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章 曷蘇館事(上)

新人王pk開始,大家去投我一票啊。鼓勵鼓勵阿菩,讓我碼字更有激情。記得:邊戎!!!

阿菩百拜

——————

阿魯蠻帶著十個自己親手收服**的親衛(wèi),連同楊樸混在劉從安排的商伍裡。高永昌正要結(jié)好金國,因此對北面下來的商人都頗加寬容。這行人很快便繞過遼陽府,也不進城,便徑往曷蘇館部聚居的地方來。

此時高永昌剛剛把契丹人趕出遼陽府,西面的事態(tài)暫時平緩,便騰出手來,一方面向北聯(lián)合金人,一方面向南招撫各個部落。阿魯蠻望見部落寨門的時候,部族的氣氛十分奇怪,有族人不斷向外張望,看見他們便跑出兩騎來喝問何人。

阿魯蠻對其中一人叫道:“鉤室,不記得我了麼!”這個鉤室,卻是胡十門的兒子。

那年輕人鉤室愣了一下,隨即喜道:“阿魯蠻!是你!”

阿魯蠻不悅道:“以前瞥見個側(cè)影也知道是誰,現(xiàn)在我出去才幾年,你居然就不認得我!太也氣人了!”

鉤室道:“你出去的時候全身破爛,現(xiàn)在卻穿的這麼威風(fēng)!誰還認得!”又望了他身後的楊樸等十一人一眼,阿魯蠻道:“後面這些是我的從人。”

鉤室喜道:“從人?阿魯蠻,看來你發(fā)財了啊。大家都說你兇多吉少,沒想到你反而出息了。”

兩人是從小玩大的朋友,互無猜忌,當(dāng)下相攜入寨。阿魯蠻問道:“部族的氣氛不大對,出了什麼事情了麼?”

鉤室道:“高永昌派人來了。高永昌你知道不?”

“當(dāng)然知道。”阿魯蠻道:“這老小子派人來幹什麼?”

鉤室道:“他要我們歸順?biāo)!?

阿魯蠻問:“你爹爹答應(yīng)了麼?”

鉤室道:“不知道,使者還沒走,爹爹讓我們好吃好喝招待著,他和長老們正在議著呢。”

阿魯蠻道:“我去看看。”

鉤室忙道:“不好,會被罵的。”

阿魯蠻道:“怕什麼!你爹爹看重我,不會介意的。”

鉤室想了一下說:“好吧。”頓了頓又道:“阿魯蠻,出去幾年,你連說話也不一樣了,倒好像是讀過書的人。”

阿魯蠻嘿了一聲,說道:“你找個地方讓我的從人先窩下。對了,我?guī)Я诵┖脰|西給你們,你拿了分給大家。”

鉤室問道:“什麼東西?”

阿魯蠻道:“給你的是一把好刀。我可是費了好大力氣才帶過來的。”對從人道:“來,拿出來。”

從人取出鋼刀,鉤室接過,看一看,摸一摸,再捨不得放手,連聲道:“阿魯蠻,這麼好的刀,我一輩子也沒見過。你怎麼搞來的?”

阿魯蠻道:“我有好幾把呢。還要的話,什麼時候你到我現(xiàn)在的住處去挑。”

鉤室笑道:“你現(xiàn)在可真夠財大氣粗的啊。不過不用了。我有這把刀就夠了。”

從人又取出許多東西,大抵是琉璃、蜜餞等物,看得鉤室眼花繚亂。鉤室安排楊樸等在一個木屋安頓好,這才帶阿魯蠻來見父親胡十門。

所謂久在芝蘭之室不覺香,阿魯蠻一直住在漢部也不覺得漢部的生活有多好,這時回到老家,眼睛四下一打量不由得有些悽然:曷蘇館人已懂得造房屋,但和漢部的磚房比起來簡直就是馬棚。他這才知道自己離開後的這幾年族人的生活一直沒有改善,甚至更加貧窮了,心想:“怎麼的讓族人加入漢部的好,我一個享福算什麼!”

兩人來到胡十門的居室外,只聽裡面正在大聲爭論,鉤室敲了敲門,一個粗豪的聲音在裡面道:“什麼事情!”

鉤室還沒說話,阿魯蠻大聲道:“叔!是我!我回來了。”

門內(nèi)那人的話聲裡透露出掩抑不了的喜音:“阿魯蠻!是你麼?快進來!”

阿魯蠻進了門,只見胡十門和族中幾個長老都在,跑過去讓胡十門抱了抱。鉤室則回寨門戒備。

胡十門道:“來,站好,讓我看看!嗯。不錯!成一條好漢了!”又問道:“那件事情緩下以後,我派人去打聽你的消息,卻都沒有音訊!這幾年過得很苦吧?”

阿魯蠻道:“也不算苦。我遇到一個很厲害的漢人師父,後來又遇到幾個很本事的朋友,大家結(jié)拜作了兄弟。這幾年過得很順。”

胡十門道:“那就好!我看你這身衣服,也知道你在外面一定是發(fā)跡了。”

阿魯蠻道:“叔,你們在談什麼?我聽說高永昌派人來招撫我們了。”

胡十門沉吟道:“沒錯,他要我們徵兵納糧。你是咱們曷蘇館的好子弟,又出去見過世面。不如你也來參詳參詳。”

阿魯蠻也不推,坐下問道:“他要我們徵兵納糧,那他給我們什麼好處?”

胡十門道:“他保證我們不被契丹人欺壓。”

阿魯蠻問道:“叔你怎麼看?”

胡十門道:“我看這高永昌不是個成大事的人。跟著他走只怕沒什麼前途。”

一個長老一聽馬上道:“可是族長!高永昌說了,要是我們不從,他就要我們滅族!我們曷蘇館缺兵少鐵,拿破刀骨鏃可打不過渤海人啊!他們可是連契丹人也打退了!”

胡十門道:“如今完顏部大興,我們和完顏部有舊,可以投奔他們。”

又有一個長老說:“中間隔著老遠,這麼多人怎麼過去?再說,人家要不要我們還難說呢。就是要了我們,也不知道會怎麼待我們。”

爭論未已,外頭有人來報:高永昌的使者催著要見族長了。

胡十門道:“告訴他我就來。”

一個長老道:“族長,可千萬不能拒絕他啊。”

阿魯蠻想傳達楊應(yīng)麒的話,卻一直不知該如何開口,待胡十門離去後,便出門來找楊樸,告訴他方纔之事。

楊樸心道:“七將軍的意思,看來是要在遼南紮根了。他分明是要曷蘇館安頓下來作爲(wèi)我們北面的屏障,然則不但不能讓曷蘇館歸順高永昌,就是讓他們直接歸順大金對我們也沒什麼好處。”對阿魯蠻道:“五將軍。萬萬不能讓你的族人上了高永昌這艘破船——否則將來定會一起沉沒。”

阿魯蠻道:“但我們憑什麼說服我叔叔?”

楊樸想了一下,與阿魯蠻耳語道:“……就這樣。”

他們兩人出發(fā)前曾有些不愉快。但阿魯蠻心胸寬廣,既然答應(yīng)了要和楊樸有商有量,便不抗拒他出謀劃策。若是歐陽適或蕭鐵奴和阿魯蠻易地而處,只怕就沒這麼順當(dāng)了——這兩人的自我都太強,很難因爲(wèi)一句承諾便放下心中芥蒂。

臨了楊樸又道:“如果可能,安排一下讓我見見那個使者,看看我是否認識。”

第190章 名妓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82章 諾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5章 出谷(下)第173章 叛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dāng)磨練(下)第3章 論武(下)第10章 絕地(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230章 中原戰(zhàn)局(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xiàn)實(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82章 諾第3章 論武(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187章 匕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06章 學(xué)生潮(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345章 輾轉(zhuǎn)(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99章 老臣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1章 夜遁(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章 論武(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jīng)(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1章 夜遁(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186章 窮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dāng)反思(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8章 伏擊(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章 論武(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8章 通商路(上)
第190章 名妓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82章 諾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347章 嶽幕(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5章 出谷(下)第173章 叛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dāng)磨練(下)第3章 論武(下)第10章 絕地(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230章 中原戰(zhàn)局(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xiàn)實(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82章 諾第3章 論武(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187章 匕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06章 學(xué)生潮(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345章 輾轉(zhuǎn)(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199章 老臣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11章 夜遁(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3章 論武(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jīng)(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1章 夜遁(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186章 窮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49章 聞逝(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dāng)反思(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8章 伏擊(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章 論武(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26章 克雲(yún)中(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8章 通商路(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余江县| 青铜峡市| 城步| 南溪县| 肥东县| 兴安县| 贡觉县| 吴江市| 台江县| 繁昌县| 江北区| 临汾市| 双柏县| 靖江市| 姚安县| 拉萨市| 景洪市| 库尔勒市| 临泉县| 祁东县| 临汾市| 怀柔区| 颍上县| 合肥市| 常熟市| 夏津县| 桐城市| 娱乐| 晋中市| 聂荣县| 色达县| 东光县| 科技| 敦化市| 正蓝旗| 普陀区| 巨鹿县| 左贡县| 蛟河市|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