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章 貳臣歸附(上)

新人王pk開始,大家去投我一票啊。鼓勵鼓勵阿菩,讓我碼字更有激情。記得:邊戎!!!

阿菩百拜

——————

胡十門沉吟片刻,便讓人請楊樸。

楊樸進門施禮,胡十門看了他幾眼,忽然厲聲道:“你是渤海人!”

屋內除了阿魯蠻無不警惕,楊樸微微一笑道:“不錯。”衆長老登時喧囂起來。

胡十門道:“阿魯蠻,你帶一個渤海人來什麼意思!”

阿魯蠻道:“我們漢部中契丹、渤海、奚族、蒙古什麼人都有,但每個人對漢部都忠心耿耿。我一個兄弟楊應麒說,大家是爲了一個夢想走在一起,原來是什麼種族並不重要。”

楊樸見胡十門未曾釋疑,問他道:“族長,若你也是一個渤海人,會跟高永昌一道麼?”

胡十門想了想道:“不會!這人沒有大志,算不上英雄,我豈能爲他臣下!”

楊樸道:“既然如此,族長又何必懷疑我是高永昌的人呢?難道楊樸看起來就這麼鼠目寸光麼?”

胡十門一聽連忙站起來賠罪,楊樸道:“此時危疑之時,小心一點也是應該的。”

胡十門道:“阿魯蠻是我最看重的子弟,他帶來的人,我本不該起疑心的。”話鋒一轉,說道:“方纔他說先生有辦法讓高永昌不敢對曷蘇館動手,不知有何奇計?”

楊樸問道:“請問此次來招撫的使者是誰?”

胡十門道:“是一個叫盧克忠的渤海人。”

楊樸喜道:“原來是他!那好辦了。”

胡十門問:“你認識他?”

楊樸道:“何止認識!且有交往!這人也是一個識得時務的俊傑,只要我去與他相會,定能說得他歸順漢部。他若歸附,要騙得高永昌不敢加兵易如反掌!”

胡十門和幾個長老對望一眼,幾個長老都點了點頭。胡十門道:“那勞煩了。”親自帶了楊樸來尋那使者,走到門前楊樸對胡十門道:“我獨自進去纔好說話。”胡十門面子上也沒有懷疑他的意思,放他進去。

楊樸推開柴扉,門內那人正揹著門望屋頂發呆,沒發現有人進來,楊樸看那背影,正是自己認識的那個盧克忠!

楊樸且不說話,一個對牆默立,另外一個則在靜默中揣摩對方心思。良久,才聽盧克忠深深嘆了一口氣,楊樸本來滿臉凝重,一聽這嘆息馬上露出笑容,似乎在這聲嘆息中讀到了什麼,開口說道:“盧奉集,你嘆什麼氣!”

盧克忠回頭一看,吃了一驚:“楊樸之!你怎麼在這裡!”

楊樸道:“我一個朋友來探親,我隨他來的。不期在這裡遇見故友。”

“探親?”盧克忠奇道:“你那個朋友是曷蘇館人?”

楊樸道:“不錯。不過他出去有好幾年了。你呢?來這裡做什麼?”

盧克忠沉吟道:“我來這裡公幹。”

楊樸道:“恭喜,以兄之才,想來必然大得金主賞識。”

盧克忠搖頭道:“金主?不是不是,我和女真人沒什麼關係。”

楊樸道:“然則我兄還在爲大遼賣命麼?大遼廣廈危傾,我兄若還在遼廷,可得早做打算的好。”

盧克忠又搖頭道:“不是,我早不是遼臣了。”

楊樸奇道:“莫非兄投靠高麗了不成?嗯,高麗雖然是僻野小國,不過自保還是可以的。在高麗爲官,倒也能保身家、養性命。”

盧克忠道:“我怎麼會去高麗!我現在是大元臣子。”

這大元是高永昌的國號,楊樸自然知道,這時卻故作糊塗道:“什麼大元?”

盧克忠道:“樸之的消息未免也太不靈通了,如今咱們渤海人中興有望,皇上建元隆基,國號大元,威震遼東,你居然不知道。”

“隆基?”楊樸冷笑道:“莫非是高永昌麼?”

盧克忠忙道:“樸之怎能如何孟浪!豈不聞爲尊者諱?怎能直呼皇上姓名。”

楊樸放聲大笑,盧克忠隱隱知道他在笑什麼,卻仍不悅道:“樸之!不得無禮!”

楊樸道:“此時不笑,難道要等到我去憑弔你的時候再笑麼?我怕到時候我連哭都哭不出來!”

盧克忠道:“樸之爲何作此言語?”

楊樸道:“高永昌根基淺薄,處四危之地,兵不滿萬人,將無可稱者,因僥倖以成一事之勢,不知韜光養晦,居然便建元稱帝,哈哈,可笑啊可笑。而我兄居然以身事之,只怕一年半載之間便要罹大難,到那時我是該笑你,還是該哭你?”

盧克忠道:“女真人能建國,我渤海人爲何就不能?”

楊樸道:“那豈相同!女真早有叛遼自立之志,大遼境內除了遼主哪個不知!完顏部幾代經營,根基非同小可,豈是高永昌趁勢起事可比!再則,大金背靠蠻荒,併力向南,若攻,鐵蹄南下則東京一道非遼所有;若守,則有山河險要之固。阿骨打力足以服人,漢部財足以潤國,這就是大金的立國之基——他高永昌有什麼?東不能取高麗,西不能吞契丹,北不敢犯女真,東京道又是兵家必爭之地,誰容得下他?眼見滅亡也是指日可待之事!”嘆了一口氣道:“高永昌滅亡了不要緊,只可惜我兄也要跟著陪葬!”

盧克忠聞言黯然,卻仍道:”今上無論如何也是渤海人,樸之也是渤海遺民中之佼佼者,何不也前來輔佐?我料樸之必有奇策救國,若樸之願意出仕,克忠願意代爲引薦。”

楊樸道:”我兄之意,樸之深銘肺腑。不過我就算有奇謀,高永昌真能言聽計從麼?”

盧克忠道:“姑且試之。”

楊樸斥道:“這是關乎性命家國的大事!豈能姑且!高永昌這人我知道!行險僥倖、志大才疏之徒罷了。我料這段日子我兄必多有忠直之言勸諫,卻不知他聽了多少?”

盧克忠一聽這話長嘆一聲,說道:“當初起兵之時,我便勸他不可貿然稱帝,否則定招各方嫉恨,他卻一意孤行,說不稱帝無以號令天下。稱帝之後便營建宮室,我連番勸諫也不肯聽,說宮室不麗不足以威遠人。如是這般,也確實令人灰心。”

楊樸道:“知可輔便輔,不可輔則易!高永昌又不是正統大道所在,何必給他殉葬!”

盧克忠道:“如今我身在大元軍中,又能如何?”

楊樸道:“不如去投大遼。”

盧克忠道:“契丹如今對我們渤海人十分猜忌,如何肯信任我輩?再說我看遼廷局勢,也不是長久之局。”

楊樸道:“然則遠走高麗?”

盧克忠道:“此是不得已的下策!”

楊樸道:“聽兄言語,莫非有意要投奔大金?”

盧克忠沉吟道:“此事不可亂說。”

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77章 勢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204章 思良將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楔子終極遊戲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9章 塞外(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191章 入汴第186章 窮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198章 五論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03章 鉅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84章 戰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64章 請辭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62章 講演
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177章 勢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204章 思良將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下)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楔子終極遊戲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9章 塞外(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344章 北遊(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191章 入汴第186章 窮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141章 陷燕京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198章 五論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03章 鉅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84章 戰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64章 請辭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62章 講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爱县| 临夏市| 射阳县| 卓尼县| 华池县| 永胜县| 岚皋县| 东安县| 准格尔旗| 乌拉特前旗| 上栗县| 吴桥县| 渭南市| 峡江县| 台南市| 巴青县| 华容县| 静宁县| 信丰县| 富平县| 麟游县| 香河县| 东至县| 淮南市| 金乡县| 舟曲县| 托克逊县| 上饶县| 进贤县| 通山县| 南部县| 曲水县| 延川县| 武隆县| 阆中市| 乌鲁木齐县| 霍山县| 孟州市| 呼伦贝尔市| 沾化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