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

所有不願意臣服於漢部的女真人都知道,他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對抗得了折彥衝。但是,知道要團結和能否團結完全是兩碼事。?

金國既有的利益格局是女真人全面團結的最大障礙,如今的漢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大家隨隨便便走在一起也能壓制住的漢部了,現在要想對付折彥衝,金國各方面的勢力——尤其是吳乞買、宗翰和宗輔必須建立起真正的、深層次的統一,而不是像上次遼口之戰一樣貌合神離的暫時相聚。?

要對付漢部,金軍必須有統一的政略部署,必須有統一的軍事行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一個擁有絕對領導權的軍事指揮中心,必須有一個名實相符的政治領袖和軍事領袖,要不然就沒法達成一些必要的割捨,比如從陝西撤兵,甚至是爲了保住東北而將整個西京路暫時拿來做戰場。?

可是,該由誰來做這個領袖呢?吳乞買?宗翰?還是宗輔?就算宗翰偉大到可以爲國家捨棄自己的慾望和權益,他底下的婁室、完顏希尹、韓企先等人未必會贊成他全面交出權力;就算宗輔可以豁達到爲全族的利益而將二房所掌控的軍政大權交付出去,宗幹、宗弼他們也未必會答應;當然,如果金國皇帝吳乞買肯爲大局而讓位,那自然也是一個辦法,可惜這種期望的虛妄性實在不下於水中撈月。?

要打破金國現在的這種利益格局而趨於統一,一般來說都需要不止一次的政治鬥爭和政治清洗,可在當前這種局勢下,金國的高層若再發生內亂,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所有具備政治頭腦和軍事才華的完顏部將領都知道,女真必須趕在漢部與中原勢力統一起來之前發動攻擊,可是,知道要先發制人和能否做到也是兩碼事。?

在過去幾年的瘋狂南侵中,金人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但同時也讓金軍的精華部隊分散得七零八碎。漢部後勤力量強大的流求、麻逸懸於海上,金軍就是想騷擾也跨不過去;而漢部軍事力量強大的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塘沽卻是通過渤海海運連成一片的整塊,金軍想要從各個方面同時發動進攻力量有所不足,金軍想要集中攻擊一點,漢部又能夠比金軍更爲迅疾地從其它地方調來增援!而更要命的是,金軍如果打算集中力量攻其一點,其它領土便會暴露在漢部面前成爲打擊對象。比如集中兵力攻擊山東,則燕京、東北都會露出破綻;集中兵力攻擊塘沽的話,河東和遼河流域又隨時會遭受襲擊;如果想像上次那樣圍攻遼口,那恐怕在遼口攻陷之前金國在燕雲和中原的防線就會全面告急!?

南侵前的那次遼口攻防戰已經讓金軍知道:他們想要以部分兵力攻佔遼南是不大可能的了——雖然在遼口攻防戰以後金軍軍力大爲擴張,但漢部的主力軍事系統也沒有閒著!?

折彥衝回歸漢部之前的那次山東攻防戰又讓宗翰、宗輔明白,就算集中東路軍的大部分兵力和西路軍的部分兵力也難以徹底打敗這個地區的抗金力量——而這還是沒有計算漢部主力投入戰場的情況!?

在楊開遠到達以前,塘沽本是金軍將領計劃中的突破口,可是楊開遠出現在塘沽以後形勢便爲之大變,雖然金軍還沒有攻打過塘沽,但在戰將們的心裡塘沽已經隱隱變成第二個遼口。戰將們的這種印象並非沒有道理,因爲塘沽和遼口實在很像:漢部經營已久的大城;瀕??亢铀畮熆梢誀懺?;後有良港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同樣由楊開遠坐鎮!?

當然,漢部也不是完全沒有弱點,比如河東的曹廣弼顯然就有多方面的破綻,又比如剛剛易幟的蕭鐵奴兵力也明顯不足,如果金軍能集中強大的軍事力量對這兩個地方雷霆一擊,勝利的希望是很大的,可是這兩個地方雖然扎眼,但在這裡首先取得勝利並不能讓金漢之間的勢力對比產生顛覆性的變化,因爲折彥衝如果毅然放棄對這兩個地方的增援,任由曹、蕭自己去應付求生,而親率大軍直搗會寧或者燕京,那時金軍應該先滅曹、蕭,還是先援會寧、燕京??

總而言之,宗翰、宗輔和撻懶這三大巨頭在燕京的聚會並沒有取得任何對金國有益的成果,反而是在吵吵鬧鬧中讓三方越走越遠——因爲他們根本找不到一個對三方都有利的方略來,也都不肯爲其它兩派勢力而作出大讓步。儘管大家都明白:再不合作金國就危險了!但明白歸明白,卻是知之而不能行!?

每次會議以後,撻懶都要腹誹宗翰心存篡逆,意圖挾制朝廷,又罵宗輔不識大局,將來金國若亡於漢部他要負最大責任!而宗翰、宗輔又都覺得吳乞買是想借漢部之事削他們的權,“貌似爲公,實是爲私,貌似爲國家,實是爲自己”!同時宗翰、宗輔也不太滿意對方的表現!宗輔認爲宗翰老早就該把滯留在陝西的兵力抽回來,集中力量經營好燕雲一線。而宗翰則怪宗輔在圍攻太原曹廣弼時抽腳得太早,若他能不怕楊開遠對燕京的威脅多堅持半個月,那漢部在河東的軍勢就算不覆滅也要元氣大傷了!可當時宗輔能不顧忌燕京這個後方嗎?要知道燕京和塘沽之間可是朝發夕至的距離??!更何況威脅著燕京的是楊開遠!?

在金國高層的吵吵鬧鬧中,兩河的百姓享受到了短暫而可貴的和平。這時候金軍已經全面退出黃河以南,漢金對峙的主戰場便集中在形勢錯綜複雜的河東路和河北西路。?

曹廣弼這時已經順汾河而下,在晉州與王彥的前哨部隊接上了頭,在士紳和義軍的幫助下忠武軍已經取得了汾河河谷中段的控制權。未來如果發生大戰的話,曹廣弼進可以據太原解放河東全境,威脅雲中,退則可以收縮兵力,順流下晉州與隆德府聯成一片,以待折彥衝在東邊的響應。而銀術可則將兵力稍稍東移,和宗輔在真定府的守軍連成一氣,如果戰爭打響,他進可以收復太原,逼迫上黨,退可以縮回燕京,不必再擔心被曹廣弼和王彥南北夾擊了。?

以河東戰場爲中心,東南是劉錡、趙立的軍勢,正南方是大宋殘留在汴梁的軍力,西邊是婁室和舊宋陝西兵馬,正北方則是金軍最強大的主力——宗翰和宗輔所在的雲中、燕京。就這樣,金漢雙方在河東路、河北西路的內部和外線屯據了數十萬的兵力,但因爲雙方都還沒有決定好怎麼打,所以局勢便在極爲緊張的情況下引而不發!?

標誌漢部成功統合抗金勢力的“華夏擴大會議”還有兩個月就要舉行了,很多人都認爲金軍會在會議之前或者會議期間發動攻擊,不過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無論宗翰、宗輔還是曹廣弼、楊開遠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楊應麒要成親了。

第154章 蒙古謠第354章 審判(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70章 安撫第141章 陷燕京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352章 勤王(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73章 叛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15章 誓約(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159章 針鋒第193章 秦檜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99章 老臣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87章 匕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87章 匕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54章 蒙古謠第150章 國之樑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8章 伏擊(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178章 會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72章 信任
第154章 蒙古謠第354章 審判(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170章 安撫第141章 陷燕京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51章 夕下論第352章 勤王(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73章 叛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15章 誓約(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159章 針鋒第193章 秦檜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99章 老臣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87章 匕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187章 匕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154章 蒙古謠第150章 國之樑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5章 收俘虜(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8章 伏擊(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178章 會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72章 信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印江| 望江县| 陆丰市| 新兴县| 洪洞县| 宝兴县| 沐川县| 沭阳县| 鄂尔多斯市| 江源县| 延川县| 葵青区| 方城县| 望谟县| 三河市| 赤壁市| 拉萨市| 阜康市| 教育| 临安市| 云阳县| 西吉县| 陇南市| 吉林市| 兰考县| 信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鄂托克旗| 保德县| 依安县| 牡丹江市| 鸡东县| 铜鼓县| 龙江县| 额尔古纳市| 郯城县| 葫芦岛市| 临汾市| 徐闻县| 宣城市|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