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

秦檜道:“漢廷虛實,尚難知曉。但萬一他真是外強中乾,而四家均憚其積威不敢發(fā)一卒,讓他撐了過去,便是內(nèi)憂外患也都將被他消弭於無形。當下之策,是應鼓動其他三家先動手,他三家一動手,漢室虛實可以立見!屆時我等便能定下進退之策。”

趙構(gòu)道:“只怕我不動手,宗弼、宗翰還有乾順也都不敢動手。”

“正有此慮。”秦檜道:“而且我若不動,則漢室所受威脅勢必減半,光是他們?nèi)页鍪郑幢啬茉嚦鰸h室能否有同時抵擋我四家聯(lián)手的軍力。所以當犯而不犯,不犯而犯,令漢室進退兩難。”

趙構(gòu)問:“如何犯而不犯,不犯而犯?”

秦檜道:“陛下可暗諭金使,答應起兵。令岳飛稍斂鋒芒,以安宗弼之心;令張俊於淮西開榷場,以助宗弼軍資;令韓世忠防備東南,密切留意漢軍水師;命劉光世治兵徐州,命王庶治兵漢中,命吳玠治兵天水,以作響應。”

趙構(gòu)道:“治兵徐州、漢中、天水,此與北伐何異?”

“陛下,我們不是要北伐啊。”秦檜道:“我們是要增援漢室,爲鄰解憂啊!”

趙構(gòu)一愕,隨即大喜道:“不錯,不錯,好一個爲鄰解憂!”心想這樣一來,南宋就能名正言順地在邊地治軍。雖明言響應漢室,其實是響應西夏和宗翰、宗弼,而漢廷這邊不但不敢真放南宋的“援軍”入境,還會大舉調(diào)兵提防,這樣一來,果然便如秦檜所說,南宋是不攻而攻了。更妙的是:漢廷若敗,南宋馬上就能進行呼應西夏、女真;漢廷若勝,南宋朝廷只要馬上扭轉(zhuǎn)牆頭,就不會落下罵名以及遭受攻擊的口實——真是穩(wěn)得不能再穩(wěn)的兩全之策啊。

第二日趙構(gòu)傳召大臣,便按照秦檜的策略議定此事。又派遣使者前往塘沽,要在“恰當”的時候給漢廷報警——名爲報警,實是脅迫西夏、女真不得不起事。

不過,南宋和西夏的使臣還沒出發(fā),已經(jīng)有一個大人物抵達了塘沽,這個大人物,便是漢軍五大元帥之一的歐陽適。

歐陽適這一次北上,聲勢非同小可——他不但是新朝皇帝任命的元帥,監(jiān)國太子的叔叔,而且還是折彥衝臨出發(fā)前親自提調(diào)北上的,可以說在折彥衝北上期間,他就是中樞三大輔政親貴之一。折彥衝出發(fā)前曾到塘沽一行,當面吩咐過折允武,要他在歐陽適到來後好生禮待,聽從四叔父的教誨——這句話沒提到三叔父,沒提到七叔父,就單單提到四叔父,其中寓意大可深究。而且折彥衝又是當著陳顯、韓昉、郭浩等人說的,所以不久就傳遍了整個朝廷。歐陽適在京畿的根基雖然不如二楊,但有了這句話,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一時間漢廷內(nèi)外,開始出現(xiàn)以歐陽適爲首輔大元帥的說法。

在這種背景下,歐陽適進京便成爲一件不得了的大事,這次歐陽適來,並不是直接走海路進入塘沽港口,而是先進入淮子口,在山東領了折允文與林輿一起北上,從陸路進入塘沽。雖在冬季,但一路上儀仗飄揚,又正值河北第一次大收成之後,沿途官員奉旨迎送,真是說不完的威風,道不盡的暢快。

折允文騎著四叔從海路輾轉(zhuǎn)購來的波斯名馬,領頭而行——歐陽適見到他後許他作北行隊伍的領隊,讓他過過將軍的癮,又讓原來的領隊作他的副將,這可把折允文樂壞了。林輿卻不去騎另外一匹名馬,呆在歐陽適的特製大馬車上,享用著各式水果美食。

歐陽適和楊應麒在公事上矛盾極大,這時對林輿卻十分親和。尤其是偶爾在林輿這張酷似楊應麒小時候的臉上捏一把,更是途中少有的樂事。林輿也不哭,也不鬧,只是歐陽適每捏他一把,他就用言語擠兌向歐陽適討一件寶物,從山東到塘沽這段路程還走不到三分之一,歐陽適帶在身邊的貴重事物便被林輿敲詐了一半,連他停在淮子口、準備明年再開到塘沽的那艘大船,一不小心也讓林輿要了去。才過濟水不遠歐陽適就受不了了,不敢輕易再動林輿的臉蛋。但他不捏了,林輿心血來潮時還是變著法子討禮物,把歐陽適鬧得煩他也不是,愛他也不是,這日忍不住指著這個少年的鼻子罵道:“真是什麼人就什麼種!貪得無厭!”他心胸雖然不如曹廣弼闊達,但畢竟是一方元帥,也不是真爲這點事情生氣,所以這麼說的時候,語氣間實有三四分叔叔笑罵侄子的親暱。

林輿毫不示弱,反脣相譏道:“怪不得人家都說四伯小氣!才這麼點東西,就心疼了。”

歐陽適怒道:“誰說我小氣?誰?”

林輿道:“六伯。”

歐陽適一呆,隨即冷笑道:“他!哼!他自己能大方到哪裡去?”

林輿道:“六叔可大方了!我說要騎馬,他就送一個牧場連同一個馬羣給我。我說要練劍,他不但給我送來了寶劍,還送我一個營的奴隸任我殺。”

歐陽適問馬和奴隸在哪裡,林輿一聽咬牙切齒道:“讓一個大騙子給騙走了!”

歐陽適問:“哪個大騙子騙得了你?”

林輿指著塘沽的方向,叫道:“就是你排行第七的那個弟弟!是他騙走的!”

歐陽適一聽樂了:“他怎麼騙你的?”

林輿嘟著嘴道:“不說,不說,這是我生平恨事,我死也不說!”

歐陽適從他口中聽到“生平恨事”四字,忍不住笑了起來,問:“他經(jīng)常騙你麼?”

林輿點了點頭:“嗯。”

歐陽適問:“要不要四伯幫你報仇?”

“不要!”林輿道:“將來等我長大,我也騙回他,也就是了。”

歐陽適嘿了一聲說:“你要騙他?那可不容易啊。這世上就只有他騙人,沒有人騙他的。”

林輿不服氣地說道:“我會長大,他總有老的一天!嗯,不過我一定要趁著他沒老糊塗騙回他,要不然不算英雄好漢!”

歐陽適捏著他的臉笑道:“英雄好漢?就憑你?”

叔侄倆吵吵鬧鬧,路上也不寂寞,進入滄州境內(nèi)後,眼見塘南將近,城牆也望見了,卻聽一馬疾馳來稟:“太子殿下率同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來了。”

歐陽適一聽,忍不住眼睛一亮。心想這等殊禮,多半是折彥衝臨走前囑咐過的,他在東海作威作福慣了,但這時聽到也忍不住心花怒放,連忙催車伕速行。

“等等!”一個聲音叫住了使者、車伕,卻是林輿。

歐陽適問:“怎麼了?”

林輿道:“四伯,允武哥哥雖然也是你侄子,不過現(xiàn)在他是太子,帶了文武百官來迎接你,那就是在國事上敬四伯。四伯不該用叔叔對侄子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件事情,應該以元帥對監(jiān)國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件事情。”

這一來不但旁邊的人,連歐陽適也聽得怔了,他雖然覺得有理,但有意要看看林輿的聰慧學識,便繼續(xù)問:“現(xiàn)在太子在前面,你倒說,我該怎麼對待?”

林輿說道:“這裡離城不遠了,四伯應該下車,走過去。”說著自己先跳下車來。

歐陽適笑道:“你年紀不大,懂的卻不少。”

林輿道:“這些都是胡師傅的教誨。”

歐陽適心想監(jiān)國率領百官迎接,那已經(jīng)是給足了自己面子,自己也不能無禮,便聽了林輿的勸告,下車徒步,走向城門。城門邊陳顯、韓昉等人望見,都暗暗點頭,心想四將軍畢竟是識大體的人。

歐陽適一行漸漸踏雪走近,遠遠望見城門打著明黃頂蓋,又侯著許多文武,一時看不清面目,就問來迎接的使者都有哪些人到。那使者回稟:自太子以下,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除當值之外的都到了,連幾個副宰相陳顯、韓昉、陳正匯、張浩以及樞密院副使都在其中。

歐陽適又問楊開遠和楊應麒來了沒有,那使者稟告:“楊帥在燕京,不在塘沽,至於楊相,他病了,沒能來。”

林輿一聽大吃一驚:“病了?什麼病?重不重?”

那使者這時不知道林輿是什麼人,剛纔見林輿叫歐陽適四伯,又能說出那樣一番話來,就知道他的身份非同小可,從他的年齡上猜測以爲他就是二皇子,慌忙回答:“病況不清楚,太子殿下已經(jīng)派太醫(yī)去診脈了。”

林輿一張臉急得紅了,心想歐陽適北上是件大事,若楊應麒病情不重只怕不會不來。歐陽適瞥見,摸了摸他的頭說:“小子,擔什麼心!那是個大騙子!他沒事的。”

林輿擡起了頭來,眼裡也有些紅了:“四伯,你說……你說他沒事?”

“嗯。”歐陽適說:“他多半是不給我這個臉,所以就託病沒來!不信?哼!等我一進城,他的病多半就好了!”

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94章 正名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191章 入汴第354章 審判(下)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84章 戰(zhàn)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92章 密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68章 偶遇第236章 連環(huán)計中計(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zhàn)爭(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6章 邊關(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342章 議戰(zhàn)(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46章 南行(上)第62章 聯(lián)金扶漢之策(下)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上)第189章 國債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30章 秘策發(fā)(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9章 塞外(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85章 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90章 名妓第173章 叛第46章 保州攻防戰(zhàn)(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4章 過冬(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5章 誓約(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9章 塞外(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jié)(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4章 過冬(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51章 兩個戰(zhàn)場之間(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72章 信任第349章 聞逝(下)
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94章 正名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191章 入汴第354章 審判(下)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84章 戰(zhàn)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jié)(下)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92章 密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312章 連環(huán)衝擊(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68章 偶遇第236章 連環(huán)計中計(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zhàn)爭(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6章 邊關(下)第337章 珍珠衫(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342章 議戰(zhàn)(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46章 南行(上)第62章 聯(lián)金扶漢之策(下)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上)第189章 國債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30章 秘策發(fā)(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9章 塞外(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1章 造船之業(yè)(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85章 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90章 名妓第173章 叛第46章 保州攻防戰(zhàn)(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4章 過冬(下)第341章 聚首(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5章 誓約(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9章 塞外(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jié)(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4章 過冬(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51章 兩個戰(zhàn)場之間(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72章 信任第349章 聞逝(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交城县| 大埔县| 成安县| 公安县| 横山县| 广平县| 长泰县| 凭祥市| 武山县| 平潭县| 龙游县| 隆回县| 增城市| 弋阳县| 丰顺县| 临沭县| 南城县| 天长市| 商都县| 高碑店市| 绍兴市| 车致| 彰化县| 惠州市| 长子县| 留坝县| 新昌县| 南江县| 吉木萨尔县| 元朗区| 宁陵县| 塔河县| 吉隆县| 孝昌县| 大荔县| 灯塔市| 蓝山县| 米林县| 阳城县|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