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5)

康熙皇帝接到奏報,淡淡地說:“沒關係,別看拉藏汗現在違旨,過幾天,不用朝廷催促,他就會主動送人來了。”

不出康熙皇帝所料,拉藏汗也清楚違背了朝廷的旨意是個什麼下場,桑傑嘉措匿喪不報的前車之鑑,離此時可沒有多少年。再說,既然自己說倉央嘉措是假,而且已經和格魯派攤牌了,此時箭已上弦,不繼續下去,這個場也沒法收。

1706年5月,拉藏汗決定,強行將倉央嘉措押送京師。

17日這一天,當倉央嘉措從居住的拉魯嘎採林苑啓程時,無數僧俗羣衆聞訊趕來,面對蒙古大軍的刀槍,他們不敢多言,只是默默地流淚。有些膽子大的,不發一言地走上前來,將哈達獻與活佛。

倉央嘉措默默接受了,他在心中默默持誦經文,乞求佛菩薩保佑自己的子民。

這一走,不知何時能再次回到這片土地;

這一走,不知能不能再見到自己的僧人;

這一走,不知會不會換來西藏的安定……

這些問題,都曾在倉央嘉措的腦海中一閃而過,然而,此時他無暇多想,命運掌控在別人的手中,他又能說什麼呢?

他上路了,剛剛走到哲蚌寺附近的時候,山上突然衝下來一羣僧兵,還沒等蒙古軍隊反應過來,他已經被營救到寺中。

拉藏汗得到報告,震怒之餘也是大吃一驚,怒在他沒想到格魯派的僧人竟敢跟他公開作對,驚在他無法預知這個事件的後果。他心裡很快盤算了一下,手下的蒙古大軍攻下幾座寺廟是不成問題的,可這樣一來便跟格魯派勢不兩立,日後再有什麼事情,自己的如意算盤也打不響了。

衡量再三,他還是決定,用武力將倉央嘉措搶回來;不然,怎麼跟康熙皇帝交代呢。

蒙古軍隊也沒想到格魯派的僧兵會如此頑強,他們抵抗了三天三夜,雖然死傷很重,卻根本沒有屈服的意思。

倉央嘉措站在山上,眼望不遠處層層的蒙古兵,又看了看身邊疲憊而且帶傷的僧兵,最後,淡淡地說:“不要打了,我要下山。”

僧兵們大驚,剛要勸阻,倉央嘉措又說:“不能再有死傷了,況且,久攻不下,拉藏汗倘若放火,寺廟如何保全?我又如何面對前世師祖?”

說完,他走下了山,淡定而且從容。

蒙古人不清楚倉央嘉措是怎麼想的,拉藏汗也摸不著頭腦,更讓他心裡沒底的是康熙皇帝在想些什麼,所以,這一路他們走得極爲緩慢,到了冬天的時候,纔剛剛走到青海湖畔。

這一天,拉藏汗終於接到了康熙皇帝的聖旨,讓他費解的是,皇帝沒說下一步需要他做什麼,而是提了好多問題,其中一條是——你們此時將喇嘛給我送來,讓我怎麼辦?

想來想去,拉藏汗怎麼也想不出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突然,他反應過來了——不是您讓我將倉央嘉措押送到京師的嗎?此時怎麼不認賬了?讓您怎麼辦?我倒要問問讓我怎麼辦?!

實在琢磨不透皇帝的意思,拉藏汗不敢擅自行動了,善於玩弄心機的他十分清楚,這個場只能讓倉央嘉措來收——如果他承認自己是假,那麼自己就可以繼續押送;如果他不承認,但是願意進京,那麼自己可以將押送改爲護送,仍然可以前行。總之,只要倉央嘉措說一句話,那麼,皇帝的問題就不用自己回答,皇帝雖然不滿自己也有充足的理由。

拉藏汗馬上派人,直接去見倉央嘉措。

得知了康熙皇帝有那樣一道旨意,倉央嘉措冷冷地說:“這都是拉藏汗咎由自取,你們究竟是怎麼謀劃的?現在竟然心虛了,這樣也好,我非走到京城去見見大皇帝,把話問個清楚!”

來人慌了,一時不知所措,只是苦苦哀求倉央嘉措:“萬萬不可啊,佛爺,您與汗王爭執,大皇帝自有公斷的一日,可我們當下人的實在沒法辦啊,若到了京城,大皇帝一怒之下,就要了我們的命了。”

倉央嘉措平靜了一下,他也清楚這下屬說的是對的,再這樣僵持下去,無異於將這些無辜的人送入虎口。想了一會兒,他說:“這樣吧,我不去京城了,但也絕不願回拉薩爲拉藏所辱。我現在也無意與他爭執,徒增傷亡,不如我從此遁走,你們就說我病逝即可。”

來人大喜,叩頭稱謝:“佛爺,如此甚好,保全了衆人,也免得再起刀兵。”

倉央嘉措長嘆一聲,緩緩說道:“我豈不知要保全衆人啊。回去跟你們汗王說,但願他爲民著想,再不要有非分之想。”

第二天,倉央嘉措神奇地消失了。

很快,康熙皇帝接到奏報,說倉央嘉措病逝於途中,按照習俗,屍體被就地拋棄。他緩緩地放下奏章,凝神思考了一會兒,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將奏報小心地用黃綾包好,鎖在密匣之中。

他又凝神思索了一會兒,命人傳來近侍大臣,下了幾道密旨:第一,命西寧大軍嚴陣以待,謹防準噶爾叛亂;第二,命四川等地嚴密監視西藏動態,如有格魯派尋訪靈童,即刻密摺上奏。

大臣們面面相覷,大膽地問:“皇上,大喇嘛之死,我們……”

康熙皇帝揚了揚手,緩緩地說:“隨他去吧,追查下去,西藏、回部,兩方必反,倘若他們勾結起來,我大清何以應付?”

過了沒多久,拉藏汗奏請,立一個叫益西嘉措的人爲六世喇嘛。康熙想都沒想,立刻批準了。近侍大臣又問:“皇上,此事過於草率。當年第巴桑傑嘉措謊稱倉央嘉措爲轉世靈童,匆忙之間我們認可了,結果是個假的。現在拉藏汗又捧出一個,我們實在無法確定他說的都是真話,前車之鑑,不可不防。”

康熙微微笑了,說:“我豈能不知?但若不準奏,怎麼辦呢?若準部搶先擁立一個活佛,我們又該如何?”

大臣又勸諫:“陛下不可,倘若應允了拉藏,豈不是被他所用?此人之心,實是恃皇上的寬弘而欺天下啊。”

康熙點了點頭,沉默了良久,說:“此人其心可誅,我已知曉,可小不忍則亂大謀啊,朕雖貴爲九五,也須忍讓退避。”

“這……不如征討拉藏汗,一舉穩定西陲。”

“不可!”康熙皇帝立刻制止,“此時我萬萬不能與西藏交兵,否則準噶爾必然趁機作亂,大清便又要拖入戰火。忍一時吧,我不忍,天下蒼生便得忍,連年戰爭,中原百姓家無餘資,我怎麼忍心再起戰端?”

康熙皇帝沉默了一會兒,又說:“此番賜予益西嘉措尊號,並不予以冊封,以絕後患。拉藏野心,我並非不知,只望靜待時局,若準噶爾部真心服膺天朝,我自會安定西藏,若準部陽奉陰違,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拉藏與他聯盟,如此,只好暫且退讓,但願他別惹出是非。”

此後,拉藏汗推舉的益西嘉措成爲第六世喇嘛。可是,西藏的所有人都沒把他當成真正的活佛,格魯派更是暗中尋找倉央嘉措的轉世靈童。

1712年的這一天,康熙皇帝苦苦等待的一個消息終於到來了。

爲這一天,他足足等了6年。

他等的是倉央嘉措轉世靈童的消息,這一天,有人密報靈童已經找到,他在1708年生於康區的理塘。

當然,康熙不會靜靜地等待的,在等待的6年,他必須爲它的到來做好準備,因爲,沒有這樣的準備,它搞不好就要成爲壞消息。

他準備的,便是與準噶爾的決戰。這些年來,大清與準部雖然維持表面上的平靜,但平靜只不過暫時掩蓋著一觸即發的危機,這一場大戰遲早是要開打的。經過幾年的準備,康熙皇帝已經有把握打贏這場戰爭了。

有很多時候康熙不禁回憶起倉央嘉措,當年他的“死”,給大清國換來了這個難得的時機。

得到轉世靈童的消息,康熙皇帝馬上意識到,這個孩子,不能再落入拉藏汗手中,更不能落入準噶爾手中,他一定要靠我們自己培養。只有一個與中央政府心繫一處的活佛,西藏幾十年的政治糾葛甚至是戰火,纔會一舉平息。

1715年,準噶爾終於按捺不住了,他們開始攻擊已經服膺中央政府的哈密。

康熙一直防備這股強大而且富有野心的勢力蠢蠢欲動,此時,完全印證了他的判斷。此時的準噶爾,已經不復當年,雖然哈密是個弱小得連抵抗力都沒有的小汗國,可準噶爾卻打得異常困難。

康熙大喜,這一次小小的戰役,使他看清了準噶爾部的虛實。他雄心勃勃地望著天空,自言自語道:“平定準部,安定青藏,時機已到,防了十多年,忍了十多年,也該有個了斷了。”

1716年,康熙皇帝秘密叫來內廷侍衛阿齊圖,問:“青海塔爾寺,距離我西寧大軍有多遠?”

曾經去過青海的阿齊圖馬上回奏:“很近。”

康熙點了點頭,“如此,你速去青海,青海的羅布藏丹增以前曾奏報,有一個活佛的轉世靈童,你此去,將他安置在塔爾寺。”

阿齊圖馬上動身,將孩子送到塔爾寺。接到他的奏報後,康熙長舒了一口氣,此地離西寧駐軍不遠,這孩子不會被蒙古人控制;而且,此地又是藏、蒙、漢交界之處,正好可以讓他增長見識、增加聲望。

大喜之下,康熙皇帝連下兩道旨意,鼓勵他弘揚佛法,其中一次,他的聖旨中明確寫道:爾實系前輩喇嘛轉世。

青海的僧俗羣衆看到朝廷認可,馬上要求將靈童迎請到拉薩。康熙皇帝不動聲色,對這些要求置若罔聞,近侍大臣有些急,問道:“皇上,如此一來,豈非兩個活佛?”

康熙皇帝微微一笑,“不,一個。另一個如何處置,無須我來做。”

康熙彷彿看到了結局。

很快,1717年,準噶爾部入侵西藏,殺掉不得人心的拉藏汗,廢黜了益西嘉措。

接到奏報,康熙皇帝終於放下心來,他知道,對西藏用兵的時候到了,這次用兵,不但要一舉清除蒙古人在西藏盤踞多年的勢力,而且,還要在西藏駐軍、改革地方政務,真正地將西藏的事務由中央政府管理起來。

而此時,那個被供奉在青海塔爾寺的孩子,也已經漸漸長大了,康熙皇帝對他的成長非常滿意。他不僅學識好,而且性格謙和,格魯派的僧衆們時常驚異地發現,他的一舉一動,或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某種神情,像極了前世的喇嘛。

很快,康熙皇帝任命皇十四子允禵爲撫遠大將軍,遠征西藏。這一仗打得極爲順利,經過了多年的準備,再加上皇子親征,清軍一舉將蒙古軍隊從西藏趕了出去。

1720年,允禵率大軍親自將青海的轉世靈童送往拉薩。沿途的僧俗羣衆翹首以盼,歡呼雀躍,尤其看到清政府嚴整威武的軍隊,他們都清楚,蒙古勢力再也不可能插手西藏的事務了。從此開始,困擾西藏多年的紛爭結束了。

這個在青海由清政府悉心培養的靈童,就是第七世喇嘛格桑嘉措。

在此之前,從青海湖畔脫險的倉央嘉措,已經來到了內蒙古的阿拉善旗。從1706年的冬天開始,他便四處漂泊,然而,心繫西藏的他也時時打聽拉薩的消息,直到此時,他才終於放下心來。

不過,他還想回到青藏高原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的“後世”,究竟是不是萬民服膺的好活佛,究竟是不是自己滿意的接班人。從1724年到1745年,倉央嘉措在阿拉善和青海之間往來,先後擔任了13個寺廟的堪布,隱姓埋名,虔心弘法。當他看到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兩次冊封格桑嘉措,並幫助他改革西藏政務後,倉央嘉措放心了。他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在一個穩定和平的環境中,默默地爲衆生的福祉努力著。

1746年,64歲的倉央嘉措在阿拉善圓寂。

倉央嘉措是神秘的。

倉央嘉措的詩是神秘的。

被傳頌的同時又被不斷地誤解。史上罕見其例。

倉央嘉措之所以被世人珍愛,不僅僅緣於他的六世之尊位,更緣於他自身洋溢著活靈活現的“人性”。而這種“人性”恰恰在他的詩歌裡獲得了憂傷而又得體的表達。

作爲一位極端渴望自由的詩人,同時卻掌握著至高無上的發言權,人們對他有誤解就似乎是必然的了。

不久,他便在某一句詩中消失了。

令世人心疼。

譯者根據倉央嘉措詩歌內容的暗示性與象徵性,經過慎重考慮,心安理得地將其詩的總體數量框定爲70首;分爲地、水、火、風四輯。每輯中的每一首詩都有據可查。所謂四大皆空,業已被倉央嘉措的詩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畢。

很多人都翻譯過倉央嘉措的詩歌,一覽無遺之際,譯者並未敞開胸襟妄加藏否,只是在融會貫通之後別開生面。對於讀者而言,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第8章 C輯 火空第15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2)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21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1)第1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1)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20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4)第11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1)第21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1)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9章 D輯 風空第4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4)第9章 D輯 風空第13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3)第9章 D輯 風空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23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3)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26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6)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6章 A輯 地空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11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1)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3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3)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13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3)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7章 B輯 水空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3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3)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15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2)第4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4)第7章 B輯 水空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20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4)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24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4)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6章 A輯 地空第24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4)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14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1)第24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4)第8章 C輯 火空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15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2)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7章 B輯 水空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21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1)第11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1)第9章 D輯 風空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5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5)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3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3)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6章 A輯 地空第8章 C輯 火空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
第8章 C輯 火空第15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2)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21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1)第1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1)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20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4)第11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1)第21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1)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9章 D輯 風空第4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4)第9章 D輯 風空第13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3)第9章 D輯 風空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23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3)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26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6)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6章 A輯 地空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11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1)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3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3)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13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3)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10章 附錄:倉央嘉措情歌(曾緘譯)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7章 B輯 水空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3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3)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15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2)第4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4)第7章 B輯 水空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20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4)第17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1)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24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4)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6章 A輯 地空第24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4)第27章 別後行蹤費我猜——倉央嘉措死亡之謎第14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1)第24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4)第8章 C輯 火空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28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1)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15章 迷一般的活佛——倉央嘉措生平解析 (2)第18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2)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第7章 B輯 水空第22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2)第21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1)第11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1)第9章 D輯 風空第16章 心頭影事幻重重——倉央嘉措的兩種生平形象第5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5)第25章 此生雖短意綿綿——倉央嘉措生活放蕩之謎 (5)第19章 外現僧相內是俗——倉央嘉措情歌之謎 (3)第3章 從一首歌詞說開並代序 (3)第29章 重譯詩歌,重現倉央嘉措 (2)第6章 A輯 地空第8章 C輯 火空第12章 嘆他於此總茫茫——一篇獨特的倉央嘉措傳記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雷波县| 霍林郭勒市| 洛南县| 兴城市| 巴彦县| 西充县| 南靖县| 长春市| 海盐县| 鱼台县| 桂阳县| 阳信县| 璧山县| 鄂尔多斯市| 宁海县| 汝城县| 平塘县| 宝坻区| 浦城县| 莎车县| 永清县| 闽清县| 安徽省| 徐闻县| 凤庆县| 巴东县| 禹州市| 安阳县| 元谋县| 筠连县| 通州市| 平凉市| 金华市| 靖州| 龙川县| 清流县| 息烽县| 南康市| 岳西县|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