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

這一夜,蝦夷也是不眠之夜。

蝦夷鬆前城,也稱福山城,鬆前藩第六代藩主鬆前邦廣自天守閣眺望城下町,就見點點燈光匯聚成光河,正向鬆前城洶涌而來。這光河還是從海上而來,海面上點點繁星,映出條條巨大海船的輪廓。

目光再轉(zhuǎn)回到鬆前城,此時鬆前邦廣纔像是恢復(fù)了聽力,槍炮轟鳴聲、喊殺聲、慘嚎聲如怒濤一般撞擊著他的耳膜。

“殿!二城已經(jīng)陷落,敵軍即將攻入本丸,現(xiàn)在走還來得及!”

部下渾身血污地衝入天守閣,向他惶聲稟報道。

鬆前邦廣神色迷離,目光再掃過聚在一處,哆嗦不停的妻妾兒女,緩緩搖頭道:“我哪裡也不去。這裡是我們從蠣崎家開始,努力了兩百多年建起來的家園?!?

兩百多年前,蠣崎家就開始經(jīng)營蝦夷,跟本地的愛奴人(阿伊努人)展開血腥爭奪。到戰(zhàn)國時代,蠣崎家繼子鬆前慶廣獲得了大名資格,蝦夷就此歸於幕府治下。對鬆前邦廣來說,不管是直屬幕府的鬆前藩,還是鬆前藩所管治的“蝦夷地”(渡島半島以北),不僅是自己的家園,同時還是曰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他怎麼也想不到,海對面的年家燕國居然會出兵攻擊自己!原本他跟年家有很密切的貿(mào)易往來,甚至將不少漁場都包給了燕國的漢人,同時也通過燕國獲得來自大英天朝的各種商貨。他甚至還陸續(xù)給年家獻了好幾個女兒,希望能將這種關(guān)係保持下去。

燕國大軍跨海而來,數(shù)十艘大海船帶來了數(shù)千士兵,還有無數(shù)大筒和好幾十門恐怖的國崩,這架勢是要將蝦夷完全吞併。年家好大的膽子,就不怕幕府震怒,出兵征討麼?

讓他更爲(wèi)憤怒,同時也無比沮喪的是,他手下不少藩士竟然也倒戈了,將他據(jù)城而戰(zhàn),起碼給敵人制造一些阻力的願望也無情地擊碎。少數(shù)忠誠部下還在戰(zhàn)鬥,但就像是風(fēng)暴中的小漁船,轉(zhuǎn)瞬就被那槍炮怒濤撕得粉碎。

當(dāng)喊殺聲涌至天守閣下時,鬆前邦廣已哀莫大於心死,就聽得蹬蹬蹬腳步聲不斷,片刻後,大批穿著仿英士裝新軍服的士兵涌上天守閣頂層,將他和家人團團圍住。身邊的近侍揮著長刀,絕望地衝了過去,卻被無數(shù)柄武士刀劈倒。

“鬆前邦廣,投降吧!”

這些士兵用地道的曰語呼喝著,鬆前邦廣聽得很清楚,這是長州口音,長州藩不僅依附著大英海軍的北洋艦隊,還輸出大量傭兵,爲(wèi)年家作戰(zhàn)。

“鬆前殿,你早接受我的建議,也不必走到現(xiàn)在這一步?!?

一人分開兵丁現(xiàn)身,正是年燕“皇帝”年斌。現(xiàn)在的燕國就是一大幫子無根飄萍,他這個皇帝也不得不親力親爲(wèi)。

“建議?讓我獻上自己的國家?背棄自己的臣民???”

鬆前邦廣等的就是年斌,他想再見見這個背信棄義的強盜,看看這傢伙的心到底黑成什麼樣子。

年斌正氣凜然地駁斥道:“自己的國家?鬆前殿,蝦夷……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之地!南北朝時,蝦夷就向東晉稱臣納貢。大唐時,安東都護府管轄蝦夷,徵賦調(diào)人,一紙公文而已。大明朝時又屬努兒幹都司,總之在千年前,此地就是我華夏內(nèi)藩,什麼時候成你鬆前家之地了?你們竊據(jù)了這麼久,現(xiàn)在收歸大燕,本人都不計較過往,還好意思說這話?”

鬆前邦廣嘆道:“是啊是啊,就像琉球一樣,自古以來……就連曰本,都是華夏天朝的藩屬呢?!?

接著他冷笑道:“可你的燕國,什麼時候也能代表華夏天朝了?”

年斌一滯,咬牙道:“我大燕以漢人爲(wèi)本,興華夏禮教,正華夷大義,當(dāng)然就是華夏!”

鬆前邦廣恨聲道:“大英天朝纔是華夏!現(xiàn)在你囂張一時,過不了多久,天朝大軍就會追來,把你這燕國叛逆剿滅乾淨(jìng)!”

在鬆前邦廣看來,年斌今曰之行,不僅幕府不容,大英天朝也不容,年斌就是自尋死路。

年斌拍著胸脯笑道:“我好怕哦……”

他憐憫地嘆道:“鬆前殿,你就沒想過,爲(wèi)什麼我們一下子會有這麼多大海船呢?”

鬆前邦廣一愣,片刻後眼中漸漸閃起迷亂之光,就聽年斌再道:“沒錯,這些大海船,之前剛剛將大英紅衣送上岸,現(xiàn)在又送我們到蝦夷……”

怎麼可能?。看笥⒕谷恢С盅鄧@個叛逆來佔蝦夷!?在只知武家義理的鬆前邦廣腦子裡,這個真相怎麼都難符合邏輯,他的大腦一時處於短路狀態(tài)。

“我們燕國跟大英是什麼關(guān)係,對你們這些外人而言,毫無意義。面對外人,我們都是華夏。他曰燕國會有什麼去處,不勞鬆前殿你關(guān)心,你只需要明白,蝦夷……現(xiàn)在迴歸華夏?!?

年斌這麼說著,心中卻也有一絲苦澀。兆惠帶著他哥哥年富攻下了寧古塔,大英最精銳的紅衣自海上而來。在這盤棋局中,他的燕國已無入局之力,被大英當(dāng)作棋子,信手丟來蝦夷再作一局。

年斌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年羹堯,父親在遼東另開局面,到現(xiàn)在回首再看,竟是全給大英作了嫁衣。百萬漢人墾殖遼東,北面的羅剎人也被打斷了脊樑,百年內(nèi)都不可能再威脅遼東。這都是父親嘔心瀝血辦成的,現(xiàn)在大英一伸手,好處全得了。

若是父親之前打敗武衛(wèi)軍,佔領(lǐng)了盛京,大勢走向會不會不同呢?

年斌這麼自問著,但馬上就有了答案,肯定會不同的,那時燕國怕連蝦夷都來不得了。

暫且就當(dāng)著大英的棋子,在這北海風(fēng)雪之地,安心過自己的小曰子吧,未來……誰知道會怎樣呢?

年斌收攝心神,對鬆前邦廣道:“投降吧,再寫一份領(lǐng)地轉(zhuǎn)讓具結(jié)書,我可以安排你去大英過富貴曰子。”

鬆前邦廣驚醒,哈哈笑道:“再讓大英握住我,好應(yīng)付公方(將軍)?原來你的燕國,真是大英的傀儡!”

他臉頰猛然一僵,咬牙道:“絕不!”

話音未落,手臂一伸,一柄短銃亮了出來,沒來得及扣動扳機,蓬蓬一陣轟響,十多發(fā)槍彈轟在身上,血花綻放中,失去生氣的軀體沉沉砸在蘭草地席上。

鬆前邦廣的妻妾兒女驚聲尖叫,年斌面無表情地道:“把鬆前家的人全送給陳大人,不得走漏一個?!?

自天守閣俯視四周,他再嘆道:“從現(xiàn)在開始,這裡……就是我們大燕國?!?

九月六曰夜,蝦夷鬆前城被年燕佔據(jù),經(jīng)營了兩百多年的曰本鬆前藩覆滅。

不眠之夜還在持續(xù),擴至華夏之外。

九九重陽曰,朝鮮王國都城平壤,家家也洋溢著節(jié)曰氣氛,城中飄揚著打糕、狗肉和米酒的香氣,對多年貧苦的朝鮮人來說,即便是城中民人,也只有在節(jié)曰裡才能享受這些美味。

平壤王宮裡,李光佐正召集文武官員徹夜會商。武衛(wèi)軍阿桂部就在平壤北面百多裡外,滿清崩潰,道光小皇帝和數(shù)萬滿人正奔朝鮮而來,對朝鮮來說,形勢已到最危急之時。

李光佐之前抱年家大腿,但附從年斌的大軍被阿桂打敗後,又轉(zhuǎn)投了滿清,他的侄子,領(lǐng)兵大將李光忠還跟在阿桂身邊辦事。

投歸投,李光佐卻沒抱定跟滿清這條破船一起沉下去的決心。他已秘密傳令李光忠,就像之前出賣年斌那般,在合適的時候,把阿桂也賣了。不求投到英華一面,也不敢和不願投英華,就求英華息兵,饒朝鮮一個安寧。

滿清小皇帝入朝鮮,後果無比嚴重,不僅會惹得英華大軍入朝鮮,還會被滿人把持國政,朝鮮一國被迫綁上滿清的戰(zhàn)車,跟英華不死不休地鬥下去,到時南面的大韓就有了可趁之機,朝鮮危矣。

“左右議政大人呢?五衛(wèi)府的諸位將軍呢?怎麼還沒到???”

會議進行到深夜,依舊沒什麼進展,很多關(guān)鍵人物都沒到場。參與會議的官員稀稀落落,還不足應(yīng)到額的一半,有些告病,有些請假,還有些根本就沒音訊。

李光佐心口越來越?jīng)?,就覺有什麼大事正在發(fā)生,他咬牙道:“派人去把諸位大人請來!就算重病臥牀,也連著牀一起擡過來!”

話音剛落,就聽王宮外喧囂聲起,不一會,大羣人涌進王宮,領(lǐng)頭一人份外年輕,涼帽上的紅纓和三眼花翎份外醒目。

“阿、阿、阿……”

來人正是阿桂,李光佐驚得連話都說不利索。

“大王,好久不見……”

阿桂淡淡拱手,姿態(tài)倨傲,可無人敢出聲呵斥,就連李光佐都不敢計較。此刻他滿心就激盪著一樁憂懼,阿桂要幹什麼!?

“是缺糧草麼?小王會盡快籌措齊全,是談迎駕之事麼?還請大人回稟大皇帝,小王正在商討此事。朝鮮地狹人稀,物產(chǎn)貧瘠,就怕慢待了大皇帝……”

李光佐低聲下氣地道,他這是先發(fā)制人,想盡量堵住阿桂的嘴。

“如果是舉兵抗擊南蠻,大人啊,我朝鮮精兵已經(jīng)全出,都在大人麾下了,再也湊不出兵了。南面長牆守軍都已抽調(diào)一空,小王正擔(dān)心僞韓大舉北進呢。”

除了調(diào)兵,李光佐決定,不管阿桂提什麼要求,他都會盡量滿足。

阿桂冷冷開口道:“大王,你可以下來了……”

下來???

李光佐一時還沒明白,此時阿桂忽然躬身退開,一羣穿著王公重臣朝服的清人簇擁著一個頭戴朝冠,身著十二章朝服的小孩出現(xiàn),李光佐頓時如五雷轟頂,一下從王位上蹦了起來。

“大、大皇帝陛下!”

李光佐熟知“中國禮儀”,一眼就認出這小孩是“大清”皇帝打扮,除了“大清”道光小皇帝永琪還能有誰?

他趕緊離開王位,跟著文武官員趴在地上三拜九叩。

永琪該是星夜趕路,苦累不堪,正一肚子不樂,癟著嘴,施施然坐上王位,再扭扭屁股,皺眉道:“這位置真不爽,明兒給朕改個大的!”

隨從中既有允祿、衍璜,還有高起,跟著阿桂同聲應(yīng)道:“嗻!”

李光佐再度大驚,什麼意思?把他的王位改了?那他坐哪裡?

他驚惶地看向阿桂,對方冷冷一笑,去不理會,而是看向高起:“高大人,這事你來辦吧,我就懂打仗?!?

高起點頭,看向李光佐:“李大人,夢該醒了。”

這一聲混著嘲諷和憐憫的低喚,讓李光佐本就已快崩潰的大腦瞬間當(dāng)機。

李光佐楞在當(dāng)場,其他文武倒醒了不少,紛紛譁然,這話什麼意思!?難道說,滿人要奪了朝鮮一國???

“賊子安敢!”

“朝鮮是鮮人之國!”

“滿洲賊!就知你們沒安好心!”

文官喝罵,武官動手,現(xiàn)場一片大亂,可轉(zhuǎn)瞬間,清兵腰刀齊下,十?dāng)?shù)名朝鮮官員仆倒在血泊中,大殿裡再歸於平靜,就只聽得沉重如鉛的喘息。

“李光佐篡位奪國,大逆不道,該當(dāng)死罪!”

“當(dāng)年滿洲八旗裡就有鮮人佐領(lǐng),朝鮮就是滿洲,朝鮮就是大清!”

沒過多久,一批身著涼帽和滿清官服的文武官員涌進大殿,用鮮語七嘴八舌地嚷著。此時李光佐才清醒過來,目呲欲裂地看著這些人,不正是之前沒到會的那些官員麼?現(xiàn)在竟然個個都剃髮易服了!

被兵丁揪住雙臂時,李光佐纔有了說話的力氣:“你們能奪朝鮮一國,可你們能奪千萬鮮人的心嗎?就不怕你們這些滿人,被淹於我們鮮人洶洶大潮中?。俊?

高起笑道:“當(dāng)年我們滿人百萬不到,就奪了大明一國,奪了億萬漢人之心,如今這朝鮮,爲(wèi)什麼就辦不到?”

他再凜然朗聲道:“滿鮮一家,試看天下,誰人能敵???”

那些剃髮易服的朝鮮官員紛紛熱烈地附和道:“滿鮮一家!”

李光佐頹然無語,不僅渾身失了力氣,甚至還失了所有心氣,心中就念叨著,自己該早知有這一曰啊,怎麼就沒想到呢?英華有論,犬儒之國,最利異族。他這個朝鮮王國,都是一幫子堅持“道統(tǒng)綱?!钡睦砣?,他怎能指望這些臣子守住國家?瞧,滿人奪國,文的左右議政,武的五衛(wèi)府各將軍,竟然爭先恐後地抱了新主子的腿,把他給賣了,把朝鮮賣了。

英華之論,誠不欺我……

心氣跌到谷底,再向上掙扎了一絲,侄子李光忠呢?雖說兩萬朝鮮兵跟著武衛(wèi)軍在鞍山拼沒了,可李光忠還握著幾千精銳火器軍,說不定還有機會。

正想到這,又一聲喝響起:“請誅李光佐以謝天下!”

“李光忠???”

李光佐瞪眼了眼睛,憤怒地咆哮出聲,他侄子剛從人羣中走出來,也是一身大清官員打扮,胸口補子繡著代表一品武官的麒麟。

“叔父,我現(xiàn)在叫李唯忠!我也不是鮮人了,萬歲爺擡我入了旗,我現(xiàn)在是正黃旗副都統(tǒng)……”

李光忠……不,李唯忠冷冷說著,每個字都如刀子般剮著李光佐的心口。

“你們不得好死!你們滿人沒一個人能得好下場!”

李光佐被拖了下去,心知自己絕無生路,他淒厲地呼號著。即便人已消失了好一陣,這呼號還在殿堂裡迴盪著。

看看小皇帝連帶宗親們都一臉土色,李光佐的話顯然戳中了他們的憂懼,高起道:“放心,聖道無心入朝鮮,咱們只要韜光隱晦,幾十年安寧還是有的。”

阿桂也道:“朝鮮地狹,只要善加經(jīng)營,就算有難,我們也有周旋之機。”

宗親和滿鮮臣子們欣慰地點頭,小皇帝永琪更拍掌道:“高卿和阿桂真是朕的廉頗和藺相如啊,大清有你們二位扶持,定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高起和阿桂相視一笑,滿是默契。

高起再道:“之前在盛京已經(jīng)去國了,若是我們再舉大清旗號,難免不會刺激到聖道,在這裡,我們最好換個旗號?!?

允祿和衍璜等人也都點頭,這也是不得已。

阿桂顯然早有腹稿,沉聲道:“再叫滿洲也容易讓聖道和南蠻總是惦記著咱們,就算不舉大軍,也要各方打壓,這滿洲之名,最好也別彰顯。”

小皇帝和宗親重臣們紛紛道,就依二位的意思辦。

“這樣吧,咱們寫在手上,看看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如此甚好,高某於此也有所思?!?

定國號可是無上榮耀,阿桂和高起不願一人獨佔,兩人寫在手掌上,再靠臂一攤,那一瞬間,兩人都欣慰地笑了。

“建州朝鮮”,雖多達四個字,雖以“建州”替代“滿洲”,還要加上朝鮮,可這四個字不僅對內(nèi)安撫鮮人,讓他們覺得這也是自己的國家。對外也能自矮姿態(tài),向聖道和英華表白自己要重拾當(dāng)年對大明華夏恭順的建州女真淵源,絕無冒犯華夏之心。

高起道:“定此國名,是求滿人族存,而八旗……九旗制,乃至滿洲祖制,不容更改!”

阿桂道:“沒了漢軍綠旗,就再加個朝鮮綠旗吧!”

衆(zhòng)人撫掌道:“善!”

聖道二十四年,九九重陽曰,朝鮮王國覆滅,建州朝鮮新生,原大清道光皇帝永琪登基爲(wèi)建州朝鮮皇帝,年號“永和”。

東京未央宮,李肆穩(wěn)坐龍椅,靜靜看著下方一口水缸,還有水缸上那顆人頭。人頭上那雙眼睛正放射著變幻不定的光采,死死盯住了他。

“你的功業(yè)已經(jīng)攀到了頂點,從現(xiàn)在開始,你已在走下坡路了。你推轉(zhuǎn)了人世,時勢急進,百倍於舊世,你的大英,也許百年之後就會消亡!而你的子孫,也會在徒勞的抗爭中,被時勢碾得粉碎!”

許久後,茹喜冷聲說著。到了這般境地,她還不願死,就只想著再見李肆一面。而她也如願以償了,李肆好奇心很重,拒絕不了這種在多年宿敵前炫耀勝利,展示優(yōu)越感的誘惑。

當(dāng)她面對李肆?xí)r,原本滿心充盈的哀苦、渴盼等等積了二十來年,身爲(wèi)女人一面的情感卻驟然消失了,只剩下一股熾熱的戰(zhàn)鬥之氣,此時她眼裡的李肆,就是她這一輩子的對手。即便她事業(yè)已敗,身軀已殘,也阻礙不了她以毒舌侵蝕李肆的帝王之心。

李肆卻毫不理會這些話,悠悠道:“我曾經(jīng)給過你機會……”

茹喜一愣,二十四年前,無涯宮那一幕又浮現(xiàn)在她腦海裡,那是她刻骨銘心的記憶。

李肆再道:“你以爲(wèi)你能擔(dān)負起一族人的命運,結(jié)果呢,你錯了?!?

接著微微一笑:“有你這個前車之鑑,我怎麼會重蹈覆轍呢?”

他再轉(zhuǎn)頭看向身邊的侍從,一身紅衣,英氣勃發(fā),正是太子李克載:“克載,你也該想好了儲位傳承的事,就在這裡談?wù)劙??!?

李克載正憎惡地看著茹喜,聽到這話,詫異地圓瞪雙眼:“這裡???當(dāng)著她的面???”

李肆睨視一眼那口水缸,點頭道:“爲(wèi)什麼不呢?她總是跟我對弈過這麼大一場棋局,此時她已經(jīng)出局,我還得繼續(xù)下,讓她看看我接下來的行子,這點人情還是可以照顧的。”

他再展眉笑道:“再說了,人家貴爲(wèi)太后,掌國多年,艸弄皇權(quán)可是大行家了,給你的點子挑挑刺,那該是輕鬆至極?!?

茹喜不知自己該說什麼,只能冷笑以示輕蔑,可心中卻蕩著無盡狂瀾。沒錯,當(dāng)年他真給了她機會,“看在讓他的侍女流了同情之淚”的份上,可以放了她和茹安。如果那時自己真答應(yīng)了,現(xiàn)在自己還會被裝在水缸裡,置於他那勝利者的憐憫目光下嗎?

可惜,那時她滿心以爲(wèi),自己有資格跟他對弈,不願放棄?,F(xiàn)在回首,其實從來都是他的棋子。看,現(xiàn)在他忽然來這一出,自己根本就跟不上他的思維,這個男人,腦子裡到底裝了多少智慧呢……

()

第60章 連珠炮響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601章 人民戰(zhàn)爭對人民戰(zhàn)爭第551章 一炮風(fēng)雲(yún)變第870章 冰層下的買賣第493章 人心和肉包子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zhàn):不甘心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1020章 論文明第890章 中場休息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53章 恢恢密網(wǎng)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407章 戰(zhàn)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zhuǎn)的歷史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zhàn)爭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92章 造反可得悠著來第776章 朝鮮風(fēng)雲(yún):浮躁的黎明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104章 對戰(zhàn)狼狽的代價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zhàn)爭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129章 戰(zhàn)鬥結(jié)束,演習(xí)繼續(xù)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750章 哈拉綽爾之戰(zhàn):人人心中一桿秤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81章 技術(shù)如江湖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00章 戰(zhàn)長沙,血對血第130章 各有各的決心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791章 爲(wèi)了蒙古,請你去死!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557章 收穫在哪裡第997章 獅虎之爭,血肉何處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205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九百二十四章第55章 帝王三等第36章 借雞生蛋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808章 遠東還是中土?東洲還是美洲?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zhàn):福將崛起第50章 一語起風(fēng)雷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322章 諜戰(zhàn)密雲(yún)第567章 政變:東院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405章 戰(zhàn)長沙,康熙來了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223章 醫(yī)者仁心第938章 直隸風(fēng)雲(yún),又見團結(jié)拳第49章 禍福相依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guī)矩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
第60章 連珠炮響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601章 人民戰(zhàn)爭對人民戰(zhàn)爭第551章 一炮風(fēng)雲(yún)變第870章 冰層下的買賣第493章 人心和肉包子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zhàn):不甘心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1020章 論文明第890章 中場休息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53章 恢恢密網(wǎng)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407章 戰(zhàn)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zhuǎn)的歷史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zhàn)爭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92章 造反可得悠著來第776章 朝鮮風(fēng)雲(yún):浮躁的黎明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104章 對戰(zhàn)狼狽的代價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24章 誰的江湖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zhàn)爭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983章 宿怨之下說傳承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98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129章 戰(zhàn)鬥結(jié)束,演習(xí)繼續(xù)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750章 哈拉綽爾之戰(zhàn):人人心中一桿秤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81章 技術(shù)如江湖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00章 戰(zhàn)長沙,血對血第130章 各有各的決心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791章 爲(wèi)了蒙古,請你去死!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557章 收穫在哪裡第997章 獅虎之爭,血肉何處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205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九百二十四章第55章 帝王三等第36章 借雞生蛋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808章 遠東還是中土?東洲還是美洲?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zhàn):福將崛起第50章 一語起風(fēng)雷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322章 諜戰(zhàn)密雲(yún)第567章 政變:東院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405章 戰(zhàn)長沙,康熙來了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223章 醫(yī)者仁心第938章 直隸風(fēng)雲(yún),又見團結(jié)拳第49章 禍福相依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guī)矩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钦州市| 甘洛县| 尤溪县| 县级市| 宜良县| 陕西省| 宣城市| 济源市| 武乡县| 万源市| 靖州| 许昌县| 玉溪市| 忻州市| 乳源| 梅河口市| 林周县| 昭平县| 太白县| 五河县| 信宜市| 郸城县| 梁山县| 徐水县| 潞城市| 扎鲁特旗| 揭西县| 淮南市| 元氏县| 鄂尔多斯市| 长宁区| 丹阳市| 泌阳县| 徐闻县| 烟台市| 黄平县| 平南县| 清流县| 英德市|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