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

就在漢軍顯得激情昂揚的同時,兩河地區的金軍卻表現出罕見的軟弱!一支位於相州附近的義軍按耐不住對金軍在漳水岸邊的據點進行了試探性的攻擊,這次攻擊竟然順利得有些異常,這個原以爲至少會有三千人的據點竟然只有兩百多人!不但人數少、士氣低,而且這些兵將的武器也明顯陳舊腐爛!

“難道金兵的補給跟不上了?”

沒錯!自從折彥衝回到遼南後,漢部便切斷了對金軍的兵器供應,由於幾年來對漢部兵器供應的過分依賴,這時金國內部兵器製造業已嚴重萎縮,所以如果金軍在兵器供應上出現困難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

宗潁在給曹廣弼、楊開遠的信中表明瞭自己的推測:金軍可能繞過遼西走廊,從中京道北邊向會寧老家增援,由於兵力和物資的大規模調轉,所以他們在燕雲與河北才呈現出眼前的空虛狀態!最後,宗潁斷言:北伐之戰必須立刻進行!這不但關係到中原漢軍的士氣問題,更關係到和東北的戰局配合問題。

之前折彥衝等之所以主張在中原進行防守反擊的策略,是因爲折彥衝推測宗翰、宗輔不會選擇疲於奔命的千里赴援,而會對河東、塘沽和山東發動大規模攻擊,以“圍魏救趙”的策略來逼迫折彥衝抽回進攻會寧的力量。

折彥衝的這種預測很符合宗翰的性格和用兵習慣,宗輔的爲人也許會更加謹慎些,可東路軍畢竟是宗望從阿骨打手裡接過來的,所以這支軍隊的意志不可避免會受到這兩個以奇險兵法聞名於世的強者的影響。正因如此,當初與會的軍方首腦纔會認同折彥衝的佈置,可現在看來,形勢的發展似乎並非如此!

“大將軍也許料錯了!”宗潁認爲:“宗翰和宗輔並沒有發動大攻擊,反而是在收縮兵力!”如果這樣的話,那中原漢軍就不應該消極防守,而應該主動進擊了!因爲在東北和中原這兩大戰場裡面,金漢雙方不但是在搶奪地盤,更是在搶奪時間:誰有力量在一個戰場先一步取得全面勝利,便能調動兵力增援另一個戰場取得最後的勝利!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宗翰和宗輔到底在打什麼主意?他們真的已經千里赴援會寧了麼?如果那樣中原三大軍勢就得趕緊動手了!否則就相當於讓折彥衝單獨在東北承受金軍三大部的聯手重壓!那東北的漢軍就危險了!

不過,楊開遠對這個問題依然持保守意見,可是由於三大巨頭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漢軍高層便沒有明確的嚴命讓各路軍隊不許出擊。先前在漳水岸邊取得的勝利鼓舞了漢軍在河北的無數兵將!太行山的義軍首先冒險出擊,出人意料地佔領了邯鄲!

“金軍在兩河果然空虛!”

“他們一定往東北赴援去了!”

“趕緊行動!收復兩河!收復燕雲!”

熱情高漲的義軍既欺金軍勢弱,又希望建立不世奇功成爲新漢政權的開國功臣,所以人人奮進!短短一個月內,便有九支義軍隊伍先後向北方開進,宗潁擔心他們成爲孤軍,忙令劉錡引兵爲援。

這樣一來,齊魯軍雖然還沒有宣佈北伐,但實際的行動卻已經在北進了!尤其是作爲急先鋒的義軍隊伍,衝在最前面的竟已深入敵境三百餘里!

局勢發展到這個份上,爲了避免齊魯軍勢單獨作戰,河東方面的軍勢也不能不響應了。

曹廣弼終於也行動了!

曹廣弼雖然沒有向折彥衝正式要求中原方面的全面指揮權力,但作爲在中原軍隊和在漢部軍隊都有很高威望的軍方巨頭,他一發出準備配合東北軍勢進攻的照會,不但河東諸將聞訊歡呼,連齊魯軍團也爲之振奮!

楊開遠在塘沽聽到消息後十分不滿,憤憤然對副手道:“二哥慮事向來周全,這次怎麼如此孟浪!”

塘沽守軍的性質和漢部的主力軍事系統一脈相承,對命令的執行和貫徹比齊魯軍團和河東軍團都通透,楊開遠將軍方高層的既定方略傳達下去,下面的兵將便不會有過多過雜的反應,更不會因爲不許出兵的命令而像剛剛歸附的義軍那樣軍心動搖。也正因爲塘沽守軍沒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楊開遠對宗潁的顧慮沒有曹廣弼那樣感同身受。可以說楊開遠作出和曹廣弼不同的判斷不但和他的纔能有關,也和他所處的環境有關。

可是楊開遠也知道,既然宗潁早有大舉進攻的慾望,而曹廣弼又打算配合,那自己便唯有配合他們的行動了。

當然,要辦這麼大的事情,楊開遠和宗潁都會知會遠在東北的楊應麒和折彥衝。楊應麒收到消息時齊魯軍團其實已經在行動了,遠在遼陽府的他大吃一驚,一邊將消息轉給正在攻打黃龍府的折彥衝,一邊以樞密身份警告楊開遠和宗潁不得異動!

可是宗潁還是抵受不住兵將們思戰的熱情,在收到楊應麒警告之後,仍以兵機從權爲由發動進攻,河東的軍勢也同時行動!而衝在最前面的,正是各支熱情澎湃的義軍!

“這樣真的可以麼?”劉錡和徐文在大名府會師之後有些懷疑地說。

徐文道:“這次的事情,我也覺得會有些問題,但宗潁畢竟是本軍主帥,再說曹帥也已經發動進攻,如今我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劉錡道:“這次北進我們是進攻的一方,但我卻總覺得我們其實很被動。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久王宣也帶領部隊趕上來會師,三支隊伍合在一起,軍容大壯!連劉錡、徐文也都感到振奮。這時搶在前頭的義軍已連下數城,趙、劉、王三人畢竟都是武將,在這樣的勝利鼓舞下也都忍不住熱血沸騰,三軍不甘人後,次第進發,先後收復了相州、磁州、洺州、趙州,直抵真定城下。而王彥也幾乎在同時將銀術可從遼州趕到平定軍,再從平定軍趕到雁門!自此,河東軍團和齊魯軍團便連接起來,兩河除了真定、雁門以外幾乎全部收復!中原軍勢這樣神速的進兵速度,幾乎可以媲美折彥衝在東北的戰果,甚至猶有過之!

新漢政權在東北和兩河的連續大勝震驚了全天下,無論是南宋政權還是西夏政權都爲之驚懼,金軍仍然滯留在陝西的婁室部也趕在後路被截斷之前被迫撤退往雲中,陝西守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光復了陝西全境!

進攻啊!進攻啊!

十幾支義軍趁著勝利不斷向燕雲地區涌去,其中一部甚至包圍了位於真定後方的易州!

進攻啊!進攻啊!

在舊宋政權下窩囊已久的兵將們覺得大大出氣了!因爲他們終於把戰場重新推到了宋遼舊疆以北了!

仗打到這裡,宗潁終於鬆了一口氣,認爲這次賭對了!

華元一六八零年的最後一個月裡,齊魯軍團諸路大軍畢集,劉錡取定州,王宣屯欒城。半個月後宗潁到達欒城,三路大軍合圍真定。與此同時,種彥崧和王彥也分別進逼雲中。天下大多數人都覺得:金人之滅指日可待了!

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13章 狼羣(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72章 信任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165章 陰陽第353章 屠營(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82章 諾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9章 塞外(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
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13章 狼羣(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72章 信任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下)第165章 陰陽第353章 屠營(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157章 新城(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45章 輾轉(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182章 諾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9章 塞外(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湘潭县| 宜君县| 东安县| 尖扎县| 依兰县| 黎平县| 元阳县| 军事| 内江市| 通道| 浦东新区| 奉化市| 桓台县| 琼中| 绥江县| 盱眙县| 肃北| 景德镇市| 浏阳市| 平原县| 容城县| 宜都市| 兴文县| 溧水县| 克山县| 衡阳市| 北川| 锡林浩特市| 广州市| 宽甸| 宁蒗| 蓬溪县| 上栗县| 朝阳县| 资源县| 永年县| 云和县| 临清市| 沙雅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