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

跟天王府參議和尚書廳戶科興科算定田稅數字,審覈他們擬定的公所、公局和票行相關章程,忙了好幾天,李肆睡眠嚴重不足,今天這縣事會議,他著實有些辛苦。

程桂徑正在繕錄電白縣實徵收錢糧數,該縣實徵銀糧地,也就是稅田,大約爲十二萬畝,徵銀六千兩左右,因爲該縣很早就施行丁隨糧走,又有一千兩出頭丁銀攤入,這就是七千兩,另外還徵糧食五千石,以前都是被縣裡折色算銀,大致是四千兩,算起來正稅就是一萬一千兩,電白縣的正稅基本是廣東一省平均水平。

這個數字巡撫和廣州府衙門都有,程桂好原就是戶房書吏,填起來毫不費勁。可在縣衙實徵一欄,他犯了躊躇,他知道之前收了多少,但他拿不準新朝的態度,畢竟縣下實收,就是一縣經費,同時也是縣官自己的小金庫。照實報吧,這個新朝廷是不是要喜上去?少報吧,新朝照這個數字覈查,以後自己要吃掛落。

他環視左右,發現不少人也跟他一般犯難,電白縣所收常項是火耗、契稅、牙稅、市稅,但這也只是明面上的,實收的時候還要加浮,這部分加起來已經超過正稅。至於商人胥吏民人的各類孝敬,一年又得上萬,這都是不主動伸手就有的,除開應付自己的差事,孝敬上官和府憲衙門,一年落下三五千兩銀子,那是絕頂清官……

眼見程桂徑的筆在縣衙實徵欄停下,眼珠子滴溜溜轉著,族兄程映德嗯咳一聲,低低附耳道:“莫想多了,照實在數字來。”

程映德參加過之前的定策會議,各縣實徵銀錢數字也早由各個渠道被李肆掌握,如今李肆要這些署理知縣再寫一遍,不過是看他們踏不踏實。照實寫的未必可靠,不照實寫的,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都不可靠。

得了族兄的提醒,程桂徑心豐有數,老老實實填好了數字。

這一項完成後,程映德等一干尚書廳戶科主事就開始忙活了,覈對數字,標註問題,然後再將各縣領受的田稅數字妾下,程桂徑一看。兩眼差點一黑,兩萬一千兩!這新朝太狠了吧,真要把地方雜派全捲上去?

程桂瑟是不敢發話,可有不少署縣事卻忍不住叫苦了,朝廷要如此重壓州縣,他們這些縣官就算無心貪吝,也要爲縣治考慮,大膽的人更是當堂出聲。

“天王昔日在永安言明,要讓民人勤勞即能得富貴,善良就能行天下,巴某願爲這新立英朝效力,正是感佩此言。卻不曾想,今日親見,天王治政,竟是比滿人還要苛酷!巴某雖卑渺,卻不願助紂爲虐,李天王在上,巴某告辭!”

一個人起身拂袖,慷慨陳詞,腳下卻沒有動,看來是做好了被周圍黑衣禁衛拿下的準備。

巴旭起?

李肆這才認出他來,這不就是當日永安之戰裡,自告奮勇入城抗賊的永安縣永麼?現在……

劉興純附耳嘀咕道:“之前他被清廷轉調署陽江知縣,舉事後他帶陽江縣投誠,想著永安民人跟他關係不錯,房參軍說降永安後,就把他調到永安署縣事。”

署縣事的調動,李肆肯定是簽章認可了的,可他哪裡記得那麼多,必須得人提醒。得知這一番來往,李肆感覺這個巴旭起還真是一腔赤誠,可用。

“當庭呱噪,降一級任用!”

李肆悠悠說著,然後見堂下衆人,包括巴旭起都是茫然,暗道自己這小小幽默還真是無人能懂,訕訕地摸摸鼻子,話入正題。

“這個數字是把以前的正稅雜派,都含在裡面了。讓你們看這數字,也並非給你們下錢糧定額,而是讓你們清楚治下一縣民人的實際負擔。從今往後,你們縣官,再不管課稅之事。”

這句話像是凜冽風暴,還裹著兩個風眼,衆人剛被第一個風眼,也就是所有課派都以此數字爲限而震驚,接著的第二個風眼,說什麼縣官不管派課,更是讓衆人差點暈了過去,都恨不得掐掐自己,想確認是否正在夢中。

巴旭起無力地張合著嘴巴,好半天才艱辛地開口問:“那我等縣官,是要做什麼?”

李朱綬站了出來,官府下鄉,調理縣官職責,已經預定由他主事。

“明日開始,你等署縣都要上課,將縣官所管之事,一一學來,到那時的”,…”

李肆揮手止住李朱綬,此時說個大概,也能讓大家心裡有數。

“在此我先簡述,你等署縣,就是要當好這一縣的父母!”

自秦之後,縣官就是歷朝最基層最重要的親民官,“父母官”的比擬根深蒂固,李肆揚起這面熟悉的旗幟,衆人卻還是不懂,這不跟以前一樣麼?

“未聞有抽榨兒女脂膏的父母!”

李肆淡淡說著,現在當然不可能指望民選地方官,但從權稅層面分割地方官職責,讓他們專心於政事,卻是爲這個目標奠定基礎。

“父母是怎樣待兒女的?供吃供穿,言傳身教,助其心正行端,扶其自食其力。民與官自然有所不同,民本就自食其力,反是官要靠民供養。但小民識短心淺,正如未成年之兒女,須得你等縣官,盡心於教化之事,助其各展所長,謀食安居,這纔是父母官!”

“昔日曆朝,讓縣官一面派課,壓榨小民,一面教化,爲小民謀福,這二事南轅北轍,逼得縣官只能顧上一頭。如今讓你等縣官不管派課,只專心爲小民謀福,做好一縣父母,此事,你等願行否?”

李肆“苦口婆心”地嘮叨著,當然他這話也有粉飾的成分,縣官還是要管派課的,比如跟縣公局周旋田稅總額,監察本縣完稅狀況等等,但確實不再管具體的徵稅事務。

聽了李肆一番話,堂中諸人只覺心胸滌盪,這新朝的縣官,竟然是個專掙賢名的閒官?

巴旭起深吸一口氣,大聲道:“巴某願行!”

他很激動,原本已經失望透頂,現在看來,竟然是沒搞明白新朝的路數!

李肆朝他笑笑:“你作不成縣官了……”

巴旭起和衆人都是一愣,心想李天王也真是小氣,當場就算賬。

“你去管惠州一府的縣官,只是剛壽你當庭呱噪,就給你降一級,從四品。”

李肆的小小捉弄終於顯效,衆人又是羨慕又是好笑,噗哧之聲不絕於耳,巴旭起是又尷尬又感動,再不多言,一揖到底。

接著這些縣官又轉了心思,聽李肆這話,他們地方官的品級,還是沿用滿清的設置?那麼俸祿呢?如果還是沿用之前的俸祿,又不讓他們管課派,那麼這官可真是苦官了。

見衆人臉上又浮起憂慮之色,李朱綬很懂他們的心思,嗯咳一聲,代替李肆開始簡述。

英朝的縣官,本質是一個和事佬,外加引領一縣發展的規劃卑,首要職責是調解中冇央、地方和縣民之間的各類矛盾,其次是規劃一縣發展,爲民人謀福擴展空間,考察他們業績的指標,也從錢糧是否足,刑罰是否少等等,轉爲類似“安居率”、“就業率”、“物價水平”等等指標,這一套東西,自有之前青田公司公關部那些掌櫃出身的中冇央官員來制它

李肆不僅將課派之責從他們身上轉移到公局、票行和縣永下的戶房到中冇央的戶科,還將刑罰之責也從他們身上剔除了。對比歷代主責就是錢糧和刑名的縣官,他們這縣官,還真是有名無實,這實際是李肆在奠定日後分權社會的基礎。

當然,由此一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也就成爲歷史,畢竟縣官手上的權大多被事務官分割掉了,

李肆當然不會學著朱元璋那樣,要求官員都當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至少得讓官員們衣食無憂。與此同時,因爲官吏一體,那就得給原本的吏員留出足夠的上升空間,讓他們不再拘於一地一職。

所以這英朝的縣官,品級定得很高,原本明清的縣官一般都是正七品,而英朝縣官則是從六品起算,最高能到正五品。

從六品縣官的職俸定爲每年二百兩,二十兩爲一臺階,正五品爲二百六十兩,不再發祿米。

“縣官不必再擔負縣衙雜支,甚至也不必聘請幕友,這二百兩足矣花銷……。”

見堂中諸人眉來眼去,顯然是有所顧忌,覺得這點銀子不夠開支,李朱綬如此提醒著,然後丟出了另外一塊蛋糕。

“這還只是職俸,諸官另有祿俸,本朝待士大夫將如宋時,諸位自可心中有數。”

李朱綬這話說得衆人都是心頭一振,要學宋時!那麼這縣官就只是差遣,他們還有食祿本官!

這一套正在醞釀中,英朝當然不會學宋朝,搞什麼疊牀架屋,但職務、品級和散階分開,未來還有封爵,這幾項分立,配合監察體系的完善,加上更細緻的分權,貪腐狀況將會限制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

第二天,巴旭起等人開始上課,大致聽明白了縣官所主之事後,心中再度震撼難平,意識到這英華新朝,竟是要行絕古爍今之政務改革。

以縣官爲載體,李肆這一套地方政務改革,讓昔日浮在表面的文官感覺自己被壓進了土裡,沉在水下的吏員們感覺被挖出來曝光烈日。原本重點是攤丁入畝,卻擴展爲官府下鄉,官吏一體,權稅分離的大行動。

整套措施的核心思想是三點,一是引入公局,一是引入票行,從政府層面看,這兩策都是降低徵稅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第三點則是靠官府下鄉和官吏一體,讓政府能深入到更細的層面,來推動發展,調控社會。

“哪裡來的那麼多人?”

這是巴旭起最大的疑惑,每縣官員一二百人,全省兩萬,哪來那麼多讀書人當這些官?

“每縣吏員不下數百,擇其善者而任,足矣。我也知根底,吏員出身微薄,世代盤踞鄉里,以權榨錢,品性堪憂。但此策是將吏員拉出潛地,也給他們一個做官的前途,擺在明處,總是比過去強。而且新朝初立,威懾甚重,小人也不敢太過放肆。待時勢成熟,其他讀書人也不得不投身而入,自不必憂慮無人做官。”

李朱綬的解答很周詳,巴旭起和衆人的擔憂也消去了大半。

“縣下諸事之費,若是都靠公局來籌措,萬一公局推諉抗稅,一縣之事不就荒廢了嗎?”

巴旭起接著問,這個問題李朱綬心裡也沒底,找來了負責推動公局建設的彭先仲。

“你等縣官,就是要向一縣之民的代表,也就是公局說明,如何才能讓鄉境安寧,農桑興旺,民安各業。比如造橋修路,比如守望相助,都得靠你給民人解釋清楚。期間種種技巧手段,最好多向商人學學,學會把你們對一縣之政的構想賣出去,讓民人出錢來買這理想之政。”

彭先仲開口就是商人調調,巴旭起等人聽得又是皺眉,又很有感悟。原本歷代縣官,也都有這一職責,可惜更重要的職責是收稅,現在專心於此,還真是可大展拳腳的舞臺。

“你們是幸運的,你們是最早一批政務官,以後的政務官,那都得在事務官上磨礪一圈了,才能坐上你們的位置。

彭先仲露了底,其他的官員都是各管一攤專業事,縣府這些主官都是要用周旋各方的,用以前那種光讀聖賢書,沒有實際從政經驗的書生,根本就擔不起這職責。聽到這話,衆人都面有得色,這就是早從龍的好處。元宵將近,這幫縣官依舊在廣州苦讀,各路人色都來講課。蘇文采是講未來的政務運作流程,李朱授是講如何在鄉鎮區組建基層官府,彭先忠是講如何組建公局。( 。.。

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880章 秋高正是殺人季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620章 新生的鍛打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97章 一隻猛獸,一隻猛獸在華夏蟄伏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493章 人心和肉包子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786章 誰的活路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977章 盛京亂起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122章 熱血三娘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著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453章 講文明,講禮貌,講規矩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387章 王對王,天地相撞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8章 殺人如吃飯,你們得習慣
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880章 秋高正是殺人季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620章 新生的鍛打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97章 一隻猛獸,一隻猛獸在華夏蟄伏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493章 人心和肉包子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786章 誰的活路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528章 九頭龍的中國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977章 盛京亂起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122章 熱血三娘第88章 瘋狂對瘋狂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著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453章 講文明,講禮貌,講規矩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576章 年羹堯的命根子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616章 昏君的四面楚歌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387章 王對王,天地相撞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8章 殺人如吃飯,你們得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莒南县| 东丽区| 霸州市| 灵武市| 师宗县| 东丰县| 宁明县| 乌兰察布市| 龙门县| 同心县| 德安县| 乌拉特中旗| 文成县| 海原县| 桂林市| 洪江市| 宣汉县| 杨浦区| 赞皇县| 巴南区| 同德县| 赣州市| 麻阳| 台江县| 通化市| 吉首市| 甘肃省| 札达县| 宁都县| 宜春市| 驻马店市| 泌阳县| 玉溪市| 綦江县| 石阡县| 东至县| 石屏县| 航空| 石嘴山市| 娄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