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

阻卜諸部是遊牧於漠南北部、漠北南部的一大部落,這個大部落東西活動範圍達二三千里,在遼、金時代均十分活躍,遼國在漠北的安寧與否,與阻卜部是否叛變都有很大的關係。

眼下遼西避、金殘喘、漢方興,阻卜部的阿剌都馬黑趁機自稱阻卜大王,收羅了歷年逃入阻卜部的契丹、奚人,先組成一支接近萬人的輕騎兵,然後討伐阻卜部內不服其統治者,得到了大部分阻卜部落的支持。不過,阿剌都馬黑的興起爲時尚短,這一點他本人也有自知之明,而他的野心也止於成爲一個區域霸主而已。蕭鐵奴北上的時候,他曾想過阻擊他,也曾想過附隨他,族中長老也分爲兩派意見,爭議不休。這時一個長老對他說:“大王,我們阻卜部纔來了一位活佛,是一個有大智慧大神通的神人,你爲何不請教一下他?”

阿剌都馬黑聞言大喜,忙派人去請活佛,但轉念一想,覺得應該自己親自去求見纔是。原來一年前阻卜部部內流傳疫病,得病者多達千人,連阿剌都馬黑的妻子和幾個兒子也都命在旦夕,阿剌都馬黑痛不欲生,請了巫祭作法祭天都無濟於事,後來因聽說西方來了一位叫瑣南扎普的活佛,便派人去請。瑣南扎普應邀而來,只由他的徒弟出手,就治好了阿剌都馬黑一家的病患,又施法治好了大部分患病的族人——瑣南扎普師徒得以確立在大漠南北的威望,這件大事也是衆多神蹟之一,阿剌都馬黑更因爲這件事對瑣南扎普師徒十分信仰,要集合全阻卜部的財富獻給他,但瑣南扎普卻分文不取,只求得師徒二人十日之糧,便要往他處去傳經治病。阿剌都馬黑因此也更加敬重,如何肯輕易放他們走?一定要他留下。最後瑣南扎普才答應無論到了哪裡,如果阿剌都馬黑有事來求,一定會趕來給他解決困難,阿剌都馬黑這才放他離開。

瑣南扎普師徒離開阿剌都馬黑之後繼續在草原上行走,這時他們師徒的名聲已經在草原上傳開,無論走到哪裡,無論遇到王公酋長還是尋常牧民,從來都只求得一餐飲食,遇鬼驅鬼,見病治病,所到之處又總是勸人唸經行善,因此名聲越傳越遠,漠北牧民但看見瑣南扎普手裡那支寫滿經文的丈七佛幢無不禮敬,尊爲活佛。

阿剌都馬黑因擔心瑣南扎普走後又遇到什麼難測的事情,對他們師徒的行程十分留心,所以知道他們的所在,只花了三天就找到了他們,向他請教該阻擊蕭鐵奴還是該歸附漢廷。

瑣南扎普對他的徒弟列思八達耳語幾句,列思八達便對阿剌都馬黑道:“大王,大漢朝廷是有神靈庇佑、聖賢輔助的朝廷,得罪他們會給你帶來禍患。不過您的福祉,還不在這裡。”

阿剌都馬黑問:“那我該怎麼做?”

列思八達道:“您什麼都不用做,這樣就能免除禍患,以等待更大的福祉。”

阿剌都馬黑要再問詳細些,列思八達卻不願再說,這才告辭,回去後與衆長老、酋長商量了許久,決定避蕭鐵奴一避,放他們過去,對蕭鐵奴要求他們歸附的使者也禮貌打發,卻不答應什麼。蕭鐵奴被困可敦城以後,託普嘉和耶律鐵哥分別派人來拉攏他,但阿剌都馬黑卻都沒答應,依然遊蕩在發生衝突的兩大勢力之外,可敦城偶爾派商人來交換貨物,阿剌都馬黑也不回絕。蕭鐵奴在可敦城的物資不絕如縷,與阿剌都馬黑與之貿易有很大的關係。

折彥衝北征之後,漠北的局勢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阻卜部部內或者要求阿剌都馬黑趕緊聯合草原諸部抗擊漢軍,或希望阿剌都馬黑率衆南下歸附漢廷,雙方發生激辯,再次要求阿剌都馬黑作一決斷。這次折彥衝北上幾乎是鋪天卷地而來,所過之處要麼歸附,要麼決戰,再無迴旋的餘地,阿剌都馬黑也覺得這件事情再也拖不下去,於是決定再去向瑣南扎普求教。

他出發走出了一天,忽然有牧民來報:“不好了!活佛被漢軍抓走了!”

阿剌都馬黑大驚,忙將那牧民提上前來問:“活佛被抓走了?你聽誰說的?”

那牧民道:“哪裡還要聽誰說,漢軍派了一隊大概幾千人的騎兵,把活佛和他的大弟子列思八達上師都抓走了!很多人都親眼看見的。那幾千人的衣甲兵器都銀光閃閃的,除了漢軍,草原上沒人有這麼厲害的兵器!”

阿剌都馬黑大驚,連忙點集阻卜諸部,共得兩萬人,要來奪回活佛。眼見離漢軍前鋒還有百里,又有其它幾個部落聞訊而至,都是聽說活佛被漢軍抓走而來營救的。當下各部並作一處,共有六七萬人,推阿剌都馬黑爲首,向漢軍進發。

這幾個部落大多受過瑣南扎普師徒的恩惠教誨,所以勇敢前來,但這時真要去碰折彥衝的大軍卻都心頭惴惴,只是事已至此,不好退縮。但仍有保守一點的族長要求先派使者去見大漢皇帝,希望能通過交涉的手段讓他放活佛回來,避免一場廝殺。

當蕭鐵奴還在陰山南麓的天德、雲內時,阿剌都馬黑就和蕭字旗較量過,當時只是小規模的摩擦,但也知道漢軍十分善戰,絕不好惹,所以聽了這個建議後也有意贊成,只是怕人說他懦弱。

阿剌都馬黑還沒表態,便有個族長反對道:“他們漢人逼到漠北來,奪我們的草場,奪我們的牛羊,那也就算了,如今連活佛也抓了,這還叫人怎麼忍?殺!殺!殺得他們怕了再說!”

阿剌都馬黑聞言望去,發現這個族長是達旦一部的巴都,又見衆酋長在巴都的鼓譟下紛紛求戰,知道自己不能示弱,就贊成了這個說法,派巴都爲前鋒攻擊漢軍,要給漢軍一個下馬威。

這時敵烈一部的族長癸由道:“大漢的軍隊縱橫天下,罕有敵手,他們來到漠北,敵烈、烏古諸部無不遠避,我們現在去碰他們的刀鋒,他們人多,我們人少,恐怕是難以取勝。按我的意思,不如先繞過他們的前鋒,直接攻擊他們的後軍,騷擾他們的糧道,只要他們糧道一斷,那就會像坐困可敦城的蕭字旗一樣,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到時候不但是迎回活佛,就算讓大漢的皇帝向我們稱臣也沒問題!”

阿剌都馬黑道聞言大喜道:“妙計,妙計!”就讓巴都、癸由兩人統領軍馬,依計行事。

這時漢軍數十萬人馬分佈在大鹽泊、大水泊以至臨潢府、大定府、長城舊址的廣闊地面上,蒙兀爾的前鋒已經接近臚朐河,而後軍尚迤邐緩進。巴都、癸由兩人率領一萬輕騎,避開漢軍前鋒,踏雪攻擊漢軍側面。

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89章 國債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198章 五論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章 瘟疫(下)第11章 夜遁(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162章 講演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175章 間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64章 請辭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章 論武(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81章 責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9章 塞外(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1章 夜遁(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192章 密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02章 自辱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197章 聯姻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158章 故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197章 聯姻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尾聲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
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189章 國債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198章 五論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章 瘟疫(下)第11章 夜遁(上)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162章 講演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175章 間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164章 請辭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章 論武(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81章 責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9章 塞外(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1章 夜遁(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192章 密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02章 自辱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197章 聯姻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158章 故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197章 聯姻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尾聲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们市| 井研县| 昌平区| 庐江县| 海兴县| 拜城县| 芦山县| 寿阳县| 北川| 新丰县| 开封市| 元氏县| 辉县市| 中卫市| 民和| 湘乡市| 育儿| 报价| 台中县| 鹿泉市| 朝阳市| 伊春市| 那曲县| 时尚| 淮北市| 兰西县| 庆云县| 绵阳市| 紫阳县| 奉节县| 天峨县| 淮南市| 杭锦后旗| 普兰店市| 洱源县| 保山市| 祁连县| 郁南县| 克什克腾旗| 遂川县| 开鲁县|