808章 遠東還是中土?東洲還是美洲?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69章 陳飯細炒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540章 暴風雨前的窮折騰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510章 磨刀待砍柴第590章 天下之大,隨你們自去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745章 不教而教第601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黑龙江省| 翁牛特旗| 上栗县| 镇雄县| 治多县| 焉耆| 仁怀市| 原阳县| 华亭县| 容城县| 东光县| 佛冈县| 佛教| 东乡族自治县| 宣恩县| 乐都县| 元朗区| 松原市| 文登市| 云梦县| 云安县| 阿拉善右旗| 汝城县| 孝义市| 剑河县| 应城市| 平南县| 平顶山市| 涪陵区| 云霄县| 佛学| 庆安县| 左贡县| 长岭县| 临清市| 东乡县| 依兰县| 广南县| 大关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